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會師風雲(四)

西北軍政委員會出來,劉一民心情很沉重。從李特看,四方面軍現在確實是被張國濤徹底控制了,想起歷史上徐向前元帥對張國濤的“有能力,人品不好”的評價,就感覺這張國濤真是有手腕,心夠狠,硬是把四方面軍的骨幹殺幹殺淨,提拔了一批年輕幹部,使全軍自上而下只知道張主席而不知道央。

再一想,也就啞然失笑。歷史上在紅軍長征前,央的概念在許多高級幹部的心目比較模糊。據一些回憶錄會議,陳獨秀時代的央,不僅研究大事,也研究領導人之間亂七八糟的戀愛關係,後人看起來都非常可笑。不過在那個大革命的年代,人心浮躁,人人都要革命,人人都要解放,那是一種從思想到性靈再到身體都要革命、解放的大變革、大混亂。到瞿秋白、李立三主持央工作的時候,也基本都是理想主義,嚴格說,那個時候的央領導人政治上不成熟,憑的是一腔熱血鬧革命,這才讓王明這些白面書生得以逞威稱霸,也纔有了向忠當總書記的笑料。說白了,早期的黨央,也只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沒有自己**的意識。直到長征,在血與火的考驗,才檢驗出了什麼是正確路線、什麼是錯誤路線,和紅軍才成熟起來,選擇了自己的領袖和領導核心。

張國濤沒有參加從蘇區到遵義直至進入四川這一階段的長征,自然也沒有經歷那一段煉獄的煎熬,思想上少了一堂課,所以,他把現在的央和長征前的央同樣看待,認識上上不去,自然是要倒黴的!

現在由於自己的到來,歷史生了巨大變化,央核心基本形成,央紅軍兵強馬壯,而四方面軍由於還沒有進行嘉陵江戰役,只有五萬人左右,張國濤沒有了和央叫板的資本。以和周恩來的智慧,又有強大地後盾,解決張國濤只是個時間問題。

劉一民根本就沒有想過率特戰隊悄悄幹掉張國濤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黨內鬥爭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靠血腥不但解決不了思想問題,也容易形成黨內生活的黑暗面。

現在總算是救出了曾生,還捎帶着救走了一個秦敬義,這一趟總算是完成了任務。想想11師可能已經佔領了漢,劉一民就放下心事,帶着騎兵團快馬加鞭,往南江13師駐地趕去。

到了南江,見了李清、陳大勇,才知道11師已拿下了漢。

劉一民急令11師和特戰大隊奔襲西安,命令12師、13師迅速向漢前進,到漢後不得停留,一路北上,增援11師。命令**師到漢後,就展開,迅速控制漢周圍各縣。隨**師行動的軍團部和直屬部隊向西安前進。

讓曾生吃飯休息後,劉一民命令騎兵團派出一個連,由秦敬義率領,護送曾生到廣元,向央報告四方面軍情況。爾後向西安前進,追趕軍團部。

劉一民自己則率騎兵團馬不停蹄,超過12師和13師,直接向漢奔去。

漢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不但有朱、大熊貓、金絲猴、牛四大國寶。而且兩漢三國化底蘊深厚。戰略地位重要。

此時已近年關。一路上可以遇見辦年貨地百姓。也有熱情地山民邀請紅軍到村裡去歇腳吃飯。

以劉一民地性格。很想去體會一下漢民俗。可惜任務在身。只能不停地趕路。

進了漢城。劉一民還沒有來得及和羅榮桓、蔡交談。就見唐星櫻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臉上紅撲撲地。汗珠直往下滴。

看見唐星櫻。劉一民就忍不住想起了打趣他地話。臉上就有點燒。一看羅榮桓。現羅榮桓也是一臉笑眯眯地。就知道這忠厚地老大哥和自己一樣。想起了地話。

還沒有開口問什麼事、這麼慌張。唐星櫻就帶着哭腔報告說**師要槍斃一個炊事班長。求軍團長趕緊去救救他。

劉一民問是怎麼回事,唐星櫻說是這個炊事班長去買菜地時候,賣菜的小販不在,自己把錢放到小販的筐裡,把菜拿走了。小販回來後見沒有菜,聽說是紅軍拿走的,就告到部隊來了,於是部隊就決定槍斃他。

