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套

亂套

京城周家,靜安王等一些國子監承受萌恩的世族子弟們和北上參加隋麼宸婚事的靖遠公府南域族人幹架的事情一時間在京城裡被傳的沸沸揚揚的,只不過版本不同。()蔣老太君還特意派了近身嬤嬤前來看望夏冬雪姐弟二人,並且將此事和蔣勵好好說道一番,意欲給夏東至討個說法。

蔣勵和幾位受傷功勳世族子弟的家長們聚集在一起,一起斥責南域隋氏人粗蠻,明明先射了人家的馬,他們自然不會去較真到底是因爲什麼纔會將事態擴大到此等田地,如今的結果便是,京城這頭的少爺們被打的太慘了,於是即便起初有什麼囂張的行爲,落在這些人眼裡,也是一句就算有爭執,也不能將這些細皮嫩肉的少爺們打成這樣啊?要知道,這些人裡大多數都是家長手心裡的香餑餑,從小到大,只有打人的譜,哪裡想到會有一天捱打?

夏冬雪深知未來隋家是大氣運者,如果這事兒沒有世子的影子也就罷了,光是南域隋府也不敢弄成如此局面,偏偏此事扯上了隋麼寒,想到未來不出意外,登基的是二皇子,而新皇京中根基並不深,所用人員稀少,自然會非常看重自個的親侄子,她又如何敢要和大公主府對立呢。即便父親大怒,站在這些功勳世族一派一起慫恿御史參靖遠公府的人,她或許都會勸上父親幾分。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們家的人和大公主府生來犯衝,先是至哥兒給隋麼宸誤打,後到跟着人家跑到李府上去鬧了,還得罪了外戚周氏族人,如今更是倒黴的被牽連進了京郊羣架案,真是……

這個啞巴虧夏家是吃定了,眼看着蔣家和功勳貴族的親朋好友們在周家再三的不憤下,越發怒氣高漲。若是單獨只有他們夏家一個人捱打,外祖母就算想給東至出頭,也不會不考慮自身利益,更不會像現在這般積極。可是如今這成羣的冤家聚在一起,每個人聊到興奮點上彷彿都受了莫大的委屈,一個比着一個憤怒,原本沒捱打的人彷彿都被打了似的,一個個嚷着讓靜遠公府隋家給個說法,連帶着靜遠公府的小姐們,在近來的聚會中都備受指點。

夏冬雪一邊怪弟弟不爭氣,一邊安撫蔣老太君,要知道現在皇帝身體欠安,太后又病重,儲君位置懸空,二皇子即將歸京,京中局勢十分混沌,各方勢力箭弩拔張,稍微有點小爭執就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擴大事態的發展,並且牽連出其他的陰謀。

夏東至年齡小,又沒有父母在身邊,在國子監本身就是個搖擺不定的軟柿子,雖然心裡明白要少惹是非,卻無法拒絕同學的邀請,更何況那日事出偶然,很多事情趕到了一起,竟是最後發展到誰都無法收拾的殘局。若是說大事化小,但是捱打的畢竟不是一家的子弟,而且事關一些家族顏面,做老子的可以收拾自己小子,卻不能允許自己的孩子挨別人的打,最重要的還是竟然鬧得人盡皆知,事關後宮幾位妃子的孃家,便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化小了。

隋麼宸聽說大哥抵京,一早就跑來京郊莊子上看望。只是沒想到竟然看了這麼一出好戲,尤其對方的主角還是周家那個曾跟他幹過架的,一時間覺得心情大好,感嘆大哥還是大哥,就是比他牛掰!也忘了去深思,大哥居然在,這架還能打起來的深層含義。

一同隨隋麼寒進京的幾家南域本土大士,還有柳家的人見事態如此嚴峻,都尋了理由各自投奔了京中親戚,不願意趟這塊渾水。唯有柳三小姐柳如是心裡多少有些遺憾,一邊和堂姐抱怨,一邊不情不願的收拾東西。

柳家大小姐,此次入京極有可能被皇帝選中的柳如嫣,遣出去了身邊的丫鬟僕婦,戳着堂妹的額頭道:“你個小東西,千萬別有其他心思,此次六皇子選妃,按理說以我們家的背景是沒什麼值得關注的,但是偏偏此時,皇上竟是給了柳家機會,父親恨不得將家中嫡系的小姐全都送過來挑選,你若是真無心,不去爭取也就罷了,但是千萬不能惹禍!”

