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

第六二第二次近衛聲明

這段時間,真的象歷史上的走勢那樣,日本內部的侵華政策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日本國民最近被忽悠的象坐過山車一樣,心裡忽上忽下,可是遭了大罪了。

就在萬衆矚目武漢前線皇軍戰績的時候,八路軍突然在山東動手,一下就把濟南給攻佔了,三個師團兩個守備隊的皇軍玉碎、五個中將被俘。特別氣人的是,這八路軍還把自己的戰績到處宣揚,生怕全世界的人不知道,弄得日本那些駐外使節見了客人,鞠躬時腰彎的更深了。東京街頭的酒館裡天天都有借酒消愁的人,酒鬼們醉醺醺的,纏着過往行人滋事。一時間,日本各大城市的治安案件急劇上升。

攻佔武漢、廣州的消息傳來後,日本國內各城市全部陷入了狂歡,用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上的話說就是“國民狂喜”,報紙、電臺連篇累牘地報道皇軍的赫赫戰功,國民自動上街舉行持旗遊行和提燈遊行,滿街盡是萬歲聲。

可惜歡呼聲沒有持續太久,日本民衆就被八路軍公審谷壽夫和關龜治的新聞打懵了。雖然日本政府和軍部極力想封鎖消息,但谷壽夫被凌遲處死時的淒厲的叫聲聲聲入耳,就象北海道冬日的寒風一樣,無孔不入,怎麼能封鎖得了麼

日本列島一下子就沉寂了下來。

好在沒有幾天,就傳來了凌遲谷壽夫中將的支那戰神劉一民乘坐的飛機被擊毀的消息,接着就是劉一民被擊斃的消息。這下,日本國內再一次瘋狂了,從城市到鄉村,除了持旗遊行、提燈遊行外,許多人家都在家門口掛起了招魂幡,意思是告訴他們那些戰死在中國的親人,大日本皇軍爲他們報仇了

不料,這次激動持續的時間太短,僅僅一天時間,就傳來了劉一民沒死的消息,中國國民政府也宣佈在重慶公審尾高龜藏、下元熊彌和甘粕重太郎等三個大日本陸軍中將,而且公審時間同樣很短,三天內就宣告公審結束,三個鬼子中將和谷壽夫、關龜治同樣罪名,在重慶處以絞刑。

到了這個時候,任憑日本軍閥們再驕狂,也不得不深思對華戰爭的前途了。

陸相杉杉元最近心情惡劣到了極點,原因很簡單,幾次進宮晉見,天皇看他的眼神越來越冷,好幾次諷刺他提出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論調。那架勢,擺明了準備把他當作對華北作戰失利的替罪羊。

晚上回到家裡,夫人已經讓下人們準備好了酒菜,陪着杉杉元小酌。

杉杉元的愛女杉杉雲子自從上次被父親教訓後,關在家裡反省了很長時間,直到她理解透了父親的苦心,杉杉元這才准許她自由活動。

杉杉元正在喝酒的時候,杉杉雲子也回家了。杉杉元問女兒今天都幹什麼去了?

雲子告訴父親,今天和幾個大臣家的女兒一道進宮面見良子皇后去了。

杉杉元馬上問女兒良子皇后心情好不好?對雲子態度和藹不?

雲子有點害羞地說:“不敢擡頭看皇后陛下的臉,但是喝茶的時候,皇后陛下特意命女官給她拿了茶點,還誇雲子生的美麗。”

杉杉元一聽,抑鬱的心情略有好轉,讓女兒一起吃飯。

這杉杉雲子是杉杉元的掌上明珠,愛若珍寶,見父親要她一起吃飯,就去把晉見皇后陛下的禮服換下,穿上平時在家裡穿的和服,陪着父母吃飯。

吃着吃着,杉杉雲子就說,她們晉見完皇后娘娘後,又去做佛事,爲玉碎的勇士們祈福。做佛事的人很多,聽寺院的大師們說,除了爲玉碎的勇士們祈福外,更多的人都是爲了保佑親人們能夠平安回來。

雲子的話讓杉杉元心裡哀嘆不已,看來,不光是裕仁天皇、近衛文磨首相有了改弦更張之意,民衆中也開始有厭戰情緒了。這也太可怕了

杉杉雲子畢竟是個不諳世事的大姑娘,哪裡能看出老奸巨猾的父親的心思,說是幾個大臣家的小姐都說了,願意爲大東亞聖戰服務,並且說雲子長的這麼美麗,要是能見到支那戰神劉一民,說不定就可以把他迷的神魂顛倒,讓他乖乖地向大日本帝國投降。

