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姓馬的小子,你的兵在哪兒呢?快來和我老張較量較量!”樊城城南的校場之上,一員黑甲戰將騎在一匹黑色戰馬上,手舞足蹈地道,正是張飛張翼德是也!在他的身後,一百名士卒個個都是衣甲光鮮,隊列整齊,手執大刀渾身盡皆是肅殺之氣,讓人心生寒意,這就是關羽的王牌部隊校刀手。

“就來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從校場另一邊傳來,卻見馬謖領着二百名士卒施施然走來,其中最後十餘人還扛着不少木棍竹竿,以及兩個大桶。將這些東西放在地上,馬謖施施然對一頭霧水的張飛介紹道:“三將軍,咱們今天只是比試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打殺。我看不如這樣吧,所有的軍士,都以布包裹住竹竿一端,然後在石灰桶裡蘸上石灰,隨後開始對戰。凡是被戳中身子要害部位沾上白灰者,視爲失去作戰能力,即刻退下。若有身帶白灰繼續纏鬥者,罰!”

“嗯,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張飛也是點頭道,至於誰來監督,那自然是由站在一旁的劉備等人監督了。當下三百名將士拿了木棍竹竿,長的作長兵,短的作刀劍,然後用破布頭裹住頂端,蘸了白灰就準備開戰。

“鋒矢陣,給我衝!”站定隊形之後,張飛一聲大喝,一百名校刀手立即集結起來,組成一個鋒矢陣,氣勢洶洶地朝對面馬謖麾下的那二百人殺去。鋒矢陣的攻擊性極強,無論是騎、步軍,用來正面突破敵陣是再合適不過了。鋒矢陣可分爲大鋒矢,即全軍列成一個完整的巨大鋒矢。以及小鋒矢陣,即將全軍分成數部,每一部列成一個鋒矢陣,而後每一部相連相扣,構成連環鋒矢攻擊,鋒矢陣用至高境界時,可以使得攻擊如同怒濤狂潮,一浪高過一浪。直至將敵軍全部吞沒。張飛也是打仗的行家裡手,平素又是以進攻見長,因此一出手就是鋒矢陣。

可惜張飛忘了一點,今天的演習他麾下只有一百人,雖然戰力不俗,但終究是人數太少,無論如何擺起這個鋒矢陣都顯得有些氣勢不足。

看着迎面惡狠狠衝來的一百校刀手,馬謖冷冷一笑,厲聲喝道:“鴛鴦陣,變陣!”說完身後的二百名軍士以十人爲一組,組成二十個鴛鴦陣,開始將張飛這一百人給分割包圍。

沒錯,馬謖用的就是鴛鴦陣,這個由一代名將戚繼光發明的鴛鴦陣,最適合小兵團隊伍,在江南的丘陵和湖泊平原地帶施展開來。馬謖知道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己恐怕都是要在南方混,因此這才整出這麼個陣型。鴛鴦陣一旦施展開來,所有的士卒以十人爲一組,以長短兵器相互配合,將敵人分割包圍,逐塊殲滅。並且如果操練得精熟的話,還可以變化成五行陣和三才陣,實在是流氓鬥毆、行軍打仗第一大殺器。

當然了,鴛鴦陣也是有弊端的。由於士卒們是結成一個個小的組合之間各自爲戰,這對士兵的膽氣要求是很高的,想像一下,幾個人,在對手無數的人馬從身側衝擊過後,戰場上一片煙塵,也不知已方還有幾個人活着,光想想就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要是士卒的心理素質不過硬,那很容易就崩潰了。因此鴛鴦陣一般是用於小股部隊作戰,而不是大兵團作戰。

不過這個弊端今天壓根就不存在,因爲大家都知道只是演習而已,手裡拿的也就是木棍和竹竿,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全然沒有後顧之憂之餘,二百名士卒更是發揮神勇,將訓練了一個多月的鴛鴦陣施展開來,將敵軍引誘進來之後,開始按照長短兵器配合,從容地分割包圍消滅。

張飛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他的這一百校刀手氣勢洶洶地衝上去,卻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沒能打到實處,對方似乎是有備而來,那個古怪的陣勢很快就將他們拖入了泥潭之中。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已經有數十名校刀手在敵軍無孔不入的攻擊下,身上沾滿了石灰。在劉備等人的監督下,這些人不得不退出戰鬥。

“不要亂,不要亂,給我殺!”張飛急得差點沒跺腳,連聲吆喝要士卒們穩住陣腳,但爲時已晚。在馬謖的指揮下,原本初學乍練還有些生疏的鴛鴦陣卻是越來越運轉熟練,不斷地將對手分割包圍。張飛急得哇哇大叫,恨不能自己親自上陣,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急得跳牆。

這場戰鬥很快就落下了帷幕,最後還有大約二十餘名校刀手被圍在覈心,其餘的身上都已經沾上了石灰,被迫退出戰鬥。至此,戰鬥的結果已經是一目瞭然了。張飛一雙眼睛瞪得猶如牛大,一向愛咋呼的他,卻是罕見地半天沒有說話。

不止是張飛,馬謖回頭一看,卻見劉備等人,不少也是呈現呆滯狀態,尤其是關羽,看到自己的親衛部隊居然就這麼被人就這麼擺平了,一時間實在難以接受,眼珠子都瞪得大大的。就連諸葛亮眼神之中也是異彩連連,扇子一時間都忘了搖了。看他們反應這麼強烈,馬謖心裡也不禁嘀咕: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點啊?