柳如是不樂意的撇了嘴角,淡淡道:“我又沒說什麼,不是正收拾行李呢嘛。”

“我還不知道你怎麼想的,柳家嫡系小姐裡,就你我年齡還算大一些,你看上了誰,我還不知道嘛?只是隋麼寒那人是出了名的冷酷無情,心腸還不好,連和他訂婚的人據說都被他的煞氣剋死了,真不知道你圖什麼。”

“什麼心腸不好?什麼煞氣克人?身爲我大黎男兒,上戰場殺敵有何不對?照姐姐這麼說,那些邊疆將士豈不是一輩子都娶不到老婆了。再說,我就是喜歡像麼寒表哥那樣的人,高大,威武,強壯,不苟言笑卻十分英俊,感覺特別有安全感。”柳如是露出了一幅小女人的模樣,心中滿是仰慕。

“得了吧,還沒入京呢就惹了場禍事,我聽進京的人說,這次事情可鬧大了!什麼周家啊,靜安王啊,都告到太后娘娘那裡去了,非要隋家給個說法。隋大少也不是歲的黃口小兒,他那日明明到了,卻非但不管,還惹禍上身,這樣的人,簡直是暴徒。”柳如嫣捂着嘴角,不屑道。

“嗯嗯嗯,那什麼樣的男兒好?只會說不會做的書生嗎?六皇子纔多大?反正我是沒興趣,姐姐真不愧是大伯心中的好女兒,若是想給柳家掙個前途,那便往貴妃娘娘身上靠吧……”

“你這個臭丫頭!”柳如嫣無奈的捏了下柳如是的小手,道:“罷了,反正在甄選之前,你不許惹事,更不能讓別人傳出閒言碎語,否則,我饒不了你!”

柳如是一副害怕的模樣笑了起來,道:“我知道啦,反正二表哥的婚事還早,麼寒大哥也不會早早離去,我就索性等到塵埃落定之時,再跟他表白!”

柳如嫣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怒道:“表白什麼?你當婚姻嫁娶是兒女戲言嗎?還表哥表哥,你娘姓馬,不姓隋!”

柳如是無所謂的聳聳肩,說:“反正隋家姑奶奶嫁進了我們柳家,那就是我的表親。我保證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我先幫姐姐甄選,姐姐日後也要幫我。”

“我懶得理你,快收拾東西,我們只是同隋家一起上京,還是別惹進他家的事情爲上。再說,我聽爹私下和幕僚說過,我們柳家三代前不過是個小武官而已?皇上爲什麼要大力提拔柳家?還不是爲了在南域戳根釘子,那裡天高皇帝遠,隋氏當道,皇上心裡怎麼能一點不介意呢?先是將公主下嫁,又是此次要選我柳家女入宮,不管是給皇子當妃子還是如何,這裡面的東西都深着呢,現在時局不穩,京中又以三皇子爲貴,隋家還敢到處樹敵,到時候會出什麼事情還不知道,你還在這裡跟我談這些。”柳如嫣咬着嘴脣,看着不爭氣的堂妹,若不是他們大房就她一個嫡女,她至於這麼拉攏二叔家的女兒嘛。偏偏他們柳家就他爹一個明白人,二叔三叔都是玩貨,她還記得臨走前父親說的明白,他們柳家要想和皇家有什麼牽連,便只能是他們這一代了。若是等着隋家真沒落了,他們柳家也將變得對皇家毫無用處。可惜這一點她這個外貌美麗聰慧的三妹妹完全沒有覺悟。此次進京,父親從家族裡選了三個人,除了她和三妹妹還有三叔家的五妹妹。但是五妹妹年齡太小,大姐和四妹又是庶出,要說機會,唯有她和柳如是是最爲有可能被留下的。

柳如是似乎感覺到了堂姐的不快,也不再說話了。她性子和柳如嫣不同,再加上她是父親唯一的女兒,從小就被幾個哥哥當男孩帶着,騎馬射箭,馬球,爬山,樣樣都是高手,要是讓她嫁給京中這些軟腳蝦,不如殺了她算了。她不是不想爲柳家做貢獻,但是相比之下,她更樂意自己的幸福,她性子像父親,自由散漫慣了,而且她爹本來都拒絕大伯送她上京的,還是因爲她聽說是要跟着隋麼寒的隊伍一起走,自己強烈要求來的。反正她爹都不求她爲柳家爭什麼,還是把機會留給一心爲了光耀柳家門楣的大姐好了。想到此處,柳如是推開窗戶,目光隨着天空中飄落的樹葉,望向了北院,隋麼寒,你定是我的夫,哼!

在京郊羣毆以後,隋麼寒並未隨大部分隋家子弟入住京中靖遠公府,而是留在郊外的莊子上靜待京中消息。他看着手中信函,目光不由得微微一沉。

“大少爺,二殿下估計再有一個月的光景,就會入京。在這期間,二殿下讓我們保證京中不容有失。”所謂不容有失,自然是說現在的局勢不能變,皇上和太后身體不能有問題。

隋麼寒掬着眉頭,太后下詔不但將二舅舅招了回來,連前些時候獲罪的大舅舅,也一併詔了回來……如此來看,便是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太后身子確實不好,另外一種可能便是皇上身子,也不好。理論上來講,若非有喪,不太會把所有皇子齊聚京中啊。還是說皇上並非外界傳言那般,如此倚重三皇子,否則若是當真看好三舅舅,在大舅舅和二舅舅都不在京中的時候立儲,豈不是更不會出亂子?

