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

劉一民率警衛團趕到坊子的時候。教八旅已經和張宗援僞山東自治聯軍全面接火了。

這張宗援是日本人,原名叫伊達順之助,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仙台藩主“獨眼龍”伊達政宗後裔,年輕時因打死了人,在日本國內無法立足,只好在1921年跑到朝鮮當了警備隊隊長。

伊達順之助這傢伙是個不安分的主兒,到朝鮮時間不長就和日本冒險家勾結到了一起,幹起了侵略中國的勾當,搞開了滿蒙獨立運動,成了日本大特務土井組織的“滿蒙決死團”的一員,曾經刺殺過張作霖,不過沒有成功。

伊達順之助後來去了狗肉將軍張宗昌的部隊當顧問,認張宗昌當乾爹。張宗昌的母親不願有這麼大的幹孫子,就把他認成了乾兒,賜名張宗援。從此,伊達順之助改名張宗援,還曾加入過中國國籍,說中國話、穿中國衣、當中國人,卻專幹損害中國的事兒。

九一八事變後,張宗援與漢奸李壽山在奉天招募了一支僞軍部隊,從日軍那裡要了一個安奉地區保安司令部的番號。讓李壽山當司令,張宗援當副司令,把部隊編爲三個步兵營及騎兵連、機槍連、迫擊炮連、山炮連、大刀隊,開始瘋狂地追剿抗聯,其手段之殘忍遠遠高於一般日軍部隊。後來,張宗援的僞軍被日軍整編爲僞滿洲國防軍第一軍管區第三獨立混成旅。

盧溝橋事變後,關東軍驅使僞滿軍入關作戰,張宗援和李壽山率領一部分僞滿軍編爲滿洲國派遣軍李支隊,秘密潛入魯東地區,配合日軍主力控制佔領區,與劉黑七一起,引導日軍攻佔了日照等地,在濤雒與東北軍萬毅部打了一仗,被打的屁滾尿流。

張宗援痛定思痛,覺得之所以打敗仗是因爲部隊規模小實力差。於是,他把部隊開到了青島,以1000多僞滿軍爲基礎,借用爲乾哥哥張宗昌復仇、實行山東地方自治的名義,在山東東部地區大肆收編張宗昌舊部,很快就把部隊擴大成了兩個師。爲加強部隊戰鬥力,張宗援又把僞滿軍警衛師趙保原部要到了山東,歸自己指揮。到了這個時候,張宗援覺得原來的滿洲國派遣軍李支隊的番號已經不適應自己的部隊了,乾脆脫離了僞滿軍序列,打起了山東自治聯軍的旗號,欺騙民衆,進一步擴編部隊。

接到與第八師團東西對進、增援濰坊的命令後。張宗援心頭大喜,覺得這是一個讓山東自治聯軍揚名立萬的大好時機。因此,不等青島守備隊行動,他自己就在第一時間集結部隊,部署西進事宜。

等青島守備隊下達西進作戰命令的時候,張宗援已經把僞山東自治聯軍的三個師全部集結到了膠濟路沿線,擺好了充當惡狗先行的架勢。青島守備隊順水推舟,乾脆就讓僞山東自治聯軍打先鋒,日僞合流,浩浩蕩蕩,向濰縣殺來。

可惜,大出老特務、老浪人張宗援意外,此行並不順利。不但八路軍地方武裝找他的麻煩,連國軍滯留敵後的武裝都對他不客氣,日僞軍從青島出發後,一路槍聲不斷。八路軍地方武裝不必說了,雖然上級沒有明確傳達魯中戰役作戰計劃,但日僞軍西進必然是前線有戰事,戰鬥力如何先不說,有一分力使一分力,那是一定要阻擊日僞軍的。國軍的敵後武裝也不知道蘭封會戰進展情況。更不知道魯中戰役的絕密情況,但都是中國人,都是中國的武裝力量,見了日僞軍不打,豈不是男人不帶把麼?打,打他個狗日的!

