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

因爲知曉歷史上的孫承宗是自殺殉國的結局,朱由校也就沒有把他同其他東林黨官員一樣緝拿進大牢。

但爲了彰顯自己的帝王威嚴,還是將他軟禁在家中,暫停一切職務。

因此,孫承宗的家門前到現在也還站着兩排東廠番子,等朱由校來到他家門前時,就恰巧看見這一幕,便笑問道:“孫先生,鎖在深院裡的感覺不好受吧。”

“還好,王公公親自給罪臣了派好幾條看門狗,至少無性命之憂。”

目睹無數朝中同僚好友被害,孫承宗自然不敢對朱由校有半點怨言,但卻不妨礙他對朱由校的打手王承恩進行明嘲暗諷。

朱由校倒也樂得見這兩人鬥嘴,要是內臣與外臣相契合對他這個獨裁帝王而言反而是一種不好的現象。

自己的祖父萬曆皇帝之所以對張居正的報復那麼重,何嘗沒有張居正和馮保聯合壓制了他皇權的因素。

“那你得感謝感謝他”,朱由校也不由得插科打諢了一句,見這孫承宗堂堂大學士,官居一品,但宅邸卻不過是一小小的二進院子,院子天井旁的花園地都被開闢成了菜地,還養了雞鴨,走進屋內一看,也就一老婦在裡面織布,心裡倒也對孫承宗多了幾分好感。

那老婦見朱由校等人進來,便忙要起身行禮。

朱由校忙制止了她的大禮,問孫承宗:“這位是?”

“賤內何氏”,孫承宗說回了一句,朱由校忙道:“原來是師母”,便也欠了欠身,張嫣也跟着上來行禮,吩咐隨身侍女去將禮物拿來。

一時進了孫承宗的書房,朱由校才擺出帝王的架子來,一口吹着熱茶,冷聲問道:”孫承宗,你可知罪?“

“罪臣知罪,害陛下陷於危境,罪當萬死!”孫承宗忙起身朝朱由校作揖,並將一直襬放在大桌上的烏紗帽端到了朱由校面前。

“戴上吧,朕不是暴君,不到萬不得已,朕是不會將自己的老師治死罪的”。

朱由校說着就親自起身,將孫承宗手裡的烏紗帽接過來戴在了孫承宗的頭上,見他滿鬢盡染白霜,便嘆道:

“先生老啦,一時不察,被下面的人蠱惑也是情有可原,這中樞內閣,你是不能再待了,如今秦晉隴三地旱情頗重,當地官員數次來報,潼關之內都滿是流民,再加上邊鎮文臣武將剋扣軍餉甚爲嚴重,致使生無數士兵譁變;

所以,朕想讓先生您掛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總制三邊軍糧與響銀,一是賑濟災民,收攏流民,二是安撫士兵,懲治不法官吏;以先生之威望定能替朕安撫三地,使朕無後顧之憂,三地軍民無衣食指愁,不知先生以爲如何?“

從內閣大學士降調爲三邊總制,孫承宗心裡倒也沒什麼不滿,他也寧願統兵一方,爲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因而,還沒等朱由校繼續勸,他就直接躬身道:“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由校忙握起他的手:“如此甚好,如今朝廷最大之隱患莫過於這三地軍民之安穩,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就全靠先生您了,先生去後不必手軟,上至巡撫,下至兵卒百姓,若有通敵賣給,違法亂紀,皆可先斬後奏,另外先生也不必怕花錢,該賑濟的就全力賑濟,該修繕的就花錢去修,還有,先生應當特別注意李自成、張獻忠二人,還有李過、劉敏宗等,若能安撫儘量安撫,若不能可直接除掉,到時候朕會派東廠的人協助您。”

李自成?張獻忠?

孫承宗自然不知道這兩人將會對明王朝的江山安穩造成巨大的破壞,見朱由校專門提及這幾人,心中自然是感到驚訝,但他也沒多問。

在朱由校眼裡,孫承宗在明末諸名臣中花錢算是一流的,他一手創建的關寧鐵騎到現在都還每年吞噬着國庫七.八百萬兩,其次造工程二流,一道關錦防線倒也起了不少抵禦韃子的作用,而所謂的軍事戰略就只能算是三流了,步步爲營,處處修炮臺城堡,的確能蠶食後金,但孫承宗卻完全忽略了大明的財政,只怕後金還沒蠶食掉,大明朝就被他給拖垮掉。

所以朱由校是不會讓孫承宗督師薊遼的,即便自己現在通過抄沒東林黨和晉商得了不少錢,但也禁不起他花。

但賑濟秦晉隴三地百姓的事就不一樣了,賑災從來就不是一件能省錢的事,而且必須的花錢,只要能讓老百姓不造反,對於大明王朝而言,即便是花掉國庫一半都沒問題。

如今讓孫承宗這個善於花錢的去負責賑災與軍餉拖欠事宜,無疑是最合適的,更何況這孫承宗還是清官。

次日一早,朱由校就指示內閣司禮監明文下旨,任孫承宗爲三邊總制,掛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賜尚方寶劍,同時,朱由校大方的撥給了他三百萬兩白銀和十萬石糧草。

爲了不讓崇禎二年的農民起義生,朱由校不得不給足錢糧。

他甚至直接在聖旨裡嚴令孫承宗,若如五年之內,秦晉之地有百姓反,則他孫承宗必爲犯,直接處斬!

這樣一來,孫承宗自然是有了不小的壓力,一拿到聖旨就立即出京奔赴潼關,同時他還將戶部和工部歷年關於秦晉三地戶籍黃冊和田地魚鱗冊都要了去,仔仔細細的研究對策。

雖然,孫承宗這一次出京不是漢之衛青霍去病領兵出征那麼氣壯山河,但在朱由校眼裡,他卻承載了大明未來十七年的成與敗。

東林黨已經完全覆滅,八大晉商也已全部剷除,如今秦晉兩地的流民也派了人去安撫,也就遼東的後金還存在威脅。

滿清韃子從崇禎三年開始的數度扣關劫掠,給大明王朝造成的創傷絕對不小於李自成和張獻忠,自己的弟弟朱由檢雖然急功近利了些,但若是在即將剿滅流寇之際沒有滿清橫插一腳的話,未必不能讓大明再堅挺幾年。

歷史的結局就是由這樣無數個偶然的因素組合而成,朱由校的蝴蝶效應讓無數個偶然因素生了改變,或許歷史會是另一番結局。

但是更好,還是更糟糕,帝國的掌舵者朱由校也不知道。

站在硃紅色宮牆下的他也只能擡頭問蒼天。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