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日光景,南邊的水利事故終於查出了眉目。
據以工部左侍郎馮生等官員供述,太子趙璧爲了貪下工程銀子,命督造官員偷工減料,這才導致工程出了事故。
明帝聞言大怒,雖顧忌着曹氏勢力沒有直接褫奪趙璧的太子之位,卻是命人將他軟禁在了東宮, 其餘一應負責官員皆被暫時關押進了大牢。
這些官員不過是聽從趙璧之命,雖然有錯,但也不是大罪,只有李顯最讓人棘手。
李顯身爲工部左侍郎,是此次工程的督建,其他要員皆是指認是受太子之命被脅迫,只有李顯咬死了此事是晉王爲陷害太子,纔不惜栽贓陷害, 口口聲聲要明帝爲那三萬條命喪洪水中的百姓主持公道。
此事非同小可,明帝一向鍾愛晉王,他是寧可相信此事是因着太子的一時貪慾而致,也不願意將晉王牽扯進來。
負責審理此案的大理寺主事深知明帝心意,將一干涉事官員審問完畢,或是降了官職或是奉命罰了些俸銀後便悉數放了,只有李顯這個不願同流合污說真相的硬骨頭判了個攀誣皇子之罪,褫奪了他的官職,還判了十年刑期。
攀誣皇子是大罪,對李顯這般處罰,還是看在李陵在外抗擊匈奴的份上, 從輕發落。
此次進犯大齊邊境的是匈奴首領單于勒和克的長子巴哈,巴哈此人野心勃勃又勇猛善戰。
去年匈奴入侵大齊,率軍來的首領是單于勒和克的小兒子謝哈,被周毅打了回去, 這回他們趁着大齊南方鬧水災又來趁火打劫,帥軍的首領巴哈可是比其同父異母的弟弟胃口要大得多,他打的是攻下北方五城,以便慢慢蠶食掉大齊的念頭。
李陵大軍見主帥敗下陣來,也跟着敗下陣來紛紛轉頭逃命,匈奴大軍見狀,氣勢洶洶的追趕上來。
巴哈身量魁梧,壯如犛牛,是匈奴第一勇士,李陵的話音剛落,他便迫不及待的縱馬上前,叫囂着揮着寒鐵琅琊棒便朝着李陵迎面擊來,李陵輕巧的躲開,回槍相刺, 巴哈揮着琅琊棒硬生生來擋, 兵器相交間, 擊得火花四射。
李陵對着左右親兵命令道:“且好生送巴哈王子出去。”
副將樑進身爲李陵心腹,知曉他是個足智多謀之人,但驟然見李陵這般舉動,卻還是有些不解。
說着,他看向巴哈,說道:“你且回去罷,咱們戰場上再見。”
李陵淡淡的回道:“本帥只在戰場上與敵人比試,從不私下切磋。”
李陵大軍逃了一段,便漸漸放慢速度,兵將們從隨身所帶的布袋裡拿出一個個三角形狀的尖銳鐵器,紛紛拋灑於後,那氣勢洶洶追趕上來的匈奴鐵騎胯下戰馬的被這些鐵器扎入了蹄子,紛紛咆哮着倒下,一時間,匈奴前排的騎兵人仰馬翻潰不成軍,那些騎兵速度極快,前面的倒了下去,後面的卻是來不及收勢,也跟着掀翻在地。
巴哈見中了李陵的計,他再也顧不得逞英雄,連忙帶着大軍回撤,李陵卻是縱馬追來,一個飛索準頭十足的拋了出去,便將慌不擇路倉皇逃命的巴哈牢牢套住生擒了過來。
待巴哈出去後,樑進對着李陵疑惑道:“巴哈此人可是比他那弟弟謝哈要難纏,元帥此舉可是又有妙計了?”
匈奴騎兵橫行天下,最是難纏,那萬千鐵騎滾滾向前,氣勢如排山倒海一般。
匈奴大軍大勢已去,李陵大軍此刻趁勢反攻,將那些早已失了陣法的匈奴軍殺得鬼哭狼嚎,倉皇逃竄。
巴哈又用疑惑的眼神兒盯着李陵看了會兒,確定他是真的要放了自己,這纔對着李陵一拱手,說了聲“謝”便大步出了營帳。
巴哈五花大綁的被押進李陵的中軍帳,他爲人自負,生平從未受過這般屈辱,見了李陵便是破口大罵:“李陵小兒,你靠着陰謀詭計取勝於我,算什麼本事,你若是條漢子,便放了我,咱們真刀真槍的比試一番,你若真的贏得過我,我才心服口服。”
他率領十萬萬鐵騎入侵卻與李陵第一次交戰便吃了敗仗, 一向擅戰又好大喜功的謝哈吃了敗仗後十分不憤,第二日便與李陵下了戰書,揚言要與李陵單獨決戰。
李陵端坐在帥位,擡眸淡淡的看了眼巴哈,回了個“好”字。
巴哈聽了這話,他難以置信的看向李陵,結結巴巴道:“你,你打算放我。”
他揮手命左右親兵將巴哈鬆綁,巴哈舒活舒活筋骨,對李陵道:“李帥果真是條漢子,咱們這就去帳外比試一番如何?”
巴哈仗着體力好,越戰愈猛,招招逼人要害,李陵漸漸招架不住,回馬撤回,巴哈好勝心切,叫囂着:“李陵小兒哪裡去?”便馭馬追來。
李陵應下了巴哈,第二日清晨,兩軍對壘,李陵排兵佈陣後,端坐在馬上,他神情桀驁,長槍指着巴哈道:“昨日你揚言要與我陣前單挑,今日可有膽量來與本帥比試嗎?”
巴哈被李陵生擒,其餘兵將亦是大敗而去。
李陵不費吹灰之力便收拾了匈奴最難纏的那些彪悍的騎兵。
這些匈奴蠻夷雖然剽悍擅戰,但戰場上講究的可不是拼蠻力,李陵足智多謀,對付這些蠻夷根本不費力氣,輕而易舉便能將他們擊退。
這羣蠻夷時不時的就要來趁火打劫,大齊隔三差五便要被迫來應付他們,如今大齊積貧積弱,這一次抗擊匈奴的軍餉都是連同他祖母、母親、妻子家人在內的衆人拼湊出來的,下一次,他們若是再來進犯,恐怕朝廷真是無錢應對了。
李陵做的是長遠打算,他要讓這羣蠻夷之輩再分不出精力來侵犯纔是。
李陵沒有直接回應樑進,而是回道:“若是今日殺了這巴哈,這場仗也就勝利在望了,但是保不齊過不了一陣子他們又要捲土重來,且放他回去,我要利用這巴哈,爲大齊北面謀求十年八載的太平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