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橡膠工業與自行車

ps:昨天碼完一章,手機突然重啓,結果碼的字全部丟失,今天重新寫一章。

橡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也是南美洲特有的經濟植物。

因此,爲了保證南里奧格蘭能夠趕上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會,李明遠對橡膠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規劃和安排。

首先,擴大橡膠種植園的種植面積,保證橡膠原料的充分供應。

自從1868年末在境內發現野生橡膠以來,經過九個多月的搜尋和移栽,至1869年九月份爲止,南里奧格蘭境內的橡膠種植園數量達到六十多座,野生橡膠數量達到二十萬株。

二十多萬株橡膠樹中,能夠獲取橡膠原料的成年橡膠樹有七萬株左右,佔橡膠樹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野生橡膠樹一般四到五年可以分泌出橡膠液,八到十年可以進行橡膠液採集。經濟壽命在25年到三十年之間,生長壽命約爲60年。

芽接樹的經濟壽命要比野生橡膠樹短很多,約爲二十年左右,不過芽接樹的經濟壽命雖然大幅縮短,因爲採用芽接技術培養幼苗,芽接樹的生長成熟期與栽培難度都大大減小,有利於進行規模化種植。

南里奧格蘭境內大部分適合移栽和管理的橡膠樹已經被發現,少部分橡膠樹因爲處於叢林和山地深處沒有被發現,但是因爲叢林和山地交通不便,那些橡膠樹並不具備移栽的經濟價值。

野生橡膠樹數量在短時間內不會大幅增加,要想提高橡膠樹的總量,採用芽接法培養新樹苗纔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南里奧格蘭中部的河西縣有十三座野生橡膠樹種植園,在那裡有五萬株通過芽接技術培植的樹苗種植在專門開闢的種植園中,根據半年多的實驗和統計,五萬株芽接幼苗有三萬株成活下來,成活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芽接幼苗一般在培養區生長兩年,然後纔可以被移栽到種植園中生長,在移栽到種植園的過程中還會有一部分幼苗因爲土壤不適等因素死亡,因此芽接幼苗的總成活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芽接技術取材方便、培養成本低,百分之四十的成活率足夠保持芽接幼苗可以進行產業化種植,所以,在有關芽接橡膠樹苗的生長情況報告上來以後,李明遠給負責管理橡膠種植的官員定下一個目標,三年內將橡膠種植園總量提高到三百所,橡膠樹總量要達到一百萬株以上的規模。

巴西境內人工栽培的橡膠樹數量約有兩三百萬株,以南里奧格蘭的規模和體量,一百萬株橡膠足夠供應橡膠工業發展所需的原材料。

橡膠樹的總量是限制橡膠工業發展的第一個問題,而橡膠工業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則是第二個問題。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拉開序幕,日後促進橡膠工業大發展的汽車行業和內燃機都還沒有被髮明出來,作爲汽車輪胎和以內燃機機器部件的橡膠自然沒有擴大需求的外在動力。按照歷史的原有軌跡,十幾二十多年後,橡膠工業纔會迎來騰飛之機,而多了後世一百多年的見識,李明遠卻可以在現有科技的基礎上,爲橡膠工業提前找出新的發展方向。

膠底布鞋是橡膠工業走向實用的第一個成功產品,半年多前,李明遠視察華工勞作時,迸發出發明膠底布鞋的想法,而經過製衣廠和橡膠工廠兩邊的技術工人論證協商,驗證了製造膠底布鞋的可行性,四個月前,國防軍軍用製衣廠生產出第一批軍用膠底布鞋,隨後又經過一個月的試穿與改進,第一款膠底布鞋正式定型號生產,開始作爲部隊新式制式裝備使用。

由於是第一次生產膠底布鞋,軍用製衣廠的產能剛開始爲日產300雙膠底布鞋,接着通過在三個月實踐生產中摸索與總結經驗,生相對熟悉膠底布鞋的生產操作技術後,製衣廠的產能逐漸增加,最後穩定在日產500雙膠底布鞋,月產15000雙,三個多月總共生產出三萬九千雙膠底布鞋。趕上了在九月上旬前爲國防軍野戰部隊換裝的生產目的。

完成了研製、生產膠底布鞋的任務,橡膠工廠裡面的普魯士和華人員工緊接着又投入了研發充氣橡膠輪胎和生產硬制橡膠水管的任務中。

硬質橡膠水管在歐洲已經被髮明出來,由於在購買機械設備時,直接從普魯士引進了橡膠生產的相關技術,橡膠工廠內的員工們要做的就是按照李明遠提供的標準,生產出合適的產品,難度並不算大。

