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

就在劉一民率主力渡過黃河返回魯中的時候。八路軍魯西軍區司令、教二旅旅長劉建立指揮教二旅、魯西警備旅、魯西南警備旅主力已經隱蔽抵達單縣與碭山交界處。

從紅十八團到中央警衛師,劉建立一直是參謀長。在成都成立紅七軍團時,劉建立纔開始擔任紅十二師師長,紅軍改編爲八路軍時,紅十二師被改編爲教二旅,劉建立自然成了教二旅旅長。

隨劉一民一路征戰,劉建立和高原、李清、陳大勇、張洪濤、洪超遠、趙山、雷鳴、李昌一樣,成了我軍名將。這次劉一民命令他統一指揮三個旅組成戰略集團行動,那就是對他的指揮才能的充分肯定。

接到南下隴海路、準備襲佔連雲港的命令後,劉建立和曾春鑑、許世友、朱良才率領部隊晝夜兼程南下,到魯西南與陳士渠、唐亮匯合後,幾個人召開作戰會議,反覆商量,決心迅速突破隴海路,到連雲港附近隱蔽待機。

不過,這如何過路需要認真考量。這幾個人都是我軍名將,對劉一民的部署心領神會,那就是要秘密穿越隴海路,神不知鬼不覺地隱蔽接近連雲港,關鍵時候發動雷霆一擊。但是,偵查發現。日軍對隴海路沿線採取了嚴密地防衛措施,依託鐵路建有三道封鎖線,這麼大規模的部隊要想人不知鬼不覺地穿越封鎖線,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強行突破的話,雖然犧牲較大,但以教二旅的戰鬥力,劉建立自信小鬼子的防線擋不住我軍。但這絕對不符合劉一民的本意,很容易引起日軍警覺,不但完不成偷襲連雲港調動日軍的任務,反而很有可能讓徐州一線的日軍重兵集團聞風而動,圍攻我南下集團。

好在當初第五戰區從連雲港、徐州撤退時,把隴海路上的火車全部搶運走了,津浦路時斷時續,膠濟路徹底癱瘓,日軍雖然守着隴海路,但沒有火車,影響了鬼子的機動能力。否則,這隴海路的防線就更加堅固了。

幾個人想來想去,覺得既然不能隱蔽,那還不如大打,僞裝國軍,攻其一點,調動敵人,造成國軍第一戰區主力發動攻勢的假象,使日軍防線出現空擋,主力才能順利過路。

這個設想一出來,幾個人都是眼睛一亮。因爲鬼子重兵集團現在緊緊盯着八路軍,國軍戰場上反而安靜下來了。這蘭封和開封之間,竟然出現了國軍和日軍相互收縮、相互脫離的微妙局面,雙方都採取的是守勢,戰線之間有一個狹窄的空白帶,雙方都是埋頭鞏固陣地,互相嚴密監視,但都儘量避免交火。

這可不好,不能讓鬼子把兵力全部用到對付八路軍身上,應該把他們和國軍之間的戰火點燃起來,這樣才能迫使鬼子分兵。

至於讓誰率部隊去攻擊鬼子防線的問題,很好解決,因爲許世友早就被魯西南警備旅貫臺渡口之戰刺激得躍躍欲試了,一直想好好打一仗,把魯西警備旅打成主力旅。加上受魯中戰役的刺激,許世友一直給朱良才嘀咕,那麼大的戰役正是鍛鍊新部隊的最佳戰場,結果竟然只讓魯西警備旅敲邊鼓,劉師長實在是太不夠意思了!所以,這個戰鬥任務他許和尚是非要搶到手不可。

結果陳士渠也不相讓,他提的道理很簡單。魯西南警備旅成立以來,經過了襲擊貫臺渡口之戰的洗禮,部隊戰鬥力有一定提升,但那只是伏擊戰,部隊還需要真刀實槍的進攻性作戰才能進一步得到鍛鍊,否則的話,魯西南警備旅很難躋身於主力行列。

