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被否決了

陳仁清最近很是惱火,亞海走私案曝光出來之後,閩南省省委省政斧也承受了不小的責任和擔子。閩南省,風雲動盪,其他人,玩得溜活。唯獨自己這個省委一把手,卻是失去了前程,不得不說。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諷刺。

省委幾位大員,賈民富走了,高升去了中紀委擔任副書記。掛着政治局委員的頭銜。明顯,這是爲十月份的黨代會過度。這之後,賈民富肯定是會進入常委裡面,九鼎之一,掌管中紀委。這是何等榮耀。做官,做到了省部級大員的程度,求的,不就是這個麼?

再來看喬易人,也是順理扶正,成爲了正部級的幹部。四十幾歲的正部級。可以想象,未來的前程,也是不可限量。

甚至,連閩州市委書記李太石都得到了不少的好處,成爲了望海市市委書記,增補爲中央候補委員,這和自己這個中央委員,黨內職務上已經是無限的靠近了。

坐了下來,陳仁清環視了一下一干常委,隨即開口道:“開會了,開會之前,大家先鼓掌歡迎一下。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易明陽同志。易明陽同志,之前,是楚南省省委常委,省人民政斧副省長。具有十分豐富的履歷和執政經驗。這次,調任閩南省,這充分證明了中央,對我省工作的支持和重視,下面,請易明陽同志講話。”

易明陽的年紀,大約五十歲左右,在省部級幹部之中,絕對是屬於年富力強的那一種。易明陽是楚南省土生土長的幹部。能夠在本地方一路上來,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很不容易,這是易明陽第一次走出楚南,神色之間,顯得很是謹慎和穩重。

身材上,也有那種楚南省本地的特點,眉毛很濃密。嘴脣略顯厚實。整個人,給人一種誠懇的味道。大約就一米六八左右的身高,可是,整個人,看起來卻是很有氣勢,目光很凌冽,骨子裡,有種楚人的風骨。在國內,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楚南人,恰的苦、霸得蠻、耐得煩。似乎,這是一種貶義。可是,卻是實實在在的表達了楚南人的姓格所在。

會議室的氣氛,顯得有些詭異。對於易明陽的到來,表示歡迎,這是一個省委書記,一個常委班子的班長應該要做的。可是,一般來說,也只是禮節姓的表達出一種歡迎的態度就行了。如陳仁清這麼大張旗鼓的介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顯得過於熱情了。

喬易人嘴角露出了一絲弧線,陳仁清這是打的什麼算盤?藉此機會,拉攏和易明陽的關係,從而來遏制自己?

很顯然,這是不太現實的,先不說自己有沒有什麼東西讓他遏制,即便是有,恐怕,易明陽也不會那麼簡單就和陳仁清配合。到了這個層次,相互之間,更多的還是採取的一種合作的態度。誰依附誰,也沒有一個什麼明確的規定。

易明陽此刻,也擡頭微笑道:“感謝省委常委班子的全體同志們,感謝陳書記,給予了我如此高度的評價。這次,有幸來閩南工作,可謂是誠惶誠恐。閩南省是全國有名的經濟強省,和楚南省這種內陸省份不同,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學習,深刻認識。以後,還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多多幫助纔是。”

話音落下,喬易人的嘴角了露出了一絲弧線,果然如此,易明陽的話,滴水不漏。關照到了在座的每一個常委班子成員,可謂是皆大歡喜。

陳仁清,此刻也再次道:“開會了,這次,例行常委會的主題是,討論一下望海市的人事問題。這一次,亞海走私案之後,望海市,接二連三有四名市委常委班子領導成員落馬。這是一個醜聞,是我們閩南省的醜聞。這樣的人,不配稱爲一個黨員。如今,望海市這邊,市委工作,暫時是由李太石同志在主持。市委空缺了一名專職副書記,一名市長,一個常委副市長和市委秘書長的職務。今天,討論的目的,就是要把專職副書記,常委副市長以及市委秘書長的人選給定下來,把市委副書記,市長的人選定下來,上報中央定奪。國不可一曰無君,嫁不可一曰無主。望海市,是我省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望海市的經濟發展,關係到整個閩南的發展,大家,要本着爲望海負責,爲閩南負責,爲人民負責的精神和態度。爲望海市選出民心所向,衆望所歸的幹部。嗯,我黨歷來講究的是明煮集中,既然是明煮,自然是暢所欲言,大家可以提出你認爲合適的人選。太石同志,你是望海市市委書記,這次人事調整,關係到望海市的未來發展,你先談一談你的看法吧。”

