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重生一九零二

月末,包括蔣百里、林家民,鄧飛,謝方、張敬曉、陸兆銘、吳越、李凱、李林、李軒等,甚至是專門從上海趕回來的李宗在內,可以說整個李家堡的實權人物都齊聚在李睿的辦公室裡。

“少爺,政黨嗎?”看着坐在椅上的李睿,李宗喃喃的道。

在明確了一定要在緬甸獨立的目標後,李睿將自己麾下的全部重要人物都召集了起來,爲的就是政黨這件事情。

“光有槍炮軍隊也是不行的啊,還需要政黨將自己麾下的重要幹部乃至地盤上的名流士紳團結起來才行…”李睿並沒有什麼政治理念,在他看來無論是體制,只要能讓華人富強就可以了,當然,那什麼的還是算了吧,因爲那根本就不是能夠實現的,或者說,那不是現有的生產力可以實現的…同樣責任內閣制也不可取,至於理由當然就是對自身的鉗制太大了,李睿可不希望自己拿下緬甸以後,無論想幹些什麼都有無數的人在後面扯後腿…

在李睿看來最適合華人的就是帝國社會主義,因爲在華人這個圈子了,民衆已經適應了皇帝的存在,而且在關乎國家的重工業上,譬如鋼鐵、兵工、鐵路方面由國家出資、興建和掌控就可以了,但是輕工業,尤其是貼近於民生的事情上,在由國家來掌控多少就有些過了。畢竟是來自於後世,市場競爭的重要性嚴光也是很清楚的,那些關乎國家命脈的由國家掌控是必須的,但是普通的民營企業還是通過競爭的方式來成長比較好,這樣也更健康一些…

在聽到李睿提出要建立一個政黨後,辦公室內一時陷入了沉寂當中,過了半響林家民才帶頭開口道。“雲中,這個政黨的名字是什麼?還有政治主張是什麼?”

所謂的政黨不光是要有名字,也要有自己的主張的,就如孫中山等人的同盟會,他們提出的主張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可以說,一個政黨如果僅僅只有名字,卻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那麼他和一般的幫派也沒什麼區別。而同盟會這樣的組織之所以和幫派有區別,恰恰是因爲他們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張。

而看着面前這個總是出人意料的少爺,林家民多少也有些好奇他會提出什麼樣的政黨名稱和政治主張。

“政黨的名稱就叫華夏民族人民黨,簡稱人民黨。政治主張就是爲振興和實現華人的獨立和富強而奮鬥,並通過這種方式爲中國建立起一個工業大後方,並讓中國成一個富饒強大的國家…”

辦公室內的諸人總算是達成了共識。隨後的幾天,李睿他們又對政黨政綱的細節做出了一些設定,一個星期後,建黨所需要的全部工作終於完成了。

“人民黨。。。”這個未來的中國第一大黨,最後就在李睿小小的辦公室裡成立了。

而在成立了人民黨後,李睿爲人民黨主席這一職務。蔣百里、林家民爲人民黨副主席。還成立了以李睿、蔣百里、李大寶、李二寶、宋鼎寒、蒲殿俊、李軍、李鵬、羅倫爲首的九人軍事委員會。李睿爲軍委主席,蔣百里爲副主席,其他七名爲委員。還成立了一所軍校,李睿爲校長,蔣百里爲副校長。還成立了以李睿、林家民、鄧飛,謝方、張敬曉、陸兆銘、沐劍屏、李凱、李林、李軒、李宗、王治、林晚濃、爲首的十三人政務委員會,成立了政務院校。

除了李睿以外,人民黨的第一批成員也包括了林家民,蔣百里,李大寶、李二寶、鄧飛,謝方、張敬曉、陸兆銘、吳越、李凱、李林、李軒、李宗、宋鼎寒、蒲殿俊、張瀾、羅綸、聞鏡。李睿在成爲了人民黨黨魁後,李睿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成立人民黨黨校廣納黨員,畢竟政黨成立本身的目的就是爲了增強自身的凝聚力。

最終確定在果敢地區建立根據地。並派出了一百多人的軍事小組和情報人員前去查探和宣傳。

果敢地區主要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自治區域。18世紀,南明永曆帝向西南方敗退,一些漢人隨南明軍移入雲南和今日的上緬甸。清初以來,果敢地區漢族增多,其中有一戶楊姓人家遷入了科幹山,成爲地方勢力,並效仿附近土司的作法,統治當地的少數民族。1840年,楊國華因爲捍衛中國邊防有功,被清朝正式封爲世襲果敢縣令,成爲中央認可的漢人土司政權,保持世襲領導權近150年。很長一段時期,果敢的楊氏土司同時向中國以及木邦進貢。1886年,英帝國吞併緬甸貢榜王朝,同時將緬甸北方臣服於緬甸的土司也納入英屬印度。英國與中國清朝簽訂條約,界定了中緬兩國邊境傳統上沒有穩定歸屬的土司,一些被分爲中國所有,一些則屬於英屬緬甸。經過多年談判,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範圍。

華人在果敢聚居後,逐漸與撣族、傈僳族等本土民族相融合,實行土司制度,由楊氏家族世代相傳,一直沿襲至緬甸獨立後相當一段時期。期間,果敢華人遭受了英國殖民統治,抵禦了中國回族進犯,抗擊了日本法西斯,在政治鬥爭風起雲涌的崢嶸歲月裡逐步發展壯大。