劉建立見這兩個紅軍名將爭先恐後地搶任務,心裡高興,直接就說:“兩位旅長老兄不要爭來搶去的,乾脆,我們給小鬼子來個三路突擊商丘,徹底把鬼子打暈,讓他們摸不着頭腦。”

這一說,許世友和陳士渠都不爭了,馬上就擠到地圖跟前,看了半天,陳士渠說:“劉旅長,不能打商丘,這商丘是豫東重鎮,現在是日軍豫東集團的核心防護堡壘城市。一是我們打不動,二是打商丘起不到僞裝第一戰區主力攻擊日軍的作用。”

許世友說:“我感覺只有在蘭封地區日軍和國軍防線之間下手,才能引鬼子上當,讓他們以爲是國軍反攻,掩護我們的真實意圖。”

劉建立這才點點頭,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

劉建立的計劃有三點,一是由許世友率領教二旅教五團和魯西南警備旅警備一團,組成許支隊,僞裝國軍,從東明縣沿黃河東岸南下。一路隱蔽疾進,不與敵糾纏,進入開封與蘭封之間,在日軍與國軍防線空擋處開打,火力要猛,攻擊要猛,讓日軍認爲豫東國軍主力趁日軍兵力空虛之際大規模反攻。二是陳士渠指揮教二旅教六團和魯西南警備旅警備一團,組成陳支隊,從曹縣南下,僞裝日僞軍,繞過考城南下隴海路,攻其一點,斬斷隴海路,與許支隊形成對蘭封縣城的鉗形攻擊,造成國軍主力迂迴敵後,企圖收回蘭封的態勢。三是劉建立率領主力從曹縣南下,隱蔽在單縣與碭山之間,待日軍增援蘭封時,集中火力突破隴海路日軍防線,進入皖北地區。三路大軍大鬧豫東,給日軍形成一種國軍主力有收回豫東失地的假象。然後再脫離與敵接觸,向連雲港方向隱蔽前進。

劉建立把自己的方案提出來後,幾個人又商議了一遍。把許支隊、陳支隊南下路線、發起攻擊時間、如何突破鬼子防線等問題又仔細研究,進行推演,敲定後隨即上報劉一民批准。

方案報上去時,正是劉一民率主力在濱縣隱蔽待機時期。

看了方案,劉一民斟酌再三,感覺劉建立的作戰方案基本可行,許支隊南下路線問題不大,從偵查情況和邏輯推理上看,現在日軍主力調離豫東,寺內壽一對二十七師團、三十八師團、三十九師團的戰鬥力應該心裡有數,他們一定會在豫東各地採取守勢。第一戰區結束蘭封會戰後。主力急需補充休整,必然也會採取守勢,雙方陣地之間一定會有空擋,部隊從這個空擋裡插入沒有問題。唯一要注意的是豫東戰場無論是國軍還是日軍,都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槍炮齊鳴,很容易造成部隊傷亡大。

至於讓陳支隊從考城繞路南下,劉一民覺得不可,那裡已經完全成了日軍佔領區。雖說現在豫東日軍戰鬥力不強,我軍又有當地民衆帶路,但是風險太大,萬一陷入日軍陣地裡出不來,那麻煩就大了。

劉建立率領的主力突破點,劉一民覺得選的很好,單縣和碭山之間,是日軍徐州一線部隊和豫東集團防線結合處,突破封鎖線時,兩支部隊結合處是最佳突破點。以教二旅炮兵團和教四團的實力,一定能爲大部隊打開通路。

