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東風第一枝(六)

兵工廠回來後,劉一民由於喝了點酒,感覺心情激星嬰陪着在後院裡散步。

邊散步邊想,青黴素很快就要生產出來了,這子彈、炮彈復裝也弄成了,金礦也找到了,鐵礦、煤礦、油田只是看什麼時機合適去找而已,只等主席他們到後,把土改提前搞了,再行一下貨幣,那陝西的大事就基本搞定了,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展。要是不出意外,等兩年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的時候,紅軍主力部隊實力就大大提高,而且有可靠的大後方和武器彈藥補充,到時候對上日本鬼子,呵呵,那可就有得好瞧了。

心裡得意,想着想着就笑出聲來。

唐星櫻不知道劉一民心裡想什麼,但知道心上人一定是開心之極,就伸手握住劉一民的手說:“想什麼呢?看把你高興的。”

劉一民看了一眼唐星櫻,笑着說:“我在想啊,我們美麗的星櫻晚上做夢的時候會不會夢見我?”

唐星櫻嚶嚀一聲就往劉一民身上靠。劉一民忙扶着她,低聲說:“周圍都是戰士們。”

唐星櫻擡起眼看了一下四周的警衛戰士,說了聲:“死人,害我丟人!”然後又說:“我們回去吧,萬一你有什麼事呢?”

劉一民點點頭,讓唐星嬰回去休息,自己也回到了辦公室。

回到辦公室後,劉一民還是抑制不住心裡的興奮,腦袋裡跑馬一樣,一會兒想製藥廠的孫家琪,一會兒想曾照,一會兒想沈謙一,再想想去哪裡弄個鍊鋼專家、煉油專家就好了。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河對岸的閻錫山現在修路、開礦、辦銀行,正幹得歡呢,不知道能不能去他哪裡挖一些工程師和技術工人

一想到閻錫山,劉一民心裡咯噔一聲,就覺得哪裡出了問題。

仔細一想。自己地紅七軍團現在地部署太散了。11師率獨二師在渭南、潼關一線與中央軍對峙;12師、13師前出甘肅地天水和平涼一線。型似兩個拳頭。看着馬家軍;馮達飛地獨一師守漢中。張洪濤地獨三師守銅川、咸陽。陳大勇地獨四師守寶雞。軍團直屬部隊守西安。這樣地話。黃河一線幾乎沒有設防。

自己原來地佈置一直是建立在閻錫山不會渡河西進地基礎上地。理由是閻錫山此人守成有餘、攻勢不足。晉綏軍也是一支擅長防守地部隊。可是萬一閻錫山渡河西進呢?那豈不是陝西敝開了懷抱任晉綏軍橫衝直闖麼?

想想閻錫山這個人地歷史。就覺得原來自己地判斷很可笑。一個敢於挑樑動中原大戰問鼎天下地人。爲什麼就不能渡河西進呢?此人可不能小瞧。在民國曆史上。閻錫山地地位那可是舉足輕重地。他可不是張學良。也不是軍事行、政治不行地白崇禧。從和北洋軍閥爭鬥到和蔣介石爭鬥再到與日寇周旋與對抗。此人一直都是政治、經濟、軍事三樣齊上陣。一般人只看到他地三個雞蛋跳舞和“中”地哲學。要是自己也這麼看。那可真地是小看閻錫山這個智慧型統帥了。

能讓孫中山託以北方大事、和泰戈爾探討詩歌與哲學地人。會是那麼簡單麼?

再說閻錫山地十三太保可都是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地。對閻忠誠不說。軍事上也都有一手。特別是傅作義。那可是一個赫赫威名地戰將。自己實施地遠距離奔襲。傅作義歷史上不是也做過麼?

想一想中原大戰時閻錫山十四個軍、四個騎兵師、七個炮兵旅地龐大兵力。劉一民就覺得自己孟浪了。雖然此時閻錫山地晉綏軍和中原大戰時沒法比。但仍然有四個正規軍、一個護路軍、三個獨立旅。還有騎兵和炮兵。而且隨時都可以擴軍。要是這樣一支部隊精銳盡出。殺過黃河地話。那陝西就將面臨中央軍、晉綏軍、馬家軍地聯合攻擊了。

當年紅軍東征時,就是因爲小看了晉綏軍的戰鬥力,在兌九之戰中無功而返,當然,當年紅軍地裝備和兵力與今日不能比。但解放戰爭時期楊得志攻應縣、陳起的汾孝戰役、張家口爭奪,都證明了晉綏軍地戰鬥力。自己雖然不懼閻錫山的晉綏軍,可也不能不考慮蟻多咬死象地問題啊!

