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戰必攻城 (一)

主將都已經這樣了,就什麼都不用說了,每個人都走向各自守衛的城門。

所謂戰友,就是在戰場上同生共死的夥伴。

梅免發動了進攻,伊闕戰役開始。

從某種意義上講,古代的戰爭史,也是一部城池的攻防史。

幾千年來,“攻城拔寨”是歷來戰爭的直接目標和關鍵動機。隨着戰事迭起,攻防相生,城池也因此成爲最大最重要的戰爭舞臺。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紛爭,羣雄並起,戰爭極其頻繁,也因此形成了各諸侯國割據自立的多中心城池築城體系,僅《春秋》、《左傳》、《國語》提及的城邑地名就達千餘座。據不完全統計,僅戰國時期較大規模作戰行動就有230多次,其中2/3以上和攻城有關。根據《孫子·謀攻》中“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的說法推斷,在那個冷兵器的時代,攻城往往會伴隨着極高、極可怕的傷亡率。但這也同時說明當時的守城戰術和器具,必然非常完備和發達。因此,有兵聖之稱的孫子,也認爲攻城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並告誡道:“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對此,同時代的墨子也持相同觀點,並利用自己掌握的“完美守城攻略”,四處推行自己的“非攻”理念。在他的著作《墨子》中第十四、十五卷就專門介紹了守城的裝備、戰術、要點,共二十篇。雖然目前僅存十一篇,可已經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冷兵器時代的城池防守之術。

從軍事博弈的發展脈絡看,歷代中原統治者,之所以都特別偏愛建立在城池防守基礎上的“非攻”軍事防禦手段,也許正是得益於築城技術的高度發達和城防之術的極高效率。於是,專守待敵、後發制人的“築城防禦”軍事思想大行其道,並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歷史文明的走向。從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開始至今,無論是歷代對於長城防線的高度重視,還是今天我們依然用“鋼鐵長城”來形容我們的國防理念,都足以說明這種以城牆爲基礎的戰略防禦思想,對我們的影響是多麼重要、多麼深遠。

當然,這種“被動防禦”的軍事思想形成,除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平和民族性格因素外,還與中原民族的生存環境和經濟特徵是分不開的。中原民族的農耕經濟,自然離不開長江、黃河廣大流域的沃土滋養,中原民族已經習慣了定居的安樂和富足,自然不會,也不願像遊牧民族那樣遊擊爭鬥。而平原之上,無險可守,要守衛自己的領土,保護自己的家園,特別是針對遊牧騎兵部隊騷擾的最好辦法,自然是建造堅固的城牆堡壘。

同時,高大的城牆還能提供防洪水、防強盜、防猛獸等多重安全功能。“四塞以爲固”的中國,也因此能夠在四四方方的城牆庇護下,碼着四四方方的文字,邁着四四方方的腳步,從容又體面地延續着一種輝煌而偉大的黃色文明。

中國人對於城池的偏愛,除卻以上諸多因素外,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心理原因,那就是自信。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人口盛昌、經濟繁榮和文明發達的多重基礎上。換句話說,築城的底氣在於“建”得起、“防”得好、“守”得住。正如我們喜歡用“固若金湯”來形容防守,或者愛唱“萬里長城永不倒”一樣,這些都是這種民族集體自豪心理的微妙寫照。因爲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無論是城池的建築還是防護,都是高技術、高投入的產物,不是誰都能修得起,更談不上修得足夠好。而要消解來勢洶洶的侵犯之敵,除卻厚厚的城牆外,有着高度文明和發達經濟的守城一方,自然擁有更多“後發制人”的技術法寶。

