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

降第一旅殘部後,留下13師打掃戰場,劉建立率12師團重火力迅速北上,加入殲滅胡宗南第二旅戰鬥。

南面的槍炮聲和喊殺聲停止後,胡宗南、彭其彪、胡受謙都明白第一旅和獨立旅、補充旅完了,最後的時候就要到了。

果然,紅軍開始喊話了:“對面的第二旅弟兄們聽着,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七軍團,我們已經消滅了你們的騎兵團、第一旅、獨立旅和西北補充旅,現在命令你們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我們保證你們的人身安全!”

紅軍的喊話剛結束,第二旅一個連長就跳出來喊道:“對面的紅匪聽着,老子是天下第一師,有種你們衝上來試試,要老子投降,沒門!”話音未落,紅軍陣地幾挺重機槍同時開火,直接把這個連長打成了碎塊。這下,第二旅的官兵老實了,再也沒有人敢伸頭答話了。

等劉一民和羅榮桓趕到戰場的時候,第二旅已被完全壓縮進了翠雲廊裡,官兵都爬在在狹窄的石板路面上,依靠大樹掩護,在做最後抵抗。

看看天色,再過一個小時估計天就要明瞭,敵人的飛機很可能飛來轟炸。劉一民決定不再等待,直接拿過一個鐵皮做的喇叭,大聲喊道:“第一師師長鬍宗南聽着,我是紅七軍團軍團長劉一民,就是你們校長出一百萬銀元懸賞的劉一民。我軍早已聲明,紅軍要北上抗日,凡是圍剿追擊紅軍,阻撓抗日的,一律視爲漢奸部隊,堅決予以消滅。你是黃埔軍人,有一定革命精神,你不會願意死後墓碑上刻上漢奸二字吧?你也不會願意你的第二旅弟兄們全部以漢奸的名義爲你陪葬、永遠不能入祖墳吧?如果你是男人,就應該死在抗日戰場上,做一個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如果你選擇投降,我保證你和部下生命安全,並願意送你回南京,將來在抗日戰場上和你並肩殺敵,揚威國門之外。如果你不投降,我將在半個小時內全殲你部。我給你5鍾時間考慮,時間一到,我軍將實施火力飽和打擊,寸草不留。現在開始計時。”

聽完喊話的胡宗南,想去挖劉一民祖墳的心思都有了。難怪校長要懸賞百萬取他級,這傢伙也太歹毒了!打仗就打仗吧,和什麼抗日、什麼漢奸往一塊瞎扯什麼?老子打紅匪是漢奸,難道你們紅匪打老子就是民族英雄了?不過,恨歸恨,胡宗南知道劉一民的話殺傷力很大,官兵們可能不怕死,但怕死後被子孫後代視爲漢奸,不能入祖墳。那可是白活一世了!

一時間,胡宗南心思百轉,紛亂複雜。要是投降,以後還有何面目見校長?有何面目在軍界立足?如果不投降,馬上紅匪地炮彈就會象對付獨立旅和補充旅那樣,下冰雹似的往頭上砸,自己第二旅殘餘的弟兄恐怕十不活一。想想自己離家投奔黃埔以來,連年征戰,功勞越積越多,職位越來越高,什麼時候想過會落到這樣的下場啊!怎麼辦,降還是不降?

彭其彪和胡受謙焦急地看着胡宗南,等着師座決斷。如果再遲疑的話,紅匪的炮彈就落下來了,大家得一起玩完。

胡宗南看看焦急的彭其彪和胡受謙,再看看爬在地下和躲在樹後面的殘兵敗將,心裡咒罵劉一民混蛋透頂,你直接衝上來抓俘虜就是了,何必非要讓投降呢?非要逼自己把校長的臉丟完不成?暗暗嘆息一下,胡宗南就命令報務員給蔣介石電:“學生自在黃埔得遇校長之後,如黑夜得遇指路明燈,心底豁然開朗,追隨校長爲革命奔走效命。不意今日遭紅匪劉一民第七軍團重兵圍困,敵火力之猛,爲學生從軍以來所僅見。現主力已失,脫圍無望,敵總攻在即,生死懸於一線之間。學生勢與紅匪周旋到底,決心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以殺身成仁之心回報校長厚愛。”