原來想的靠搞個閱兵式震懾閻錫山地想法,應該會有點作用,但絕對不會有決定性作用。

要知道,蔣介石這個人在問題上可是意志堅如鋼鐵,而且最擅長拉攏各方政治勢力,放着閻錫山這麼龐大的兵力,他會不用麼?恐怕爲了把閻錫山拉上戰車,不知道會花多大代價呢!蔣介石的秘使很可能現在就正在閻錫山的府上做客呢!

閻錫山的下一步棋會怎麼走呢?自己該怎麼應對呢?

越想越煩,酒意逐漸散退。劉一民索性再次走出辦公室,到院子裡漫步。

正月十六的晚上,月亮又圓又大,把院子裡照的通明。可惜天有點冷,不然還真有點踏月漫歌的味道。

劉一民覺得月光就要沁入自己的心扉了,冷冷的,好象要把自己的每一根神經都要清洗一番一樣,思慮也爲之澄明。

必須得制止閻錫山參戰,不然的話,自己的紅七軍團腹背受敵,壓力太大。現在可不同於過去,過去是打了就走,不考慮守土問題,現在佔了陝西,還要把它建成堅固的根據地,豈能讓人隨隨便便就來折騰一下?再說,自己的目的是教訓蔣介石,打疼他,讓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可不是要把中國的力量都消耗在內戰中

。要是在陝西和蔣介石、閻錫山纏鬥不休,那日軍一旦全面侵華,估計蔣介石、閻錫山會垮的更快,那麻煩就大了。

可是怎麼樣才能制止閻錫山渡河西進呢?

現在的敵我態勢很明確,川北方面,率紅一、九軍團和四方面軍的311軍、33軍與陳誠、薛嶽地中央軍、鄧錫候部和潘文華四川南路主力對峙,其中紅311軍還負責監視楊虎城17

力;彭德懷、徐向前率紅三、五軍團和四方面軍主力東地區部隊、東北軍對峙,自己的紅七軍團潼關方向是中央軍、安康有17路軍、黃河對岸是晉綏軍,陝甘交界是馬家軍。根據地有了,戰略空間有了,但敵人的包圍圈並沒有徹底打破。

這樣的戰略態勢很不好,紅軍各主力都被敵人牽制,如果一旦生大戰,那就是四面迎戰,不要說自己這個穿越,就是和他的戰友們恐怕都不會這樣做。唉,要是當時趁勢解決了馬家軍和楊虎城部就好了。要是解決了他們,不但能改善這種戰略態勢,恐怕也就徹底打消了閻錫山渡河西進的念頭。

看來,必須要趕在蔣介石動手前解決馬家軍的問題,使後方徹底穩固才行。

如果解決馬家軍得手,閻錫山自然能看出戰略形勢轉換,恐怕就不會輕易供蔣介石驅馳了。

只是這解決馬家軍地時機需要好好琢磨,現在是停戰時期,自己不可能冒破壞停戰談判的風險去硬幹,那樣中央也不會允許。要是馬家軍主動進攻就好了,可惜那些傢伙也不是傻傻,不會輕易犯險的。

唯一地辦法是在潼關和黃河河防遲滯敵人,集中主力西進,解決馬家軍後,再揮師東返,擊退閻錫山和中央軍。

這中間一個不穩定因素就是楊虎城部,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聞風而動。對於這樣一支歷史上在抗日戰場上浴血拼殺過的部隊,自己實在是下不去手,最好是他們能接受改編。但現在看來,中央的工作做的並不成功。楊虎城部還是個變數,必須有部隊監視和牽制他。

兵到用時方恨少,真正面臨大戰的時候,才感覺自己的七軍團兵力還是不足。可笑前幾天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想着自削兵權,分割部隊呢。簡直是腦子進水!