劉一民一聽,這簡直是草菅人命,想想歷史上紅軍團長征槍斃過一個炊事班長,犯的錯誤和這個炊事班長大同小異。自己過去讀歷史的時候,雖然佩服紅軍紀律嚴格,但也不能芶同那種冷酷無情。

聽完唐星櫻報告,劉一民就知道這一定是從幾個軍團調整過來的部隊乾的,因爲七軍團老部隊在劉一民的薰陶下,把戰士地生命看得高於一切,是不會這麼草率行事的。

劉一民不敢怠慢,馬上上馬,和羅榮桓、蔡一起往**師趕去。

到了**師一看,果然是從一軍團抽調過來部隊組建的二團四營在執行紀律。那個違犯紀律的炊事班長已經被綁到了樹上,周圍黑壓壓地圍滿了老百姓。

一個紅軍幹部,可能是四營的教導員,正在大聲地宣講紅軍紀律,講明槍斃這個紅軍戰士的理由。

那個小販原來只是想要菜錢,哪裡想過他是在要一條命?這一聽說要槍斃人,嚇得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哀求紅軍放過這位大哥。

可惜紅軍幹部不爲所動,行刑的戰士也已就位,就等着一聲令下執行紀律。

紅軍幹部宣講完畢,手一舉,正要下達執行命令,就見人羣向兩邊分開,一看,原來是軍團長和政委來了,忙跑上前報告。

劉一民看都不看那幹部,直接走上去解開了炊事班長身上的繩,詢問他是哪裡人,什麼時候當的紅軍。

原來這個炊事班長叫張大有,是江西興國人,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後,就參加了紅軍。由於不識字,一直當炊事班長,不

參加戰鬥,還有一手不俗的槍法。今天上午他去買了菜販地羅卜,左等右等不見人來,怕部隊萬一有任務,就把錢放到了菜筐裡,拿上菜回部隊了。

見軍團長親自來給他解繩,張大有哭着說:“我違犯了紅軍紀律,給紅軍丟人了,軍團長你槍斃我吧,下輩我還當紅軍,保證不犯錯誤。”

劉一民轉身問菜販,張大有說的是不是事實。

菜販回答說他肚不好,去廁所時間長了,回來後不見了菜,聽說是紅軍買走了,就趕緊來找,沒想到紅軍要槍斃炊事班長,早知道這樣就不來找了。

劉一民問清了菜錢數目,讓唐星櫻按雙倍價錢付給了菜販。然後大聲對圍觀地羣衆說到:“鄉親們,我們紅軍是工農的隊伍,是爲來百姓打天下的。剛纔這個老戰士犯了錯誤,按紀律我們要處罰他。但是,他罪不至死,要是就爲這一件小事槍斃了他,大家以後想起來一定會內疚地。我們給他留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讓他到華北抗日前線去殺日本鬼,好不好?”

圍觀地老百姓大聲喊:“好!”

劉一民又大聲喊道:“我是紅軍的軍團長,我感謝漢鄉親們地寬宏大量,我替這個戰士給鄉親們敬禮了!”說完,就端端正正地向圍觀的羣衆敬禮。

一羣老百姓聽說是紅軍地軍團長給他們敬禮,不知道這紅軍長官下來還有什麼招數,作揖的作揖,打拱地打拱,一些老年人嘴裡還不停地喊着“不敢當、不敢當。”

劉一民讓鄉親們散去後,直接帶着二團一營去了**師師部。

馮達飛見軍團長、政委、蔡主任帶着二團一營來了師部,不知道生了什麼事情,慌忙出來迎接。

劉一民黑着臉,命令馮達飛把在漢各部隊連以上幹部集起來,他有話說。

等幹部們集起來後,劉一民說道:“**師是新組建的部隊,骨幹來自於一軍團、三軍團、五軍團、軍團和我七軍團地11師、12師、工兵團、輜重團。應該說,**師的老紅軍比例是很高的,我對**師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師能儘快磨合部隊,拉上戰場,成爲紅軍一等一的主力師。

看幹部們臉上都有點自豪,劉一民話一轉,說道:“但是,今天生的一件事讓我感到**師和三個主力師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不單單是軍事素質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跟不上。我很痛心!二團四營的領導,你們出來跟大家講講。”

四營地營長和教導員都站了出來,由教導員把情況講了一遍。

等他們講完,劉一民問道:“我問你們兩個,你們槍斃張大有的依據是什麼?”

