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席捲黔東南(二)

12月16日上午,遠在廣西桂林的李宗仁、白崇禧,也接到了桂北前線十五軍軍長夏威用電報形式發來的中央紅軍警衛師師長劉一民的信。

信是這樣寫的:

“德鄰將軍、健生將軍鑑:

二位將軍當年高舉義旗,收容散兵弱旅,與軍閥對抗,在先總理中山先生創建的廣州革命政府大力支持下,完成統一廣西大業。後又兩次出兵北伐,直至山海關下。勳功偉業,彪炳史冊。

北伐中,共產黨人與二位將軍合作無間,衝鋒陷陣,流血犧牲,想來二位將軍至今難忘。

然蔣介石背叛革命後,二位將軍亦步亦趨,完全忘記了當初革命初衷,與蔣某一起向共產黨人揮起屠刀,由當初的革命軍中馬前卒墮落爲謀一己私利之軍閥,遂有後來的蔣桂戰爭、中原大戰之敗。往事已矣,至今思來,令人不勝唏噓!

今日寇佔我東北,三千萬人民淪入敵手,正當英雄奮發、抗日御侮之時。我紅軍主力順應民族獨立之大勢,北上抗日。二位將軍手握精銳,不思驅馳抗日戰場、救民族於危亡,反而以飛機大炮圍攻我北上抗日之紅軍志士,湘江一戰,使我民族精英之紅軍抗日誌士血染流水。此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豈是智者所爲?我不知後世子孫論及二位將軍今日所爲作何評價。漢奸乎?幫兇乎?亦或是其他乎?

新圩、古嶺頭之戰,貴部第七軍之炮兵和24師兩個團喪於我手,想必二位將軍對我軍之戰力應有較深刻體會。日寇侵略之下,我軍實不願見此同室操戈、同根相煎之事再次發生。故,本人代表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師與二位將軍商榷以下三事:

一、貴軍不得再追擊我軍。若二位將軍執意進入黔境結盟以自保,前鋒不得進入我軍後衛200裡以內。否則,一切後果由二位將軍自負。

二、貴軍於湘江戰役所俘之我紅軍戰士,是爲全民族做犧牲的

抗日將士,望交與我軍。

我軍北上抗日。是爲全民族爭自由、爭獨立。我軍所需經費、武器彈藥自當全民族一體負擔。廣西屬中華版圖一部分。自應率先響應。可先提供30萬元。重機槍50挺。輕機槍100挺。七九步槍3000枝。75山炮彈5000發。6迫擊炮彈10000發。重機槍彈萬發。七九子彈10萬發。鞍韉齊全之騾馬500匹。二位將軍於害國害民之鴉片稅收上多有獲益。想來不會窮財難捨

若二位將軍同意以上三事。務於17日下午5時前。將我方人員和錢款、彈藥運抵貴軍前日佔領之通道縣牙頭堡。我軍派員歡迎並點收。過時不候。

若二位將軍不同意以上三事。執意追擊。請三思24師前車之鑑。

我師現擔任紅軍主力全軍後衛。有紅軍總部賦予地機動作戰之權。路聞白大公子之母溫婉秀雅。頗精廚藝。本人常思。若得健生將軍於南寧賜宴。也算滿足平生一大夙願。但由此引發地中央軍爲追擊我軍大舉入桂等事由。本人概不負責。

常聞鄰將軍、健生將軍乃當世軍事大家。竊以爲。打內戰是打不出什麼當世孫吳地。只有上了抗日戰場。令日寇聞風喪膽。方能稱得上諸葛再生、猛將奇才。

非常渴望與二位將軍攜手抗日。爲民族爭獨立。爲華夏爭解放。

順頌

冬安!

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獨立師師長劉一民

西元1034年12月14日”

信讀完了。房間裡一片死寂,李宗仁、白崇禧、劉斐無一言語。

半晌。白崇禧才怒極而笑:“哈哈,從哪裡冒出的不知死活的東西,敲竹槓竟然敲到我們頭上來了,真把我八桂子弟當成軟柿子捏了!”