算了,先不想了,先集中力量把屯墾和大練兵完成再說,等主席他們到了,向他們彙報一下,他們可是戰略大家,一定能幫助自己地。

想到這裡,劉一民不再思考,轉身就回去休息了。

張羣這幾天過的是有滋有味。

張羣此時的本職是湖北省主席,但作爲蔣介石最親信的幹部之一,每當有大事時,張羣總是承擔一些重要任務,比如遊說張學良易幟、負責對日談判等。所以,當蔣介石指定他負責與紅軍談判時,他沒有猶豫就接受任務了。

張羣知道蔣介石的底牌,他此行北上與其說是與紅軍談判,還不如說是來拉攏閻錫山,讓閻錫山集中兵力渡河西進,與在潼關的中央軍和陝甘邊界的馬家軍一道夾擊佔領陝西的紅軍。

不過,張羣也有自己地想法,內心裡對蔣介石的方略也很不以爲然。對日本很瞭解的張羣知道,日本人虎視眈眈,正不斷挑起事端。此時集中兵力與紅軍纏鬥,實爲不智。不過,蔣介石的命令不能違背,自己只能依令行事。

好在此行不負重託,看閻錫山的樣子,已經動心

。笑話,行政院長、國防部長、副總司令,哪一個職位不讓人心動啊?特別是行政院長,連委座現在都還沒當過呢,汪精衛正乾地有滋有味呢!可笑汪精衛做夢都想不到,他那邊還在神氣活現地號施令,這邊作爲交易籌碼已經將他賣了。這就是政治,讓多少男人心醉神迷的政治!

感覺大事底定地張羣,心情舒暢,帶着自己的幕僚,在太原好好地享受了幾天,把晉祠等山西名勝遊覽了個遍,這纔要求再次拜會閻錫山,讓閻錫山表態。

與張羣地感覺不同,閻錫山此時還處於矛盾之中,手下將領的意見也不統一。大家不是不願意去打紅軍,而是被何健吃癟、薛嶽受損、胡宗南被殲地事實弄得心神不定。這要是渡河參戰,勝了皆大歡喜,那要是敗了呢?委員長家大業大,損失點人馬不算啥,可現在的晉軍不是前幾年中原大戰時候的晉軍,哪裡能損失得起麼!

再說,現在的紅軍可不是在江西被圍剿時候地樣子了,兵力比原來雄厚多了,而且又是大勝之後,士氣高昂。此時去與紅軍作戰,實在不是好時機。

可是如果這個時候不配合中央軍把紅軍打敗,讓他們在陝西站穩了腳跟,恐怕就再也沒有打敗紅軍的機會了。紅軍不是軍閥,願意固守一地,他們可是心懷天下,今天不打他們,明天他們就可能來山西展。到時候,單憑晉軍,能不能擋住紅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再說蔣介石許的條件也實在很誘人,行政院長、國防部長的職位不是隨便許人的,何況還不過問山西事務呢!至於副總司令,閻錫山不想,手下的人也不想,又不是沒幹過,那位置可有可無,有實力了啥都好說,沒實力啥都不是。

不過,蔣介石此人靠不住,他說的話從來都不算數,貴州地王家烈就是前車之鑑,搞不好他滅了紅軍之後還會趁勢進入山西。那到時候,不但好處沒撈着,反而引火上身。

張羣求見的時候,正是閻錫山犯愁的時候。

一聽說張羣到了,閻錫山不願失了禮數,慌忙迎了出來。兩個人寒暄不已,把臂而入,到客廳坐定。

閻錫山先問張羣在太原玩地怎麼樣,飲食能習慣不能。

張羣說:“太原真是個好地方,難怪當年李淵父子能從此起家,席捲天下,真的是山川形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特別是晉祠,周柏漢槐、宋代彩繪、難老泉水,令人留戀忘返。幸虧現在天氣不對,若是春來的時候,恐怕自己就想常住晉祠,樂不思蜀了。至於飲食,自己是四川人,口味重,天下的飲食皆能適應,有勞百川兄掛懷了。”

閻錫山哈哈大笑,說道:“嶽軍啊,我也不叫你主席了,誰讓我們兩個這麼投緣呢?我告訴你啊,等到春天的時候,這汾河兩岸,桃紅柳綠,帶上一罐杏花老酒,沿河賞玩,看山西兒女田園勞作,聽民歌唱和

柳笛,那纔是真正的賞心樂事啊!”