四營教導員回答到:“報告軍團長,張大有違犯了三大紀律項注意,就應該被槍斃”

劉一民說道:“我糾正你一下,我們現在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比項注意多了兩項。好,就算三大紀律項注意,我問你,那裡面規定沒規定違犯哪一條、違犯到什麼程度才應該槍斃啊?”

四營教導員和營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回答不上來了。

劉一民看看四營長和教導員:“我告訴你們,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只規定了要遵守的紀律,但沒有列明處罰等級。在我想來,紅軍戰士只有在四種情況下才會被槍斃,第一種情況是叛變,第二種情況是殺害平民,第三種情況是戰場抗命,畏敵不前,第四種情況是由於個人失誤,給黨、紅軍和老百姓造成重大損失。除此之外,犯了其他錯誤,都可以量刑定罪,該是什麼處罰就是什麼處罰,誰也不能加重處罰。”

說完,劉一民停了一下,見幹部們都在思索,就又繼續說道:“在蘇區的時候,有蘇維埃法院,重大案件由蘇維埃法院審理。現在是轉移,情況特殊,幹部們執行紀律嚴格一點是可以的,但不能出格。我已經說過多次,我們紅軍最寶貴的財富不是地盤、不是錢,也不是武器彈藥,而是我們紅軍戰士的生命。要是你們因爲一點小事就槍斃一個戰士,等不到上前線,戰士們就會被你們槍斃完的,我拿什麼去打日本鬼啊?”

劉一民語氣緩了一下,說道:“當然,四營長、教導員嚴格執行紅軍紀律是對的,誰也不能破壞我們鐵的紀律,違犯紀律就要受到處罰,包括我在內都不能例外。但是,執行紀律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動不動都槍斃,人地腦殼不是韭菜,割了就長不出來了!我在這裡重申一下,我軍要建立軍事法庭,幹部戰士違犯紀律,由部隊教育處罰,夠上犯罪地,一律由軍事法庭審判懲處。在軍事法庭建立起來之前,凡我七軍團所有部隊,除了叛亂和戰場抗命需要當場執行戰場紀律外,其他要槍斃地,一律由我批准才能執行。大家聽清楚了沒有?”

幹部們齊聲喊道:“清楚了!”

劉一民揮揮手,命令解散,然後和羅榮桓、蔡進了馮達飛的師部。

詢問了**師整訓情況後,劉一民對馮達飛說:“今天這個事情看是一件小事,實際上是一件牽涉治軍理念的大事。你要向軍團黨委寫出檢查。”

馮達飛臉色紅,連聲說“我一定認真檢討。”

劉一民看了看馮達飛,說道:“漢是個好地方,既是陝西的糧倉,也是很好的兵員補充基地。我把漢就交給你了,任務就三條,一是展生產,保證部隊吃飯。二是訓練兵員,保證部隊補充。一個縣要展一個警備團,一個鄉要展一個民兵營,就是象蘇區地赤衛隊一樣,不脫產,但抽出時間進行訓練,補充到部隊就是合格的戰士,力爭在漢再拉出二到三個**師。三是守好漢,嚴防敵人偷襲,隨時做好支援廣元、潼關和進軍甘肅地準備。爲了完成這三條任務,要

地方政府搞起來,保證社會穩定。至於缺的幹部,了西安後,開黨委會統一研究調配。**師主力要以日軍爲目標,加強訓練,隨時做好拉上前線打硬仗、惡仗地準備。要是你和**師不行,提前說話,我調高原、劉建立、李清他們來。”

最後的話把馮達飛刺激得臉漲地通紅,馬上立正敬禮:“請軍團長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

劉一民點點頭:“等我們到了西安,會有具體的執行命令下來的,你先進行探索。”

說完,劉一民轉身對羅榮桓說:“政委,進了西安後,央一定會組建政府,展生產的,這點我們不用操心。但是軍事法庭的事,還是由你牽頭搞,要搞出一個我軍的軍事法律條款,這樣可以避免許多悲劇,也避免個別領導人隨便製造冤假錯案。政治處有個幹部叫楊大林,對法律比較有研究,你找他配合。”

