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

暴怒的皇太極大吼一聲後就頹然地倒在了椅子上,拳頭上青筋暴起,范文程的死、李永芳的死,讓他越覺得錦衣衛的可怕。

“簡直就是無孔不入!”

皇太極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他本以爲李永芳完全可以守住廣寧城,而等自己這邊力量積蓄足夠後就可以兵指錦州。

到時候,自己和可以李永芳的漢八旗兩邊夾攻,就可以繼續將大明擠壓在寧遠城以西,而且自己也可以因此獲得與林丹汗部的聯絡機會,甚至還能獲得出海口。

皇太極作爲一個聰明的韃子,也不是真的坐井觀天,他也有自己的消息來源,琉球海戰中大明朝廷完勝鄭氏海盜集團的消息也被他得知,且在知道這支朝廷的艦隊就在離關外不遠的津門一帶後,他也更加感到一絲不安。

同時,皇太極也開始後悔當初同意讓多爾袞簽訂那個狗屁協定,本來以爲把被自己大清劫掠的已經沒有人煙的遼東半島還給了人家大明,弄得自己現在沒了一個出海口,甚至現在還被壓縮在錦州以東,而這一帶要想出海都得翻越塞山脈,極爲不便。

但皇太極現在後悔也不用,而如今更糟糕的是,廣寧城也丟了,他的大清就只能龜縮在遼河以北的這片土地內。

不過,皇太極可不願意就這樣坐以待斃,他現在最恨的就是錦衣衛,這個本來只是在關內耀武揚威的機構如今卻屢次觸犯自己的逆鱗,皇太極覺得自己有必要採取一些措施。

“傳旨,對各處歸附的漢人嚴密審查:

不願剃者,立斬之!

不願習滿語者,立斬之!

非朕旨意,擅自出城者,立斬之!

每丁漢人進行編號,每戶漢人統計在冊,每十戶爲一甲,每十甲爲一保,並劃歸規定區域進行居住,若有一丁擅自離開所規定區域則以錦衣衛奸細,立斬!其所屬之區的甲正保正也立斬!

每戶旗人不得再蓄養來歷不明奴隸,其所屬奴隸也必須登記造冊,若有奴隸流失,其部奴隸全部斬殺,其主子也一應革除爵位!”

錦衣衛的猖狂活動讓皇太極開始了對歸附漢人的嚴密監控,這對於還在建奴控制境內(也可以叫淪陷區)的漢人而言無疑是一次更沉重的打擊,本來並沒有剃且還保持着漢人習俗和漢人語言的百姓們開始不得不剃易服,本來還有一定貿易自由活動的他們現在不得不跟囚犯一樣被拘束在規定的空間內爲滿清貴族們生產生存資源。

不過,這個嚴密監控措施對於真正的漢奸卻是毫無影響,尤其是投靠建奴的一些文人們,他們現在是自的將自己視作了大清的臣子,沒有這皇太極的剃令和習滿語令之前,他們就已經自覺的開始剃掉髻,並學習滿語,還以穿馬褂爲榮。

甚至還有像李率泰這樣的,已經完完全全把皇太極這個皇帝當成了自己的主子,在深受儒家思想體系下,甚至還要給他的大清殉葬。

儘管他們以自己現在是大清子民就應該奉大清皇帝爲君主的忠君思想來掩飾自己出賣民族與大明的私心,但李永芳的人頭還是讓他們意識到光靠自己欺騙自己是不行的,大明並不因爲這個而選擇原諒你,這些漢奸們尤其是那些忠誠度還比較高的漢奸們至少能感到生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祝世昌本是大明遊擊,在天啓元年投降努爾哈赤成爲盛京城城守總兵,同李永芳一樣,作爲老牌投降建奴的漢奸,他本以爲能在韃子的庇護一下平平安安的一輩子,雖說主子一大堆,但卻也算過的可以,至少可以時不時的搶搶漢人百姓的財富,只要不搶滿人的和滿人的包衣奴才,即便死了人,上面也是不會怪罪的。

所以,祝世昌很享受這種可以假借建奴之勢力在自己同胞面前作威作福的感覺,但現在投靠建奴的漢人尤其是他們這種大員接二連三的被錦衣衛刺殺,讓他已然沒有了安穩的心情去欺壓建奴控制區內的漢人。

不過,好在皇太極同努爾哈赤一樣,現在還頗爲信任他祝世昌,讓祝世昌負責盛京城的城防,但祝世昌總有一種預感,自己會一不小心被潛伏在瀋陽城內的某錦衣衛給暗殺。

儘管,現在自己也很盡力的執行着皇太極的清洗政策,並殺了不少的無辜百姓,還順帶勒索和搶掠了不少錢財,但他還是不敢出府,以告病爲由躲在家裡,對於其他事則全權交給了他的下屬。

即便是在家裡,一有風吹草動祝世昌就能在半夜被驚醒,且嚇得是一身冷汗,就這樣半個月過去後,人雖沒病也瘦了個十多斤,平添了無數白。

等到他去弘文館面見皇太極時,連皇太極也覺得甚是驚訝,當然也明白他是在怕什麼,爲此也只能好言相勸,並又給了他個三等阿哈哈尼哈番的爵位。

不過,祝世昌卻沒有半點能高興的起來的意思。

同樣和祝世昌一樣於天啓二年投降建奴的鮑承先比祝世昌還要驚懼。

鮑承先作爲弘文館大學士的他同范文程一樣知曉軍機,對於目前的關外局勢比祝世昌還要清楚,知道現在大明已經控制住了漠南和寧錦一帶,所謂大清實則已經陷入了大明的三面包圍之中。

所以,更爲靈活的鮑承先沒有像李率泰那樣死心塌地的要跟着建奴一起殉葬的“覺悟”,也沒有像祝世昌那樣除了擔驚受怕而毫無辦法,他很主動的尋找通過各種方式聯繫到盛京城內的錦衣衛,並想把自己重回大明的消息傳遞給錦衣衛。

而鮑承先的運氣很好,他也參與了這次針對查錦衣衛的清洗活動,但他跟祝世昌一味趁此劫掠百姓,大橫財不同,他卻藉此抓到了錦衣衛在盛京城內的一個秘密聯絡點,但他卻動用自己的權力放走了這些錦衣衛,並通過這些錦衣衛將自己迴歸大明的消息轉達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在得知後沒有立即表態,因爲他現在也很糾結,按照他的本心,這些出賣大明的漢奸是自己萬分痛恨的人,除了千刀萬剮不可能有別的結局!

但一想到畢竟從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投靠建奴的漢人並不少,如果自己一味殺戮,會不會讓這些漢奸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建奴賣命,而增加自己滅掉滿清的難度。

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上架感言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封推感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
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上架感言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封推感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