由於有以上考慮,劉一民發報命令劉建立,取消陳支隊從考城繞路南下計劃,許支隊、陳支隊沿一條路線隱蔽前進,進入開封與蘭封之間日軍與國軍防線空白地帶,控制隴海路過路點後,對蘭封方向全線攻擊,但不得深入攻擊,多打槍、大造聲勢即可,達到目的就快速轉移,沿途還可以多次襲擊,把豫東搞成風聲鶴唳的局面,然後突然脫離與敵接觸,迅速隱蔽東進。命令劉建立所率主力,不要寄希望於日軍增援蘭封導致碭山段隴海路防線空虛,因爲近期作戰已經證明,日軍爲了減少損失,在夜晚都是死守陣地,不可能增援。突破敵人防線時。要提前詳細偵查敵人火力點,摸清敵人巡邏隊活動規律,儘量擴大突破點間距,發揚火力,堅決突破鬼子防線。突破後,迅速向商丘方向發動佯攻,造成第一戰區派大部隊迂迴包抄商丘的假象,然後快速轉移。作戰時間限定一個晚上,向蘭封方向、商丘方向佯攻不得超過兩個小時,只要三支部隊同時發動攻擊,日軍就不能判明我軍意圖,至少是短期內不能判明我軍意圖。

接到劉一民電令後,劉建立迅速調整部署,開始分兵行動。

許世友和陳士渠分別率領部隊出發,按時間和路程計算,此時他們應該已經抵達目的地,劉建立現在正焦急地等着他們打響的電報。

此時,許世友率領的許支隊已經抵達開封與蘭封之間的羅王車站,已經控制隴海路過路點。

偵查員的報告和劉一民、劉建立的判斷是一致的。這羅王車站在蘭封會戰時被日軍攻佔,後來國軍又曾經反攻,雙方把羅王車站打成了屍山血海。結果八路軍教導師發起魯中戰役後,驕橫的第十四師團硬是在開封城邊停住了腳步。二十七師團接防後,師團長本間雅晴中將接到的命令是僞裝主力、監視第一戰區主力動向,配合主力發動對八路軍的大圍剿。因此,本間雅晴中將請示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後,主動收縮防線,從開封城邊一直退回到了蘭封境內,這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羅王車站由於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失去了防守要點的作用,竟然被日軍放棄。

這本間雅晴身高一米八,風度翩翩,還會填詞作曲,但這傢伙是個花花公子,不但喜好女色,也喜好男風,兩次結婚娶的妻子都出身名門,可哪一個妻子都不能阻止他的風流韻事。歷史上,本間雅晴在攻佔菲律賓的時候曾經擊敗過麥克阿瑟,是世界上兩個曾擊敗過麥克阿瑟的將領之一,另一個當然是我們的彭老總了。不過,本間雅晴雖然擊敗了麥克阿瑟,但沒有抓住戰績,致使麥克阿瑟順利撤退,這場勝利也被日本軍界稱爲蹩腳的勝利,他也因此被日軍稱爲不合格將領,被編入預備役。就這,戰後麥克阿瑟也沒有放過他,把他引渡到菲律賓,宣判爲甲級戰犯執行槍決。

其實,本間雅晴和三國的馬謖頗有幾分相似,談起軍事理論頭頭是道,論起實際指揮就一塌糊塗。由他擔綱駐守蘭封,這龍王車站被放棄就很正常了。要是換做第十四師團長土肥原賢二,那老鬼子不但不會後撤,恐怕還會採取積極防禦的對策,說不定還會把開封給趁勢奪了呢!

日軍退縮後,開封守軍順利收復羅王車站。但是這個時候蔣介石已經判明日軍對付過劉一民後必然會攻擊武漢,他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部署武漢會戰,向大後方轉移工廠,連薛嶽豫東兵團的中央軍精銳都被命令抓緊補充休整,準備迎接武漢會戰了。這樣一來,第一戰區在豫東也採取了守勢,羅王車站既然稱了一片廢墟,當然就不適宜駐兵防守了。所以,許世友率部隊趕到這裡時,羅王車站空無一人,連鋼軌都被拆除了。

