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心傷(續)

這個夜晚,是劉一民長這麼大以來最傷心的一個夜晚。

人生就是這樣,有些東西往往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貴。平日裡晶晶沒少見劉一民,而且眼波里全是柔情。劉一民雖然心裡明白,但他有自己摯愛的女人,對晶晶、趙小曼對他的情意並沒有太放在心上,還總想着給她們兩個找對象,有時候甚至還覺得這種情意對自己是一種負擔。晶晶這一死,劉一民這才知道伊人已逝,從此天各一方,身材欣長、端莊秀麗、才氣橫溢的晶晶成了自己生命中永遠的痛。

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莫過於親眼看着心愛的人或摯愛自己的人倒在自己面前而救不得。

此時的劉一民,就深切地體會到了戰爭毀滅一切美好事物的殘酷性。看着擔架上安詳得一如睡蓮的晶晶,劉一民心裡一萬遍地罵自己混蛋,對不起這麼好的姑娘。

劉一民翻開了夾着他和晶晶合影照的筆記本,只見扉頁上是晶晶特有的娟秀的字體:“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第二頁上寫的是“新聞宣傳要爲抗戰服務,爲工農商學兵服務,爲最廣大的中國人民羣衆服務。”劉一民一想,這不是自己在教導師、山東局文藝宣傳工作座談會上講的麼?晶晶竟然把它記在筆記本上,看來真是聽進去了。再一想,晶晶可不光是對自己一往情深的美麗姑娘,她更是優秀的八路軍戰士、教導師、山東局新聞宣傳工作的主要領導人,是一定要認真貫徹自己的講話精神的。她能把這三句話寫在自己筆記本上,說明她一直在領會這幾句話的含義,也說明這本筆記本記錄的都是座談會後的事情。

果然,這本筆記本就是晶晶最近的日記本,記得很詳細,有長有短,一天不拉,基本上都是行軍過程中的天氣、地理、風俗民情等,有些東西都是很珍貴的資料。比如她在日記中記錄了組織推廣一年兩熟耕作法宣傳報道的經過,按照她的記錄,華北自古以來都是一年一熟,老百姓的說法是歇地,意思就是讓土地輪耕,保存地力。晶晶在日記裡就提出了個問題,那就是老百姓一年一熟的原因,除了認識水平不到、傳統耕作法影響等因素外,那就是缺乏肥料,土地肥力不夠,長期耕種容易導致土地缺乏肥力,影響產量。要想讓一年兩熟耕作法長期堅持,就得解決土地肥力、優良種子問題。

再比如,寫到報社記者隊伍建設問題,晶晶就寫了八路軍新聞工作者和報館記者的本質不同,那就是報館記者純粹是新聞從業者,有良心的記者以筆爲槍,鍼砭時弊,憂國憂民。一般記者都是把報道當成了謀生手段,是爲了養家餬口而報道,炒作熱點、製造噱頭,唯恐新聞沒有商業價值。更有一班無良記者,大搞虛假報道,以新聞手段敲詐勒索,卑鄙下流。這些人往往墮落爲漢奸記者,爲日寇張目。八路軍新聞工作者是抗日戰士,是站在抗戰最前沿的新聞工作者,一手拿槍、一手拿筆,拿槍是直接殺鬼子,拿筆是爲了宣傳發動羣衆起來抗日,筆和槍都是武器。

除了記錄她的工作,也寫有她的女兒心事。比如裡面就有公審谷壽夫時她和劉一民兩個擔任現場解說後的感受,晶晶是這樣寫的:“今天晚上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感謝他讓我和他一起擔任現場解說員,向全國、全世界的廣播聽衆直播公審侵華惡魔、日酋谷壽夫的實況。參加紅軍前,我眼裡都是侵略東北、蠶食華北的情景,心裡想的是什麼時候中國能夠強大起來,把侵略者趕出去。但那時候我從沒想到中隊能夠打敗軍隊,中國和的差距太大了。自從在成都紅七軍團新聞發佈會上遇到他,我才知道中國還有這樣一支軍隊、這樣一個人,這簡直是中國的奇蹟!後來,突然聽說他遇刺,就想着當紅軍爲他報仇。當了紅軍才知道,原來這支部隊的奮鬥目標就是打敗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爲天下受苦人謀利益。我慶幸自己是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有了我們這樣一支軍隊,中國人早晚一定能打敗侵略者。今天晚上,審判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谷壽夫,說不定將來我們還要公審的天皇、首相、總參謀長、陸相、海相、外相,把這羣侵略狂統統送上絞刑架。但願到時候他心裡還有我,還能讓我去擔任現場直播解說。”

知道劉一民飛機被日軍擊落的消息後,晶晶的日機上寫的是“天塌了,眼前一片灰暗。我不知道自己還有靈魂沒有,只知道身體輕的象一團棉花,風一吹就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也好,我可以去找他了。活着他不要我,死了說不定就沒人和我爭了。天堂裡應該沒有那麼多的天使喜歡他吧!”