張羣也撫掌大笑:“那豈不是‘莫春,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風乎舞,詠而歸。’的意境麼?百川兄好興致!”

閻錫山激動地說:“知我,嶽軍也!”

張羣可不想這樣談詩抒情,話題一轉就說:“百川兄,可惜,現在還不是我們欣賞田園風光、詠梅放鶴地時候啊!這日本人虎視眈眈,隨時都有難的可能。紅匪又連克成都、西安兩座名城,氣焰囂張。國事艱難啊!”

閻錫山眉頭一皺,這傢伙迫不及待,大煞風景麼

!就慢聲說道:“嶽軍,這日本人最近這麼不安分,難道委員長都看不到麼?我們難道就不能把兵力、精力集中到抗日上來麼?”

張羣心笑,這老狐狸,這個時候了還給我說這話,委座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你又不是不知道,給老子打什麼迷糊眼麼?就說:“百川兄,委座的精神是早日剿滅紅匪,穩定國內,然後再以舉國之力抗日。這個辦法也是一個治本辦法,你是黨國元勳,這些政策你是清楚的。”

閻錫山沉吟片刻,說道:“嶽軍,問題是這紅匪不好打啊!想想何健的三個師、薛嶽的人、胡宗南地第一師,讓人膽寒啊!與其與他們廝殺,不如讓他們去與日軍對陣。借日軍的手消滅他們,豈不是更好麼?”

張羣說:“百川兄,這個辦法不是沒想過,問題是異常狡猾,他是不會與日軍硬拼的。怕的是他不去打日本人,而是來山西搶地盤。那樣的話,有了陝西、山西,就成燎原之勢,這以後恐怕就拿他們沒辦法了。”

閻錫山笑笑:“這山西那是他想來就來地麼?我三晉子弟豈是好相與的,他不來便罷,如果來了,一定讓他灰土土地逃走。”

張羣撫掌大笑:“百川兄說地好,委員長要的就是這句話。不過,與其讓他們荼毒山西時候趕走他們,不如在陝西聚殲他們。這打仗麼,最好還是在別人地地界上打。百川兄以爲如何?”

閻錫山說:“話是這麼說,可是事情不那麼簡單。現在我軍全線取守勢,紅匪咄咄逼人。這個時候最要緊的就是守好防線,莫讓紅匪鑽了空子。”

張羣一笑:“百川兄,我軍之所以取守勢,是因爲委座要調整部署。我這次來與紅匪談判,一是探探他們地虛實,這二麼,就我們兩個人,你是國家干城,我就不瞞你了,就是以談判地手段爲委座調整部署爭取時間。一旦我軍部署到位,百萬大軍鋒芒所指,紅匪必定土崩瓦解。”

閻錫山心想,你的委座又不是第一次以百萬大軍圍剿紅軍了,也沒見哪一次把他們徹底消滅了麼?就說:“嶽軍,你的百萬大軍都是那些部隊,說來我聽聽。”

張羣說:“那我就賣弄了,百川兄莫怪。這百萬大軍,委座計劃是劉湘部二十萬,配合陳誠、薛嶽二十萬精銳和張學良部進攻川北;青海、寧夏甘肅部隊從陝甘交界處向西安方向攻擊,楊虎城部從安康向西安攻擊,另抽調中央軍精銳從潼關一線突破,向西安攻擊;百川兄1精銳渡河西進,夾擊西安,委座另調精銳做總預備隊。百川兄,在這樣大軍雲集、萬箭齊的情況下,我想,紅匪縱是有三頭六臂,恐怕也難逃羅網吧!”