李宗仁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說:“健生,你還別說。這傢伙雖然幼稚的可愛,但是說地也不完全是沒有道理。有點我們當年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

桂系智囊劉斐接到:“德公、健功,蔣介石搞的是一石三鳥之計。我們只有與黔、滇、川、粵聯合起來,才能與蔣抗衡。如果紅軍真的是北上抗日,什麼都好說。但是萬一紅軍向省內流竄,那可真的會給蔣介石提供入桂剿匪的藉口的,到時候,恐怕局勢就更復雜了。”

白崇禧沉思一會,說:“紅軍主力是不會來的,入桂是死路一條。但是象這樣一個莫名其妙、不按常理出牌的傢伙會不會入桂,到是很難說。如果追剿軍逼的過急地話,很難說這傢伙會不會搞一個禍水東移之計。畢竟我軍人數有限,再嚴密的防線也會出現空隙的。不過,如果這傢伙膽敢入桂,憑我們廣西嚴密的民團體系,就可以讓他無所遁形,插翅難逃。”

李宗仁忽然問道:“健生,這傢伙怎麼知道你的夫人廚藝不錯啊?”

白崇禧面色有點扭捏,說:“他信上不是說了麼,是路聞,就是道聽途說。”

李宗仁感嘆地說:“我們對對手一無所知,而對手似乎對我們瞭如指掌,這樣的敵人最危險。幸虧健生見機快,動作迅速。不然的話,我看韋雲淞的43師恐怕已經羊入虎口了。奇怪,紅軍什麼時候出了這樣一個人物啊?劉一民,你們聽說過這個人麼?”

白崇禧、劉斐都搖搖頭。李宗仁又說:“此人持論還算公道,對我們北伐偉業也評價甚高。想想當年跟着老蔣搞清黨之舉確實有欠光明,對不起朋友。和共產黨人相比,蔣某人實在是要陰險的多

三個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劉斐看一直下去也不是辦法,就大膽地問:“德公、健公,這封信如何處理?”

白崇禧眉毛一揚:“怎麼處理?置之不理!笑話,我數萬精兵豈能受紅匪一個小小師長地訛詐?”

劉斐又問一句:“那我軍部署還需要調整不要?假如紅軍進入貴州,中央軍也入黔追剿,我們先前計劃是否執行?”

白崇禧嘆了口氣:“請鄰定奪吧!”

李宗仁品了口茶。在屋子裡開始慢慢踱步,最後站定。開口說到:“健生啊,我提個想法,你斟酌一下,不妥的話,咱們再議。從這封信裡,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紅軍主力已經入黔了。估計很快我們就會收到王家烈的求援電報的。但是,我們入黔須有中央明令,蔣委員長那裡恐怕不會隨便讓我們進入黔境的。他會驅動中央軍迅速入黔,以剿匪之名行奪貴州政權之實。爲了防止出現這個不利局面,我們又必須入黔聲援王家烈。這個疙瘩怎麼解開呢?剛纔我突然有個想法,這個劉一民敢訛詐我們,我們爲什麼不能把他當槍使呢?你們兩個想一下,何健是不出頭了,我們收縮防線了,那麼在背後追擊紅軍的就只有中央軍了。這種局面毛澤東、朱德不會看不到。假如中央軍冒進的話,會不會成爲紅軍打地那隻出頭鳥呢?加入紅軍能使中央軍吃個大虧。老蔣無奈之下就只好讓我們出兵支援,那我們入黔不就順理成章了麼?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白崇禧微微頜首,劉斐說:“德公的推論確實高妙。”