這下好了,日軍青島守備隊坐火車、汽車,張宗援的僞軍騎馬、騎自行車、步行,那些八路軍地方武裝、國軍地方武裝打不了日軍就拿僞軍撒氣,東一槍西一炮,這邊扔兩個手榴彈,那邊用機槍打上一梭子,算是把張宗援這個假冒中國人的老鬼子氣得鼻孔都呼呼哧哧直冒熱氣。最後,張宗援的心情總算好受一點,因爲皇軍青島守備隊坐不成火車了,膠縣東面不遠鐵路就被破壞了,鋼軌和枕木不翼而飛。這樣一來,傲氣沖天的青島守備隊就不得不和僞山東自治聯軍一樣,靠坐汽車、馬車和騎馬、騎自行車甚至步行的幹活了。

過了膠縣以後,八路軍活動的更厲害了,三裡、五里就打一次伏擊,而且是一打就走,弄得日僞軍根本摸不着頭腦。

好不容易八路軍不阻擊了,筋疲力盡的日僞軍加快了行軍速度,緊趕慢趕在28日太陽落山後到了坊子地區。

張宗援這條披着中國人名的日本惡狼,骨子裡是個浪人,崇尚富貴險中求,從來都把侵略中國看成是博取功名利祿的機會,富於冒險精神。因此。他根本就看不起作爲五流部隊的日軍青島守備隊,覺得青島守備隊的戰鬥力代表不了大日本帝國陸軍的戰鬥力水平。所以,當先頭部隊與教八旅前哨陣地接觸後,急於立功的張宗援連和青島守備隊商量都不商量,迫不及待地命令趙保原的警衛師打頭陣,自己率領兩個師隨後跟進,直接向坊子一線的八路軍陣地進攻開了。等日軍青島守備隊的大島大佐接到第二軍司令官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停止前進、返回青島的命令時,張宗援的僞山東自治聯軍已經和八路軍教八旅全線接火了。

青島守備隊共有六個步兵大隊,部隊長率一個大隊與海軍陸戰隊一起留守青島,參謀長大島大佐奉命指揮部隊西進增援濰縣。這一接到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的命令,雖然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命令上沒有說明第八師團爲什麼不攻擊濰縣了,但都是軍人,大島大佐馬上就意識到從濟南來的皇軍勁旅第八師團八成是出大事了,最起碼是攻不破八路軍的防線,損兵折將狼狽逃竄了,不然的話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不會這麼急切地放棄東西對進的作戰計劃,命令自己刻不容緩立即撤回青島。這樣一來,自己的部隊就成了孤軍。

一想起中國報紙上宣傳的八路軍教導師的戰績,大島大佐眼前就出現了板垣徵四郎中將、鷲津崧平中將等一大串皇軍名將的名字,他們可都是大島大佐和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那些學子們的偶像啊,他們都隕落在了八路軍教導師的手裡。就是眼前濰縣城裡的佐佐木到一中將,恐怕結局也不妙,援軍一撤退。那佐佐木到一中將豈不是要去找他的老朋友板垣徵四郎中將了麼?

大島大佐越想越怕,汗珠子不停地往下淌,再也不願意多呆一會兒,慌忙命令部隊停止前進,迅速回撤,並命令張宗援部停止進攻,安排部隊擔任後衛,掩護主力撤退。

接到命令,張宗援百思不得其解,坊子就在眼前,衝過去就到了濰縣城下。馬上就可以和第八師團會師了,怎麼就下令緊急撤退呢?難道是精銳的第八師團都出了問題?

張宗援是特務出身,手裡有情報網,自然是清楚八路軍的戰績的。他和大島大佐不同,大島大佐需要聯想,他不需要。接到撤退命令,張宗援馬上就明白這濰縣現在已經成了大陷阱,傳說中的八路軍教導師的主力就在這裡,第八師團又步了那些被教導師消滅了的師團、旅團的後塵。不過,有一點他想不明白,天上有飛機,地上是坦克大炮,教導師怎麼就能把第八師團這樣一個常設師團給收拾了,這也太恐怖了!

