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

秋田大隊的覆滅讓正在撤退的鬼子213聯隊聯隊長肝膽俱裂。

213聯隊也不過是比秋田大隊先走了一步,相隔距離也僅僅是一里多路,不用望遠鏡,肉眼就能看到秋田大隊在八路軍坦克、裝甲車、汽車編織的火網上跳舞的情景。特別是教二團擺開陣勢,用坦克、裝甲車、汽車輪胎追逐碾壓小鬼子的情景,全部落入了213聯隊聯隊長的眼裡。

不但213聯隊聯隊長看到了,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們也看到了。

坦克這種陸戰利器誕生於第一次大戰期間。當時,英軍有個叫歐內斯特?溫斯頓的上校,想出了一個突破德軍用戰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構成的堅固防線的辦法,就是製造一種能夠自行推進的車輛,有裝甲護體,既能跨越戰壕,又能防禦機槍子彈的穿透。當時的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對斯溫特上校的設想很感興趣,組織了一個“陸上之舟委員會”來進行試驗,接着便任命特里頓和沃爾特?威爾遜中尉去設計第一輛機車。

1916年,英國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這種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32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爲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爲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雖然坦克已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嶄露頭角,一戰後各大國都在發展坦克,但國際軍事理論界對坦克的作用和如何應用,都存在爭論。比如英、法兩國,就在機械和戰術方面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針。英國人認爲坦克是機動戰車,作用是擊退敵人的抵抗,破壞鐵絲網越過戰壕,以便減少敵人步兵進攻的可能性。法國人則認爲坦克的作用就是裝甲運兵車,能夠不受傷亡地穿過無人地帶,越過鐵絲網和戰壕,將步兵一批批地運到敵後去,而後卸下來。當然,這是早期的關於坦克的分歧。到了這個時候,世界各國坦克的製造水平和應用理論已經大大發展了,特別是德國人,已經從理論上把坦克戰上升到了裝甲集團作戰的高度,不但製造出了各型新式坦克,編組了強大的裝甲部隊,而且已經磨刀霍霍地準備實戰檢驗了。

日本人發展坦克歷史比較短。

要說這小日本也夠心酸的,他們雖然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世界列強之一,但它的經濟水平仍大大低於歐美諸強國。1937年的時候,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工業生產在全世界所佔比重分別是38%、10%、11%、5%、4%,日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業的基礎比較薄弱,在工業結構中的比重較小,1936年時僅爲?49.6%,尚不到一半。這還不說,最要命的是礦產資源稀缺,嚴重依賴進口,導致鋼產量僅僅相當於美國的十分之一,無法滿足其軍需工業及機器製造業的需求。特別是小日本人小鬼大,一直圖謀建設一支可以與美國相對抗的龐大海軍,光是製造船舶艦艇,就讓小日本的鋼產量嚴重吃緊了。

除了重工業、鋼鐵產量比不上歐美強國以外,影響坦克發展的另一個因素是汽車製造業。坦克是運動的鋼鐵,鋼鐵要裝上輪子,必須緊密依賴汽車工業的整套技術班子和人員。這個時候,歐美各國已經普遍以小轎車作交通工具了,美國在1930年就達到了每5人擁有一輛汽車的水平,現在更是年產幾百萬輛。反觀日本,它的汽車業還主要依賴於外資企業,汽車、發動機主要依賴進口。民族汽車製造業發展緩慢,每年汽車產量不足五萬輛。

還有一個影響日本人發展坦克的因素,那就是他的作戰對手太弱了。日本陸軍雖然在北進、南下的爭論中彷徨,但他們侵略中國的目標是既定的。而中國經濟力量不行,軍隊的裝備更是不行。在小日本的決策層看來,日軍現有的力量就可以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不需要浪費寶貴的鋼鐵、汽油發展大量先進的坦克。

因此,日本遲至1926年纔開始自己試造坦克,此前主要是向英國購買“MK—IV”和“MK—A”?坦克,向法國購買“雷諾—F17”輕型坦克。1927年2月,陸軍技術本部車輛班模仿雷諾坦克設計的第一號戰車,在大阪兵工廠和一些民間會社的協作下終於研製成功,它重第一號戰車在富士山下進行了變速、爬坡、越壕以及火力射擊的檢驗,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1第二號戰車,重9.8噸,一門57毫米火炮,一挺6.5毫米機槍,裝甲5至17毫米,最大時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該車在從東京到青森的長途試行中表現良好。它在投產時應軍方要求增重到11.5噸,並定名爲89式中戰車。另兩種主戰坦克,即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則分別製成於?1935和1937年。在此期間,日本還先後研製成其他一些輔助戰車和裝甲車。坦克製造企業95%屬於民營,其餘5%屬軍營,生產能力總體較低。