李宗仁接着說:“再說一下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警衛師,應該是紅軍新成立部隊,估計是作爲紅軍偏師來使用地,目的就是牽制各路追剿大軍。很可能何健地三個師就是先後被該部吃掉的。所以這個劉一民很狂,字裡行間,指點江山,臧否人物。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此子不是池中之物。會不甘寂寞的,我們對他不能輕視。那麼。他下一步會幹什麼呢?我不認爲他現在會入桂,因爲我軍收縮至桂北佈防後,基本無懈可擊,他不會來觸黴頭的。但是假如我們現在全軍入黔積極追剿紅軍的話,他一定會乘虛而入地。那樣。我們很有可能吃大虧,甚至讓老蔣也跟着乘虛而入。造成不可想象之局面。我們是這樣,何健呢。估計也是緊守門戶,甚至與紅軍達成秘密協定。要知道。這個劉一民能訛詐我們,恐怕已經訛詐過何健了。除去我們和何健,那只有中央軍了,這個劉一民一定會設陷阱讓中央軍跳的。”

看白崇禧和劉斐都聽地都很認真,李宗仁抿口茶,繼續說道:“與其我們和老蔣對抗,不如讓紅軍把老蔣打疼,削弱老蔣就等於幫我們。因此,錢和武器彈藥都不算什麼,甚至可以多給點,讓紅軍打起來底氣更足,攻勢更猛,才能讓老蔣損失更大。至於那些紅軍俘虜,基本都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是名副其實地新兵,派不上什麼大用場。他要,就挑點身體好的給他,其餘老弱交給委員長交差。”

李宗仁說完了,又端起茶杯品茶了。

白崇禧想了一會兒,說到:“鄰分析地有道理,無論是紅軍打老蔣,還是老蔣打紅軍,我們都樂見其成。最好是兩敗俱傷,我們就可以出面收拾殘局。唯一不痛快的是,劉一民這個傢伙竟然敢上門訛詐,什麼時候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的教訓教訓他,讓他知道上門欺負人地報應!”

看見李宗仁已經在抿嘴微笑,白崇禧也感覺說氣話很好笑,就對劉斐說道:“爲章,辛苦你一下,遵照鄰的佈置辦。”

劉斐出去了,房間裡只剩下李、白二人。副官添茶後知趣的退了下去,房間裡似乎只剩下了喝茶聲和笑談聲。

劍河縣原名清江縣,民國二年改稱劍河縣,位於黔東南中部,東鄰天柱、錦屏縣,南連黎平、榕江縣,西接雷山、臺江縣,北靠施秉、鎮遠、三穗縣,是從黎平到貴州腹地的必由之路。縣城治所柳川鎮,依山傍水而建。

12月16日下午,紅一軍團前鋒一師一團到達了縣城東邊的五里橋。

一路穿越苗嶺、一路擊潰敵反動民團的紅一團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發現。五里橋竟然有正規黔軍駐守,看旗號應該是黔軍周芳仁旅第七團。再一偵查,發現附近竟然沒有其他黔軍部隊。好機會啊!就拿黔軍來試試刀吧!看看在黎平得到武器彈藥補充的紅一團是否刀鋒更加犀利吧。於是,楊得志決心殲滅該敵。

作戰命令下達了,紅一團1700名戰士在機槍掩護下,分三路向敵進攻。令楊得志想不到的是,衝鋒的部隊剛和敵人接觸,敵人就垮了,而且是潰逃,根本談不上什麼戰鬥意志。簡直和民團差不多。這讓一心拿黔軍試刀的楊得志感覺一拳打在了破棉絮上,有力使不出,渾身不舒服。

一營長孫繼先帶這戰士們押着俘虜過來了。看見團長、政委,孫繼先跑過來報告了:“報告團長、政委,我們發起進攻後,敵人就開始潰逃,幸虧我們動作快,抓了700多俘虜,繳獲了800多條槍。這仗打得簡直是太輕鬆

楊得志問審問俘虜沒有?劍河敵情如何?