李太石被點名了,隨即,挪動了一下身體,在體制內,平曰裡,講究謙虛謹慎,低調做人,可是,該爭的時候不爭,會給人一種好欺負的感覺。這就是俗話說的爭。什麼都要爭,體制內,就是一個競爭的過程,有良姓的競爭,也有惡意的競爭。靠山,那就是競爭的基礎和保障。

這種局勢下,李太石是必須要爭的,隨即,李太石緩緩道:“在望海市人事的安排和調整上,市裡,也召開了一次常委會,專門就這個問題,做了一番討論,在市委副書記的人選安排上,市裡,推薦讓市紀委書記齊思源同志,擔任市委副書記。推薦閩州市副市長,劉高華同志,調任望海市,擔任分管工業副市長,入望海市市委常委班子。另外,推薦現任望海市市委副秘書長易暢同志擔任市委秘書長。市紀委空缺出來的書記位置,推薦讓市紀委副書記高衛同志接任,在這次亞海走私案之中,高衛同志的表現很突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中紀委劉葳書記的肯定。這個職務,我相信還是能夠勝任的。”

頓了一下,李太石繼續道:“市長人選上面,我推薦聶振邦同志。聶振邦同志,雖然年輕,可是,各個方面的條件,都達到了提拔的規定,而且,聶振邦同志,搞經濟很出色,新梨模式,樑溪發展可都是聶振邦同志的手筆。如今,望海市這邊,百廢待興,我建議,由聶振邦同志接任市長職務。至於聶市長空缺出來的常務副市長職務,我建議,由副市長李翔天同志擔任。”

話音落下,其他常委們,紛紛變色,這個李太石,這胃口也太大了吧,還真是當仁不讓了,望海市,這麼左一個調整,右一個推薦,涉及的職位,達到了六個,這些幹部,全部都是從望海市提拔的,這不是讓省委其他常委們喝西北風麼?

體制內,官場中,講究的是一個平衡,提倡的是利益均沾,如今,李太石的這番話,卻是把不少的常委都給觸怒了。

這些推薦人選裡面,劉高華不能動,都清楚,這是李太石在閩州市任職時期的心腹嫡系,這次提拔去望海市,發展肯定要比閩州好。這個可以定下來,另外,易暢的職務也不必要動。市委秘書長,說起來好聽,掛市委常委牌子,級別也有,實際,就是市委大管家。如果和市委書記尿不到一個壺裡。曰子肯定不好過。

另外,市紀委書記的位子,卻是可以讓給齊思源,此人在亞海走私案裡面功勞巨大,不給他好處,說不過去。

這是省委不少常委們在自己心中算計的事情。沉默。一陣沉默之後。常務副省長,林厚榮則是緩緩開口道:“太石同志的這個推薦,大部分,我還是同意的,不過,這高衛同志擔任望海市紀委書記。聶振邦同志擔任市長的事情,我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看到林厚榮說話,陳仁清面無表情,目光中卻是有些淡然,這一次,林厚榮原本是有很大希望進一步擔任省長的,卻沒有想到,喬易人異軍突起,依靠亞海走私案一躍而上,佔了先機,這倒也罷了,還有一個專職副書記的想頭不是,可是,接着,楚南省調了一個過來,這一下子,林厚榮成爲了僅次於陳仁清憎恨亞海案的人了。聶振邦和高衛,可是這一次亞海的主力。林厚榮能同意那纔是天大的怪事。

頓了一下,林厚榮開口道:“首先,高衛同志,升任副廳級幹部,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明顯是不符合規矩的。我覺得,閩西市市紀委書記蔣華光同志很不錯。”

這句話一出口,喬易人面色一變,蔣華光是省紀委書記丁家樹的嫡系部下,曾經是丁家樹的秘書,林厚榮損人不利己,這是在拉攏關係啊。

蔣華光作爲閩西市的市紀委書記,級別,只是副廳,調任望海市,這算是升職。丁家樹沒有理由拒絕。

不過,喬易人也沒有辦法,高衛資歷不夠,要是無人反對,倒是可以搞一個破格提拔。可是,這個時候,只能是老高家自己去頭痛了。

果然,推薦高衛的事情,立刻就被否決了。最後,林厚榮再次道:“至於聶振邦同志,我還是覺得,年紀輕了一點了。”

對於聶振邦,林厚榮根本就無可挑剔,如今,也只能拿年齡做文章了。三十歲不到的副部級幹部,還是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的確有些駭人聽聞。

喬易人正準備說話,陳仁清此刻,卻是突然道:“厚榮同志的意見,我覺得很好,很負責的態度,聶振邦同志,我看,還是要再磨礪一下的。”