說到這裡的時候,杉杉雲子一臉嬌羞,好像劉一民就在她臉前一樣。惹得杉杉元又是一陣大怒,罵女兒不知道戰場的兇險,淨說一些小孩家的話。那劉一民青面獠牙,就象書上畫的餓鬼一樣,哪裡能配得上出身高貴的杉杉家的雲子小姐麼再有這樣莫名其妙的想法,就繼續禁足。

嚇得雲子再也不敢多嘴,一家三口不言不語地吃完了飯。

第二天一大早,杉杉元就進宮參加御前會議。

這次御前會議,還是研究對華戰略問題。

陸相杉杉元首先發言,這老鬼子,拿着一摞稿紙,詳細地報告開戰以來陸軍取得的戰績。

杉杉元並沒有胡說,基本上是如實報告。按照他的說法,北起包頭、南至廣州,日軍已經佔領了中國黃河以東、以北和平漢路以東的廣大區域,蔣介石政府被迫內遷重慶,中國的大城市和最富裕的地區都被皇軍佔領,並且在華北、華中都成立了協助皇軍作戰的政權,組建了有一定戰鬥力的皇協軍。

戰損方面,由於是御前會議,也不需要隱瞞,杉杉元也是如實報告。據他說,開戰以來,日軍損失慘重,海軍損失包括兩艘航空母艦在內100多艘艦船,陸海軍共損失飛機1500架,陸軍損失戰車、汽車接近3000輛,損失武器數十萬件。陸軍傷亡高達65萬人,其中華北戰場傷亡30萬人,華中戰場傷亡35萬人。單看傷亡數量,華北戰場比華中戰場小,但實際上華北戰場的損失比華中戰場大的多,原因是華中戰場負傷數字遠遠超過戰死數字,許多傷兵可以重返戰場。華北戰場恰恰相反,戰死數字大大超過負傷數字,而且不成比例。根本原因就在於華北戰場有一支領導的八路軍,這支部隊作戰異常頑強,華北戰場的傷亡數字主要是由他們造成的,特別是八路軍劉一民部,皇軍部隊成師團、旅團整建制玉碎的,都出自於劉一民部手筆。而且,大日本陸軍剖腹自盡的兩名中將、被俘處死的五名中將、戰死的四名中將都是遭遇該部毒手。死於劉一民部攻擊的少將一下官佐多不勝數。

接着,杉杉元報告了目前對華作戰存在的問題。一個是兵力不足,從北到南四千公里的正面戰線,大日本陸軍現有兵力顯得非常薄弱,大多數地區一平方公里達不到一個皇軍士兵駐守的水平。結果是皇軍在漫長戰線上與蔣介石政府軍作戰,控制了點和線。八路軍、新四軍在皇軍佔領區肆意發展,不斷襲擊、攻擊和破壞,把佔領區變成了他們擴充武裝和根據地的天堂。二是官兵素質下降。開戰之初,皇軍士官級以上的軍官均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軍事素質和指揮技能較高。隨着部隊擴編和戰爭大量減員,士官標準學習期已由四年減爲一年半,就這還滿足不了戰爭需要,不得不從士兵中選拔基層軍官,導致基層部隊指揮能力呈下降趨勢。士兵的情況更糟糕。開戰之初,90%以上的士兵爲20多歲的現役和預備役青年,身體健壯,受過專門訓練。但是隨着部隊傷亡過大,不得不擴軍和補充部隊,新補充士兵往往只經過3個月強化軍訓就充實部隊。這個情況不但體現在各常設師團、特設師團的補充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新組建的警備師團上。支那土八路教導師師長劉一民就公開宣稱皇軍警備師團是新兵團、垃圾部隊。現在,大日本陸軍各師團中,現役兵僅佔11.3%,預備役兵佔22.6%,後備役兵佔45.2%,補充役兵佔20.9%。這種兵員結構導致官兵軍事素質逐步下降,嚴重影響戰鬥力。三是武器裝備和彈藥糧草補給困難。華北方面軍之所以遲遲不對山東的劉一民教導師發動攻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補給跟不上。由於劉一民部先後襲佔天津、青島、連雲港和濟南,等於把華北方面軍的武器彈藥儲備全部搬空了。上次70萬大軍圍剿山東,補給都是從本土、滿洲和華中三個方面調運的。現在,華北方面軍無錢、無糧、無足夠的武器彈藥,只能勉強維持防禦,不可能發動大的持續性攻勢作戰。雖然想了很多辦法,從本土和滿洲向華北緊急調運,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連續作戰的需要。