羅榮桓現在感覺這軍團長渾身都是迷,考慮問題高瞻遠矚,總是比別人多想了不知多少步。現在連軍事法律都要搞出來了,要是早有一個這樣的法律,多少冤死地戰友都可以不死啊!忙點點頭說:“你放心,我一定把它搞出來。不過你不能撒手,初稿出來後,你得把關。”

劉一民笑着說:“政委也這樣說,那是誠心想累死我。好了,不說了,我們上西安去。去晚了,高原和黃蘇就進西安城了。”

離開漢城後,紅七軍團直屬部隊沿勉縣、留壩前進,準備翻越秦嶺,挺進西安。

部隊行至勉縣城南定軍山下時,劉一民想起自己無比敬仰的諸葛武侯墓地在這裡,便命令部隊繼續前進,自己帶着李成毅前去參謁。

到了武侯墓一看,有點荒涼,但建築還很完整,墓地四周修竹異木,古樹森森。再一看地勢,確實象後世書上介紹的那樣,前書案梁山、後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山崗,真的是一塊天造地設的風水寶地。

在武侯塑像前,默立了一會兒,又到陵墓前看了看。正準備走,就見羅榮桓、蔡也進來了,身後還跟着唐星櫻、倪華、趙小曼和那個叫晶晶的記。

羅榮桓看見劉一民一臉吃驚,就說:“路過武侯墓,不能不來參拜。想不到軍團長竟然丟下我們一個人跑來了,平時喊同志,遇見好事就一個人跑,要不得啊!”

蔡也笑着說:“我雖然化水平有限,但是,武侯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還是知道的,還不至於讓軍團長如此看不上眼吧!”

劉一民聽兩個人語氣充滿戲虐,就說:“我不知道你們也對武侯感興趣,要是知道早喊你們一起來了。好了,我看過了,你們繼續看,不過要快點。”

坐在武侯墓大殿的臺階上,劉一民就想,這漢四面是山,間是盆地,物產和風俗與川北相同。

如果經營得好,絕對是一個養兵、練兵、展民生和軍工的好地方。不知道能不能守住綿陽和廣元,要是能守住,就要把未來地軍工基地建在這裡,最起碼要搞一套彈藥生產線,保證彈和炮彈供應。如果有可能,儘量搞一個美式或蘇式武器兵工廠,保證紅軍的裝備供應。要是能實現,以紅軍戰士地戰鬥意志,加上相對先進的武器,抗日戰爭的進程就可以大大加快。看來,還得加快推動展的步伐。到了西安,什麼事情都可以緩一緩,但必須得給央寫一個建設陝西根據地的建議。

再想想,覺得搞美式武器生產難度大了點,要是能佔領甘肅、青海、寧夏,甚至新疆,和蘇聯相鄰,取得蘇式武器生產線應該難度不大。不過,那樣地話,估計蘇聯對的控制就會加大,說不定王明之流就會重新掌權,黨內爭鬥會越來越劇烈,斯大林很可能胃口大開,加大對國領土地侵蝕。搞不好,就成了民族罪人。

越想越覺得西進的底線必須放在與蘇聯間有封鎖阻斷上,暫時絕對不能與蘇聯完全相通。

最好地辦法是和美國也拉上關係,求得美蘇同時支持。但是,斯大林的麪包不好吃到,美國地面包同樣不好吃到。難啊!

如果不能,乾脆就自己**展。只要有一些人才,憑自己的水平,指點研討幾下,礦山有了,設備有了,其他的還怕什麼?

至於錢的問題,開金礦吧,反正潼關有大金礦,穿越前,自己還去過潼關靈寶的幾個大金礦,連礦線走勢都一清二楚。有了金,加上從通道到成都的一路繳獲,就可以辦銀行、貨幣了。到時候,讓人民幣提前登上舞臺,而且非常堅挺,什麼東西買不到啊!

老有了錢,有了人才,有了兵工廠,就專門造剋制日軍的武器。小日本就等着吧,有你哭的時候。

越想越美,嘴上的涎水都流了出來。

羅榮桓、蔡領着幾個女戰士出來的時候,見劉一民坐在臺階上深思,李成毅和戰士們在周圍警戒,知道軍團長一定又在琢磨什麼呢。就沒有打擾他,靜靜地站在旁邊等。

直到劉一民嘴角的涎水往下直流,幾個人才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下,劉一民算是從意淫醒過來了。

扭頭一看,幾個人都在看着他笑,才知道自己這次丟人了,慌忙就去擦嘴。

唐星櫻走上來,用手絹幫他把嘴角擦乾淨,低聲說:“醜死了!”

