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偃旗息鼓

蔣介石沒有在美國生活過,不知道美國人的德性,宋美齡長期在美國生活,知道美國的孤立主義也好、保守主義也罷,包括美國的自由主義,都是一切以維護自身利益爲最高原則的。

宋美齡其實心裡給明鏡一樣,知道這個時候美國人是不會支持中國打內戰的,怎麼說都不行。事情明擺着的,日本美英投降,德國、意大利還在歐洲肆虐,美軍急於結束太平洋戰爭,好集中全力爭奪歐洲戰場。這個時候中國打內戰,豈不是自亂陣腳麼?

明白是一回事兒,怎麼做又是一回事兒。宋美齡也知道,蔣介石很清楚此時不是打內戰的時候,美國不會支持他的,問題是現在確實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中共軍隊南進作戰消滅日軍主力,橫掃華中、華東華南,結果一口氣追到了越南。中越邊境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只要能說動美國人撤回受劉一民指揮的東亞戰略轟炸司令部、收回航母編隊,以第九戰區、第四戰區的力量,完全可以守住中越邊境,掐死中共主力回國通道,迫使他們不得不在東南亞戰場上繼續與日軍廝殺,充當炮灰。到時候,日軍消滅了,中共軍隊得不到補給,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沒有了劉一民統帥的東野主力、林彪統帥的山東主力、劉伯承統帥的晉冀豫主力、徐向前統帥的晉察冀主力,中共啥都不是。別看他們佔的地盤很大,留守部隊不少,那都經不住國軍大規模攻擊,要不了三個月,國軍就能從西南打到東北。徹底統一中國。

蔣介石就是被這種光明的前景吸引住了,這才迫不及待地出暗招、下狠手了。

這算盤打的確實是夠響,問題是蔣介石心裡也清楚,如果不讓美國人把東亞戰略轟炸司令部撤到國軍控制地區的話,單是劉一民的東北野戰軍就能把第九戰區、第四戰區主力給打稀里嘩啦。日軍的前車之鑑在那裡放着呢!

蔣介石不是不知道此時和中共翻臉打內戰有點操之過急,一個是應該等着中共軍隊殺向緬甸、殺向印尼、馬來、菲律賓、新加坡後再封鎖中越邊界。另一個是等到日本投降、美國沒有了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後,再打內戰。相信到時候美國人會支持他的。問題是蔣介石心裡清楚,結束了越北戰役後。中共必然會迅速撤軍,頂多留劉一民一部在東南亞配合美軍作戰。要是讓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率軍返回各根據地,依靠東北的工業和各根據地的人力,就算沒有劉一民,國軍也未必能夠打贏。因此,蔣介石這才迫不及待地出手了。

ωwш▪tt kan▪¢ ○

高思這裡說不通。宋美齡就提出她要到美國訪問,拜會羅斯福總統,到國會演講。

高思大夫說可以向國內報告蔣夫人訪美的事情,至於要美國支持蔣委員長打內戰的事情,他本人就持反對態度,相信羅斯福總統也會反對。

蔣介石鐵青着臉送走了高思,叫來一干謀僚,密謀半天,覺得確實有點操之過急了。應該慢工出細活,慢慢和中共談判,以要回京滬杭地區、武漢地區、江西的南昌地區、廣東和湖南地區爲首要任務。

有個謀僚甚至提出,應該給中共戴高帽子,給劉一民安上一個什麼中華民國駐越南總督之類的頭銜,這樣就可以讓他不能回國,老老實實跟在美國人屁股後面去繼續打鬼子。至於,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統帥的部隊不足爲慮。

這個謀僚是沒有嘗夠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的苦頭,不知道這些人的厲害。滿嘴跑火車。信口胡說。蔣介石卻知道那都是三隻猛虎,紅軍時期那麼少的兵力、那麼差的裝備。圍剿幾年都沒有成效。以他們現在的兵力和裝備,那可是不好對付。

這個時候蔣介石收到了薛嶽和張發奎轉來的劉一民的急電,上面只有寥寥數語:“要打內戰也等日本投降以後。限兩小時內撤離佔據鎮南關、水口關、平而關的第九戰區、第四戰區部隊,保證天南三關到武漢的交通暢通。否則,後果自負!”

