第794章 魯肅之才

魯肅謙卑地躬下身,向呂布深施一禮:“在大司馬面前,在下不敢以才智之士自居。”

呂布笑道:“子敬莫要妄自菲薄,子敬之能,本公素有耳聞,一直派人前來徵辟,奈何子敬一直託以照顧祖母,遲遲不肯前來,現在子敬高親業已仙逝, 子敬在此地已無牽掛,能否前去幫助本公,蕩平天下?”

魯肅再度躬身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呂布的邀請。

魯肅要是在這個時候要擺譜,就得不償失了,畢竟現在呂布已經佔據了天下的四分之三,對手只剩下袁紹,袁紹一旦被掃平,益州的劉璋、劉備旦夕可平,更何況,呂布現在麾下謀士如雨,能人濟濟,魯肅雖有大才,卻也屬於多他不多少他不少,魯肅若是隨便倨傲一下,呂布甩袖走人,魯肅可能終身再無出頭之日。

魯肅心裡感激涕零,因爲在這樣的情況下,呂布還能禮賢下士,親自來請,給足了魯肅的面子,讓魯肅在後來的同僚面前有足夠的自信發表自己的言論,而與呂布相比,之前曾垂涎過魯肅才能的袁術、袁紹,都被秒殺了,不論是袁術還是袁紹,之前都是派了一些不入流的使者前來邀請魯肅。

魯肅請呂布上馬,親自爲呂布牽着繮繩。

呂布連忙勸阻:“子敬乃賢才,不可如此自貶,作此馬伕之事。”

魯肅朗聲笑道:“主公,您親自前來請魯肅,讓魯肅在天下人面前嶄露頭角,顏面大展,魯肅感激不盡。可主公前來,卻遭到鄉民慢待,魯肅如此,便爲自己贖罪,也爲鄉民贖罪,也告知鄉民,我魯肅魯子敬自此之後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力,以我爲榜樣,請鄉民順從主公之法度軍令!”

果不其然,魯肅牽着呂布的馬在臨淮走了一圈,鄉民們都知道連魯肅都效忠呂布了,其他那些保持觀望態度的世家豪強都紛紛向中央軍低頭,接受呂布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此時,呂布在魯肅的引領下,和孫策、周瑜、劉曄一起,拜祭了魯肅的祖母。

自袁術竊取淮南之後,臨淮一直都不太平,魯肅放棄了庸俗的買地建房富翁生活,他不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捨錢財,賣出土地,以賙濟窮困,結交賢者,到他祖母去世後,家中土地、財物已經消耗大半,正在魯肅有些按捺不住經濟壓力時,呂布前來,請他參贊軍機,魯肅便完全放棄了富家翁生活,把家裡剩餘的所有土地和財物都分增貧民,帶着一百多個精壯的鄉兵跟隨呂布而行。

呂布和魯肅邊走邊聊,周瑜、劉曄在旁附和,漸漸地,呂布瞭解了魯肅的很多故事。

原來,魯肅和周瑜本來只是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卻從未見過面,四年前,周瑜被舉薦爲居巢縣令,當時居巢有災,周瑜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經此一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衆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僑和季札那樣牢不可破的朋友關係。

臨淮當時在袁術的治下,袁術聞聽魯肅之名,想請他出任臨淮縣令,但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與成大事,率二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南遷時,他讓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強悍的青年在後。袁術得知魯肅遷居,急忙派人趕來阻攔。魯肅排開精壯人等,張弓搭箭,對追兵說:“你們都是男子漢,應該明白大勢。方今天下紛紛離亂,有功,得不到賞賜,無功,也受不到責罰,爲何要逼迫我呢?”說着,命人將盾牌立在地上,遠遠開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覺得魯肅的話有道理,一方面估計憑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

後來,周瑜東渡長江,投奔孫策,魯肅與他同行,見到了孫策,孫策很賞識魯肅,但孫策限於呂布的命令,不敢接納魯肅,便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把他打發走了。

魯肅回到居巢,當時劉曄給魯肅寫信,信中說:“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居巢。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衆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

魯肅當時很不明白劉曄的意思,因爲他看得出鄭寶不是能成大器的人物,想必劉曄也能看出,爲什麼劉曄要自己前去呢,正在疑惑間,劉曄的使者告訴魯肅,說送信必須要經過鄭寶的領地巢湖,必須要這樣寫信,但劉曄的真正意思是想和魯肅聯手,做掉鄭寶,然後領着他的人馬去投奔呂布。

魯肅當時動心了,可他祖母病重,沒辦法,只得放棄前往,劉曄沒有魯肅的支持,只好一個人略施小計,除掉了鄭寶,劉曄得到鄭寶的人馬,想要北上投靠呂布時,卻被廬江太守劉勳所阻,只好暫時依附劉勳麾下。

後來呂布大軍打過來,臨淮被中央軍佔領,魯肅才放心地舉家迴轉臨淮。

隨後呂布就來了,魯肅下定決心,跟隨呂布,掃平天下。

魯肅已經不可能再重複歷史上的故事了,因爲他在那一世的主公孫權已經被呂布處死了。魯肅歸依呂布帳下,數日後,便向呂布進獻策謀,漢室傾頹,不可扶也,希望呂布早做定奪,呂布再次印證了一點,原來孫吳政權的這幫人都是目無漢室的,呂布可以把他們拉到從龍派裡面,爲自己將來問鼎天下做好鋪墊。

呂布麾下一些謀士對呂布器重魯肅有些看法,畢竟現在魯肅只有二十出頭,名不見經傳。呂布並沒有多做解釋,畢竟他不能說歷史上魯肅有多厲害,只能儘量給魯肅表現機會,讓魯肅的才能彰顯出來。