半晌還是劉備第一個回過神來,開口問道:“幼常,我看你訓練的士卒似乎是一個什麼陣勢啊?”劉備到底是久經沙場,看了半天就看出點名堂來了。馬謖那二百人明顯是擺了個什麼陣勢,讓張飛吃了一個悶虧。

“正是,此陣名爲鴛鴦陣,最適合步兵作戰!”馬謖答道。考慮到戚繼光同學此刻還沒出生,這個創作權也只能歸自己所有了。本來還正在琢磨,怎麼找機會才能檢驗一下這個陣勢的威力,沒想到張飛今天居然是自己撞到槍口上來了。

“鴛鴦陣,果然是好陣勢,俺老張服了!”這時張飛也是回過神來,抱拳鄭重地道。馬謖連稱不敢當,做人嘛,還是要謙虛低調一點的好,尤其是年輕人。

在這一場演習之後,馬謖總算是獲得了劉備集團幾乎所有人的認可,開始正式步入核心集團。在和諸葛亮以及劉備關羽商議了之後,馬謖終於是得以大刀闊斧施展手腳,將劉備的軍隊好好地整頓了一下。

劉備現在麾下的軍隊成分很雜,其中隸屬於他本人的步軍,差不多有4000多人,這些人有的是他在新野招募的,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他在徐州時期。除此之外,他答應劉表聚攏江夏的敗兵操練水師,現在這些人還在召集之中,江夏原本有守軍三萬,黃祖兵敗之後,據細作打探,江東軍斬俘差不多兩萬,算上失散和死傷的,保守估計怎麼也能聚攏個五六千人。目前已經召集了將近三千,最近還在繼續招募之中。這兩部分人,就構成了劉備現在麾下所有的直屬部隊。

除了這兩部分人,劉備麾下還有劉表調撥給他的3000人馬,這3000人雖然歸他指揮,但是名義上還是荊州軍,不能算是劉備的直屬部隊,因此劉備只有指揮權,卻沒有人事任命等一系列權力。知道這一點之後,馬謖也不禁對劉表嗤之以鼻。想當年在徐州,陶謙那麼窮,好歹還給了劉備4000丹陽兵;現如今劉表坐鎮荊襄九郡,麾下兵馬十餘萬,讓劉備幫他北拒曹操,東敵孫權,居然只給了他3000人不說,還附加這麼多條條框框束縛着。雖然早在自己出仕之前,就知道劉備過的很苦逼,但是沒想到居然能苦逼到這個地步。

感嘆歸感嘆,事情還是要做的。鑑於劉備現在的情況,整頓也只能從劉備的那4000多人開始了。首先是將劉備麾下僅有的600餘騎兵挑選出來,除了一些用來作爲傳令兵和大將的衛隊,挑選出500騎整編成一軍,馬謖給這支軍隊起名爲龍騎軍,這支騎兵只穿輕甲,配單手馬刀。關羽和張飛等人之前都未曾聽說過馬刀,好在馬謖早已想到,將畫好的草圖展示在他們面前,精通騎兵作戰的趙雲一看馬刀樣式,當即叫好,其餘人也無異議,因此這支軍馬順利組建,統兵將領自然是由劉備麾下最擅長指揮騎兵的趙雲來擔任。

龍騎軍整頓完畢之後,還剩下大約4000名步卒,從這4000當中,馬謖首先從中挑選出最爲精壯的2000人,組建了兩支步卒,前者名爲猛虎軍,後者名爲雄獅軍。具體的建制,還是以5人爲一伍,配一伍長,以2伍爲一什,配一什長;以5什爲一屯,配一屯長;以2屯爲一曲,配一軍侯;以5曲爲一營,配一校尉或者軍司馬。其中猛虎軍都是配一丈長槍一杆,用於突刺;雄獅軍則是仿照古羅馬的標槍大陣,配備四尺投槍兩柄,用於投射。這投槍經過關羽的親身試驗,據他感覺效果頗佳,因此也是得以大力推廣。除此之外,雄獅軍每人還配備單刀一柄,用於近戰肉搏。猛虎軍的統領是張飛,雄獅軍則是歸關羽所有。這兩支步兵就是典型的重裝步兵,現在劉備麾下騎兵畢竟太少,也只能用重裝步兵頂替了。