口授完電報。胡宗南命令彭其彪和胡受謙。掌握部隊。分路突圍。自己掏出手槍。帶上師部警衛部隊就要往外衝。。

彭其彪和胡受謙一眼就看透了胡宗南地想法。他是寧死不投降地。就想。你死了不要緊。不能連累這麼多人陪着一起死啊!要是能突圍出去。不早就突圍了麼。還能等到現在?這紅匪也真怪。四面圍困。卻不向上衝鋒。只是用火力打擊消耗對手力量。看樣子。接下來也是用炮火和子彈說話。直到把第二旅徹底打癱爲止

。真他娘地嗦。直接衝上來把老子們抓了就是了。搞什麼名堂麼?麻煩!反正衝出去是挨子彈。躲在這裡是挨炮彈。橫豎都是挨。節省點體力多好麼!師座也是地。搞什麼突圍啊!哎。要是師座投降就好了!

一見胡宗南帶警衛部隊要往外衝。彭其彪和胡受謙只得硬着頭皮組織部隊準備突圍。明知道突圍就是挨槍子。這部隊組織就很困難了。一會兒功夫。五分鐘就過去了。

劉一民見時間到了。胡宗南沒有投降地表示。手一揮。炮兵團和兩個師各團、營配屬地迫擊炮就出了怒吼。每炮五齊射。炮聲未止。就命令部隊起衝鋒。

總攻令一下。11師、12師、軍團直屬部隊排山倒海一般。由左右兩翼向翠雲廊席捲而去。

張海濤看了一眼劉一民。滿眼都是渴望。劉一民見他求戰心切。點頭說道:“去吧。把胡宗南給我抓回來。”

張海濤歡呼一聲,大喝到:“警衛營,給我上!”就和教導員劉立志一起,率領全營向翠雲廊殺去。

吳辰風是湖北廣濟縣楊灣村人,畢業於武昌陸軍中學堂。他家本來比較富裕,有上百畝的好水田。後來,廣濟一家豪強看中了他家的水田,非要買。吳辰風他爹感覺祖業怎麼能賣呢?這不是棉線的欺負人麼?就一紙訴狀把那豪強告到了縣政府。不料,官司下來,地成了豪強的,吳辰風地父母也被警察局以通匪的罪名給殺了。吳辰風對國民政府一眼看透,直接就去當了紅軍,成了紅十八團的一名戰士。

部隊連戰連捷,不斷擴大,幹部提拔很快,象吳辰風這樣讀過陸軍中學的人自然提拔地更快。現在,他已經是紅11師32團一營,也就是老四營二連的連長了。

戰鬥打響前,他們連就埋伏在翠雲廊東

。敵人一入伏,就迅速靠了上去,在距離翠雲廊建立了陣地。按照11師部署,一直是用迫擊炮、輕重機槍和敵人招呼。敵人衝鋒時,戰士們纔算是過了過癮。眼看着12師結束了戰鬥、13師也結束了戰鬥,吳辰風早已按耐不住。

一聽衝鋒號響,吳辰風大吼一聲,帶着全連就往上撲,戰士們按照三人一組、三組一堆的隊形迅速向翠雲廊衝去。

迎面就撞上了胡宗南的警衛營。

胡宗南的警衛營被炮火炸得已是七零八落,早已不是戰前那種雄、氣昂昂的精銳模樣。但是,眼見紅軍殺到,爲了保衛師座,殘破不全地警衛營還是鼓起餘勇,拼死阻擊。

眼見部隊出現傷亡,攻擊受挫,吳辰風大喝一聲:“臥倒,投彈”,正在衝鋒的二連就齊刷刷地臥倒在地,然後就是一羣手榴彈向敵人投去。接着就是輕機槍、衝鋒槍開道,用密集地火網把敵人壓回翠雲廊。

