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席捲黔東南(六)

似乎是要給紅軍佔領黃平再添一筆重彩似的,中午兩點多,進入黃平不久的中央縱隊傳出喜訊,賀子珍順利產下一個女嬰。

毛澤東聞報,爲女兒起名李盈,諧音贏,意思是紅軍是正義之師,理應打贏,以紀念黃平大捷。

此時的毛澤東,心情大好。想想何健、白崇禧被劉一民的中央警衛師牢牢的盯住,不敢出來,而且不得不釋放紅軍戰俘,給紅軍提供銀元和武器彈藥;再想想從通道到黎平到劍河,再到今天的大勝,只覺得長征以來從沒有今天這樣的痛快、舒暢!便喊胡班長拿出筆墨,在一張從黃平買來的宣紙上揮毫寫下了傳世名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寫完,只覺筆勢如走龍蛇,淋漓酣暢,非常滿意。就又寫了個小注:

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

想了想,又在上面寫上“書贈劉一民同志。毛澤東,1934年12月19日於黃平之戰後。”

寫完後,交待胡班長妥善保管,等與中央警衛師會師後,交劉一民同志。然後就去中央縱隊看望妻子和女兒。

看見毛澤東進來,剛生完孩子的賀子珍扭過臉去,淚珠兒不停地往下掉。

毛澤東先抱了抱孩子。然後走進賀子珍地牀前。俯下身來。“子珍、子珍”叫了兩聲。賀子珍這才扭過臉來。

毛澤東用他濃重地湖南腔輕輕地說:“子珍。辛苦

賀子珍哽咽着說:“潤之。孩子來地不是時候。可是我不想把孩子送人。也不知道毛毛現在怎麼樣。是不是還活着。”

一句話牽動了毛澤東地愁腸。想想犧牲地楊開慧和不知下落地三個兒子。再想想留在瑞金地弟弟毛澤潭、小兒子毛毛。還有倒在湘江岸邊地戰士們。一時竟然癡了。

同在中央縱隊、住地不遠地鄧穎超、劉英見毛澤東來了。也跟着走了進來。聽了賀子珍地話。都很傷感。女同志淚多。一會兒功夫房間裡就哭聲一片。劉英邊哭邊說。願意和賀子珍一起帶孩子。現在我們已經打了幾次勝仗了。條件好多了。又有足夠地騾馬可以騎。堅決不同意把孩子再送人了。

毛澤東又傷心。又心煩。就走出了房間。出門一看。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董必武等人站在房間外地院子裡。毛澤東快步上前。正要握手問好。他地老師徐特立就擺了擺手。然後說:“潤之啊。帶上吧。也算留一點血脈吧!岸英、岸青、岸龍、毛毛不知道還能找到不能。你也4多了。帶上吧!”

謝覺哉感傷地說:“留在蘇區的不知道能有幾個人活下來,我真爲叔衡、秋白他們擔心。把孩子帶上,只要我們打的好,就能找到立足之地。要是把孩子留下來,那可是把孩子的命運拱手交給敵人

就這樣,李盈成了紅軍長征隊伍中最小地紅小鬼。而不是象原來歷史上那樣,遺落在劍河附近。最後不知所終。

接到劍河失守的消息,還在馬場坪督戰的王家烈,在第一時間就命令馬場坪一線的黔軍全線撤退,到貴陽周圍佈置防線;命令福泉、安順、畢節地區的民團全部向貴陽集中,接受留守貴陽的教導團整編。確保防守貴陽兵力;命令何知重、柏輝章率主力加快西返速度,一定要走烏江北岸。避免與紅匪遭遇,確保搶在紅匪前面返回貴陽。然後就不停地給蔣委員長髮電報。聲稱再不派援軍,不能負責確保貴陽不失。