閻錫山想了想說:“嶽軍,恕我直言,委座這樣佈置看似天衣無縫,實際上漏洞百出。劉湘的川軍究竟有多大的戰鬥力不好說,但張學良的東北軍現在可是破落戶,一場敗仗打下來就垮了,楊虎城更是指靠不上,紅匪把他地老窩都佔了,也沒見他放個屁麼!馬家軍說不定還有一拼之力,可是萬一紅匪集中力量解決他們的話,他們根本就抵擋不住。

到時候,我們也不過是把紅匪從四川趕向陝西,再從陝西趕向甘肅。要是委座就是這樣部署的話,那對不起,我地部隊不能渡河西進,因爲過去河就回不來了。”

張羣大急,想不到這老兒如此冥頑不化,就說:“百川兄,現在紅匪戰線過長,一旦開火,他們的兵力必然分別集中在川北和潼關、陝甘邊界,陝西腹地空虛,此時正是貴部渡河西進、行雷霆一擊之時,眼見大功在即,我不知道百川兄還擔心什麼?難道委座許的條件還不能滿足百川兄麼?”

閻錫山搖頭晃腦地說到:“不是我不想建功,也不是我不想去攻擊空虛的西安

。問題是你們川北的攻擊部隊根本就不可能攻到陝西,那裡的地形我清楚,憑川軍和薛嶽剛受重創後補充的部隊,根本就沒有勝算。至於陝西,現在可是那個劉一民地部隊在駐守。此人有神鬼莫測之能,恐怕等不到你們攻克潼關和劍門關,他的刀就架在我的部隊的脖子上了。我不能拿弟兄們的腦袋去冒險。”

張羣看看沒辦法,只好說道:“百川兄,事關軍事機密,本來我是不能告訴你的,我現在就給你透個信,委座也知道川軍和東北軍不足爲依靠,很可能調在武漢、宜昌集結的中央軍主力秘密加入戰局,奇兵突襲,一戰定乾坤。具體情況我就不跟你說了,回頭你和委座直接討論吧。”

閻錫山這才說到:“要是這樣的話,這仗還能打。”

張羣馬上就追問:“那百川兄地意思是我可以給委座報告了?”

閻錫山權衡了半天,說道:“我着手整頓和集中部隊,準備渡河器材,只要川北、潼關和陝甘邊界打響,我軍可以渡河西進,直指西安,分割紅匪防線。”

張羣大喜,說道:“百川兄,等解決了陝西紅匪,我在南京給你接風,歡迎你榮升。”

閻錫山樂呵呵地說:“嶽軍客氣了,那個事情暫時不說,好像我就是爲了當官纔出兵的。這不好,再議吧!”

就這樣,滿心歡喜的張羣,辭別了閻錫山,帶着幕僚,向西安趕來。

三,也就是公曆的2月26日上午,、朱德率中了西安。

這一路走來,見紅七軍團各部隊都在搞大練兵和屯墾,等人非常興奮,感覺劉一民一手抓訓練、一手抓練兵,走在了全軍的前頭,心裡不住地誇讚劉一民看遠一步,現在就想到了後半年地糧食問題,確實是深謀遠慮。

到西安後,顧不得休息,直接召開了政治局會議,聽取周恩來關於同國民黨談判準備情況的報告,張聞天關於籌建陝西抗日民主政府情況地報告,劉一民關於佔領陝西作戰情況的報告。

彙報完後,劉一民又向政治局專題報告了兵工廠建設情況、製藥廠建設情況和金礦開採計劃,並說明爲防止日寇因搶奪資源將陝西作爲攻擊重點,金礦和製藥廠暫時軍管,嚴格保密,只限於政治局委員一級知道。

這幾個消息就象重磅炸彈,把、周恩來、朱德、張聞天、陳雲激動得就要喝酒慶祝。劉一民趁機提出,儘快籌建銀行,行貨幣,統一財政稅收,並要求中央儘快組織代表團訪問蘇聯,請蘇聯支援兵工和礦山、鋼鐵冶煉、油田開採、冶煉設備,如對方不願意支援,用黃金支付購買也行。

看幾個領導人興奮莫名,劉一民就把讓倪華在美國辦公司地事情又說了一遍,並提出不讓長們考慮資金,請批准他儘快實施到平津籌集資金的計劃。

陳雲說,籌建銀行勢在必行,現在儲備金充足,行貨幣沒有問題。至於鋼鐵和煉油設備,陝西有沒有礦山啊,別弄回來找不到礦就麻煩了。

劉一民笑着說,這陝西有煤、有油、有鐵礦,書上都有記載,光緒年間陝北就現了石油,不過那個時候人不懂,不叫石油而已。找礦地事情全部由七軍團負責,弄設備的事情由中央負責。