劉一民之所以發這封電報,一個是中央指示,再一個是他被蔣介石氣的了。

接到林彪等人報告後,中央當即電令林彪全權負責奪回三關,並命令劉一民調炮兵一軍、特戰司令部和空軍參戰,掩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奪回三關。同時,中央命令東野二兵團、三兵團迅速回撤欽州,向西北夾擊,命令東野四兵團回守廣東,確保韶關以南的廣東解放區安全。中央任命的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廣州市長葉劍英也星夜乘機南下,負責在廣東建立地方政權任務。

葉劍英還擔任着東北邊防軍代司令員呢,中央竟然讓他星夜南下廣州,看來是借重他在廣東的聲望,以儘快穩定廣東解放區。

劉一民接到中央電令後心裡暗歎,他知道國共雙方的領袖們都很清楚,侵華日軍被消滅了,中國的抗戰結束了,現在到了佔地盤、比實力、決定中國命運的時候了!

日本人還沒有宣佈投降呢,國共雙方就擺開了陣勢,準備大打了。

現在可不同於歷史上。歷史上經過八年抗戰,我軍勢力雖然發展壯大,但依然不是800萬軍隊的蔣介石的對手。蔣介石這才急於打內戰、夢想通過戰爭消滅我黨我軍。但是,我黨在抗戰、解放戰爭期間的政策正確,戰略正確,軍隊的戰術原則正確,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越戰越強,打了三年就把蔣介石打跑到臺灣去了。現在的情況劉一民心裡最有數,國軍雖然兵力不少,但絕對不是我軍的對手。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這樣做,一定是看中了我軍主力全都雲集越南的良機,以爲封死中越邊境,就可以驅使我軍主力在東南亞戰場上與日軍繼續血拼,彈盡糧絕、被日軍大量消耗。

中國的抗戰剛剛結束,百廢待興,首要問題是解決中國人的吃飯穿衣問題,而不是打內戰!

劉一民是穿越者,知道蔣家王朝必然滅亡。只不過他知道現在不能打內戰,那樣會讓日本人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延長太平洋戰爭結束時間。

劉一民當即給主席去電,說是張發奎不是熱衷打內戰的人,薛嶽部在湘鄂桂戰役中損失很大,美國人此時一心打敗東南亞的日軍,暫時也不會支持蔣介石打內戰,蔣介石到頭來會自動偃旗息鼓。暫時不要讓林彪他們發動,我軍絕不打內戰第一槍。

主席當即回電要求劉一民給蔣介石去電,問問他到底要幹什麼。這纔有了劉一民給蔣介石的電報。

看完電報,蔣介石氣得手都是哆嗦的,破口大罵劉一民忘恩負義,竟敢以武力威脅領袖!簡直是反了,與亂臣賊子何異!

蔣介石的性格異常堅毅,罵完了竟然下令薛嶽、張發奎嚴守中越邊界,增調陳誠第六戰區、顧祝同第三戰區部隊、蔣鼎文第一戰區湯恩伯集團迅速南下,與中共軍隊在天南大會戰,一舉殲滅中共軍隊。

白崇禧淡淡地勸到:“蔣公,消消火,不要生氣麼!你要是現在大打,得考慮兩個問題,一個是薛嶽部、張發奎部都是剛剛結束湘鄂桂戰役的疲憊之師,來不及補充就追擊日軍去了。他們能不能擋得住劉一民、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的攻擊呢?我看很難擋住。第二個問題是第六戰區、第一戰區、第三戰區部隊能不能南下,是個未知數。只要南邊一打響,豫東的左權部、武漢的劉伯承部、華東的黃克誠、粟裕都會向我軍攻擊。第一戰區新敗,第三戰區、第六戰區也沒有完成整補,暫時很難增援中越邊界作戰。搞不好,華東的中共部隊爲一鼓作氣攻佔江西、湖南全部。”