許世友是在四方面軍成長起來的將領,打仗有勇有謀,但他想不到日軍和國軍同時放棄羅王車站這麼重要的地方。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沒有了車站建築的掩護,國軍在這裡佈設陣地的話就成了日軍飛機的活靶子,只能白白消耗。放棄羅王車站,確實也是無奈之舉。

到了這個時候,部隊一路隱蔽奔襲,總算到了目的地,而且出乎意料的順利。許世友豪氣大生,命令給劉建立發報,報告部隊已抵達預定地點,控制隴海路過路點龍王車站,即將發起對蘭封方向攻擊。

在電報結尾,許世友特意報告,羅王車站空無一人,站內的鋼軌已被拆除,充分說明第一戰區和日軍暫時都沒有大規模作戰的企圖。

發完電報,許世友就下令開始向蘭封方向攻擊。

一時間,寂靜的夜晚被槍炮聲驚醒,豫東大地又起波瀾。

教五團團長申勇、政委劉昆自從率部隊參加消滅二十一師團、獨立混成第四旅團和收復冀中的戰鬥後,一直在魯西休整練兵、發動羣衆,魯中戰役這麼大的戰役都沒有能參加,心裡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晚上又接到了師主力殲滅第十師團和騎兵第三旅團、擊潰第二師團和第三十五師團的戰報,心裡的火苗躥的更高了。要知道這兩次必將在軍史上留下重彩的大戰,教一旅、教三旅都參加了,只有教二旅沒有參加。特別讓申勇和劉昆感到鬱悶的是,想都不用想,教一團、教二團、教三團、教七團、教八團、教九團必然是這兩次戰役的主力。要是再不打上幾場硬仗的話,恐怕教五團就會被師長徹底遺忘的。因此,這次編入許支隊,擔負佯攻蘭封任務,申勇和劉昆覺得必須打出教五團主力團的威風來,否則的話會被王大湖等人笑話死的。

當然,申勇和劉昆隨劉一民從湘江邊一路征戰過來,都已經百鍊成鋼,絕對不是不服從命令、蠻幹的主兒。兩個人一路上沒事就在一起研究,覺得要想讓日軍上當,就必須把鬼子打疼。真要是光打雷不下雨,放一陣槍就撤退的話,小日本到天明一看,對面國軍沒動,他們也會不動的。師長之所以不讓部隊深入攻擊,不是不知道這一點,而是怕部隊陷在這裡,遭受重大損失,影響東進連雲港的戰略行動。真要是那樣的話,那就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到羅王后,申勇和劉昆就讓偵查排報告敵情。

偵察排的小夥子們一路上都充當了尖兵的角色,最先抵達羅王,對羅王東面的日軍陣地也都做了偵查。據偵察,日軍面向開封方向構築了南北一字防線,防線支撐點應該就是三義寨。找老鄉瞭解後,得知前一段時間,薛嶽的豫東兵團和日軍在三義寨一線大戰,日軍最後固守的核心陣地就是三義寨。

這三義寨原名惠家堂。清咸豐五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惠家堂一帶地處黃河灘區,人煙稀少,匪禍、水禍把老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東惠堂村一位姓管的有志之士,發動東惠堂、西惠堂和王疙瘩三個鄰村一起築寨,抵禦洪水和土匪的騷擾,配合太平軍和捻軍,抗擊清政府。後人爲了紀念這三個村村民的義舉,便把惠家堂改名爲三義寨。

偵察排帶來的老鄉反映,三義寨現在駐有鬼子大部隊,有大炮,還有鐵烏龜,並修有戰壕和周圍村子連接。各村也都駐有日本鬼兒,成天抓老百姓修工事,公事外還有鐵絲網、塹壕。

申勇一聽,就知道三義寨暫時不能碰,要打只能打三義寨周圍的小村子,拿鬼子小部隊開刀,引三義寨的鬼子增援。到時候部隊突然撤離戰場,小鬼子必然會向開封方向追擊報復,自然就實現了讓國軍與小鬼子打起來的目的。如果鬼子不增援也不要緊,繼續向東攻擊、突破日軍防線就是了,非要打的讓小鬼子相信國軍主力開始反攻不可!