萬夫人也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代表貴州婦女界、工商界,向蔣夫人發報,懇請蔣夫人提醒委員長,萬萬不能坐視貴陽落入紅匪之手。然後又分別向劉湘、龍雲、何健、李宗仁、白崇禧的夫人發報,懇請他們施展影響,督促救援貴州。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坐不住了,一面嚴令薛嶽迅速行動,快速入黔;一面催促劉湘將主力集中川南,隨時增援黔北。就這還怕貴陽有失,急令雲南方面抽調一到兩個師,火速增援貴陽;命令遠在江西的湯恩伯等部水運、車運並舉,迅速南下,入黔作薛嶽地援軍。這個時候也不管何健是不是想當縮頭烏龜了,更顧不上怕李、白桂系入黔的居心叵測了,在命令何健守湘黔邊境、桂軍守黔桂邊境、嚴防紅匪掉頭東返南下的同時,不惜與何健、李、白以兄弟相稱,命令何健無論如何讓劉建緒至少率兩個師隨薛嶽追擊,命令桂軍第七軍協同粵軍北出黔南,至都勻一線佈防。

一時間,從江西到四川、雲南,鐵路上、水面上、羣山萬壑中,風雲突變,到處都瀰漫着大戰將至的氣氛。

薛嶽19日下午已經開過軍事會議,本來已經安排妥當,計劃就是20日出發。這一接到委員長新的電令,立即行動,也不管劉建緒的湘軍動不動,自己就率領8個師的中央軍進入新晃,準備沿玉屏、鎮遠、黃平的湘黔大道直奔貴動,那聲勢真的是不小,嚇得沿路的苗民、瑤民、侗人、漢人紛紛逃入深山。中央軍將領們直嘆,真地是偏遠地區,落後愚昧,連中央大軍是來剿匪救民的都不知道,看來委員長髮起地新生活運動還需要儘快向全國推廣啊。

19日晚上,紅一師不費一槍一彈佔領舊州。20日上午,剛剛進駐舊州的毛澤東、朱德就接到紅一師報告,據紅一團先頭連報告,發現馬場坪一線的黔軍已經撤防。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分析,必是貴陽空虛,王家烈回防貴陽了。這樣,烏江以南、貴陽以東地區已無守敵。遵義地區敵兵力勢必薄弱。天予不取,罪也。加上從電臺截聽中得知蔣介石大舉援黔,遂令紅一軍團二師、幹部團攻佔甕安,指向烏江,軍委縱隊隨行;一軍團一師、十五師和三軍團分路襲佔福泉、開陽,造成威逼貴陽假象,然後掉頭北上,強渡烏江;命令紅五軍團、九軍團抓緊時間趕到烏江一線,先行渡江;命令已完成掩護滯敵任務的中央警衛師立即行動,由菁蕪州北上。沿黎平、劍河、施秉、餘慶進至烏江,追上主力。如遇敵中央軍主力趕到,封鎖烏江,則在烏江以南隱蔽待機,機動作戰。

接到電令的時候,劉一民已經率領全師進入黎平了。

19日早上,就在紅五師佔領黃平尖山坡陣地時,18團參謀處長張逸程就奉命率偵察連出發了。到了晚上,劉一民和蔡中率領已經完成編組整訓地中央警衛師主力。告別菁蕪州,打着火把向黎平前進。

經過一夜行軍,到達黎平的馬家團一線。安排警戒後,部隊就地分散宿營。1點左右,劉建立叫醒了劉一民,,把中革軍委地電報給他看。

看過電報,劉一民就開始思考了。從電報上看,中央紅軍要強渡烏江了,偉大地遵義會議很快就要召開了。但是。爲什麼紅軍不趁機佔領貴陽呢?現在貴陽一定很空虛,王家烈地主力應該還在從銅仁往貴陽趕的路上。中央軍基本和自己在一個平行線上,桂軍、湘軍暫時不會參與追剿,只有確定自己地部隊離開通道西進後,估計桂軍和湘軍纔會有所行動。川軍還在川南,滇軍即使出動。也不是一會兒半會兒能趕到貴陽的。難道是中央截獲敵人的電報,知道敵情發生了重大變化?有這種可能。