警衛營的抵抗是有限度地,沒有堅持多久,就垮了。

等吳辰風率領戰士們衝上翠雲廊蜀道路面時,其他部隊也都衝了上來,第二旅的抵抗已基本結束。許多第二旅的士兵都爬在地上裝死,等着繳械投降。

胡宗南也被彈片擊中了,身上鮮血淋漓,閉着眼躺在一棵大樹下面,心裡還在默想着或許這是最好地結局。

彭其彪和胡受謙帶着一羣垂頭喪氣的軍官圍在胡宗南身邊。見吳辰風帶着紅軍戰士衝上來,彭其彪站起來說道:“我是第一師副師長彭其彪,請求貴軍趕快搶救我們師座。”

等張海濤率警衛營衝上來地時候,胡宗南已被團一營二連俘虜,弄得張海濤無比鬱悶,感覺還是戰鬥團痛快,衝鋒的時候也在前面,腦子裡就想,等警衛營擴大成警衛團後,讓李成毅專門負責長地安全,自己還是帶警衛團主力去打幾場攻堅戰,先痛快痛快再說

漢陽伏擊戰戰果及其輝煌,全殲第一師一個師部、四個旅部,共1個團32000人,斃敵13253人,俘虜敵師長鬍宗南以下18747人。俘虜主要來源於敵獨立旅、補充旅和師直屬部隊,敵第一旅、第二旅傷亡均超過60%。武器彈藥更是不計其數,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紅七軍團傷亡主要生在13師圍殲第一旅的戰鬥中,擔任阻敵任務地紅13師39團在敵第一旅的拼死攻擊下,基本打殘。團長周毅身負重傷,正在野戰醫院手術。

看完戰報的劉一民默默無語,他知道團之所以被敵重創,一是因爲第一旅戰鬥力很強,第二是因爲13師重火力還是不足。看來必須加強各團、營火力。

因此,部隊撤離戰場後,劉一民當即命令軍團騎兵營升格成騎兵團,警衛營升格成警衛團,原任營領導直接升任團領導。命令11師、12師各抽一個連,13師從37團、38團、補充團各抽兩個連,編入39團。命令各師從繳獲胡宗南部武器中補充迫擊炮和和重機槍,師設重火力團,含兩個炮營、兩個重機槍營,各團的火力支援營和各營的火力支援連裝備也一次補足。命令11師、12師、輜重團、工兵團各抽一個營,補充俘虜,組建紅七軍團獨立第一師,由馮達飛任師長兼政委,擔任劍門關一線守禦任務。命令偵察連迅速向廣元偵查,各師補充彈藥、兵員,休整一天,準備攻佔廣元。多餘的無傷俘虜,全部分散編入各部隊,進行教育轉化。

這一夜,蔣介石一直在書房枯坐。等到胡宗南最後的電報到達時,蔣介石淚流滿面。他知道,他心愛的第一師從此畫上了句號。

又是這個該死的劉一民,真不知道這傢伙是什麼材料做的,上次明明是不死也受重傷,怎麼這麼快就出現在漢陽鎮,而且讓自己地第一師全軍覆沒。此人不除,國無寧日。

天剛一亮,蔣介石就嚴令空軍出動,務必找到紅匪劉一民部主力,把他們炸光殺盡。

想想爲了救援綿陽,竟然搭進了第一師,蔣介石就覺得自己是這場戰役最大的輸家。必須得撈回來,因此,嚴令陳誠、薛嶽直接佔領成都,迅速北上攻佔德陽、綿陽,在綿陽城下圍殲紅匪。命令田頌部和駐廣元地川軍務必固守,不得使紅匪渡過嘉陵江與徐向前匯合。命令東北軍張學良部和陝西楊虎城部會同劉湘指揮地川軍楊森、王陵基等部,會攻徐向前部,務必將敵消滅或擊潰。