日軍劃分坦克級別的通常尺度是10?噸以下爲輕型,10至20噸爲中型,20噸以上爲重型。但就歐美的標準而言,20噸以下均屬輕型坦克。因此,日軍的主戰坦克實際上都是輕型的。它和歐美坦克綜合比較中的主要技術弱點是:火炮口徑小、裝甲薄弱、噸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這在實戰中直接導致了火力、防護力和持續力的低下。此外,在懸掛裝置、發電和傳動裝置、液壓氣動裝置、機件堅牢度、無線電通訊、光學器材等方面也存在着顯著的差距。

抗戰爆發後,日軍的坦克產量明顯提高,達到了年產700輛的水平。這個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戰爭需求。事實上,30年代中期就已有人對日本戰時坦克生產的窘境作過預計:日本“坦克車生產在戰事初起半年中,不能超過500輛,下一年不能超過1300輛,軍隊現有的和存儲的坦克車亦達1200輛。但是戰爭初期半年所需的坦克車數卻是3300輛,所以,日本在這個期間,它必須從國外輸入1600輛。在下一半年中,所需坦克車數是2700輛。因此,日本所需輸入的是一千四百輛。”

由於這些原因,日軍坦克不但數量少、質量差,而且戰術思想落後,還停留在分散配使用、掩護步兵作戰的水平。這與劉一民在抗日軍政大學講授的裝甲戰術水平天差地遠。

到現在爲止,日軍連個戰車師團都沒有,僅有的三個機械化師團,坦克數量、性能與德軍、美軍、英軍、蘇軍的機械化部隊相比,也差距很大。

這個時候還沒有發生諾門坎戰役。由於張鼓峰戰鬥規模有限,又受地形限制,除了領教蘇軍飛機的厲害外,日本鬼子還沒有見識過蘇軍真正的裝甲力量,也不懂什麼叫裝甲集團突擊,從陸軍士官學校到陸軍大學,也從沒有教授這方面的戰術。日軍從軍官到士兵,都還在夜郎自大,總以爲大日本陸軍天下無雙。

這一切,導致了日軍第213聯隊聯隊長一見八路軍竟然用坦克、裝甲車、汽車組成裝甲集團發起追擊,就嚇得肝膽欲裂。

這傢伙不笨,知道自己的一千多殘兵敗將無論如何是跑不過這些鋼鐵怪獸的,跑也是死,不跑也是死,乾脆就下令部隊停止撤退,就地阻擊。

要說這聯隊長下的命令也沒有錯,日軍士兵也足夠勇敢,接到命令後,馬上就開始散開臥倒,準備形成散兵線、架設機槍、擲彈筒、步兵炮。可惜這一切都沒有用,追擊他們的是八路軍乃至全中國最精銳的教一旅教一團,而且是開着坦克、裝甲車和汽車追擊,車上的機槍、八一自動步槍、衝鋒槍打的連綿不絕如春水,似乎要把他們這羣污染大地的蟲子徹底沖刷乾淨,根本就不給他們任何反抗的機會。

馬達在轟鳴,機槍在歡叫。這一刻,小鬼子的命好像不是命,而是這深秋初冬寒風中的一片片枯葉,在風中飄啊飄啊,一直飄向東洋去。

王大湖可不管小鬼子的鬼魂能不能飄回東洋去,此刻他腦海裡只有兩個字,就是“突擊”。突破敵人的阻擊,割裂敵人、碾碎敵人,繼續向縱深追擊,一直追到坦克碾碎第三十三師團師團長甘粕重太郎的身體纔算到底。因此,他根本無視小鬼子被機槍打成篩子的樣子,更無視小鬼子爬在地上躲避子彈的醜態,只是用車載電臺一遍一遍地命令部隊前進。

教一團過後,小鬼子已經是屍橫遍野了。

教二團上來時,殘存的小鬼子已經徹底發瘋了。他們來不及架設重機槍和步兵炮、擲彈筒了,本來這些重武器在從開元向清池撤退遭遇八路軍戰機轟炸掃射時就快丟光了,現在又遇到了八路軍裝甲集團,想架設重武器的士兵都倒在了車載機槍下面。

發瘋的小鬼子,不再爬在地上躲避八路軍的火力了,開始肉彈攻擊了。一些勇敢的小鬼子作着戰術動作,輾轉騰挪,想把手雷扔到坦克、裝甲車、汽車上。還有十幾個小鬼子抱着炸藥包,嘴裡哇哇叫着,根本無視八路軍的彈雨,想和戰車同歸於盡。當然,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這裡是平原,最適合裝甲部隊機動,教二團列裝坦克、裝甲車、汽車後,從殲滅二十一師團開始,一直都是教導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見的陣勢多了,對小鬼子這樣的舉動那是見怪不怪,一陣掃射打發了事。