日記中大量穿插的是她對劉一民的感情。比如寫道李可染給她畫像,並把畫命名爲《淮河女兒》,結果送給劉一民後劉一民竟然說要交給部隊保管、將來展出,李可染又把畫要回來轉送給她。結尾的時候,晶晶寫道:“他的心比鐵還硬、比北極的寒冰還冷,就是一個沒良心的,哪裡會想起把我的畫像留下呢?哪怕是他留下帶在身邊看幾天,我心裡也喜歡。誰家的好女兒遇見他就活該倒黴!可我就是這樣沒出息,就是喜歡他、愛戀他。知道他平安我就喜歡,他一出事我就活不成。女兒家的心事又不能對誰說?要是別人知道了,說不定不同情我反而會說我喜歡上了不該喜歡的人,他本身就不屬於我,喜歡他既違背紀律又對不起生死與共的戰友,唐星櫻、倪華可都是我長征路上的戰友,我怎麼能爲了自己而損害她們呢?再說,他和唐星櫻離婚了,又娶了倪華,說明他心裡從來就沒有我。我連陳瑤光都不如!我想明白了,這都是命,我就當一個一心打鬼子的八路軍吧!要是將來有機會能和他單獨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天,我都要告訴他,這輩子我最大的幸運是遇見了他,最大的不幸是遇見他晚了。要是我早參加紅軍,早遇見他,我相信他會喜歡上我的。我哪一點比別人差了?雖然我們不是夫妻,但我卻象妻子一樣爲他牽腸掛肚。我真羞!”

讀到這裡的時候,劉一民再也讀不下去了,放下筆記本,摸出香菸,點着,一根接一根抽。

要是擱在過去,劉一民此時一定會大放悲聲。只不過現在的劉一民已經沒有眼淚了,李亦默、黃蘇、陳瑤光、李成毅和那麼多烈士的犧牲,早已讓他堅強得猶如山石一般,哪裡還會有淚麼!

次日早上,劉一民移駐羽山腳下的大沈埠,在這裡建立了指揮部,向中央報告了突破隴海路之戰經過、戰果、部隊傷亡情況和準備尋機殲敵一部的決心,並向中央和總部報告了晶晶犧牲經過。

由於突破隴海路之戰從日機下午六點突襲劉一民指揮部到全軍突破隴海路,時間很短,加上晶晶的犧牲讓劉一民悲傷不已,他也就沒有及時向中央報告戰況。相隔千山萬水,又是突圍戰、遭遇戰,就算當時向中央和總部報告,也不過是讓首長們多一分擔心和憂慮。

在劉一民眼裡,此戰的傷亡已經是教導師北上抗日以來最大的傷亡了。因此,除了爲晶晶的犧牲傷心和思考接下來怎麼打,劉一民一直在反覆思考大軍隱蔽行動爲什麼會被日軍偵知,提前佈設陷阱。原來他考慮是不是內部除了漢奸,後來想想不可能,因爲就算有漢奸,也不可能知道大軍北返的準確時間和路線。唯一的可能是日軍一直在盯着自己,判明瞭自己一定會北返山東,而且由於有裝甲部隊和龐大的車隊,必然會走馬陵山以東的丘陵平原,以便儘快回到魯東南。

想明白這一點,劉一民就感到一陣惡寒,狗日的小鬼子最擅長的就是搞陰謀,他們的情報分析能力在這個時代應該算是很強了,八成是處理湯溝事件的事情在報紙、電臺上宣傳後,讓日軍嗅到了風聲,加上橫掃皖東北、蘇北作戰引起了鬼子高層的警覺,這夥老鬼子一定會從國共關係和中隊戰區劃分上來分析,最後判明自己樹大招風、蔣介石不可能讓自己長期呆在蘇北,北返是必然的。這纔有了日軍設伏和突破隴海路之戰。

