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

重生之名門閨秀

接連幾日,李氏大刀闊斧的處置幾個婆子,重新立威。薛老太君無動於衷,整日裡抱着如哥玩耍,對於媳婦她習慣恩威並重,既然已經教訓完了,便無所謂了,不會真對李氏如何,這個女人畢竟是她孫子的母親,而且她不過是在自己面前耍耍小聰明而已,並沒有犯什麼大錯。三月初一,最冷的時候過去了,街道的兩旁雖然遠不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卻也不再是寒冬裡蕭瑟落寞的感覺,人們漸漸脫去了厚襖,換上披風和料子稍微不那麼沉重的單衣。李氏在薛老太君的囑託下帶着兩位年齡稍長的姑娘前往安南侯府,給蔣勵家三姑娘賀生日。

安南侯府和鎮國侯府隔了兩條衚衕,當蔣家的馬車到達安南侯府的時候,已經是巳時,由於前面路堵,竟是在衚衕口處呆了好長時間。

“怎麼回事?”李氏不耐煩的撩起簾子,卻見前面排起了長龍,平日裡倒不見安南侯府如此大辦姑娘的生日,這回是怎麼了?她垂下眼眸想了片刻,頓時恍惚,三姑娘已經十四了,卻尚未議親,這回搞的那麼隆重,怕是別有所圖。難怪老太太特別囑咐她帶着兩位大姑娘,或許是讓他們在京城貴婦面前晃悠幾圈。想到此處,她不由得暗歎薑還是老的辣啊,頓時對馮氏的感覺沒有來時那麼牴觸了。

可是李氏轉念又想,馮氏如此大費周章,廣發帖子,還不是爲了自家的嫡女,裡外裡順帶手幫着風兒一下罷了,她卻沒有必要承馮氏的情,所以又感覺對方所做的一切是理所應當,便扯高氣昂的對管家道:“上前催促一下,總不能都快到午時了,還不讓姑娘進屋吧。”到時候弄的好像他們故意來晚了似的。

路管家帶着車伕跑了一趟前門,對方一看是鎮國侯府的家眷,因爲彼此是親戚,便急忙命人擡了幾座小轎來路口接人。其實馮氏本來就是在薛老太君的示意下,才決定給三姑娘大辦生日的,偏巧自己家的兩位姐姐都在京中,也決定出席,一時間倒引來了幾位京中貴人。

馮家歷代是書香門第,天子老師,當代的家主馮梓日又是殿閣大學士,在皇上面前分外體面,家中女兒不管嫡庶一律養在嫡母身邊,被教育的十分出色,在京中享有盛名,所以都嫁給了極好的人家。如今馮氏的兩位姐姐來參加三姑娘的生日會,之所以能引來其他貴婦,是因爲這兩位女子的家裡都有尚未議親的嫡子。所以,馮氏雖然沒有邀請男賓,卻因爲幾位貴人的到場,引來了一羣家有待嫁女兒的女賓,彼此在對方面前晃悠一下,或許日後會成就一份良緣。

簡而言之,與其說這是三姑娘的生日會,不如說是一羣婆婆帶着自己閨女看未來兒媳婦的大茶會。李氏原本是極不樂意來的,所以提前未作功課,此時卻是後悔萬分,還好她今日裡給風兒打扮的還算出彩,雖然發誓極其簡單,卻穿了新作的海棠紅鑲金鳳的棉襖,腰間別了一串彩色的流蘇,配上蔣風白皙的皮膚,顯得分外喜氣端莊,十分精神。至於蔣畫,由於是庶出,三房媳婦自然不會精心爲她準備,兩個人站在一起,感覺落差極大。這嫡出的和庶出怎能一樣?李氏心裡暗自得意,卻忘了這場生日會的邀請人馮氏,可就不是嫡出的閨女!

“風姐姐,你可來了。”李氏一行三人才走進內院,就見到了三姑娘,蔣雪。她發誓高挽,一襲大紅色的襖裙,上面繡滿了金色的牡丹,妝容不深,面容白皙,雖然不若蔣風大氣委婉,卻多了一份小家碧玉的輕柔。

“雪妹妹這身衣服和大姐很相似呢。”不知道是有意無意,蔣畫笑着點出。蔣風一陣尷尬,都怪孃親,她本是想到今日是三妹妹的生日,必會穿紅,卻熬不過母親的執意,也穿了紅色,如今撞色,又被人說出,實在是尷尬。

蔣雪臉色一沉,隨即又笑了出來,淡淡道:“我哪裡比的上風姐姐的氣質。”

蔣風乾乾的笑了兩聲,沒有接話,這種事情越說越亂,還是罷了。不過單從外貌而言,蔣風倒確實是比衆人都大氣一些,薛老太君常說,這家裡的姑娘裡面,唯有老大最像蔣嵐,或許日後會是最出息的那個。蔣風也曾以爲,爹爹定會爲自己謀得一份好的姻緣,然而久而久之,她都十六歲了,卻依舊待嫁未議親,實在是……如果母親李氏和婆婆不那麼較勁,親近一些,她也不會總是在兩人中間左右爲難,更是被當做彼此爭面子的工具。想到此處,蔣風的心情有些低落,無精打采的看着蔣雪招呼幾位剛剛進門的小姐,她站在窗邊,看着那將要落敗的紅梅,沒來由的有幾分感傷。