一羣小鬼子可能是感覺上天不能、入地不得,乾脆就端起明晃晃的刺刀,朝教二團的裝甲隊形發起了衝擊,看得教二團團長趙大河哈哈直笑,沒有半點猶豫,帶着車隊衝上去,把他們變成了輪下之鬼。

到最後,小鬼子的抵抗意志被徹底摧毀。殘餘的幾十個小鬼子乾脆就雙腿跪地,舉手投降了。

這也不能怪這些小鬼子沒種,是戰鬥發展到這種形態,完全喪失了抵抗的意義。小鬼子213聯隊本來是長途行軍去濰城接訪的,影影綽綽看見濰城城牆的時候,傳來了驚天動地的大炮聲,嚇得驚異不定。接着就接到了濰城可能落入八路軍手中、快速向清池撤退與214聯隊匯合的命令。剛剛拔腿開路,就遭到了八路軍戰機的狂轟濫炸。幸虧沿路村莊多,才僥倖活下來這一千五、六百人。好不容易連滾帶爬地趕到了清池,與214聯隊留下接應的秋田大隊匯合了,也開始快速撤退了,又被八路軍裝甲部隊追上。這裡可是大平原,小鬼子又是在公路上被追上的,雖然第一時間散開了隊形,但連個散兵坑都沒有,躲無可躲,藏無可藏,在教一團、教二團這種強大的裝甲部隊的火力下,讓他們如何能夠站住腳、穩住陣勢麼不要說追上來的是裝甲部隊了,就是騎兵追上來,等待他們的也是一個字:“死”兩個字:“速死”小鬼子不投降沒有天理麼

乘汽車隨教二團行動的高原、程翠林,一見小鬼子沒有完成部隊集結,處於分散撤退狀態,就知道小鬼子確實是被馮達飛他們給炸慘了,不需要更多的兵力去參加追擊了,一個教一團、一個教二團再加上旅騎兵營就足夠用了。想想時間不長小鬼子的飛機就可能趕到戰場,高原果斷下令教三團、新一團和師直屬部隊停止追擊,就地轉入隱蔽休整,組織老鄉漚制煙霧,防止鬼子空襲。

高原甚至想通知胡老虎,讓他的騎兵旅也停止追擊,轉入隱蔽休整,但舉起望遠鏡一看,自己左右兩翼遠遠地捲起沖天煙塵,不用說,那是騎兵旅在快速迂迴。光看那塵頭的威勢,就知道騎兵戰士們正在策馬奔馳,速度極快,就不好意思不讓胡老虎他們參戰了。

第三十三師團師團長甘粕重太郎中將下令第213聯隊、214聯隊徹底輕裝、撤退向韓村撤退後,就趕緊督促士兵構築工事,準備固守。

甘粕重太郎現在對八路軍教導師的實力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還是寺內壽一大將分析的對,教導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非常龐大。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一出手就拿皇軍兩個師團開刀。特別是這支部隊裝備精良,戰法新奇。不說別的,光是他們俘虜尾高龜藏司令官的戰法,自己既沒有聽老師講過,也沒有給學生講過。這簡直就是支那那句老話“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展示麼就這還不算,他們竟然擁有那麼強大的航空兵,一次集中轟炸,就打殘了自己的三十三師團。現在,他們的坦克、裝甲車、汽車、騎兵又追上了殘破不全的213聯隊、214聯隊,還不知道這兩個聯隊能不能擺脫他們呢

雖然知道213聯隊、214聯隊是被八路軍坦克、裝甲車、汽車和騎兵追上了,心裡對他們能不能擺脫八路軍追擊沒有把握,憂心不已,但甘粕重太郎年齡大了,思想也老化了,這個時候也還沒有發生德軍的裝甲閃擊戰,甘粕重太郎思想裡沒有裝甲突擊的概念。在他想來,只要八路軍的戰機不來轟炸,213聯隊、214聯隊留下部分部隊打阻擊,纏着八路軍的追擊部隊,主力還是可以撤回來的。只要他們撤回來,等皇軍航空兵的戰機一到,就可以轟炸八路軍追擊部隊,自己還是有可能組織向東撤退的。

甘粕重太郎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增援213聯隊和214聯隊,只能一遍遍地給小林淺三郎發報,催促參謀長閣下命令航空兵快快地起飛,晚了就來不及了。

皇軍戰機還沒有到,追擊的八路軍卻到了。

接到八路軍追上來了的報告後,甘粕重太郎慌忙上了一座房子的房頂,舉起望遠鏡觀察。這一觀察,差點把他從房頂上嚇摔下來。只見濰城、平度的公路上,塵土飛揚,濃煙滾滾。煙霧下面,一溜被高粱秸稈、枯樹葉子覆蓋着的怪獸正向韓村涌來。不用說,213聯隊、214聯隊已經被這條怪獸一樣組成的車隊給吞噬的乾乾淨淨