但是,日軍再分析研判,再提前設伏,也不可能把時間把握的這麼準。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日軍在部隊行軍沿途派出了許多漢奸特務,由他們來監視部隊的行動。原因是我軍雖然控制了皖東北、蘇北,但是由於迅速北返,來不及鞏固根據地,一些漢奸漏網就是必然的。這些傢伙就成了日軍的眼線。

劉一民又給劉少奇、陳毅和新三旅、新七旅、蘇北支隊發報,請他們注意在鞏固根據地過程中,務必把肅清漢奸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去考慮去部署。用劉一民的話說,抗戰的問題部署日軍怎麼強大,而是中國的漢奸太多,這幫傢伙是日軍真正的幫兇,一定程度上比日軍的危害還大。

主席的電報到了,這次沒有批評劉一民,反而表揚劉一民警覺性高,挫敗了日軍夾擊我軍的陰謀,並指揮部隊取得了消滅日軍獨立混成二十二旅團主力和35聯隊主力的輝煌戰果。

電報中主席對晶晶的犧牲給予了高度評價,稱晶晶是中國婦女的典範、知識分子的楷模、新聞工作者的旗幟、女戰士的榜樣、忠誠的革命者,並題詩讚曰:“北大課堂才智女,抗日戰場建奇功。一手持槍一手筆,文采武功亮晶晶。”

電報最後,主席建議劉一民慎選戰場,如果短期內隴海路沒有戰機,不如揮兵北上,青島現在依然是山東日軍最重要的補給基地,教導師原來就有重佔青島的計劃,現在第五師團又調往東北,留在青島的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又南下隴海路參戰,這個戰機應該把握好。

朱老總的電報祝賀英雄的教導師取得突破日軍重兵合圍、消滅日軍一個旅團並一個野戰聯隊的的戰績。朱老總爲晶晶題詞:“古有花木蘭,今有安晶晶。碧血染淮海,丹心寫汗青。”

彭老總脾氣直,在電報中表揚教導師的戰績後,直言不諱地批評了劉一民處理感情問題優柔寡斷,導致晶晶的悲劇發生。要是晶晶對劉一民沒有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就不會自作主張留在路南等候劉一民,哪裡會可能送命?要不犧牲,晶晶完全可能成爲全國最有名望、成就最大的記者。這筆賬應該算到你劉一民頭上,看你一輩子怎麼還得起!

罵完劉一民,彭老總對晶晶捨己救人、爲國捐軀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讚揚,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稱晶晶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婦女的美德,最充分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新聞工作者的品格,最充分地體現了八路軍戰士血肉關係,最充分地體現了人一心爲國的情操!

看完這三封電報,劉一民心裡越發地難受。他知道,領袖們之所以給晶晶如此高的評價,除了她對我軍新聞宣傳事業的傑出貢獻外,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因素。可自己偏偏是這個世界上最對不起晶晶的人,這世上要是有後悔藥該多好!

主席提醒的青島空虛一事,劉一民早有考慮,原本計劃返回山東後就重佔青島,讓小鬼子餓肚子去。但是現在情況不同,必須得在這裡打一仗,給晶晶和犧牲的烈士們報仇!不然的話,會影響士氣的。

剛看完電報,張林風就報告說日軍的電臺裡開始造謠了,說是他們在隴海路東海境內白塔埠至洪莊之間取得大捷,擊潰八路軍教導師主力。八路軍遺屍無數,光是被打死的戰馬就夠日軍一個師團飽食一週。日軍還統計了我軍被炸燬的汽車、大車、牛車數量,並說這些車輛上運載的都是糧食,充分說明八路軍教導師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不忘搶掠民財,純粹是一支土匪隊伍。

劉一民一聽就說,通知晶晶,要她立即組織新聞通稿,把我軍殲滅日軍獨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團主力、第九師團第35聯隊主力的戰況向全國通報,讓各部隊上報詳細戰果,包括擊落日機、殲敵數量都要詳細統計,公開見報。

說完,見張林風一動不動,眼窩裡淚珠亂滾,劉一民這纔想起自己說習慣了,晶晶的遺體就在自己身邊,這美麗的姑娘,再也不能起來給自己寫專訪和談話了。

劉一民長嘆一聲,然後惡狠狠地對張林風說:“算了,讓日軍去聒噪吧。有他們哭的時候!”