至於去蘇聯訪問的事情,會議很快就有定論,待與國民黨談判結束後,就派人出。

至於去平津籌措資金一事,朱老總說不準去,倪華那裡如果公司辦起來了,需要錢從繳獲資金中支付

。以後如果和國民黨和談成功了,再考慮。

會議決定牽頭,張聞天、陳雲儘快研究制定土改政策,在陝西實施土改。周恩來、負責與國民黨談判。、周恩來、朱德研究當前軍事形勢,防止國民黨利用談判對我動攻擊。

會議結束後,、周恩來、朱德和總參謀長劉伯承留下劉一民,讓他分析一下陝西目前地敵我態勢,並研究對策。

劉一民將目前已掌握的敵情報告一遍,把敵我態勢表了出來。

問:“劉一民同志,按你說的,這次談判是勞而無功了?”

劉一民作了肯定回答,然後說到:“這次談判應該是敵我雙方調整戰略部署地緩衝。蔣介石需要重新部署兵力,我軍需要編練整訓部隊,雙方都需要這個緩衝,所以才能很快達成談判的意向。唯一不足的是,停戰令下得太快了,要是晚幾天,等我們解決了楊虎城和馬家軍問題,那接下來的仗就好打了。”

點點頭,說道:“這次蔣介石再打,一定是大打,而且肯定留有殺手。從目前態勢看,這個殺手有兩個,一個是閻錫山的晉綏軍,一個是中央軍預備部隊。閻錫山的晉綏軍必然是殺向陝西,攻擊西安,將潼關方向我軍和陝甘交界方向我軍割裂,各個擊破。中央軍的預備部隊很可能是用在川北,當我們與薛嶽、劉湘、張學良殺得難分難解地時候,這支部隊就會殺出來,起決定勝負的作用。因此,我軍必須有戰略預備隊。可是目前情況又沒有這支部隊。所以,中央計劃在川北一線固守要點,主力隱蔽待機,力爭消滅一路,打敗蔣介石的圍剿。至於陝西方面,這西安能守住不能,就看七軍團了。大不了,我們離開西安,繼續長征。劉一民同志,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劉一民見幾個領導都殷切地看着自己,思考了一下,說道:“這場仗要打贏,必須儘快解決楊虎城的問題。楊虎城這個人相對比較進步,部隊裝備不行,但士兵向心力強,作戰勇敢。我們應該抓緊時間與他談判,讓他接受改編。實在不行,就接受他的條件,允許他駐守安康,互不侵犯。

不過得和他說清楚,膽敢渾水摸魚,我軍騰出手後必殲滅之。”

劉一民停了一下,看了看幾個領導,見沒有人說話,就說:“我的設想是這樣,以獨二師配屬紅二十五軍,在潼關一線阻擊遲滯敵中央軍,必要時,可以棄守潼關,對敵襲擊、騷擾、阻滯,延緩其進攻速度;以獨三師配屬陝北紅軍劉志丹部,防守黃河一線,如果閻錫山部大舉渡河,該部任務同樣是遲滯敵人。集中11師、12師、13師、獨一師、獨四師和軍團直屬部隊,秘密運動到陝甘邊界,在蔣介石開打的第一時間,徹底幹掉馬家軍主力。然後暫不作佔領甘肅打算,迅速揮師東進,如閻錫山渡河西進,我們就擊潰他,把他趕回山西。爾後在渭南附近迎擊中央軍,把它打疼打怕。如閻錫山不出兵,我們直接就在渭南設伏,收拾中央軍。”

劉伯承說:“劉一民同志,你的計劃理論上可行,問題是潼關方向擔任阻敵地部隊勢單力薄,能否抗住中央軍呢?河防部隊也很難抗住晉綏軍。搞不好這兩支部隊全部犧牲也檔不住。”

、周恩來、朱德也都用問的目光看着劉一民。

各位書友大大,山人無比感謝,各位書友實在是太擡愛了,看着月票刷刷地往上漲,山人的心啊,火熱火熱的。謝謝各位,謝謝我的朋友們,謝謝!謝謝!弱弱地問一句,保底月票沒投地,就投出來吧!謝謝大家!