劉一民嘿嘿直笑,自嘲地說:“夢見武侯了,他告訴我真英雄不拘小節,不拘小節!”

蔡笑道:“恐怕武侯還告訴你,是英雄都流涎水,流的越多越英雄,流的最多的纔是大英雄!”

幾個人哈哈大笑,向山下走去。

山人謝謝了!望繼續票票支持!謝謝!

第588章 截殺第750章 湖匪第874章 魯南戰役(七)第1291章 吳健雄第1568章 抓住了畑俊六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692章 追殺第1119 茶館第894章 告刁狀第558章 寺內壽一來了九四三章 魯西南之戰一第222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三)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301章 詭譎(四)第81章 古藺(二)第590章 憂心如焚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469章 重返山東(續)第945章 魯西南之戰(三)第677章 醋意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652章 泰西戰役之總攻令第437章 周村血戰(三)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742章 風波(續)第1132章 日照境第1058章 血染漢水(二)第1291章 吳健雄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816章 對日貿易禁運(續)第1209章 白菜白,蘿蔔青(續)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1191章 繳獲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294章 大起義(續)第768章 鐵拳第271章 風雨冀中(一)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404章 暴風雨之前(三)第1471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第1259章 彎彎繞第1321章 惑敵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1196 四大行(續)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895章 掣肘第1013章 格殺令第865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9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629章 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第1180章 夜色(續)第225章 雁門關(一)第190章 襲取太原(四)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639章 黑碳條第1044章 乾隆寶劍第1520章 一戰定華北(六)第77章 鷸蚌(一)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373章 危局(二)第1333章 鬆遼戰役(八)第1193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續)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765章 亂起諾門坎(續)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1200章 模糊處理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第296章 詭譎(一)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1089章 西打東拉第460章 連雲港(七)第861章 強渡封鎖溝(續)第272章 風雨冀中(二)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132章 新年快樂(八)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538章 青州戰記(五)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288章 臨清保衛戰(七)第397章 相見歡(二)第156章 授旗第285章 臨清保衛戰(四)第354章 沂蒙春深(續)第1014章 隕滅第1019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第1173章 震動第809章 紐約(中)
第588章 截殺第750章 湖匪第874章 魯南戰役(七)第1291章 吳健雄第1568章 抓住了畑俊六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692章 追殺第1119 茶館第894章 告刁狀第558章 寺內壽一來了九四三章 魯西南之戰一第222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三)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301章 詭譎(四)第81章 古藺(二)第590章 憂心如焚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469章 重返山東(續)第945章 魯西南之戰(三)第677章 醋意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652章 泰西戰役之總攻令第437章 周村血戰(三)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742章 風波(續)第1132章 日照境第1058章 血染漢水(二)第1291章 吳健雄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816章 對日貿易禁運(續)第1209章 白菜白,蘿蔔青(續)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1191章 繳獲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294章 大起義(續)第768章 鐵拳第271章 風雨冀中(一)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404章 暴風雨之前(三)第1471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第1259章 彎彎繞第1321章 惑敵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1196 四大行(續)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895章 掣肘第1013章 格殺令第865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9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629章 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第1180章 夜色(續)第225章 雁門關(一)第190章 襲取太原(四)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639章 黑碳條第1044章 乾隆寶劍第1520章 一戰定華北(六)第77章 鷸蚌(一)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373章 危局(二)第1333章 鬆遼戰役(八)第1193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續)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765章 亂起諾門坎(續)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1200章 模糊處理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第296章 詭譎(一)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1089章 西打東拉第460章 連雲港(七)第861章 強渡封鎖溝(續)第272章 風雨冀中(二)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132章 新年快樂(八)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538章 青州戰記(五)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288章 臨清保衛戰(七)第397章 相見歡(二)第156章 授旗第285章 臨清保衛戰(四)第354章 沂蒙春深(續)第1014章 隕滅第1019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第1173章 震動第809章 紐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