中國早期的城池,絕大多數是土築。因此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城池都是一副黃禿禿的模樣。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代,我們的先民已經掌握了版築的技術。所謂版築,就是築牆時用兩塊木板(版)相夾,兩板之間的寬度等於牆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撐住,然後在兩板之間填滿泥土,用杵築(搗)緊,築畢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牆。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版築的技術更是大大提高,普遍採用懸版夯築法,即用木棍穿過兩側夾板,以繩索固定取直,中間填土夯實,《詩經》中的“其繩則直,縮版以載”,說的便是這種方法。用這種版築技術築成的城牆,比以往更結實,因此可以取消舊法中兩側的護城坡,從而增加城牆的攀爬難度。當時有的城牆還採用土坯(單塊土坯尺寸約爲1米×0.4米×0.2米)壘砌,上下交錯疊壓,以此提高牆體的密度和強度。

大多數的土城牆,爲保證牢固度和強度,只能往高、大、厚上靠攏。譬如兩千多年前齊國的都城臨淄,城牆寬度就達20米,楚國都城郢的牆厚也有14米之多。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厚度,其抗擊打能力,足以令人放心。此外,爲保險起見,在高大厚實的城牆外,與城牆平行的還有人工挖掘的寬深壕塹(也可以引注河水,成爲護城河)。大的都城,城外環周的護溝壕,通常寬度達到30米,深度也在4~5米。

不過,土城也有土城的好處,那就是容易修補。

從軍事防禦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城池的構築,可謂佈局精妙,機關重重。在高大的城牆頂部,築於外側的有連續凹凸的齒形矮牆,稱作雉堞,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風孔,用來保護牆體。內側矮牆稱爲女牆,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護欄作用,防止士兵往來行走時跌下。此外,城牆內部也都修有環城馬路和登城道。

城牆每座城門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樓,這是城牆頂上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日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而在高大的牆體外側,每隔一定距離,還會有凸出於牆體外側的一段,這就是馬面(又稱敵臺、墩臺、牆臺)。馬面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兩種,因外觀狹長如馬面而得名。馬面的使用是爲了與城牆互爲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從三面攻擊敵人。它的一般寬度爲12~20米,凸出牆體外表面8~12米,間距爲20~250米(一般爲70米)。《守城錄·守城機要》中記載:“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角,其上皆有樓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時代,這個距離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內。

爲了增強馬面的防禦和戰爭能力,在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敵樓,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儲藏武器,使城牆的防禦性能發揮到最高點。戰時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築的特點,觀望敵人,觀察敵情,防止敵人迂迴城下攻城;又可以憑藉敵樓從正面及左右兩樓間三個方面的交叉火力,狙擊敵人,隨時點線相連,編織嚴密的高空火力網,是城牆防禦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城牆四角的角臺,各建樓櫓一座,名爲角樓。角樓的朝向與大牆呈135度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戰時,角樓內的守禦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

從軍事進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環節,自然是城門。因此城池的設計者自然會對其加大保護力度,強化其防禦能力。規模小一點的城池,一般是設置懸門或吊橋,而大一些的城池,則要設置甕城。甕城是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專爲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爲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甕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詩經·鄭風·出其東門》雲:“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闉闍”,指的便是甕城。可見早在春秋時期,城池的城防技術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由城牆、城樓、護城河、馬面、敵樓、角樓、甕城等組成的立體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成熟定型。