佐佐木到一號稱僞滿軍之父,張宗援部隊的基礎就是僞滿軍,本來他是一心一意來救佐佐木到一中將出重圍的,現在濰城在望,只要越過坊子就可以直接攻擊圍城的八路軍。現在撤退,無疑是要放棄佐佐木到一中將了。

張宗援心有不甘,不過他比一般的日軍將領精明多了,乾的也都是欺軟怕硬的活兒,見事不可爲,自然是三十六計走爲上了。他馬上命令李壽山,組織部隊趕緊撤退,能跑多遠是多遠,反正離濰縣越遠越安全。

可惜,這個時候日僞軍再想逃跑就得問問八路軍答應不答應了。

趙山和趙捷自從奉命組建教八旅後,知道自己的部隊是新部隊,把教育和訓練抓得很緊,期望戰鬥力能快速提升。好在戰士們原來都是中央軍、晉綏軍的老兵,轉化速度快,作戰技能提高也快。見僞軍來攻,趙山心頭大喜,因爲這個時候第八師團已經被殲滅,我軍最怕的是青島日僞軍迅速掉頭逃跑,讓我軍圍殲他們的企圖落空。這僞軍一進攻,我軍就可以粘住他們。想跑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見正在進攻的僞軍突然開始後縮,趙山馬上明白敵人已經知道第八師團覆滅的消息了,也接到了撤退命令,要開溜了。這哪成,老子還沒有過癮呢!

趙山馬上命令各團出擊,追上日僞軍,粘住他們,讓他們逃跑不成。

教八旅這一主動出擊,張宗援還真撤不成了。因爲趙保原的警衛師是經過日本人訓練出來的僞滿軍精銳,也是他的僞山東自治聯軍的主力。趙保原師被八路軍粘住撤不下來,張宗援是絕對不願意走的。

僞山東自治聯軍司令李壽山是原張宗昌部將畢庶澄手下的團長,畢庶澄被張宗昌槍殺後逃到了奉天,開小飯館度日。張宗援與他在張宗昌部隊時是舊識,二人在奉天相遇後馬上就混到了一起,張宗援拉的僞軍隊伍就讓李壽山當司令。歷史上張宗援後來把李壽山送進了監獄,實際上就是軟禁。

李壽山跟着畢庶澄學了一些軍事本領,這一見趙保原部撤不下來,就知道事情麻煩了,八路軍的目的分明是要拖住趙保原部,爲他們主力趕到贏得時間,這個時候再優柔寡斷,恐怕時間不長就會陷入八路軍的包圍圈,落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但就這樣撤退的話,就得把趙保原師留給八路軍,那等於抽了自己的山東自治聯軍的脊樑骨,萬萬使不得。只有讓皇軍配合,發動一次攻擊,打退八路軍的進攻,才能安全撤離。

李壽山忙給名義上是副司令實際上是自己的老闆的張宗援分析了情況,告訴他必須全線反擊,打退八路軍進攻,才能把部隊撤下來。這樣子就必須得有皇軍配合才行。

張宗援知道李壽山講的有道理,就讓李壽山指揮部隊反擊,自己去找大島大佐聯繫,讓皇軍助一臂之力。

李壽山在東北隨張宗援經常追剿抗聯,幹了許多令人髮指的壞事,但他沒有和八路軍交過手,對共產黨八路軍的認識還停留在對抗聯認識的水平上,認爲教導師的戰鬥力就是再強,遇上第八師團最起碼也應該是個兩敗俱傷的結局,甚至八路軍死六個人第八師團也不一定能死一個人。現在雖然第八師團生死不明,但八路軍的日子也絕對不好過,與皇軍常設師團硬碰,結局可想而知。於是,心存僥倖的李壽山把另外兩個師的僞師長叫來,要他們率領部隊從左右兩側迂迴,對追擊趙保原警衛師的八路軍實施夾擊,不求殲滅,只求擊退他們,讓部隊能夠從容撤退。

兩個僞師長將信將疑地看着李壽山,有點不太情願。

李壽山耐心地告訴他們必須救出趙保原師,否則沒有主力部隊做開路先鋒和殿後阻擊,憑他們兩個師是跑不回青島的,很可能半路上就被八路軍追上吃掉。

這一說,兩個僞師長才去組織部隊反擊了。

張宗援騎馬去找大島大佐,結果大島大佐率領青島守備隊已經轉向後撤。任憑張宗援如何說,大島大佐都不願意和他一起去反擊八路軍,反而要他留下阻擊八路軍,掩護皇軍撤退。

張宗援氣的不行,還想返回部隊指揮,就聽見遠處濰河公路橋那裡傳來了密集的槍聲。張宗援一下就驚呆了,八路軍已經截斷了部隊的退路啊!