杉杉元報告完後,裕仁天皇的眼睛不住地在杉杉元臉上掃來掃去,看得杉杉元不得不垂下頭來,不住聲地說臣有罪。

令杉杉元想不到的是,裕仁天皇竟然冷冰冰地說道:“身爲陸相,開戰之初信誓旦旦地向朕保證三個月滅亡中國。現在一年半過去了,愛卿又振振有辭地向朕報告損失多麼慘重,情何以堪?好在愛卿總算有所進步,知道講幾句實話了。”

杉杉元冷汗直流,汗珠子掉到鬆之閣的地板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震得屋子裡參加御前會議的人心頭都一顫一顫的。

要是擱在稍有點血性的人身上,天皇如此不待見他,譏刺他,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杉杉元不是沒有血性,如果沒有血性他就不會一心一意協助裕仁天皇發動侵華戰爭了,只不過是捨不得他的陸相職位而已。

裕仁天皇額頭上青筋直蹦,陰冷的目光死死地盯在杉杉元臉上,又繼續說道:“陸相對下一步作戰有和計劃?”

杉杉元心裡一輕,覺得總算熬過一關了,馬上奏到:“陛下,根據對華作戰的實際情況,臣以爲應該加緊追擊蔣介石主力,逼其投降或將其徹底消滅。然後再回師清剿華北的八路軍。”

不等杉杉元說完,裕仁天皇把手一拍,就開始了怒斥:“愚蠢愚蠢之極到現在爲止,你難道還看不清八路軍成了制約大東亞聖戰的關鍵因素麼?一味的追擊蔣介石政府軍,結果導致八路軍在佔領區一步步坐大,讓他們佔領了山東、基本控制了山西,連綏遠、察哈爾都出現了土八路的根據地,他們的部隊甚至進入了南滿。作爲陸相,對今天的戰局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杉杉元沒有想到一語不合竟然導致天皇的訓斥愈加嚴厲,忙再一次跪地磕頭,不住聲地說“臣有罪、臣惶恐”

裕仁天皇有點厭惡地看了一眼杉杉元,語氣越來越冷了:“都是一羣飯桶,你是,寺內壽一也是。分析起來一套一套的,打起仗來一塌糊塗。三路大軍,竟然坐視劉一民在山東逍遙自在。我看寺內壽一是被嚇破膽了。杉杉元大將,你不用在做陸相了,到華北去擔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吧,把那個倒黴蛋寺內壽一換回來。這一次,我要看看勇猛追擊、速戰速決的杉杉元大將能不能一舉消滅劉一民主力,恢復山東治安。”

杉杉元已經傻了,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裕仁天皇不但罷免了他的陸相職務,還一腳把他踢到了華北去和劉一民交手。跪在那裡一聲不吭,渾身顫抖不止,也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嚇的。

近衛文磨知道裕仁天皇今天一定要懲罰杉杉元和寺內壽一,這也是他的意見。誰讓上次杉杉元和寺內壽一兩個混蛋在天皇面前聯手頂撞他呢?但是這個時候近衛文磨還得有個態度,不然的話,他會把陸軍得罪完的,這內閣首相還能不能幹下去都很難說了。要知道,如果陸軍執意不派陸相的話,內閣非得辭職不可。

近衛文磨瘦削的臉上波瀾不驚,慢悠悠地說道:“陛下,陸相大人在任內兢兢業業,爲支那戰事熬盡了心血。雖說沒有實現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目標,但畢竟佔領了華北、華中、華南廣大地區,還攻佔了中國的首都南京,功不可沒之所以華北戰事出現重大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陸軍對八路軍的游擊戰術不熟悉,讓八路軍鑽了空子。懇請陛下三思,內閣不可一日無陸相”

近衛文磨對杉杉元的評價算是比較中肯的,杉杉元聽的心頭一熱,差一點留下淚來。

裕仁天皇並不是要把杉杉元一掌拍死,說實話,他還真離不了杉杉元、閒院宮載仁親王這兩個得力臂助。只不過與八路軍連續作戰失利和五個中將的被公審、那麼多部隊的玉碎讓他在友邦面前丟盡了臉,一腔怒氣無處發泄,只好拿杉杉元當替罪羊了。要不,他也不會在大戰之際換將,讓杉杉元去替換對八路軍比較熟悉的寺內壽一了。