第一百三十六章 潛伏着厲害的後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之大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包藏禍心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第十九章 27天鬧劇(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最大的那條魚第五章 霍成君(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九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章 商賈(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神秘佈局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牽絲戲第三百七十八章 完美的捕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狠辣手段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污泥而不染第八章 聊聊我我(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走出畫中的神祗第四百八十章 隔界如隔山第三百零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死相許第七十二章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梨花帶雨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彼朔方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道巔峰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神的心意(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八章 劉賀登基(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葩並立(一)第二百六十六章中流砥柱第四百五十五章 包藏禍心第四十一章 一家三口的幸福時光第一百三十章 親近你的人受財神保佑(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威儀重現第一百一十三章 超凡脫俗(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定勝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行有常第八十六章 最古怪的武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典註釋(祝大家新春快樂!)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取先予第二百三十一章 漢家自有制度第二百一十章 荒漠遇水源第六十六章 與匈奴人的戰爭(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一章 戰前動員(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來呵,我絕不反抗第三十二章 霍光,你的要求我拒絕!第三百四十七章 五官中郎將第四十七章 槐市風雲激盪(內有彩蛋)第二百四十八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二十一章 剷除潛伏的間諜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縱奇才第二百零七章 天生愛征伐的暴君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黑暗立轉光明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洪流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走出畫中的神祗第一百一十章 奇功秘術(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悶聲發大財第七十六章 好男巧鬥惡女(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侵略如火、迅猛突擊(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十二章 劉病已與霍成君的浪漫邂逅(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收別人的情緒(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八)第十六章 初遇敵蹤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第六十三章 藏身於茫茫沙海(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七十五章 常惠將兵第四十九章 昏君,我不是貪財的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廣望節侯第五百五十八章 族滅無赦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六)第十三章 大戰之後(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鄂邑公主第十二章 決戰時刻(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千年呼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教子一經第十五章 踏上征途第四章 大難不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破開烏雲的陽光(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九十六章 鑄劍爲犁第九章 摘星樓第二百九十五章 諡號宣成第三百八十五章 魔高一尺第五百章 欺山莫欺水第三十九章 霍光與劉病己的對峙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愛不釋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的政冶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歷史的長河第五百零五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八章 丙魏有聲(二)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七)第六十一章 趕盡殺絕(求訂閱、推薦、打賞)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章 藥家三要第四百三十二章 決定勝負的起手刀
第一百三十六章 潛伏着厲害的後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之大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包藏禍心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第十九章 27天鬧劇(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最大的那條魚第五章 霍成君(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九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章 商賈(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神秘佈局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牽絲戲第三百七十八章 完美的捕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狠辣手段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污泥而不染第八章 聊聊我我(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走出畫中的神祗第四百八十章 隔界如隔山第三百零六章 萬世基業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死相許第七十二章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梨花帶雨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彼朔方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道巔峰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神的心意(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八章 劉賀登基(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葩並立(一)第二百六十六章中流砥柱第四百五十五章 包藏禍心第四十一章 一家三口的幸福時光第一百三十章 親近你的人受財神保佑(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威儀重現第一百一十三章 超凡脫俗(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定勝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行有常第八十六章 最古怪的武器(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典註釋(祝大家新春快樂!)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取先予第二百三十一章 漢家自有制度第二百一十章 荒漠遇水源第六十六章 與匈奴人的戰爭(求訂閱、推薦、收藏)第十一章 戰前動員(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來呵,我絕不反抗第三十二章 霍光,你的要求我拒絕!第三百四十七章 五官中郎將第四十七章 槐市風雲激盪(內有彩蛋)第二百四十八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二十一章 剷除潛伏的間諜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縱奇才第二百零七章 天生愛征伐的暴君第四十二章 史上最浪漫的聖旨 故劍情深(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黑暗立轉光明第二十二章 劉病已當爲帝(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洪流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走出畫中的神祗第一百一十章 奇功秘術(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悶聲發大財第七十六章 好男巧鬥惡女(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侵略如火、迅猛突擊(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十二章 劉病已與霍成君的浪漫邂逅(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收別人的情緒(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八)第十六章 初遇敵蹤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十)第六十三章 藏身於茫茫沙海(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七十五章 常惠將兵第四十九章 昏君,我不是貪財的人(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廣望節侯第五百五十八章 族滅無赦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六)第十三章 大戰之後(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鄂邑公主第十二章 決戰時刻(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千年呼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教子一經第十五章 踏上征途第四章 大難不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破開烏雲的陽光(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五百九十六章 鑄劍爲犁第九章 摘星樓第二百九十五章 諡號宣成第三百八十五章 魔高一尺第五百章 欺山莫欺水第三十九章 霍光與劉病己的對峙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愛不釋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生的政冶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歷史的長河第五百零五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八章 丙魏有聲(二)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動(十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十三章 我終爲帝矣(七)第六十一章 趕盡殺絕(求訂閱、推薦、打賞)第一百零一章 浴血重圍(一)(求訂閱,推薦,收藏)第二百章 藥家三要第四百三十二章 決定勝負的起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