白崇禧的話音剛落,何應欽就說他是長中共志氣滅國軍威風。

何應欽說完這句話後,其他人都不吭聲了。因爲何應欽和白崇禧都是國軍巨頭,除了蔣介石,其他人誰敢摻乎他們兩個的事情。

冷場了一會兒,何應欽這才又向蔣介石建議說劉一民抗日積極性高,他一定會配合美軍作戰,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至於林彪、劉伯承、徐向前部,無論兵力、裝備還是戰法,都與劉一民部差距很大。如果國軍主力能完成整補和換裝美式裝備,相信戰鬥力要遠遠高於中共的這些部隊。因此,當務之急有兩點,一是與共產黨談判,爭取迫使他們退回黃河以北。如果實在不能也沒關係,只要要回京滬杭地區、武漢地區就行。二是儘快與美國人談判,要美援,給國軍主力換裝。只要國軍美式裝備化,那比劉一民部裝備還要好。等到小日本投降了,美國人沒有太平洋戰爭壓力了,就不會坐視共產黨勢力壯大。到時候他們會幫助我們消滅中共的。

白崇禧、何應欽說的都有理,蔣介石默思良久,最後不得不下令薛嶽、張發奎放開通道,等於是放了一個無聲無息的屁!

第1047章 全身而退第210章 晉祠(三)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675章 青龍集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第1066章 血肉磨盤第1475章 散夥會第857章 新安古鎮(上)第942章 務實的多田駿第588章 截殺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79章 古鎮茅臺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1434章 神兵天降第1056章 洞悉第128章 新年快樂(四)第801章 心傷第150章 天水會戰(四)第840章 曾、蔡歸來第1023章 虎穴覓蹤一四七六一聲嘆息第753章 戰地柔情第589章 魚餌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710章 血沃冀魯邊(二)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523章 襲佔徐州機場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355章 龍廷會議第526章 四方震驚第525章 尾高龜藏,舉起手來!(續)第1000章 風雪夜歸人第960章 羣醜第688章 都是劉一民惹的禍第572章 藏勢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461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第463章 牽牛(一)第1039章 內鬼第1326章 鬆遼戰役(一)第357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107章 涪嘉戰役(二)第1020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續)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976章 饒爾一條狗命第567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一)九九八章 當頭一棒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1378章 深尾淳二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773章 攻佔靈璧第269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二)第98章 波瀾(二)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328章 徂徠會議第897章 驚變(上)第1104章 太君,他是俺姐夫第1249章 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了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381章 魯中戰役(四)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1036章 沐猴而冠(續)第935章 警訊四起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640章 兩道矛盾的命令第842章 九月會議(續)第1471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第865章 白彥鎮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304章 年畫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413章 浩劫(五)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270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三)第27章 再戰小水(一)第249章 沸騰的天津(八)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67章 一聲輕響第970章 黃雀在後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1251章 死守待援(續)
第1047章 全身而退第210章 晉祠(三)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675章 青龍集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第1066章 血肉磨盤第1475章 散夥會第857章 新安古鎮(上)第942章 務實的多田駿第588章 截殺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79章 古鎮茅臺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1434章 神兵天降第1056章 洞悉第128章 新年快樂(四)第801章 心傷第150章 天水會戰(四)第840章 曾、蔡歸來第1023章 虎穴覓蹤一四七六一聲嘆息第753章 戰地柔情第589章 魚餌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710章 血沃冀魯邊(二)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523章 襲佔徐州機場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355章 龍廷會議第526章 四方震驚第525章 尾高龜藏,舉起手來!(續)第1000章 風雪夜歸人第960章 羣醜第688章 都是劉一民惹的禍第572章 藏勢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461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第463章 牽牛(一)第1039章 內鬼第1326章 鬆遼戰役(一)第357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107章 涪嘉戰役(二)第1020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續)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976章 饒爾一條狗命第567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一)九九八章 當頭一棒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1378章 深尾淳二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773章 攻佔靈璧第269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二)第98章 波瀾(二)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328章 徂徠會議第897章 驚變(上)第1104章 太君,他是俺姐夫第1249章 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了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381章 魯中戰役(四)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1036章 沐猴而冠(續)第935章 警訊四起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640章 兩道矛盾的命令第842章 九月會議(續)第1471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第865章 白彥鎮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304章 年畫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413章 浩劫(五)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270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三)第27章 再戰小水(一)第249章 沸騰的天津(八)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67章 一聲輕響第970章 黃雀在後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1251章 死守待援(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