歷史上,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孫權對魯肅說:“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爲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爲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孫權又說:“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如同現在呂布麾下一些謀士看不慣魯肅一樣,當時孫權的謀臣之首張昭認爲魯肅不夠謙虛,多次非議、詆譭他,說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知人善用的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賜魯肅,使魯家的富有程度達到了舊時的水平。

魯肅也盡力輔佐孫權,每遇大事,他都參贊謀劃,且思深慮遠,有過人之明。

魯肅極力勸說孫權和劉備聯合,共同對付曹操,正因爲魯肅的努力,孫劉聯盟締結,纔有赤壁之戰的勝利,不然按照張昭之言,孫權只能歸順曹操了。

大戰結束,魯肅先行歸來。孫權聚集衆將,大張旗鼓地迎接他。魯肅進殿拜見孫權,孫權起身向他示敬,並對他說:“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魯肅趨前幾步,搖頭說:“未也。”衆人聞之,無不愕然。魯肅就座後,才徐徐舉鞭說:“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徵肅,始當顯耳”。孫權聽後,撫掌大笑。此後愈加倚重魯肅,把他稱作自己的鄧禹。

赤壁戰後,劉備派人謁見孫權,請求借荊州。呂範等將領勸孫權扣留劉備,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陳說此意。唯魯肅從全局考慮,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以孫劉聯合,共同抗曹。魯肅說:“您固然神武蓋世,但曹操的勢力太大了。我們剛剛佔有荊州,恩德信義尚未廣行於民衆。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實是上策。因爲這樣一來,曹操多了一個敵人,我們多了一個朋友。”孫權同意了魯肅的主張。曹操聞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的消息時,正在寫信,震驚之下,落筆於地。

Wωω. ttκan. C O

歷史上的單刀會,真正值得讚頌的是目光深遠顧全大局的魯肅,而不是關羽。

當時魯肅已經接替病逝的周瑜,執掌東吳前線兵權,與關羽鄰界統兵,疆土犬牙交錯,多次發生摩擦,魯肅顧全大局,總是以友好的姿態安撫雙方。

劉備平定益州,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肯。孫權派呂蒙率軍進取,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堅守不降。劉備得知,親自引兵五萬從成都趕回公安坐鎮,派關羽率軍三萬爭奪三郡。孫權也從秣陵進駐陸口,派魯肅率領一萬人屯守益陽,和關羽對抗。

魯肅爲了大局,邀請關羽相見,提出各自將兵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魯肅做出決定後,他部下將領怕出變故,勸魯肅不要輕蹈險地。魯肅毫無畏懼,他說:“事到今日,應該把話說清。劉備辜負國家,是非尚未論定。關羽又能怎麼樣呢?”毅然赴會。

會上,魯肅數次指責關羽:“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爲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

魯肅話音未落,荊州方面的一將說:“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魯肅當即大聲喝叱,辭色嚴厲。關羽此時也操刀而起,對那人說道:“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用眼光示意那人離去。

單刀會沒有結果,雙方僵持不下,戰爭一觸即發。時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孫權講和。雙方議定,以湘水爲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屬劉備。孫、劉休兵罷戰。同盟繼續保持,讓曹魏沒有可乘之機。

魯肅在世時,孫劉同盟繼續保持,讓曹魏沒有可趁之機,這是魯肅的遠見卓識。(。

第347章 討董之曹操求助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820章 首席財政官劉巴第392章 董襲報信懇第278 章 常山趙雲趙子龍第664章 道術幻術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148章 東漢黃埔第562章 奪取三郡第587章 呂布麒麟衛第209章 小學堂第268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一)第313章 呂範正軍紀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667章 甘夫人甘梅上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257章 犯我者死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264章 對付南匈奴(四)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592章 引誘敵人入城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253章 天下無敵的我又回來了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330章 軍民大聯姻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27章 建奉獻錢莊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405章 沙盤與地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223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二)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741章 愚民的奴性第831章 劉備殺張飛家眷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374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一)第111章 大將徐晃第488章 構建新秩序第175章 中央錢莊第168章 童子軍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321章 復興呂氏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470章 鮮卑最強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500章 準備滅絕羯人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438章 雞澤暴雨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559章 呂布連殺三將第789章 劉曄周瑜的好友第815章 折服孫策周瑜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347章 討董之曹操求助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768章 呂布再戰三英下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656章 馬騰撫羌部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270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三)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707章 重開月旦評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
第347章 討董之曹操求助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820章 首席財政官劉巴第392章 董襲報信懇第278 章 常山趙雲趙子龍第664章 道術幻術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148章 東漢黃埔第562章 奪取三郡第587章 呂布麒麟衛第209章 小學堂第268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一)第313章 呂範正軍紀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667章 甘夫人甘梅上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257章 犯我者死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264章 對付南匈奴(四)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592章 引誘敵人入城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253章 天下無敵的我又回來了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330章 軍民大聯姻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27章 建奉獻錢莊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405章 沙盤與地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223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二)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741章 愚民的奴性第831章 劉備殺張飛家眷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374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一)第111章 大將徐晃第488章 構建新秩序第175章 中央錢莊第168章 童子軍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321章 復興呂氏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470章 鮮卑最強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500章 準備滅絕羯人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438章 雞澤暴雨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559章 呂布連殺三將第789章 劉曄周瑜的好友第815章 折服孫策周瑜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347章 討董之曹操求助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768章 呂布再戰三英下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656章 馬騰撫羌部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270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三)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707章 重開月旦評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