再往四周一看,天照大神啊,南北兩面都出現了兩條快速移動的煙柱。煙柱下面,是快速奔跑的八路軍騎兵。奇怪的是,那些騎兵大白天人人手舉火把,也不見火把上的火焰,只見火把上發出的煙霧一縷縷、一團團向空中飄去,在空中集結、飄散,形成一個又一個、一個套一個、團團圓圓、連綿不斷的煙霧圈。

甘粕重太郎不笨,他馬上就想到,這是八路軍故意製造煙霧,用來隱蔽身形,干擾皇軍航空兵視線的。

“哐當”一聲,甘粕重太郎的望遠鏡從手裡掉了下來,落到了院子裡的地上

各位書友大大:今天的票票已經到了軍事類的第十三名,大有希望啊山人無限期待中

第185章 改編第1020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續)第1305章 瀋陽大轟炸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819章 假象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52章 席捲黔東南(五)第1116章 解疙瘩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一0六九章吸鐵石第67章 青龍洞第212章 晉祠(五)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667章 聚殲(四)第1467章 喬巴山(續)第884章 落荒而逃第571章 嗨,谷壽夫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103章 戰車第一師團的輓歌第935章 警訊四起第1505章 心惶惶(續)第374章 危局(三)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516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三)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1154章 南北並進戰略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411章 浩劫(三)第954章 座談(續)第1457章 三千里江山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231章 襲取天津(三)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594章 金澤同鄉第730章 喋血贛江(二)第1378章 深尾淳二第1489章 對決(續)第597章 相遇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1528章 大戰略第1315章 夜的眼第872章 魯南戰役(五)第637章 笨蛋元帥第39章 溪口之戰(八)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495章 炸了鍋了(續)第1032章 驚聞第1108章 勢如破竹第1022章 鬼、鬼、鬼(續)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945章 魯西南之戰(三)九四三章 魯西南之戰一1089章 秦三第一卷紅星照耀中國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180章 發展(四)第69章 烏江邊(二)第274章 風雨冀中(四)第1306章 瀋陽大轟炸(續)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1129章 征服(續)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239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一)第1302章 攻取四平城第1545章 美麗的庫頁島(續)第1487章 照妖鏡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548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六)第326章 津浦路之戰(四)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132章 新年快樂(八)第836章 夜審(續)第342章 血色臺兒莊(二)第1086章 娘子關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325章 津浦路之戰(三)第584章 行前第270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三)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1030章 夜色撩人第215章 繁峙(一)第1509章 津門鏖兵(中)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12章 涪嘉戰役(七)第141章 談判(一)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1222章 王實味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835章 夜審第29章 喋血贛江(一)第1358章 激戰長春(九)
第185章 改編第1020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續)第1305章 瀋陽大轟炸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819章 假象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52章 席捲黔東南(五)第1116章 解疙瘩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一0六九章吸鐵石第67章 青龍洞第212章 晉祠(五)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667章 聚殲(四)第1467章 喬巴山(續)第884章 落荒而逃第571章 嗨,谷壽夫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103章 戰車第一師團的輓歌第935章 警訊四起第1505章 心惶惶(續)第374章 危局(三)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516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三)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620章 第二次近衛聲明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1154章 南北並進戰略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411章 浩劫(三)第954章 座談(續)第1457章 三千里江山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231章 襲取天津(三)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594章 金澤同鄉第730章 喋血贛江(二)第1378章 深尾淳二第1489章 對決(續)第597章 相遇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1528章 大戰略第1315章 夜的眼第872章 魯南戰役(五)第637章 笨蛋元帥第39章 溪口之戰(八)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495章 炸了鍋了(續)第1032章 驚聞第1108章 勢如破竹第1022章 鬼、鬼、鬼(續)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945章 魯西南之戰(三)九四三章 魯西南之戰一1089章 秦三第一卷紅星照耀中國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180章 發展(四)第69章 烏江邊(二)第274章 風雨冀中(四)第1306章 瀋陽大轟炸(續)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1129章 征服(續)第366章 靜靜地大汶河(續)第239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一)第1302章 攻取四平城第1545章 美麗的庫頁島(續)第1487章 照妖鏡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548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六)第326章 津浦路之戰(四)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隊(續)第132章 新年快樂(八)第836章 夜審(續)第342章 血色臺兒莊(二)第1086章 娘子關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325章 津浦路之戰(三)第584章 行前第270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三)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1030章 夜色撩人第215章 繁峙(一)第1509章 津門鏖兵(中)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12章 涪嘉戰役(七)第141章 談判(一)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1222章 王實味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835章 夜審第29章 喋血贛江(一)第1358章 激戰長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