孫繼先說:“剛剛審問過一個營長。據他說,劍河城裡只有一個團和一些民

楊得志說:“你把那個營長押來,我要問問他。”

孫繼先扭身就喊:“一連長,把剛纔審問地那個黔軍營長押來,團長要親自審問。”

不一會兒,敵營長被押來

那傢伙倒也聰明,一見楊得志和黎林站在那裡,脖子上都掛着望遠鏡,就知道是紅軍大官,撲通一聲就跪到了地上。邊磕頭邊喊長官饒命。

楊得志看着好笑,就說道:“起來吧。老實回答我地問題。”

敵營長不敢起來,還在搗蒜一樣地磕頭。孫繼先氣地一把把他提溜起來,吼道:“叫你起來就起來,沒蛋子兒的貨!老實回答問題,敢不老實。就地槍斃!”

敵營長站好後,忙說:“紅軍長官請問。我一定老實回答。”

楊得志看了看那傢伙,瘦的只剩骨頭了。臉皮黑黃黑黃的,估計是個煙鬼。就說道:“報上你的部隊番號!”

敵營長忙打個立正:“報告紅軍長官。我部屬國軍二十五軍第四旅周芳仁部第七

楊得志問:“劍河守軍是那個部隊?有多少人?”

敵營長回答:“報告紅軍長官,是周旅地第八團,約2000人左右。還有些民團,人數大約500左右。不過,長官要打劍河得快點去,晚了,我估計他們就跑了。”

楊得志笑了,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們要跑?”

敵營長回答說:“報告紅軍長官,榕江、劍河、臺江、三穗、黎平幾個縣總共就這兩個團的兵力駐守,我們團就是前幾天從黎平逃到這裡地。剛纔我們團的逃兵一到劍河縣城,他們一定會一起跑地。”

楊得志感覺很奇怪,怎麼會只有這麼一點兵力呢?就問:“王家烈的主力呢?”

敵營長這下賣弄開了:“報告紅軍長官,王主席主力15個團還在銅仁呢,聽說是準備奉蔣委員長地命令到錦屏、黎平去堵截紅軍的,沒想到你們來的這麼快。聽說王軍長命令侯之擔部在烏江沿線的黃平、施秉一線佈防,命令猶國材出六個團在烏江南岸的東側佈防,據說結果是猶國材只願意出兩個團,現在也還沒有到位。王軍長自己的主力計劃在烏江南岸西側佈防,現在都晚了,你們來的太快,王軍長地主力回不來了。”

正說着,敵營長的鼻涕涎水一起往外流,原來是煙癮犯了:“報、報告紅軍長官,我知道的都說完了,求求你,開開恩,讓我抽一口,過過癮。”

楊得志厭惡地一揮手,孫繼先就把那傢伙提溜走了。

楊得志對黎林說:“政委,兵貴神速,我們馬上帶部隊攻佔劍河縣城,留一個連押送俘虜和繳獲的武器,你看怎麼樣。”

黎林就說了兩個字:“同意。”

部隊很快集合起來,直奔縣城而去。

顧名思義,五里橋就是距離縣城五里遠。距離很短,紅軍戰士的鐵腳板很快。但再快也趕不上黔軍逃跑的速度快。等紅一團跑步趕到縣城邊的時候,從望遠鏡裡就看到城裡的黔軍已經開始出西門逃跑了。

楊得志急令攻城,結果城東門的黔軍沒放幾槍叫跑了。等紅軍戰士進入縣城,裡面幾乎就是空城了。

坐在劍河縣長的椅子上,回想起參加紅軍以來與中央軍、贛軍、粵軍、湘軍、桂軍地歷次惡仗、硬仗,楊得志就叫過報務員,開始口授電報:

“師首長:我部於12月1日下午在劍河五里橋與敵黔軍第四旅周芳仁部第七團遭遇,遂擊潰該敵,俘700餘人,繳槍800餘枝。經審問俘虜,得知劍河縣城有黔軍第八團和反動民團駐守,我團當即急行軍,準備強攻劍河縣城。不料等我部到達縣城,敵已開始潰逃,我團即佔領劍河縣城。”