是不是王家烈集中力量回防貴陽了?應該是。但是。就是王家烈回防,沒有他的兩個主力師。憑貴陽現有的力量也不可能擋住紅軍的。要知道,由於自己的到來。紅軍主力湘江戰役時損失減少不少,過湘江後據說還有47000人左右。即令在向通道前進途中有一定損失,也應該有4萬人以上,加上上次自己送去地新兵,怎麼說也應該有45000人。再加上從黎平到劍河、黃平一路擴紅和補充俘虜,差不多應該將近5萬人吧,而且糧彈充足。加上自己的中央警衛師9000人馬,拿下區區貴陽,根本不在話下。

是了,毛主席等軍委領導一定是考慮如果拿下貴陽,就會引起四面敵人圍攻反撲,使紅軍主力在戰略上陷入被動,到時候,紅軍再想控制黔北,進軍川南就困難了,更談不上與四方面軍會師了。

細一想,恐怕還有另一個考慮,如果萬一攻擊貴陽不順,就會頓兵于堅城之下,徒增傷亡不說,一旦敵中央軍主力趕到,就會進退失據。

再說,就是紅軍佔領了貴陽,而且憑藉毛主席天才的軍事指揮藝術和紅軍戰士的英勇無敵,將敵各路援軍一一擊敗,在貴州建立根據地,那也只能困守一隅。想衝破蔣介石國民政府的重重封鎖基本不可能。何談北上抗日啊?要知道,紅軍只有與國軍聯合抗日,才能取得全國人民的普遍認同,才能得到飛速發展。

熟悉軍史的劉一民知道,遵義會議後,影響長征進程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由於陝北紅軍無法和中央取得聯繫,中央紅軍不知道在陝北還有一塊紅軍根據地,一直確定不了長征的目的地。歷史上,是直到1935年9月9日,林彪、聶榮臻佔領甘肅哈達鋪後,從繳獲地報紙上才知道陝北有紅軍根據地的。二是遵義會議後的土城戰役沒有打好,紅軍被迫選擇西渡赤水。爲了擺脫敵人的圍追,開始了四渡赤水,以後就向滇黔邊境運動了,多跑了許多路,雖然把敵人拖瘦了,但是也把本來損失就大的中央紅軍拖的人數更少了。直到搶渡大渡河成功,纔算是擺脫了敵人的追擊。然而等着英勇善戰的中央紅軍的,卻是生命禁區雪山草地和張國燾的仗勢欺人,那真是雪上加霜。最後。從於都出發地86000中央紅軍主力到陝北時只餘下幾千人。

要是自己能想法告訴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陝北有根據地,那豈不是和中革軍委北上抗日的口號相符?如果再能協助紅軍主力擊敗川軍,沿四川直接向陝北進軍,豈不是可以大大縮短長征進程,挽救多少紅軍戰士地生命?如果真能實現,無論自己是什麼結局,都不枉穿越一次啊。

但是怎麼說、什麼時候說,就需要認真把握了。

很明顯,如果自己再編造說是參加紅軍以前就聽說的,不但可信度不高。而且容易引起懷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假如是從繳獲敵人文件和報紙上得到的信息,顯然就沒有問題了。小水、溪口戰鬥結束時,從繳獲章亮基和陶廣等人隨身攜帶的文件中沒有發現這方面地信息,說明當時確實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看來只有從中央軍高級軍官身上下功夫了,他們應該有這方面的文件,至少是清楚地。只要一審問,估計就萬事大吉了。