接到紅七軍團全殲胡宗南第一師的捷報,剛剛趕到綿陽的、周恩來、朱德等人,顧不上休息,立即命令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五軍團向田頌堯部起攻擊,將其殲滅在嘉陵江西岸;命令一軍團立即向中攻擊前進,消滅鄧錫侯部嘉陵江西岸部隊。命令就軍團留小部隊監視綿陽,主力隱蔽休整,等待戰機。命令七軍團短暫休整後,肅清劍閣縣嘉陵江西岸守敵,並迅速出兵攻佔廣元。

令蔣介石和都想不到的是,由於第一師地被殲,戰局生了戲劇性變化。

接到蔣介石救援第一師的命令時,川軍第二路總指揮、二十九軍軍長田頌堯,已經接到了李家鈺地電報,知道了第三路兩個師被紅三、五軍團擊潰,紅匪主力很可能正向南部方向運動。田頌堯知道稍有遲,自己就有滅頂之災,不但沒有向劍閣方向出動增援,也沒有在嘉陵江西岸的南部縣堅守,連原計劃抽調1團增援鄧錫侯地計劃都放棄了,連夜行動,徵集所有船隻,全軍渡過了嘉陵江

wωw★ttkan★¢〇 。田頌的話很樸實:“連蔣委員長地第一師都完蛋了,憑我老田的幾條破槍還能擋住紅匪?”

田頌堯這個人很夠意思,撤退的時候給鄧錫侯了電報。鄧錫侯一看,最可能增援的胡宗南第一師完了,自己嘉陵江西岸的守軍也成了孤軍,遂急令嘉陵江西岸劍閣守軍迅速撤離,連夜渡過嘉陵江,向廣元集中,命令中、守軍立即撤退到蒼溪,與廣元相呼應。

所以,當紅五軍團趕到南部縣城的時候,只看到了田頌堯部撤到嘉陵江東岸的火把隊伍,氣的董振堂破口大罵田頌堯沒種。

無奈之下,董振堂一面電告

和紅軍總部,一面率軍不顧疲勞,往中急趕,希望截住一部分敵人。誰知道沒有走多遠,就接到了報告:中的敵人逃了。

天亮後,空軍出動大批飛機,在劍門關到劍閣縣城之間反覆偵查,搜尋紅軍主力。可惜地是,紅軍主力無人跡,蜀道上到處是士兵的遺體。紅軍沒有現,倒是現了川軍田頌堯部撤過了嘉陵江,還現了從劍閣逃往廣元的鄧錫侯部隊行軍隊伍。

這樣,從綿陽到廣元,從江油一直到嘉陵江邊,都成了紅軍的控制區。

接到空軍報告後,蔣介石極爲震怒,嚴令劉湘督促各路川軍固守防線,違令擅自撤退,一律革職查辦。

事情還沒有結束,剛剛給劉湘完電報,何健就打來電報,稱賀龍、肖克部活動頻繁,兵力不足,要求調劉建緒隨薛嶽進剿的兩個師回湘。

何健的電報還沒有回覆,張學良就打來了電報,稱部隊長途轉運,必須休整,擬在萬縣休整一段時期再行進剿。

蔣介石氣得怒火中燒,繞室急走。這羣王八蛋,關鍵時候掉鏈子,一見第一師出事,全部都成了縮頭烏龜。娘希匹!

等等,這些傢伙都不配合,那陳誠、薛嶽不又成了孤軍了麼?雖然二十萬大軍,戰力強大,但紅匪太狡猾,特別是那個劉一民,打仗猶如神助,總是出現在不可能出現的地方,重創。小水、溪口是這樣,清溪鎮、羊坪鎮也是這樣,漢陽鎮又是一次重演。要是那個混蛋再次盯上薛嶽,那後果會怎麼樣呢?

再說,薛嶽部可是一直行軍,是標標準準的疲憊之師啊?