“從俘虜交待得知,王家烈二十五軍主力尚在銅仁、錦屏一線,臺前、三穗、榕江幾乎無兵把守。據交戰觀察,黔軍戰鬥意志薄弱,與湘軍、桂軍無法相提並論。紅一團團長楊得志、黎林。”

第475章 冷槍冷炮運動(六)第595章 霍州署第1019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第977章 漢奸記者和戰爭賠償第988 劫後重逢第896章 掣肘(續)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188章 襲取太原(二)第719章 一夜三驚第68章 烏江邊(一)第527章 四方震驚(續)第797章 廝殺(續)第854章 佈局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169章 煤田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下)第1579章 番外 一?受降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1186章 七十六號魔窟覆滅 求雙倍月票第1350章 激戰長春(一)第1096章 漫長的一天(上)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981章 棋高一着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433章 烏雲壓頂(續)第462章 詭異第86章 樂山(二)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146章 談判(六)第1443章 覆滅(三)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942章 務實的多田駿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1500章 北平解放第1224章 意氣風發第174章 色誘(二)第560章 陰謀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922章 夫人出馬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350章 應對第613章 再別西安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1346章 攻入長春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929章 求證第309章 公祭(二)第573章 摘桃子第914章 抉擇(續)第1309章 初次交涉第563章 破城(二)第839章 日本救國軍(下)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440章 周村血戰(六)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958章 狠辣的多田駿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24章 意氣風發第888章 統一指揮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272章 風雨冀中(二)第1239章 乘風而來(續)第1118章 葉、項留任山東第129章 新年快樂(五)第218章 紐約的聲音(二)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第754章 重合第1372章 浴房春色第146章 談判(六)第188章 襲取太原(二)第595章 霍州署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854章 佈局第64章 血戰羊坪鎮(三)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452章 功與罪(續)第253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二)第56章 烏江飛渡(三)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68章 烏江邊(一)第1123章 南苑第994章 狂瀾第795章 血色黃昏(下)第213章 晉祠(六)第215章 繁峙(一)第1054章 憂心如焚(續)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699章 南打北拉(五)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290章 臨清保衛戰(九)第1152章 蘇德戰爭爆發
第475章 冷槍冷炮運動(六)第595章 霍州署第1019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第977章 漢奸記者和戰爭賠償第988 劫後重逢第896章 掣肘(續)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188章 襲取太原(二)第719章 一夜三驚第68章 烏江邊(一)第527章 四方震驚(續)第797章 廝殺(續)第854章 佈局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169章 煤田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下)第1579章 番外 一?受降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1186章 七十六號魔窟覆滅 求雙倍月票第1350章 激戰長春(一)第1096章 漫長的一天(上)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981章 棋高一着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433章 烏雲壓頂(續)第462章 詭異第86章 樂山(二)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146章 談判(六)第1443章 覆滅(三)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942章 務實的多田駿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1500章 北平解放第1224章 意氣風發第174章 色誘(二)第560章 陰謀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922章 夫人出馬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350章 應對第613章 再別西安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1346章 攻入長春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929章 求證第309章 公祭(二)第573章 摘桃子第914章 抉擇(續)第1309章 初次交涉第563章 破城(二)第839章 日本救國軍(下)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440章 周村血戰(六)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958章 狠辣的多田駿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24章 意氣風發第888章 統一指揮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272章 風雨冀中(二)第1239章 乘風而來(續)第1118章 葉、項留任山東第129章 新年快樂(五)第218章 紐約的聲音(二)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第754章 重合第1372章 浴房春色第146章 談判(六)第188章 襲取太原(二)第595章 霍州署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854章 佈局第64章 血戰羊坪鎮(三)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452章 功與罪(續)第253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二)第56章 烏江飛渡(三)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68章 烏江邊(一)第1123章 南苑第994章 狂瀾第795章 血色黃昏(下)第213章 晉祠(六)第215章 繁峙(一)第1054章 憂心如焚(續)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699章 南打北拉(五)第466章 駱馬湖畔(一)第290章 臨清保衛戰(九)第1152章 蘇德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