劉建立怎麼也想不到。就這一會兒功夫,劉一民腦子裡已是千轉百回,生髮了這許多驚天念頭。

看劉一民陷入深思,劉建立也不說話,站在一邊看劉一民發呆。邊看邊想,不知道師長是從哪裡學來的這樣一身本事,年紀輕輕地就能令敵人聞風喪膽,就連何健那樣地紅軍死對頭,也不得不乖乖地雙手捧上百萬銀元和那麼多地武器彈藥。這事要不是自己親身經歷,打死了都不會相信。就是有人說,恐怕自己也會認爲是說書人的瞎白話。想起在溪口和湘軍交易時。劉晴初最後被自己逼的不得不拿出所有銀元的窘樣,劉建立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

笑聲驚醒了劉一民,他回頭一看,劉建立眼睛盯着自己,但是那笑容和眼神卻是分離的。明顯是想起了可笑的事情才忍不住發笑的。劉一民就故意逗到:“參謀長,是不是想起了嫂子的俏模樣。忍不住笑了出來啊!”

劉建立這才醒悟自己走神了,忙說:“師長。本人可是正宗地光棍一條,媳婦還不知道在哪個丈母孃家呢!你趕緊說。我們怎麼辦,原計劃針對薛嶽中央軍的作戰行動是否取消。”

劉一民搖搖頭:“不,繼續執行,等教訓了薛嶽,我們再搶渡烏江,和主力匯合。”

劉建立又問:“那怎麼向中革軍委回電呢?”

劉一民想了想說:“向中革軍委和毛主席報告,我師現已進入黎平,計劃兵分兩路,由輜重營兩個連押運從何健、白崇禧處得來的銀元和部分彈藥,日夜兼程,沿劍河、黃平直趨烏江,請一軍團或三軍團留一個營在舊州等候,最好能返回黃平迎接。師主力沿黎平、劍河向鎮遠前進,決心在鎮遠隱蔽待機,尋殲薛嶽所率中央軍一部。得手後搶渡烏江,與主力在遵義會師。”

劉建立複述後擡腿要走,劉一民又說到:“給張逸程發報,偵察連進入鎮遠後,可分數路隱蔽偵查,不要侷限於鎮遠和玉屏交界處,萬一我們趕到時,薛嶽中央軍已經過去了呢?鎮遠與施秉交界處、鎮遠與石阡交界處、鎮遠與餘慶交界處,都是偵察重點。最重要的是要圍繞湘黔大道進行細緻偵查,尋找合適戰場。明白了吧?”

劉建立答應一聲就去了,劉一民又回頭補覺。沒辦法,年輕人總是缺覺,即令是穿越而來也不能免俗啊。

接到劉一民的電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博古、張聞天、王稼祥簡單會商後,就立即發報,責成一軍團二師派兩個營迅速返回黃平迎接輜重。同意中央警衛師作戰方案,但要把握好時機,量力而行。如攻擊得手,應迅速電告中革軍委,安排部隊接應渡江。如攻擊不順,應迅速脫離與敵接觸,千萬不能讓部隊陷入敵中央軍主力包圍圈,待擺脫敵人後再行渡江。

接到中革軍委覆電後,劉建立沒有立即叫醒劉一民,一直等到12點多,才把劉一民叫醒。劉一民看了電報,又思考了一會兒,感覺輜重營兩個連兵力太弱,萬一發生個意外就完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因此,讓劉建立安排騎兵營帶一部電臺,護送輜重營的兩個連立即出發,務必將輜重安全交到二師部隊手裡。任務完成後,騎兵營沿黃平、施秉間大路直插鎮遠,與主力匯合。輜重營的兩個連隨二師部隊行動,等師主力抵達遵義後再歸建。

劉建立忙着去安排了,劉一民也睡不着了,看看裹着衣服躺在山坡上睡覺的戰士大部分都醒了,已經開始啃乾糧了,劉一民就下令部隊集合,馬上出發,趕到黎平縣城再吃飯休息。

剛剛還看不見一個人影的大路上馬上就熱鬧起來,紅軍中央警衛師9000多人馬,沿着大路直奔黎平縣城而去。在那裡,他們將稍事休息,然後,乘着茫茫夜色,繼續向黎平西北前進。