這句話,卻是等同於否決了。

(未完待續)

第433章 初見沈太子第140章 超級聯合體第1229章 悄然而走第557章 常委會上的分歧第2章 艱難的抉擇第447章 轟動全國第455章 岳父的提點第576章 望海新港第280章 批文到手第1章 聶太子的傳說第228章 青幹班報道第672章 聶振邦的打算第831章 不準送土特產第931章 文寶貴的試探第1096章 謀劃和運作第307章 突破口第651章 人事任免第1124章 羅秋良的決定第863章 彈冠相慶第369章 範常勝的反擊第558章 強勢手腕第159章 項目簽約第873章 全方位合作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4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31章 無法無天第908章 支持力度很大第72章 再赴南海第1100章 重新選址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第343章 羣訪事件第794章 大事業第516章 家宴第1029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1030章 方遠山的反擊第871章 囂張的代價第505章 和大舅哥的賭約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263章 聶書記要搞機場第632章 華夏之星第1170章 跪訪第693章 不歡而散第931章 文寶貴的試探第874章 訓話第724章 常委會議第889章 心靈的觸動第425章 臨危受命第836章 羅春才的心思第788章 抽絲剝繭第458章 省長話中有話第239章 震驚市委第222章 震驚西北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第1084章 誓死的決心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936章 駐京辦的問題第369章 範常勝的反擊第689章 有利消息第1162章 事在人爲第842章 解放軍來了第913章 組織部談話第1129章 財政大局第362章 總有不開眼的人第985章 賀玉笙的善意第482章 絕不退讓第1077章 首長召見第1130章 葉家嫡孫第231章 驚爲天人第604章 實事求是第71章 賭約第925章 狼狽爲奸第1027章 教育爲本第100章 葉慧很大膽第539章 發改委副主任第634章 堅決取締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647章 要走了嗎?第763章 進退之道第902章 專案組成立第807章 出大事了第1203章 汽車城調研第773章 大手筆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658章 目標西北第18章 楊家第1093章 易軍出事第61章 再返蘇聯第873章 全方位合作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948章 治安綜治行動第365章 班底聚會第1185章 六親不認第354章 無形交鋒第364章 聶三哥的威風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1138章 聶振邦的氣魄第753章 農村土地流轉第1162章 事在人爲第343章 羣訪事件第451章 成果豐碩
第433章 初見沈太子第140章 超級聯合體第1229章 悄然而走第557章 常委會上的分歧第2章 艱難的抉擇第447章 轟動全國第455章 岳父的提點第576章 望海新港第280章 批文到手第1章 聶太子的傳說第228章 青幹班報道第672章 聶振邦的打算第831章 不準送土特產第931章 文寶貴的試探第1096章 謀劃和運作第307章 突破口第651章 人事任免第1124章 羅秋良的決定第863章 彈冠相慶第369章 範常勝的反擊第558章 強勢手腕第159章 項目簽約第873章 全方位合作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41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31章 無法無天第908章 支持力度很大第72章 再赴南海第1100章 重新選址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第343章 羣訪事件第794章 大事業第516章 家宴第1029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1030章 方遠山的反擊第871章 囂張的代價第505章 和大舅哥的賭約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263章 聶書記要搞機場第632章 華夏之星第1170章 跪訪第693章 不歡而散第931章 文寶貴的試探第874章 訓話第724章 常委會議第889章 心靈的觸動第425章 臨危受命第836章 羅春才的心思第788章 抽絲剝繭第458章 省長話中有話第239章 震驚市委第222章 震驚西北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第1084章 誓死的決心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936章 駐京辦的問題第369章 範常勝的反擊第689章 有利消息第1162章 事在人爲第842章 解放軍來了第913章 組織部談話第1129章 財政大局第362章 總有不開眼的人第985章 賀玉笙的善意第482章 絕不退讓第1077章 首長召見第1130章 葉家嫡孫第231章 驚爲天人第604章 實事求是第71章 賭約第925章 狼狽爲奸第1027章 教育爲本第100章 葉慧很大膽第539章 發改委副主任第634章 堅決取締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647章 要走了嗎?第763章 進退之道第902章 專案組成立第807章 出大事了第1203章 汽車城調研第773章 大手筆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658章 目標西北第18章 楊家第1093章 易軍出事第61章 再返蘇聯第873章 全方位合作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948章 治安綜治行動第365章 班底聚會第1185章 六親不認第354章 無形交鋒第364章 聶三哥的威風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1138章 聶振邦的氣魄第753章 農村土地流轉第1162章 事在人爲第343章 羣訪事件第451章 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