各位書友大大:山人下鄉後因爲事情纏手,沒辦法回來,心急的不得了。好歹總算是把事情處理完了,今天回來後趕緊碼字,對不起大家了!山人給大家鞠躬賠罪!對不起了!

第1221章 親情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480章 蓄勢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741章 風波第837章 日本救國軍(上)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89章 成都風雲(三)第1411章 橫山勇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574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 豫西山人第478章 東風惡第1366章 國家利益至上(續)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1515章 一戰定華北(一)第21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360章 橫掃魯東南(三)第1502章 展望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331章 滕縣之殤(二)第1233章 三光政策第1554章 踏上寶島第1184章 戰上海第456章 連雲港(三)第1543章 山東解放第35章 溪口之戰(四)第1181章 單刀直入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1563章 登陸金蘭灣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216章 繁峙(二)第605章 彙報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1050章 壯行第475章 冷槍冷炮運動(六)第444章 周村血戰(十)第1516章 一戰定華北(二)第797章 廝殺(續)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989章 曾中生殉國第1083 近衛再次登臺第562章 破城(一)第954章 座談(續)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1002章 雪夜篝火第100章 波瀾(四)第1134章 愁緒第877章 由他去吧第464章 牽牛(二)第929章 求證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891章 四處開花(下)第1301章 山田乙三(續)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175章 色誘(三)第1067章 化整爲零第915章 區別對待第704章 韜光養晦第1441章 覆滅(一)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706章 夜深沉(續)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211章 晉祠(四)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1122章 石灰包vs跳騷(續)第267章 綢繆(三)第1280章 攻克錦州第492章 武漢上空的鷹(八)第673章 火焰陣(續)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274章 風雨冀中(四)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1254章 四處開花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319章 大戰序幕(三)第243章 沸騰的天津(二)第308章 公祭(一)第890章 四處開花(中)第1378章 深尾淳二第336章 大汶口(二)第112章 鏈黴素第953章 座談
第1221章 親情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480章 蓄勢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741章 風波第837章 日本救國軍(上)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89章 成都風雲(三)第1411章 橫山勇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574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 豫西山人第478章 東風惡第1366章 國家利益至上(續)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1515章 一戰定華北(一)第21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360章 橫掃魯東南(三)第1502章 展望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331章 滕縣之殤(二)第1233章 三光政策第1554章 踏上寶島第1184章 戰上海第456章 連雲港(三)第1543章 山東解放第35章 溪口之戰(四)第1181章 單刀直入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1563章 登陸金蘭灣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216章 繁峙(二)第605章 彙報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1050章 壯行第475章 冷槍冷炮運動(六)第444章 周村血戰(十)第1516章 一戰定華北(二)第797章 廝殺(續)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989章 曾中生殉國第1083 近衛再次登臺第562章 破城(一)第954章 座談(續)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1002章 雪夜篝火第100章 波瀾(四)第1134章 愁緒第877章 由他去吧第464章 牽牛(二)第929章 求證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891章 四處開花(下)第1301章 山田乙三(續)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175章 色誘(三)第1067章 化整爲零第915章 區別對待第704章 韜光養晦第1441章 覆滅(一)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706章 夜深沉(續)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211章 晉祠(四)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1122章 石灰包vs跳騷(續)第267章 綢繆(三)第1280章 攻克錦州第492章 武漢上空的鷹(八)第673章 火焰陣(續)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274章 風雨冀中(四)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1254章 四處開花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319章 大戰序幕(三)第243章 沸騰的天津(二)第308章 公祭(一)第890章 四處開花(中)第1378章 深尾淳二第336章 大汶口(二)第112章 鏈黴素第953章 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