“大少爺,靖遠公派人來問前幾日郊外的事情……”崔管事尷尬的啓口,這事本是大事,但是事出以後隋麼寒從未提起,再加上二殿下的信函一封接一封,這件在京中如今被炒的沸沸揚揚的事情在他們這莊子裡倒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嗯?”隋麼寒拉回思緒,淡淡道:“不是說了嘛?是那個周什麼昌不罷休才挑起事端?”

“周文昌,大少爺,他算是您的叔叔。”

隋麼寒漫不經心的擡了一眼,道:“記得,姑奶奶老年得子。”隨後又追了句:“要不是二姑姑嫁進周家,他爹也就是個翰林院編修,更別提還捧出了個貴人來了。”

“咳咳……”有幕僚尷尬的嗑湊兩聲,他們也不曉得怎麼隋麼寒一提起這事就火冒三丈的,不知道的還真以爲隋家吃了多大的虧了呢。

“大少爺,老公爺的意思是,這事兒,不管誰對誰錯,畢竟是周家捱了打,哦,還有靜安王的小世子也受了傷,鬧到了太后娘娘那裡,請了御醫……”

隋麼寒垂下眼眸,低頭看信,沒有回話。崔管事嚥了一口唾沫,他當初還跟老爺那爭了半天,才爭取到幾位大爺來他這個莊子上歇息,以爲可以露露臉,沒想到惹出了個大麻煩。如今京裡都快鬧出人命了,他們這還跟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似的呢。

“大伯想怎麼辦?”隋麼寒突然道,如今的靜遠公是他的大伯。

崔管事皺着眉頭,說:“老爺說,想讓大少爺先給大公主修書一封,進宮探探口風。”

“哦?”隋麼寒點了點頭,此事鬧的挺大,打人的是勳貴,捱打的也有勳貴,還有皇親,更攙和進來幾個清流,弄的御史也不知道該參誰。周家底蘊不深,卻近年來深得皇上看重,或許八成也是看上週家根基不深,捧起來也弄不出太大的麻煩,只是這種態度反而弄的周家出了幾個小霸王,在京中名聲極差,此次捱打,雖然有勳貴願意和周家聯合上折,卻並未是因爲可憐那個周文昌。但是有幾個沒參合進來的勳貴,實際上是看不慣更看不起周家的,所以雖然鬧騰的人多,保持沉默的人更多,他大伯不敢輕易了事,怕是也琢磨近來朝廷的局勢不穩,越是小事,越要處理的妥當,所以纔想讓大公主進去探口風,只是這口風怕不是探太后的,而是皇上想怎麼樣?是否要利用這個機會處理幾個勳貴?若是處理了,怕是難免又帶着幾分立儲的風向標。

二弟說過,皇上賜他尚北侯的時候暗示過,這個職位給了你,不是怕你做什麼,而是怕你不做什麼,於是隋麼宸囂張的好像一陣突然殺進來的旋風一時間弄的京城原本堅定的心思亂成一團,甚至讓一直被三皇子壓制的大皇子的幕僚都後悔不該早早起事,因爲種種跡象表明,皇上膩了三皇子處處賢王,卻暗中行動的做派。

那麼,二舅舅……隋麼寒眼睛一眯,說:“讓周家去鬧,太后娘娘那裡行不通就讓他們去皇帝那裡鬧好了,鬧的越大越好,我隋家百年勳貴,豈是他一個周家就能污衊的?”

隋麼寒想的明白,這事兒既然已經如此,那麼皇帝外公愛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不過是打架而已,撐死了罰幾個月俸祿,或者表面責罵一番,還能少了誰身上的肉不成?反正捱打的不是隋家人,他有什麼好氣的,即便真罰了隋家,認罰便是。如今的皇上本就反感結黨營私,這幫人還一起聯合上書,真是不怕惹毛了皇上的底線。

崔管事點了點頭,心裡踏實了起來,其實老爺也是這個意思,就是怕如果一直不吭聲讓周家去御前鬧會剝了大公主的面子,既然世子爺都這麼說了,他們便放心了。崔管事是個老油條,心知肚明,被罵,被罰,又能怎麼樣?其實那些勳貴如此上書不是爲了討什麼公道,無疑是面子上覺得太掛不住了,如果皇上再不安撫一下,他們哪裡有臉出來見人啊?皇上要下道聖旨,說說隋家的不是,周家就覺得長了臉,自然就算是完了,對於皇上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是和諧爲貴。周家鬧的越歡,皇上越煩,最後即便罰了,隋家默默認了,皇上還會覺得對不住隋家呢,畢竟打架這種事情,一個巴掌拍不響,說到底還是你周家的孩子太弱,一巴掌就打的噴血了……

現在這種時候,正是不能張揚的時候,周文昌的娘敢去太后面前哭訴,那是因爲她是公主。再看看周貴妃呢,一點都不敢聲張,公主越要爲周家討公道,貴妃越要在皇帝耳邊說不需要公道,這便是人之心術。可憐周家看不明白,公主可以去鬧,周家卻不行……若是真的鬧到連周家自己都收不住的時候,再被人利用了去,皇上就有的火可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