最後還剩下1000餘人,馬謖將其中比較擅長弓弩的300人挑選出來,組建成一個弓弩營,由劉備的部將,最擅長弓弩的魏延統領。(按:縱觀整個《三國演義》之中,也就老魏同學射了曹操一箭,呵呵。)剩下的大約1000人,則是組建成一支混合兵,名爲捷豹軍,人員配置與之前的猛虎軍和雄獅軍一般,這一支步兵每人或是配備單刀,或是長槍,或是盾牌。平日練習鴛鴦陣,按照馬謖的設想,這支軍隊就是用來在江南作戰的,假想敵自然就是東吳了。

這麼一通折騰,總算是把軍隊整編的稍微像樣點了,不像之前那樣雜七雜八亂七八糟。只是整編雖然說起來容易,但是後續的工作還很複雜。最爲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裝備,像龍騎軍的馬刀,猛虎軍的一丈戰槍,和雄獅軍的投槍,捷豹軍的盾牌,都需要專門配備,置辦這些東西需要大量財力。好在之前趙雲和關羽他們剛剛平定了荊南的幾戶豪族的叛亂,在馬謖的建議下,他們又帶人去了一趟荊南,將這幾戶給抄了家,這一下就獲得了一大筆金銀物資,足夠整編所需。

不過還沒等馬謖優哉遊哉地整編完畢,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傳了過來:駐守宛城的曹軍大將曹仁率領五萬步騎,詐稱十萬,南下來犯荊襄。荊州刺史劉表聞訊大驚,連忙派人至樊城招劉備前去商議。

第158章 意想不到的援軍第5章 組團忽悠來了第9章 迫不及待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曲終人散第44章 鹽鐵第52章 劉備的決定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64章 三國演義的逆襲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5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10章 上位第79章 再見孫權第27章 禍不單行第57章 南郡攻略第147章 連環計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12章 身不由己的出兵第89章 秘密武器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26章 成都風雲(下)第123章 各自的分工第60章 開胃小菜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53章 徹底亂了第53章 得意忘形第73章 致命的烏龍第72章 張遼很忙第15章 指點劉琦第70章 喘息的良機第42章 新的挑戰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72章 計劃微調第57章 南郡攻略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24章 成都風雲(上)第308章 挑逗美婦第182章 大戰將近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85章 遭遇戰第29章 遭遇戰第203章 傀儡的悲哀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39章 絕情的兄長第86章 孤注一擲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27章 消除隱患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93章 水淹七軍第138章 見招拆招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198章 迫不得已的求和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72章 張遼很忙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115章 齊人有福啊第284章 宿命的對手第81章 機會來了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111章 熟女誘惑第73章 都在算計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6章 出山了第77章 司馬再現第76章 黃雀在後第54章 雪上加霜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18章 全面攻擊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44章 鹽鐵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37章 重逢在赤壁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64章 意外之喜第6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54章 商戰又見商戰第187章 功虧一簣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234章 混戰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57章 南郡攻略第94章 新的挑戰第122章 北伐!北伐!第269章 送上門的燙手山芋第237章 蔣濟毒計第27章 消除隱患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158章 意想不到的援軍第5章 組團忽悠來了第9章 迫不及待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曲終人散第44章 鹽鐵第52章 劉備的決定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64章 三國演義的逆襲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5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10章 上位第79章 再見孫權第27章 禍不單行第57章 南郡攻略第147章 連環計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12章 身不由己的出兵第89章 秘密武器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26章 成都風雲(下)第123章 各自的分工第60章 開胃小菜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53章 徹底亂了第53章 得意忘形第73章 致命的烏龍第72章 張遼很忙第15章 指點劉琦第70章 喘息的良機第42章 新的挑戰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彼此的博弈第72章 計劃微調第57章 南郡攻略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24章 成都風雲(上)第308章 挑逗美婦第182章 大戰將近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85章 遭遇戰第29章 遭遇戰第203章 傀儡的悲哀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39章 絕情的兄長第86章 孤注一擲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27章 消除隱患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93章 水淹七軍第138章 見招拆招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198章 迫不得已的求和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72章 張遼很忙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115章 齊人有福啊第284章 宿命的對手第81章 機會來了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111章 熟女誘惑第73章 都在算計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6章 出山了第77章 司馬再現第76章 黃雀在後第54章 雪上加霜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18章 全面攻擊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44章 鹽鐵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37章 重逢在赤壁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264章 意外之喜第6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54章 商戰又見商戰第187章 功虧一簣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234章 混戰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57章 南郡攻略第94章 新的挑戰第122章 北伐!北伐!第269章 送上門的燙手山芋第237章 蔣濟毒計第27章 消除隱患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