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37章 子洪口(三)第473章 冷槍冷炮運動(四)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1129章 征服(續)第1357章 激戰長春(八)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734章 喋血贛江(六)第1277章 匪夷所思(續)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1124章 烈火焚魔第363章 橫掃魯東南(六)第1280章 攻克錦州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123章 會師風雲(八)第293章 冀中大突圍(三)第410章 浩劫(二)第520章 我替閣下指揮了第93章 成都風雲(七)第570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四)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791章 四喜丸子第332章 滕縣之殤(三)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1330章 鬆遼戰役(五)第1222章 王實味第1287章 東北局(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626章 前兆第1315章 夜的眼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1571章 四國五方會議第827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801章 心傷第1432章 追窮寇第86章 樂山(二)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591章 盲狙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859章 新安古鎮(下)第402章 暴風雨之前(一)第285章 臨清保衛戰(四)第681章 安丘事變(三)第367章 輕取泰安(一)第264章 冀南風雲(四)第1313 喜多誠一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960章 羣醜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五)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1173章 震動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652章 泰西戰役之總攻令第395章 震驚第1576章 交趾故地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432章 烏雲壓頂第1335章 鬆遼戰役(十)第1107章 誅殺(續)第1章 這也是穿越第869章 魯南戰役(二)第1245章 席捲關東州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1039章 內鬼第756章 葉挺軍長(續)第752章 湖匪第118章 會師風雲(三)第22章 一等紅星獎章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309章 公祭(二)第40章 溪口之戰(九)第659章 筆部隊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960章 羣醜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1463章 凱旋第961章 攻佔石門(一)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986 驅虎入籠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106章 涪嘉戰役(一)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842章 九月會議(續)第217章 紐約的聲音(一)第1489章 對決(續)第588章 截殺第592章 盲狙(續)第899章 驚變(下)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797章 廝殺(續)第1033章 整編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第228章 雁門關(四)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
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37章 子洪口(三)第473章 冷槍冷炮運動(四)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1129章 征服(續)第1357章 激戰長春(八)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734章 喋血贛江(六)第1277章 匪夷所思(續)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1124章 烈火焚魔第363章 橫掃魯東南(六)第1280章 攻克錦州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123章 會師風雲(八)第293章 冀中大突圍(三)第410章 浩劫(二)第520章 我替閣下指揮了第93章 成都風雲(七)第570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四)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791章 四喜丸子第332章 滕縣之殤(三)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1330章 鬆遼戰役(五)第1222章 王實味第1287章 東北局(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626章 前兆第1315章 夜的眼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1571章 四國五方會議第827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801章 心傷第1432章 追窮寇第86章 樂山(二)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591章 盲狙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859章 新安古鎮(下)第402章 暴風雨之前(一)第285章 臨清保衛戰(四)第681章 安丘事變(三)第367章 輕取泰安(一)第264章 冀南風雲(四)第1313 喜多誠一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960章 羣醜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五)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1173章 震動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652章 泰西戰役之總攻令第395章 震驚第1576章 交趾故地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432章 烏雲壓頂第1335章 鬆遼戰役(十)第1107章 誅殺(續)第1章 這也是穿越第869章 魯南戰役(二)第1245章 席捲關東州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1039章 內鬼第756章 葉挺軍長(續)第752章 湖匪第118章 會師風雲(三)第22章 一等紅星獎章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309章 公祭(二)第40章 溪口之戰(九)第659章 筆部隊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960章 羣醜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1463章 凱旋第961章 攻佔石門(一)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986 驅虎入籠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106章 涪嘉戰役(一)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842章 九月會議(續)第217章 紐約的聲音(一)第1489章 對決(續)第588章 截殺第592章 盲狙(續)第899章 驚變(下)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797章 廝殺(續)第1033章 整編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第228章 雁門關(四)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