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

炎夏時節,晝長夜短,烈日烘烤下的金陵城街頭,負責南o京公共安全的提督劉孔昭正拉着一車車的糧食或其他日用品來回於金陵城的各大店鋪與民宅,且每到一家,就得詢問其在此次遊行中可遭受到了什麼損失,有沒有受傷或因此而死亡。

按照皇帝陛下朱由校的指示,對於此次遊行的士子官員實施嚴懲,家產籍沒,親友入獄,但對於普通庶民,若是在遊行中被人搶劫或者毆打致傷致死,則優加撫卹;即便是被矇蔽而參加遊行甚至還衝撞朝廷官兵的也寬宥其罪,甚至其傷亡家庭也能得到慰問。

畢竟在鎮壓遊行隊伍時已經表現的夠血腥,若再雪上加霜,朱由校不確定朝廷是否還真的能佔有江南的民心。

朱由校一方面着大明日報刊載寬恕民衆,責任在貪官污吏、居心叵測之徒意圖挾持庶民搞亂天下的長篇社論,一方面命應天巡撫着人於四處張貼寬恕告示和撫卹方案,且直接點明撫卹銀子是由他們口口聲聲提出要取締的皇家織造局和皇家工業公司出,且直接從皇家銀行提取現銀。

就是要讓百姓認識到,被士大夫們解釋成爲刮民利器的皇家織造居和皇家工業公司不是什麼洪水猛獸,而是真正造福於民的,對百姓有好處的。

告示一出,輿論譁然,保皇黨的人莫不痛哭流涕,感慨當今陛下之胸襟,而負責具體放的劉孔昭等人將慰問錢糧送到各戶百姓手中時,不少百姓也跟着聲淚俱下。

這擱在以往,他們這樣對抗朝廷是要被滅門的,但現在皇帝陛下寬宥了他們,這說明皇上還是愛民的,大明並沒有拋棄他們。

“陛下既然可寬恕庶民之罪,是否應該寬宥儒士之罪;王思任、陳繼儒等皆是江南名士、素來作風清雅,此次遊行也不過是受他人蠱惑,所爲之事也不過是董其昌而已,並無冒瀆聖上之罪,還請聖上大度爲懷!”

但總有人不合時宜的說些不着邊的話,在朝堂上,南o京戶部右侍郎王正志則朝朱由校提出了這樣的諫言。

朱由校頓時就站了起來,大喝一聲:“放肆!朕要怎麼處置他們還輪不到你個戶部右侍郎來多嘴!來人,將此人拉下去,砍了!”

衆臣皆是一驚,沒想到陛下突然變得如此勃然大怒,直接就要斬殺了這戶部右侍郎王正志,王正志自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看着陛下,喃喃道:“陛下,微臣只是,只是覺得。”

“只是覺得什麼,到底朕是皇帝,還是你是皇帝,朕也沒問你,如何處置王思任等江南名士與你何干,你一個戶部官管什麼閒事,不必再說了,拖下去!”

朱由校招了招手,就是兩錦衣衛的人將這南京戶部左侍郎王正志拖了下期,而王正志自己也是大呼冤枉,向皇帝諫言不是很正常的事嗎,爲何陛下卻突然如此大怒。

李明睿不由得暗暗一笑,而南京兵部尚書王永光等也沒站出來求情,作爲熟稔朝堂規則的他們自然明白陛下之所以在此次遊行活動中對士子和庶民區別對待,根本原因是當今陛下爲了收緊君權打壓文官勢力,但與此同時又要施恩於民,讓江南百姓不會因此次朝廷殘酷鎮壓遊行隊伍而遷怒於大明,甚至掀起揭竿而起的大旗。

有些文官就是還將思維固定在之前的習慣之中,以爲只要不是辱罵君父,便可逼迫君父遵從自己的意志行事。

但隨着各級官紳的被打壓和現在朝堂上王正志的被誅殺,使得官員們也開始認識到現在已經沒辦法同當今陛下對峙,而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聽話辦事。

“陛下,王思任等向來自視甚高,以爲自己德行優良,就可鍼砭時弊,指點江山,甚至在他們眼裡,連帶陛下您也沒有比他們胸中有丘壑,其狂妄之處可見一斑;

但以微臣看,若將他們一併殺之也甚是可惜,先不說他們在這江浙一帶影響甚大,其門生故吏不說,且也曾做過一二件有利鄉民之善事,只說他們俱是飽學之士,從蒙學起就耗費我大明錢財無數,方有了這一肚子學問,如果不讓他們貨賣於帝王家也甚是可惜;

依臣看,不如讓他們反饋於民,流放三千里,去蠻夷之地行教化事,當年新建侯王文成公能平定寧王亂,莫不與他貶謫龍陽有關,且也正因困在龍陽,使得當地生番開始變得明禮好學,心向君王!”

同樣是爲王思任的江南名士求情,但李明睿的方式則要比王正志好得多,不單單是因爲李明睿與朱由校親近,也跟人家李閣老時時刻刻的出點是站在皇帝陛下、站在大明這邊有關。

見朱由校點了點頭,面露讚許之意,並不愚笨的大臣們也自然明白過來該如何與當今皇帝陛下相處,且知道當今皇帝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臣僚。

“李卿說得在理,說到底這些人也沒什麼大惡,算不上什麼奸臣賊子,如東林黨一樣企圖把持朝政、居心不良,但這些人卻同樣是冥頑不化,迂腐至極,眼裡只有他的文死諫武死戰!

殊不知,這樣一來是棄君於何地!將他們全都殺掉也可惜,朕也不是那種非得要斬盡殺絕的人,朕的大明不是五穀不食的蠻夷之邦,而他們既然真的是心繫大明、想解君父之憂,朕也成全他們,讓他們到雲貴川,到兩廣去!

這些人在書齋裡待久了,自然也只知道往四書五經裡去尋找治國之道,而不知道治國之道就在民間,就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在能有多少人能得到教化,心懷大明,忠君愛民!讓他們去窮鄉僻壤地好好改造改造!”

說着,朱由校就下旨成立儒士下鄉改造組,且由李明睿直接任組長,全面負責將江南地區犯事官員、舉子、生員、童生等流放到雲貴、四川、兩廣、秦晉、遼東等地進行下鄉改造的事宜。

李明睿行政能力倒也很強,三日之內就組織好了小組成員裡面有兩京的禮部郎中和吏部郎中,同時還有從西部、北部等地調來的布政使參議、提學副使等官,且在五日之內就確定出暫時投送儒士去任府學訓導或縣學教諭等。

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九章 早朝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八章 皇后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一百章 情報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
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九章 早朝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八章 皇后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一百章 情報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