而充氣橡膠輪胎雖然是個新鮮事務,不過按照李明遠提供的生產思路,將充氣輪胎髮明出來難度也不大。

在李明遠的重點關注下,硬質橡膠水管和充氣橡膠輪胎在膠底布鞋列裝部隊兩天後便生產出來。

在橡膠工廠的幾個普魯士技工陪同下檢驗完新產品的性能後,李明遠表揚了一番參與生產的員工,接着以政府的名義給予他們一部分獎勵,最後命令隨從將生產出來的充氣輪胎樣品和硬質橡膠管道帶走,來到一家新成立不久的機械製造廠。

以新京地名命名的新京機械製造廠是一家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新工廠,工廠內的技工全部是從各個機械廠抽調的華工,沒有一個普魯士人。

走進戒備嚴密的機械製造廠內部,工廠主要車間內十幾個華人技工整齊的站成一排,迎接李明遠一行人。

“老王頭,我吩咐你生產的產品搞好了沒有?”

李明遠大步跨進車間大門,直接問道。

“洋井和洋車各自生產出四十個樣品,只需要殿下帶來的橡膠產品配件就可以進行組裝。”

一個四十多歲身材矮小的華人陪笑道。

“東西都帶來了,按照我交給的結構圖,先組裝兩個完整樣品看看。”

李明遠掃視下車間內擺成兩排的機械產品,擺擺手道。

“遵命殿下。”老廠長對着李明遠行了一禮,

招呼五六個華人技工接過隨從帶來的橡膠產生零件,然後開始鼓搗兩個機械產品。

約摸二十分鐘過後,滿手黑乎乎的老廠長完成了組裝,兩個在後世非常常見的產品出現在車間內衆人眼中。

車間內生產出來的兩種產生技術含量並不是太高,不過他們的發明或者說是改進,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卻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兩件產品中的第一件在歐洲社會已經被髮明瞭半個多世紀,車間內見過它樣式的華工們習慣性的稱呼它爲洋車,而李明遠則更喜歡稱呼它爲自行車。

對於西方人生產出來的產品,華工們習慣在名稱前面加一個洋字,比如已經在南里奧格蘭建廠生產的火柴被華人稱爲洋火,水泥被稱爲洋泥,還有1853年由荷蘭人發明的煤油燈被稱爲洋燈等。洋燈需要以石油作爲燃料,由於南里奧格蘭缺少石油資源,煤油燈的價格比較昂貴,普通華人很少接觸到煤油燈,只有在鐵礦場、煤炭開採場等礦產區才配置有煤油燈。

給西方人生產出來的產生冠以洋字開頭的名稱主要源自普通百姓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李明遠沒有在這件事上強行改變民衆的稱呼問題,而對於車間內經過合理改進的新式自行車,李明遠打算以後世的名稱給它命令。

“自行車”看着大致符合後世樣式的新產品,李明遠脫口而出一個新名詞。

“老王頭,這個產品既然是咱們第一個進行改進生產出來的,就不要用洋人起的名字,我看不如起名爲自行車?你們看合不合適?”

“產品構造圖紙是殿下親自動手畫出,自然應該由殿下來命令。”

老廠長恭敬道。

“自行車?這傢伙會自己動?”看到眼前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一個年輕的華人士兵驚訝道。

“呵呵,小兄弟是沒有見過洋人騎着洋車趕路,這東西可不會自己動,需要人騎在上面才行,看,就像騎馬一樣。”

以前見識過這個時代自行車的一個騎兵軍官比劃道。

“呵呵,這位兄弟說的不錯,自行車需要人坐在上面才能動,不過和騎馬相比,騎自行車要容易多了。”

李明遠心情不錯,向周邊華人介紹一番有關自行車的常識,接着又趁着興致,直接騎着新組裝完成的自行車給工廠內的人示範一遍。

自行車容易上手,不過對於從未接觸過自行車的人卻有些難度,看到李明遠騎着自行車穩穩當當的在工廠院子裡行使,幾個好奇的華人軍官也上去試了一次,結果自然是摔倒在地。

工廠內衆人面對自行車的新鮮勁頭過後,李明遠再次交代老廠長道:“自行車生產要注意嚴格保密,除了製造廠技術工人和我允許接觸自行車的人外,嚴禁泄露與自行車相關的信息違者依軍法處置。”

“殿下放心,職下保證新京機械製造廠員工絕不會向外部透漏半點關於自行車的信息。”

老廠長立刻表態道。

“工廠外部我會增派部隊警戒,你們工廠內部的任務就是全力生產自行車,到下年七月份,工廠內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全部要裝備部隊使用,你們的生產任務很重,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提前講出來。”

“從這個月開始生產,憑藉工廠內現有人手,從生產自行車配件到組裝完成,一個月可以生產出約四百量產品。到明年七月份的話,自行車總產量最高能達到六千量。不知道殿下對這個生產速度可還滿意?”