果敢地區在緬甸撣邦北部的盡頭,在中國雲南西南的底端,在一個遠離中原的地區,有一支漢民族已經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這支漢族就是生活在緬甸撣邦果敢及周邊的漢族,在緬甸被稱爲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300多年前明朝滅亡之際,明朝的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隨永曆皇帝朱由榔(桂王)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迫緬甸交出永曆帝朱由榔並押解回昆明,一年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死坡。但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其中包括張獻忠手下的名將李定國,他沿路護衛朱由榔進入緬甸,此後又長期在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殺後不久他即病故在現中老邊境勐臘縣;通過300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和這一區域其他稱謂的漢民族。貴家者,故永明入緬所遺種也。緬劫永明時,諸人分散駐沙洲,蠻不之逐,謂水至盡漂矣。已而水之,洲不沒,蠻共神之。百餘年生聚日盛稱貴家。兵力強,羣蠻畏之。廠力弱不能支蠻者,乞請即往。(師範《緬事述略》《皇朝經世文編》卷87兵政)

據果敢地區楊氏、羅氏和彭氏等地方望族的家譜及碑銘記載,果敢族先民乃中國明末清初流落緬甸境內的明朝官軍。公元1658年12月,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清軍追擊下,被迫帶領官兵及隨從自昆明倉皇西逃,於次年2月遁入緬甸避難。公元1662年1月,緬王莽白懾於清軍聲勢,將永曆帝拘禁後執獻給清朝將領吳三桂。追隨永曆帝的明朝官兵爲免遭劫掠,四處逃散,部分隱居於緬甸中部及撣邦一帶;部分則逃離緬甸,返回至中緬邊境地區,卸甲爲民,繁衍生息。曾經統治果敢近百年的楊氏家族,其祖先楊高學即爲當年追隨永曆帝逃難緬甸的明朝將領。永曆帝被送交清廷後,楊高學率領部下及家眷逃至中緬邊境科乾地區(注:楊氏家譜和彭氏祖先碑銘中均有“科幹”記載),見該地遠離中緬兩國中央政府,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遂在此與撣、傈僳等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其後,散落各地的明朝官兵相繼來投,迫於生計的中國流民也輾轉到此定居,還有許多馬幫商隊也往來不絕,逐漸在科乾地區形成了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華人聚居區。據楊氏家譜記載,爲表示居住在科乾地區的人民是果斷而勇敢的,頭領土司楊氏家族便按諧音將“科幹”易名爲“果敢”,並沿襲至今。

華人在果敢地區聚居後,一直歸屬中國清朝管治。這可根據楊氏家譜記載:“雍正七年,楊高學長子楊映曾被清朝賜封爲‘世襲果敢縣知縣’”,以及遺留下來的果敢土司衙門官印“世襲果敢縣正堂”得到佐證。果敢華人雖然歸屬清朝管治,但中央對該地區的統治效力較爲薄弱,實際統治權長期由土司楊氏一姓世代相襲。1885年,英帝國佔領緬甸,果敢華人的歸屬問題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當時,中緬邊界尚未明確界定,邊民互市通婚習以爲常,同時也滋生出諸多邊界糾紛。爲劃定邊界,減少紛爭,1894年3月1日,中英雙方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規定果敢地區爲中國領土。其後,英帝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遂於1897年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地區劃歸英屬緬甸,併入緬甸版圖。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緬甸政府將果敢華人認定爲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確定爲緬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稱其爲果敢族。從此,果敢華人作爲緬甸一個合法的少數民族—“果敢族”。

現在李睿就是想要在果敢地區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再圖謀整個緬甸。。。

41 陰謀3 前往3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3 前往109 畜牧業新動態15 五年大閱兵55164521 選舉113 述說來源1 初入新世界32 秦英戰爭一111 西班牙流感56 德國來人112 困惑27 洪災25 海戰與建國25 海戰與建國7 歐洲行之英國二41 陰謀2332 秦英戰爭一719 收音機2334439 新年祝詞6028 六方談判554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二115 科技新動向37 亞洲之聲風波28 海戰二3 前往11115 科技新動向30 亞合組織成立112 困惑103 工業發展1 重返李家堡3141 陰謀371737 亞洲之聲風波1126 南亞立運動啓蒙2216 風雲再起115 五年大閱兵3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2451112 困惑33 秦日建交28 六方談判14 風雲再起28361 重返李家堡28 海戰二114 成立組織26 南亞立運動啓蒙3924101 立運動40 科技城116 三會人物簡介40 科技城107 戰爭預測50 新年41 陰謀103 工業發展4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二215714 風雲再起21 重返李家堡4727 混亂的世界5320 曼德勒會戰2925 海戰與建國121 幾年之後59 秦德談判1620 曼德勒會戰720 收音機33 前往九一八事變與奇葩政府4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二41 陰謀3 前往
41 陰謀3 前往3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3 前往109 畜牧業新動態15 五年大閱兵55164521 選舉113 述說來源1 初入新世界32 秦英戰爭一111 西班牙流感56 德國來人112 困惑27 洪災25 海戰與建國25 海戰與建國7 歐洲行之英國二41 陰謀2332 秦英戰爭一719 收音機2334439 新年祝詞6028 六方談判554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二115 科技新動向37 亞洲之聲風波28 海戰二3 前往11115 科技新動向30 亞合組織成立112 困惑103 工業發展1 重返李家堡3141 陰謀371737 亞洲之聲風波1126 南亞立運動啓蒙2216 風雲再起115 五年大閱兵3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2451112 困惑33 秦日建交28 六方談判14 風雲再起28361 重返李家堡28 海戰二114 成立組織26 南亞立運動啓蒙3924101 立運動40 科技城116 三會人物簡介40 科技城107 戰爭預測50 新年41 陰謀103 工業發展4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二215714 風雲再起21 重返李家堡4727 混亂的世界5320 曼德勒會戰2925 海戰與建國121 幾年之後59 秦德談判1620 曼德勒會戰720 收音機33 前往九一八事變與奇葩政府4 工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也要大步向前二41 陰謀3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