看來,自己太輕敵了,想着紅匪湘江慘敗後成了喪家之犬,沒有想到劉一民就敢以一個團消滅何健三個師。本來應該提高警惕了,但還是讓那傢伙得手,薛嶽一戰又損失了三個多師。現在不說朱毛紅匪主力,單是這個劉一民,就已經由團長變成軍團長了,槍炮多的用不完,紅匪再也不是拿着梭鏢上陣的紅匪了,而是用精銳地大炮機槍上陣了。想想當初劉一民敢用一個團去打何健的主意,現在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地他,還會怕陳誠、薛嶽的二十萬人馬麼?

萬一陳誠、薛嶽再度失敗,那自己地本錢就大大縮水了,恐怕不等朱毛紅匪來打,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陳濟棠就會先難的。無論如何,不能再讓陳誠、薛嶽重蹈覆轍了。

感覺到陳誠、薛嶽所率嫡系部隊可能會有危險,蔣介石立即電修改自己的命令,讓陳誠、薛嶽進佔德陽一線後,構築防線,休整待命,嚴防紅匪襲擊。注意與川軍潘文華部聯繫,兩軍嚴密配合,不給紅匪留下任何偷襲空隙。

完電報,蔣介石決定去重慶召開一次軍事會議,讓張學良、劉湘、陳誠、薛嶽都參加,認真研究作戰部署,免得再遭敗績。

接到彭德懷和董振堂報告後,當即命令一軍團就地休整,不必要再向嘉陵江邊前進

。三軍團、五軍團在南部、中轉入休整,密切監視對岸敵人動向。

七軍團任務不變。

隨即,起草了《中央、紅軍總部關於目前時局地宣言》:

全國各族人民:

日寇繼侵佔我東北三省之後,今日又蠢蠢欲動,屢屢向我駐華北之二十九軍防區挑釁,出動飛機大炮,毀我村鎮,傷我平民。充分說明日本侵略的野心是想侵吞全中國,讓有着數千年曆史地中華民族亡國滅種。華北危機!中國危機!

在此危急關頭,全國各族人民應團結抗戰,共禦外侮,打敗侵略,收復實地。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呼籲國內所有勢力,停止內戰,團結一致,抗日救亡,將侵略趕出中國去!

然而,以蔣介石爲的南京國民政府,不但不團結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起抗戰,反而執行攘外必先安內地反動政策,坐視日本侵略而不顧,集中力量打壓國內各地方勢力,重兵圍剿我北上抗日先鋒之中國工農紅軍,此親痛、仇快之舉,必將遭到全國各族人民唾棄,必將被歷史釘上恥辱柱!

今日凌晨,蔣介石嫡系主力第一師胡宗南部3萬餘人,企圖偷襲我軍,在四川劍閣縣被英雄的紅軍將士全殲,生俘敵師長鬍宗南。這是我軍繼湖南小水、溪口消滅何健三個師、貴州鎮遠消滅薛嶽三個半師、貴州遵義消滅軍教導師、四川樂山、成都沿線消滅川軍兩個半旅後地又一重大勝利!

我工農紅軍現擁有精兵數十萬,完全有能力消滅一切膽敢阻撓我軍北上抗日之敵。蔣介石如果膽敢再追擊我軍,來多少我軍殲滅多少,包括哪些追隨蔣介石打內戰地反動軍閥。歡迎蔣介石爲我軍輸送武器彈藥和兵員。

爲了中華民族共同利益,中央和工農紅軍願意捐棄前嫌,聯合全國各種力量,共興抗日救國大業。並願在滿足下列條件的基礎上,與蔣介南京國民政府展開聯合抗日談判:

改變剿共、清共之反動政策。

二、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取消一黨獨裁,建立各黨派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

三、動員全國力量,編組整訓部隊,積極準備全面抗日。

四、爲紅軍劃定一後方根據地,以保證紅軍抗戰兵員物資補給。

五、中國和工農紅軍願意全國人民一起,團結奮戰,並願派紅軍主力北上,協助華北我軍各部,抵禦日軍侵略。堅決將日寇驅逐出中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全國同胞們:我國有五千年文明史,國土遼闊,戰略空間大,又有四萬萬人民,我們的抗日事業必定勝利!中國工農紅軍願意做看日先鋒,帶領全國人民打敗侵略,共同爲建設一個民主、公平、繁榮的國家而奮鬥!