“明年七月自行車要派上大用場,六千量數量太少,最少要達到一萬輛,工廠內缺多少人手我儘量給你補齊,能不能在明年七月完成一萬量的生產目標?”

“自行車零部件冶煉鍛造是由鋼鐵加工廠負責,只要那邊工廠能夠供應上足夠的零部件,再抽調兩百熟練華工,職下和製造廠的員工們抓緊時間生產,一定在明年七月完成殿下下達的生產指標。”

老廠長咬咬牙,表態道。

“好,生產自行車缺少什麼儘管來找我,我不在南里奧格蘭期間,有問題也可以去找劉部長,他們一樣會滿足你的需求。”

“謝殿下!”

老廠長行了一禮,擡起身後繼續道“殿下,另一件產品要不要看下?”

“嗯,你們兩個把進去把右邊的大塊頭搬到外面。”李明遠微一點頭,接着吩咐兩個隨從士兵做事。

兩名士兵聽令行動,幾分鐘過後,一個由鋼鐵冶煉焊接而成的黑漆漆的鐵傢伙被擡到車間外面的院子裡。

“殿下,這東西是幹啥用的?”

“呵呵,待會你就知道了。”

李明遠笑着道“老王頭,鑽井的人手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只等殿下您下命令就可以開始。”

“嗯,那就開始吧。”

李明遠這邊開口同意,那邊老廠長招呼一聲,三個華工從車間內抱出五六根兩米多長的鐵管,然後在院子內的空地上劃出一個約一平方的地方,三人一起在劃定的土地範圍內挖掘土方,約摸十分鐘時間,將一個約一平方大小,四十釐米的小坑挖好後,三人輪流操作輔助器材將鐵管打到地下。

看到三人的操作,很多在場的華人都有種熟悉的感覺,雖然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不過往地下鑽探不就是爲了獲取水源嗎?

在大陸地區,獲取水源的方式主要是挖掘水井,而院子裡的三人只是在地下插入幾個細細的鐵管,鐵管那麼細的口徑怎麼放得下水桶,而沒有水桶的話又如何把水從井裡打上來?

看清楚三名華工的用意卻又不大理解的衆人剛開始還是默默看着,然後過了不久,幾個和李明遠比較親近的軍官大膽的將心中疑問說了出來。

面對半知未解的衆人,李明遠只是稍稍解釋幾句,而等到地下鐵管安裝好,再將安裝好的鐵傢伙固定在鐵管上面以後,李明遠才向衆人解釋了新產品的工作原理。

機械製造廠生產的另一件產品便是後世農村很常見的壓水井,有的地方也叫洋井。

李明遠對於壓水井的具體發明時間不大清楚,只知道壓水井地主要原理涉及到空氣的氣密性,所以想到利用橡膠爲原料,製作出防水保密性的硬質橡膠水管道和壓水井內部的保證氣密性的橡膠零部件,由此萌生出製造壓水井的念頭。

和傳統水井相比,安裝壓水井的地方取水更加方便,而且省去挖掘水井的麻煩,不僅方便了普通華人的生活用水,在農業發展方面,使用壓水井的好處更加明顯。

膠底布鞋、自行車、壓水井,在工業方面,南里奧格蘭擁有了屬於華人的獨特發明,

這些發明不僅能夠方便普通華人的生活,還可以爲南里奧格蘭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

看着從壓水井中抽出來的地下水,李明遠的思緒飄向了未來更遙遠的方向。

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465章 無題第八十五章 後續部隊情形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八十一章 繳械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業產業以及航運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五章 動員第十七章 掃蕩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三十七章 發現山洞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賀炎良的春天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四章 軍火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二百一十四章 經濟貿易合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
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465章 無題第八十五章 後續部隊情形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八十一章 繳械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業產業以及航運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況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五章 動員第十七章 掃蕩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三十七章 發現山洞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賀炎良的春天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四章 軍火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二百一十四章 經濟貿易合作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