各位書友大大:前天昨天出差,今天、明天補上。請各位投票鼓勵。謝謝大家!

第191章 襲取太原(五)第1508章 津門鏖兵(上)第830章 鬧劇第668章 近衛辭職第1295章 大起義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350章 應對第710章 血沃冀魯邊(二)第1240章 長空鏖兵第1086章 娘子關第642章 梅花陣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1246章 席捲關東州(續)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1320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續)第1223章 王實味(續)第1187章 前倨後恭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411章 浩劫(三)第29章 喋血贛江(一)第260章 南宮(三)第251章 沸騰的天津(十)第1003章 雪夜篝火(續)第760章 搞摩擦者死第777章 盛子瑾第62章 血戰洋坪鎮(一)第772章 尹集(續)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432章 烏雲壓頂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837章 日本救國軍(上)第75章 磨合(二)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569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三)第717章 毒計(續)第1270章 風掃殘雲第451章 罪與功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1192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1502章 心惶惶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243章 沸騰的天津(二)第1027章 蘭陵古鎮(續)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576章 交趾故地第1195章 四大行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558章 樹倒猢猻散第1583 番外 五、黯然銷魂者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199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一)第1222章 王實味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79章 古鎮茅臺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996章 潰敗第174章 色誘(二)第55章 烏江飛渡(二)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76章 磨合(三)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679章 安丘事變(一)第946章 魯西南之戰(四)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757章 葉挺軍長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39章 溪口之戰(八)第812章 思念第1193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續)第1427章 垂死掙扎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583章 戰地通訊(續)第594章 金澤同鄉第126章 新年快樂(二)第222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三)第1052章 聖佛寺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414章 浩劫(六)第1534章 晉綏一統第538章 青州戰記(五)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834章 審讀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898章 驚變(中)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159章 馬鴻逵的禮物
第191章 襲取太原(五)第1508章 津門鏖兵(上)第830章 鬧劇第668章 近衛辭職第1295章 大起義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350章 應對第710章 血沃冀魯邊(二)第1240章 長空鏖兵第1086章 娘子關第642章 梅花陣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1246章 席捲關東州(續)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1320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續)第1223章 王實味(續)第1187章 前倨後恭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411章 浩劫(三)第29章 喋血贛江(一)第260章 南宮(三)第251章 沸騰的天津(十)第1003章 雪夜篝火(續)第760章 搞摩擦者死第777章 盛子瑾第62章 血戰洋坪鎮(一)第772章 尹集(續)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432章 烏雲壓頂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837章 日本救國軍(上)第75章 磨合(二)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569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三)第717章 毒計(續)第1270章 風掃殘雲第451章 罪與功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1192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1502章 心惶惶第1524章 一戰定華北(十)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243章 沸騰的天津(二)第1027章 蘭陵古鎮(續)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576章 交趾故地第1195章 四大行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558章 樹倒猢猻散第1583 番外 五、黯然銷魂者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擇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199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一)第1222章 王實味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79章 古鎮茅臺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996章 潰敗第174章 色誘(二)第55章 烏江飛渡(二)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76章 磨合(三)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679章 安丘事變(一)第946章 魯西南之戰(四)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757章 葉挺軍長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39章 溪口之戰(八)第812章 思念第1193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續)第1427章 垂死掙扎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583章 戰地通訊(續)第594章 金澤同鄉第126章 新年快樂(二)第222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三)第1052章 聖佛寺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414章 浩劫(六)第1534章 晉綏一統第538章 青州戰記(五)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834章 審讀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898章 驚變(中)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159章 馬鴻逵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