裕仁天皇揮揮手,制止了近衛文磨。緩和一下語氣,裕仁天皇說道:“杉杉愛卿不做陸相併不是受了什麼處分麼華北方面軍作戰任務大,寺內壽一回任後沒有任何起色,調整一下是必要的。至於陸相,華北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可以擔任。朕原意是讓他回來擔任軍事參議官或者是朕的侍衛長的,現在就讓他出任陸相吧”

這本來都是近衛文磨和裕仁天皇捏好的,到此算是唱完了雙簧戲。

之所以會有這種人事變動,主要原因是裕仁天皇、近衛文磨、閒院宮載仁親王都看清了侵華戰爭是一個泥坑的現實,要改變政治策略了。必須得搬開杉杉元、寺內壽一、畑俊六這三個主張速戰速決的軍中巨擘,以免他們反對。

其實,寺內壽一、畑俊六都已經看到了對華戰爭不可能速勝。寺內壽一還給天皇發了密報,陳述了政治軍事並重、誘降蔣介石、重點打擊八路軍的想法,與天皇和近衛的想法應該是一致的。也可以說,裕仁天皇和近衛首相的想法就來自於寺內壽一的密報。只是不知道近衛文磨是要報復寺內壽一還是天皇想保護寺內壽一,竟然尿到了一耳光壺裡,想到了以杉杉元來代替寺內壽一。

到了這個時候,杉杉元只好灰溜溜地磕頭謝恩,準備御前會議結束後就回去交接工作。

近衛文磨開始奏報了。

據近衛文磨統計的數字,開戰以來,除了原有的陸海軍兵工廠外,實施了兩次軍需動員,共動員4000家民營工廠生產軍需品,但均未達到軍方需求。特別是華北作戰,損失猶大,都已經不是補充的問題了。每一次戰後都等於重建部隊,從軍裝到武器彈藥和車輛裝備、戰馬,都得重新配備。截止到武漢會戰結束,整個軍費開支達到了130億元的令人吃驚的高度。這130億元中,60%來自於發行公債。巨大的戰爭消耗,損害國內經濟。目前日本進出口總額下降,黃金儲備減少,電力不足,糧食減產。最可怕的是,由於軍工的畸形發展,刺激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針對這種情況,近衛文磨奏報到:“內閣一致認爲,武漢會戰取得的最大戰果,是將蔣介石國民政府由中國中央政府變成了地方政府;八路軍的崛起嚴重影響了對華作戰的順利進行;速戰速決戰略已經失敗,單憑武力不能征服中國”

裕仁天皇問道:“首相閣下,既然內閣已經得出了結論,有無良策呢?”

到了這個時候,近衛文磨終於亮出底牌了,只聽他胸有成竹地說道:“陛下,內閣研究後認爲,今後對華作戰,必須改變戰略。把單純的軍事進攻轉化爲政治進攻爲主、軍事打擊爲輔。政治進攻方面,兩個方略。一個是誘降中國第一流人物,組建有號召力、願意與大日本帝國合作的中央政府,、反蔣,在國際上孤立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促使蔣介石政府投降或崩潰,實現對華作戰的和平解決。另一個是改變過去不以蔣介石政府爲談判對手的強硬立場,誘降蔣介石,以爲旗號促蔣與我們談判。總的策略是以華制華,分化瓦解中國的反日陣線,促使中日戰爭走上政治解決的軌道。軍事打擊方面,在華中、華南對蔣介石國民政府軍採取守勢作戰,以保守佔領地爲原則,集中力量打擊華北之八路軍和華中之新四軍,開展大規模的華北治安作戰,將勢力消滅在華北。最理想的結果是,形成大日本陸軍與蔣介石部隊、閻錫山部隊聯手進攻部隊。”

裕仁天皇兩眼放光,當即指示近衛文磨把日本政府的善意向全世界公佈,責成總參謀長閒院宮載仁親王負責,根據新的戰略方針制定對華作戰指導意見,下發前線各部隊執行。

御前會議結束後,比歷史上的近衛第二次聲明整整晚了第二次聲明。全文如下:

“今憑陛下之盛威,帝國陸海軍已攻克廣東州、武漢三鎮,平定中國重要地區。國民政府僅爲一地方政權而已。然而,如該政府堅持抗日容共政策,則帝國決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潰爲止。

帝國所期求者即建設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新秩序。這次征戰之最後目的,亦在於此。