過了一會,從院子的拱門處緩緩走來兩名女子。

其中一位穿着寶藍色百褶裙的婦人眼睛一直看着發呆的蔣風,對着一旁的馮氏道:“這便是鎮國侯府的大姑娘?模樣是極好的,性子看起來也委婉端莊。”

馮氏點點頭,言語上分外恭敬,說:“我們家老太君最喜歡她的,只是她母親李氏的性子你也聽我說過,多少有些耽擱了孩子的前程。”

“呵呵,就是那個前幾日被罰抄佛經的李氏?”

馮氏見她說的輕佻,急忙按住了她的柔夷,緊張道:“姐姐你小點聲,李氏還在呢,她畢竟是侯府夫人,你多少看在我的面子上莫說那些有的沒有的事情。”原來這位藍裙女子是馮青昭的嫡姐,九門提督統領夫人,年紀輕輕便已經被皇上封了二品誥命夫人,膝下嫡子三人,庶子四人,其中大多尚未議親。她是馮梓日的嫡長女,養在馮家的老太君身邊多年,從小便喜歡騎馬射箭,和馮家的風格實在不符,可是正是因爲這種特別,反而讓她得到了更多寵愛。她不像馮青昭那般,是庶出養在嫡母身邊,需要小心翼翼,步步爲營,所以性格極爲爽朗,此次是因爲受了馮氏所託,讓她務必來給三姑娘捧場,才前來參加這場聚會的。否則以她的性格,實在是和這些女眷們談不來的。但是想到馮氏是自己的妹妹,雖然是庶出,卻養在親母身旁,平日裡關係極好,再加上蔣家三姑娘非馮氏所出,如果耽誤了姑娘的婚事難免會有人將此事推到馮氏身上,於父親的士林名聲也不好,便過來捧場了,既給了妹妹面子,又擡高了馮氏在老太君心中的位置。

馮氏心知這位姐姐是個大脾氣的主,不喜歡掖着藏着,又怕她說話給李氏難堪,便把鎮國侯府的事情解釋的面面俱到,包括老太君讓她替蔣嵐拜訪長公主的事情都如實說了。她原本覺得這事不妥,卻沒想到大姐馮青嫣卻覺得老太太做的很對,不管是不是爲了風兒的婚事,既然有蔣嵐的緣由,幹嘛不去一趟公主府呢?有些人只曉得爲了面子在這種時候疏遠公主府,卻不曉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此時你把樹根挖了,日後還如何生長。並且說要陪她一起去大公主府上,着實讓馮氏驚訝萬分。

後來她仔細琢磨,越想越覺得有問題,便提醒了老爺。九門提督掌管京中安全,統領大人往往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擔任,莫非皇宮的主子有什麼想法,否則大姐爲何要看重大公主呢。但是這話她卻是不敢直接問的,她清楚,能說的,該說的,馮青嫣不會瞞她,雖然他們不是同胞姐妹,但是都是明白人,不管在馮府裡如何勾心鬥角,出了馮府,便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是徹徹底底的一家人。除了馮青嫣以外,這次還來了另外一個馮家人,馮青雨。她和馮青昭一樣,也是庶出,但是從小養在了嫡母身邊,吃穿用度和嫡出的小姐是一樣的,並且體面的被皇上指給了大黎國宣統二十年的清貧狀元,施慶凡。施慶凡如今是四品守巡道員,年初剛剛回京述職,所以馮青雨也在京中,這纔有空來捧場蔣家三姑娘的生日會。

不說其他的賓客,單是這兩位馮家的貴婦,便給足了蔣家面子,薛老太君這回也算是欠了安南侯府一個巨大的人情,近來待馮氏的態度都與往日不同了。

蔣風被眼前突然出現的女子嚇了一跳,只覺得她長的十分英氣,再看到嬸嬸待這位女子的態度非常恭敬,便知道她定是今日的貴客之一,急忙福了一個身,柔聲問好。

馮青嫣倒也受的心安理得,仔細問過了她喜歡讀什麼書,學過什麼琴畫,見蔣風談吐端莊靜雅,心裡着實有了幾分喜愛。就是可惜了這個年齡,他們家親戚家的孩子還真沒有十六歲還沒定下親的,而自己的嫡子都太小了,配庶子吧,又覺得委屈了蔣風,不由得偷偷和馮氏埋怨:“你那個弟妹實在是疏忽大意,多好的一個姑娘,竟是拖到了這個年齡。”

馮氏對此也覺得無語,誰讓李氏總想把閨女留給自家親戚,而老太君又是萬分阻撓,兩個人鬥着鬥着誰都沒有成功,倒是把孩子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