中國中央委員會主席:

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

公元一九三五年元月二十七日

這幾天月票大戰越來越激烈了,現在投票很關鍵!請各位書友大力支持山人!謝謝!

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454章 連雲港(一)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39章 溪口之戰(八)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259章 南宮(二)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464章 牽牛(二)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93章 襲取太原(七)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1464章 東北發展規劃第419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五)第851章 恐嚇(上)第134章 東風第一枝(二)第1527章 岡村寧次,久聞大名!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1163章 遠東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1157章 天皇決斷第436章 周村血戰(二)第655章 裝甲突擊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1203章 對日三原則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158章 閻老西低頭了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851章 恐嚇(上)第1162章 諜王佐爾格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136章 東風第一枝(四)第449章 大鬧濟南城(四)第684章 年貨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1115章 脫圍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308章 公祭(一)第1554章 踏上寶島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第1316章 上菜了第410章 浩劫(二)第153章 回師(二)第1317章 血色清晨第378章 魯中戰役(一)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1419章 春雷第1326章 鬆遼戰役(一)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494章 炸了鍋了第887章 統一指揮(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42章 餘韻(二)第1260章 西藏工作第894章 告刁狀第118章 會師風雲(三)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1031章 遍地僞軍第590章 憂心如焚第1186章 七十六號魔窟覆滅 求雙倍月票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第1096章 漫長的一天(上)第803章 抗日山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605章 彙報第782章 江上數峰青(續)第937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第876章 魯南戰役(九)第1119 茶館第242章 沸騰的天津(一)第1400章 烹小鮮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801章 心傷第743章 零打碎敲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277章 地獄焰火(二)第1222章 王實味第1553章 神戶在呻吟第82章 古藺(三)第1136章 哈爾濱火車站第1422章 擋者披靡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1329章 鬆遼戰役(四)
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454章 連雲港(一)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39章 溪口之戰(八)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259章 南宮(二)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464章 牽牛(二)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93章 襲取太原(七)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1464章 東北發展規劃第419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五)第851章 恐嚇(上)第134章 東風第一枝(二)第1527章 岡村寧次,久聞大名!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1163章 遠東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1157章 天皇決斷第436章 周村血戰(二)第655章 裝甲突擊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1203章 對日三原則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158章 閻老西低頭了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851章 恐嚇(上)第1162章 諜王佐爾格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136章 東風第一枝(四)第449章 大鬧濟南城(四)第684章 年貨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1115章 脫圍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308章 公祭(一)第1554章 踏上寶島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第1316章 上菜了第410章 浩劫(二)第153章 回師(二)第1317章 血色清晨第378章 魯中戰役(一)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1419章 春雷第1326章 鬆遼戰役(一)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494章 炸了鍋了第887章 統一指揮(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42章 餘韻(二)第1260章 西藏工作第894章 告刁狀第118章 會師風雲(三)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1031章 遍地僞軍第590章 憂心如焚第1186章 七十六號魔窟覆滅 求雙倍月票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第1096章 漫長的一天(上)第803章 抗日山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605章 彙報第782章 江上數峰青(續)第937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第876章 魯南戰役(九)第1119 茶館第242章 沸騰的天津(一)第1400章 烹小鮮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801章 心傷第743章 零打碎敲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277章 地獄焰火(二)第1222章 王實味第1553章 神戶在呻吟第82章 古藺(三)第1136章 哈爾濱火車站第1422章 擋者披靡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1329章 鬆遼戰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