其實,日軍昨夜吃了大虧,損失比劉一民估計的要大得多。想想吧,八路軍不費吹灰之力消滅了獨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團之後,就展開了阻擊作戰,這種戰鬥無論怎麼說,都是進攻的一方損耗大,除非防守方根本不是對手。教一旅、騎兵旅、新一旅都是八路軍精銳,裝備好、火力強,作戰手段比日軍要先進,日軍攻擊部隊遇上這樣的守軍,不吃大虧纔怪呢!而且戰鬥打響後時間不長天就黑了,日軍的空中優勢不能徹底發揮,加上還有八路軍航空一大隊突然參戰,日軍從空中到地上都在吃虧。只不過他們兵力龐大,八路軍北返部隊又帶了龐大的運糧輜重車隊,無心戀戰。不然的話,以教一旅、騎兵旅、新一旅的實力,夜戰中多堅持一個小時,可能就會讓上千名甚至更多的小鬼子回報到去。

讓電臺宣傳他們的戰績,是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的主意,這兩個老鬼子想的很簡單,那就是不能讓八路軍搶在他們前面報到戰果,那樣的話,米山米鹿少將玉碎、獨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團主力玉碎、第35聯隊主力玉碎的實情就會大白於天下,大陸軍會再次丟臉。因此,坐鎮徐州的山下奉文和武藤章就下令隨軍記者按照他們的說法進行報道。

這事兒,杉杉元和西尾壽造並不知道,就是他們知道了也會支持。動員了這麼龐大的兵力來打這一仗,結果卻是損兵折將,怎麼向大本營交待麼!反正大本營的那些老爺們誰也不會來戰場仔細檢查,舌頭長在他們嘴裡,想怎麼說都行。再一個,把戰果誇大點有利於爭取補充。

鮑文來報告說準備在羽山建烈士陵園,安葬晶晶和突破隴海路之戰的烈士們。

劉一民心裡很想把晶晶的遺體運回蒙山之陽的萬壽宮,與陳瑤光葬在一起。那裡的環境很好,有山有水有蒼松翠竹。但是想了想不合適,晶晶和陳瑤光不同,應該和突破隴海路之戰的烈士們葬在一起。

劉一民不同意在羽山安葬烈士們,理由是羽山雖然是名垂青史的文化名山,但是是舜帝命祝融殺死大禹之父、治水失敗的鯀的地方,民間傳說鯀死後化身爲三條腿的鱉,就住在山頂的殛泉裡,這泉水每逢陰雨天氣就腥不可聞。我們的戰士是打了勝仗犧牲的,怎麼能和治水失敗的鯀同處一山?晶晶那麼愛乾淨,怎麼能聞得了殛泉水陰雨天時的腥臭氣?

說的鮑文砸吧着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程翠林提醒說天氣炎熱,必須讓烈士們及早入土爲安,要不然就在羽山南面的平原選一塊好地做陵園。

劉一民煩躁地說:“這地方不行,距離鐵路線太近,陵園容易遭受日軍破壞。再說了,就算現在我們僥倖保住陵園不被破壞,將來過了一、二百年,國家發展了,經濟壯大了,難免會有一些數典忘祖的不肖子孫看上陵園的土地,毀陵賣地,還會說什麼死人不能與活人爭地的旗號,弄一個亂七八糟。對了,我想起一個事,讓政委派人到濟南偵查一下,看看黃蘇的陵墓,防止日軍破壞。”

見劉一民說的振振有詞,程翠林聽的莫名其妙,說日軍破壞是有可能的,說過一、二百年後子孫後代破壞就是瞎說麼!程翠林張口就來了一句:“你怎麼知道一、二百年以後的事?”

劉一民回答說世界上的事情就怕分析,這東海地面有鐵路、公路貫穿,交通發達,距離連雲港、徐州不遠,將來經濟一定非常發達。經濟發達了,人的思想就會變化,有的人爲了掙錢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啊?

程翠林不再多說,只是讓劉一民親自定地方,免得鮑文找的地點不合適。

想起來歷史上距此不遠的贛榆縣抗日山烈士陵園,劉一民就指示鮑文到贛榆縣夾山一帶王洪村馬鞍山南坡找墓地,烈士們安葬後由魯東南行署負責動工建設烈士陵園,要請專業的建築師設計,規模要大,要氣勢恢宏,展現我軍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氣勢。烈士們就是死了,那也要做鬼雄!無論人間還是天堂,教導師永遠都是所向披靡的雄師勁旅!