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967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537章 慶功酒第1140章 偷着樂第465章 牽牛(三)第208章 晉祠(一)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023章 虎穴覓蹤第1449章 又是一個陷阱(續)第1229章 中國戰區第1373章 絕戶計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1330章 鬆遼戰役(五)第463章 牽牛(一)第213章 晉祠(六)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312章 揮師東進(三)第787章 警兆第377章 前奏第495章 炸了鍋了(續)第330章 滕縣之殤(一)第1217章 佈局東北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918章第716章 毒計第811章 裂痕徵兆第703章 另尋戰機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964章 攻佔石門(四)九四三章 魯西南之戰一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1005章 送別(續)第1153 屁股決腦袋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第1326章 鬆遼戰役(一)第262章 冀南風雲(三)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1488章 對決第1143章 博弈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732章 喋血贛江(四)第939章 急惱的多田駿第1269章 矛隼第1047章 全身而退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949章 魯西南之戰(七)第414章 浩劫(六)第23章 萌芽的狙擊意識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1191章 繳獲第1133章 掩耳盜鈴第112章 鏈黴素第1491章 戰場視察第1007章 我要回家(續)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696章 南打北拉(二)第1577章 越南三分而治第1480章 揮師入關(續)第1353章 激戰長春(四)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1123章 南苑第511章 橫掃(一)第380章 魯中戰役(三)第24章 紅軍後衛團六九三章 辣手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530章 釣魚第198章 襲取太原(十一)第757章 葉挺軍長第1483章 灤河大戰(一)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1351章 激戰長春(二)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242章 沸騰的天津(一)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540章 青州戰記(七)第1179章 夜色第1445章 覆滅(五)第1008章 新年禮物第330章 滕縣之殤(一)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1239章 乘風而來(續)第926章 清清蒙陽河(續)第190章 襲取太原(四)第1295章 大起義第491章 武漢上空的鷹(七)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657章 重炮傳奇第391章 東望青島(一)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1480章 揮師入關(續)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988 劫後重逢
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967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537章 慶功酒第1140章 偷着樂第465章 牽牛(三)第208章 晉祠(一)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023章 虎穴覓蹤第1449章 又是一個陷阱(續)第1229章 中國戰區第1373章 絕戶計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1330章 鬆遼戰役(五)第463章 牽牛(一)第213章 晉祠(六)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312章 揮師東進(三)第787章 警兆第377章 前奏第495章 炸了鍋了(續)第330章 滕縣之殤(一)第1217章 佈局東北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918章第716章 毒計第811章 裂痕徵兆第703章 另尋戰機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964章 攻佔石門(四)九四三章 魯西南之戰一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1005章 送別(續)第1153 屁股決腦袋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第1326章 鬆遼戰役(一)第262章 冀南風雲(三)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1488章 對決第1143章 博弈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732章 喋血贛江(四)第939章 急惱的多田駿第1269章 矛隼第1047章 全身而退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949章 魯西南之戰(七)第414章 浩劫(六)第23章 萌芽的狙擊意識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1191章 繳獲第1133章 掩耳盜鈴第112章 鏈黴素第1491章 戰場視察第1007章 我要回家(續)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696章 南打北拉(二)第1577章 越南三分而治第1480章 揮師入關(續)第1353章 激戰長春(四)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1123章 南苑第511章 橫掃(一)第380章 魯中戰役(三)第24章 紅軍後衛團六九三章 辣手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530章 釣魚第198章 襲取太原(十一)第757章 葉挺軍長第1483章 灤河大戰(一)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1351章 激戰長春(二)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242章 沸騰的天津(一)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540章 青州戰記(七)第1179章 夜色第1445章 覆滅(五)第1008章 新年禮物第330章 滕縣之殤(一)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1239章 乘風而來(續)第926章 清清蒙陽河(續)第190章 襲取太原(四)第1295章 大起義第491章 武漢上空的鷹(七)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657章 重炮傳奇第391章 東望青島(一)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1480章 揮師入關(續)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988 劫後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