此種新秩序的建設,應以日滿華三國合作,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建立連環互助的關係爲根本,希望在東亞確立國際正義,實現共同防共,創造新文化,實現經濟的結合。這就是有助於東亞之安定和促進世界進步的方法。

帝國所希望於中國的,就是分擔這種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責任。帝國希望中國國民善於理解我國的真意,願與帝國協作。固然,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方並不予以拒絕。

帝國深信不疑,各國也將正確認識帝國的意圖,適應東亞的新形勢。特別是對各盟國的一貫厚誼,深表滿意。

東亞新秩序的建設,淵源於我國的建國精神,完成這一建設,是現代日本國民的光榮任務。帝國必須在國內各個方面堅決進行必要的革新,以謀擴充國家的整體力量,排除萬難,爲完成這一事業而邁進。

政府在此聲明帝國一貫的方針和決定”。

第209章 晉祠(二)第1444章 覆滅(四)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14章 向北突擊第940章 魯西南之戰序幕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99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開始第754章 重合第614章 回家第1054章 憂心如焚(續)第1316章 上菜了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444章 周村血戰(十)第862章 老子是沈南塘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495章 炸了鍋了(續)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75章 磨合(二)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445章 周村血戰(十一)第419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五)第1188章 計劃搶運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743章 零打碎敲第451章 罪與功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1094章 大戰前奏(續)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22章 一等紅星獎章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262章 冀南風雲(二)第1253章 漢奸壞事兒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138章 東風第一枝(六)第1579章 番外 一?受降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811章 裂痕徵兆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667章 聚殲(四)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498章 向北出擊(一)第1102章 戈蘭壕vs戰車師團第1123章 南苑第1253章 漢奸壞事兒第139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482章 血染富金山(一)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896章 掣肘(續)第364章 規勸第331章 滕縣之殤(二)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1584章 番外 六、日本戰後重建問題第198章 襲取太原(十一)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101章 戰車第一師團出動了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504章 襲佔安丘(二)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1356章 激戰長春(七)六九四章 年底談話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186章 誓師第564章 破城(三)第651章 收網第811章 裂痕徵兆第642章 梅花陣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1557章 嚇死汪精衛(續)第494章 炸了鍋了第1345章 攻進長春(續)第830章 鬧劇第753章 戰地柔情第804章 抗日山(續)第617章 心裡話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1276章 匪夷所思第214章 東進序曲第192章 襲取太原(六)第222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三)第1551章 針鋒相對(續)第1104章 太君,他是俺姐夫第618章 擴軍方案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1459章 滾湯沃雪第1467章 喬巴山(續)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534章 青州戰記(一)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
第209章 晉祠(二)第1444章 覆滅(四)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14章 向北突擊第940章 魯西南之戰序幕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99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開始第754章 重合第614章 回家第1054章 憂心如焚(續)第1316章 上菜了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444章 周村血戰(十)第862章 老子是沈南塘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495章 炸了鍋了(續)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75章 磨合(二)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445章 周村血戰(十一)第419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五)第1188章 計劃搶運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743章 零打碎敲第451章 罪與功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1094章 大戰前奏(續)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1055章 棗宜會戰序幕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22章 一等紅星獎章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262章 冀南風雲(二)第1253章 漢奸壞事兒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138章 東風第一枝(六)第1579章 番外 一?受降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811章 裂痕徵兆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667章 聚殲(四)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498章 向北出擊(一)第1102章 戈蘭壕vs戰車師團第1123章 南苑第1253章 漢奸壞事兒第139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482章 血染富金山(一)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896章 掣肘(續)第364章 規勸第331章 滕縣之殤(二)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1584章 番外 六、日本戰後重建問題第198章 襲取太原(十一)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101章 戰車第一師團出動了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504章 襲佔安丘(二)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612章 中央委員第1356章 激戰長春(七)六九四章 年底談話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186章 誓師第564章 破城(三)第651章 收網第811章 裂痕徵兆第642章 梅花陣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1557章 嚇死汪精衛(續)第494章 炸了鍋了第1345章 攻進長春(續)第830章 鬧劇第753章 戰地柔情第804章 抗日山(續)第617章 心裡話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1276章 匪夷所思第214章 東進序曲第192章 襲取太原(六)第222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三)第1551章 針鋒相對(續)第1104章 太君,他是俺姐夫第618章 擴軍方案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1459章 滾湯沃雪第1467章 喬巴山(續)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534章 青州戰記(一)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