鮑文請求劉一民親自去爲晶晶選定墓址,並提出具體要求,好讓工兵部隊儘快施工。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鮑文已經從李凌風那裡知道,當初安葬陳瑤光時,師長是自己選定的墓址,連墓的造型、墓室標準、周圍花木都是師長親定的。鮑文知道,雖然晶晶和劉一民沒有陳瑤光那種關係,但是她們之間的感情恐怕要比陳瑤光深的多,這墓地怎麼選、墓室怎麼造、將來墓碑上怎麼題寫、用什麼名義,都得師長定才行。不然的話恐怕他不會願意。

考慮到敵情沒有太大變化,南下增援部隊一時半會兒也到不了,劉一民就指定洪超遠統一負責教五旅、新五旅、魯東南支隊的對南防禦作戰,要求他把偵查員全部撒出去,務必摸清敵情。然後,劉一民就抱着晶晶的遺體上了戰馬,鮑文和工兵一團帶上烈士們的遺體向馬鞍山趕去。RO

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317章 大戰序幕(一)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38章 周村血戰(四)第838章 日本救國軍(中)第21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221章 親情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1135章 技術性處理第509章 景芝古鎮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646章 北線風雲(續)第488章 武漢上空的鷹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690章 特戰對決第856章 魯南戰役之動員令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168章 煤田(二)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1548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第802章 心傷(續)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749章 遍地八路第853章 沈鴻烈走了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154章 回師(三)第128章 新年快樂(四)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1301章 山田乙三(續)第1056章 洞悉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296章 冀南一日(二)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399章 青島博弈(二)第616章 傳達第1052章 聖佛寺第1575章 西貢宣言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1441章 覆滅(一)第399章 青島博弈(二)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095章 誤判第1161章 借勢第1085章 百團大戰爆發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532章 三疊浪(一)第134章 東風第一枝(二)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1101章 戰車第一師團出動了第1466章 喬巴山第945章 魯西南之戰(三)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79章 古鎮茅臺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581章 錯亂第571章 嗨,谷壽夫第478章 東風惡第1301章 山田乙三(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589章 魚餌第564章 破城(三)第755章 葉挺軍長第767章 火燒虹橋機場第490章 武漢上空的鷹(六)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77章 鷸蚌(一)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127章 佳人遠行(續)第1234章 冬季攻勢第1336 夜色沉沉第105章 聚首德陽(二)第49章 席捲黔東南(二)第1199章 孤島電影(續)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284章 臨清保衛戰(三)第616章 傳達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第1327章 鬆遼戰役(二)第996章 潰敗第20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第1443章 覆滅(三)第1536章 晉綏一統第642章 梅花陣第1168 敦促第1155章 天皇決斷第34章 溪口之戰(三)
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317章 大戰序幕(一)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38章 周村血戰(四)第838章 日本救國軍(中)第21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221章 親情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1135章 技術性處理第509章 景芝古鎮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646章 北線風雲(續)第488章 武漢上空的鷹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690章 特戰對決第856章 魯南戰役之動員令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168章 煤田(二)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1548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第802章 心傷(續)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749章 遍地八路第853章 沈鴻烈走了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154章 回師(三)第128章 新年快樂(四)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1301章 山田乙三(續)第1056章 洞悉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296章 冀南一日(二)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399章 青島博弈(二)第616章 傳達第1052章 聖佛寺第1575章 西貢宣言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1441章 覆滅(一)第399章 青島博弈(二)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095章 誤判第1161章 借勢第1085章 百團大戰爆發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532章 三疊浪(一)第134章 東風第一枝(二)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1101章 戰車第一師團出動了第1466章 喬巴山第945章 魯西南之戰(三)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79章 古鎮茅臺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581章 錯亂第571章 嗨,谷壽夫第478章 東風惡第1301章 山田乙三(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589章 魚餌第564章 破城(三)第755章 葉挺軍長第767章 火燒虹橋機場第490章 武漢上空的鷹(六)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1276章 瀋陽之夜第77章 鷸蚌(一)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127章 佳人遠行(續)第1234章 冬季攻勢第1336 夜色沉沉第105章 聚首德陽(二)第49章 席捲黔東南(二)第1199章 孤島電影(續)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284章 臨清保衛戰(三)第616章 傳達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第1327章 鬆遼戰役(二)第996章 潰敗第20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第1443章 覆滅(三)第1536章 晉綏一統第642章 梅花陣第1168 敦促第1155章 天皇決斷第34章 溪口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