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敏之身世

夏長壽久等不見太后迴音,便試探着問道:“太后,您如今的意思是……”

太后沉着臉不語,半晌方皺起了眉頭:“你馬上去傳皇上過來,不管用什麼方法,必須讓皇上馬上來!”

“母后這麼急着找兒臣,是有什麼事嗎?”祁敬之聽說了太后召見姽嫿貴妃的事情之後便知道等下定是要傳召自己,便匆匆趕來,正巧在門口聽了太后的話,由不得應了一聲。

太后不語,只是嘆了口氣,向祁敬之揚了揚頭:“皇帝來了,坐吧。”

祁敬之依言落座,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母后急着找兒臣,想來是有什麼要緊事?”

太后臉色愈發沉了,她嘆了口氣:“皇帝啊,這麼長時間了,你覺不覺得敏之有些不大對?”

“不大對?”祁敬之訝然挑了挑眉,“母后怎麼這麼說?”

“那小子怕是知道了……”太后揉着額角,臉色陰沉之中帶着疲憊。

“知道什麼?”祁敬之猶自不解。

“知道關於他身世的事情了。”太后冷冷道。

祁敬之一怔,繼而便是輕笑:“母后怕是多慮了吧?自您與兒臣說起這事,兒臣便詳加防範,莫說是西遼的人了,就是南詔的人,兒臣也一直注意着不讓他們與敏之私下見面,敏之根本無由知道真相,又豈會……”

“皇帝,你難道忘了敏之當日所言了嗎?前日哀家宣皇帝前來,敏之可是在皇帝面前親口說出感同身受四字,試問他一個王爺,有什麼資格當着你的面對你的妃子說這四個字!”太后搖了搖頭,又嘆了一口氣。

“那不是……”祁敬之話說到一半,猛地怔住,半晌方回過神來:“母后的意思是說,敏之那話不是氣話,而是……”

“是啊,敏之雖然輕佻,但畢竟不是魯莽,如何會留下授人以口舌的把柄?他說是‘感同身受’,那就一定是解釋得通的,他身爲王爺,固然是沒資格對皇帝的妃子感同身受,但若是考慮到那小子的家世,這便說得通了。”太后言及此處,不由得臉色一冷,咬了咬下脣,“算起來也近二十年了,到底是沒瞞住啊……呵呵,宜妃可真是好手段,到底擺了哀家一道兒!”

“可是……這些年咱們一直嚴加防備,西遼那邊並沒有派人跟敏之有過接觸啊!屈指算來二十年,母后自登上鳳位到如今,何曾……”祁敬之滿臉的不可置信,猶豫再三還是出言質疑。

“呵呵,宜妃那蠻女手段高的很,莫說是哀家了,就是你,當初不也是險些讓她籠絡了去嗎?她人都沒了近這麼多年,還能設法讓自己的兒子知道真相,也算是高明瞭……你口口聲聲說沒人與敏之接觸,難道你忘了,這後宮之中還有一個蕭嬪嗎!”太后言及此處,已是滿臉的冰冷,臉上的表情不似她平日裡的平靜祥和,反倒滿是殺氣,依稀看得出當年統領六宮的皇后氣概。

“蕭嬪?蕭嬪雖是西遼細作,但卻從來不曾與敏之相見,母后這話是從何說起啊?”祁敬之蹙起眉頭來。

“你只道防着蕭嬪與敏之相見,卻忘了防備別的!你是讓美色眯了眼睛,色令智昏!那蕭嬪雖不曾令人着意敏之,卻時常叫人留意着清商的行蹤,而清商又是敏之的心上人,若由她來知會敏之,難道敏之會不相信嗎!”太后冷笑道。

祁敬之聽到這兒,心裡雖是哭笑不得,但也知道太后是動了真怒,沐家是太后的心頭寶,而葉棠花就是保住沐家富貴的護身符,太后若不是真的氣狠了,斷然不會在他面前說出這種話來,但若是但憑太后的幾句話就讓他信了葉棠花是西遼細作,卻也有些難辦。

“母后,您會不會是誤會了?咱們且不說棠兒爲何要那麼做,棠兒的身世,母后您是最清楚不過了,她父是我南燕尚書,母是您孃家親侄女,她是徹徹底底的南燕人,又何必與西遼爲伍呢?再者說,蕭嬪有問題的消息,還是她透露給毓兒的呢,設若她真是西遼的探子,她又何必把蕭嬪賣給毓兒呢?”

太后搖搖頭,眉頭一挑:“誤會?不可能!皇帝滿心裡只想着那丫頭家世,覺着那丫頭出身南燕就不可能叛國,但如果……葉棠花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葉棠花,又當如何呢!”

“棠兒不是棠兒?這……此話何解?”祁敬之愕然。

“有件事,皇帝怕是還不知道吧。”太后冷笑,“前些日子威遠侯府老夫人進宮的時候,哀家也曾問過她,爲何將葉棠花養的那般好,卻又處處給她使絆子,不讓她出頭,可是老夫人親口跟哀家說,她根本沒有教葉丫頭什麼東西!在威遠侯府的日子裡,她是存着捧殺了葉丫頭的心思!哀家當日還不信邪,又傳了侯夫人來,結果答案也是一樣的,乃至千紅千藍也都是這麼說的,沐傢什麼都沒有教過葉丫頭,那葉丫頭是怎麼會的那些才藝?反彈琵琶也好,梅花篆也好,哪裡是十天半月便學得會的!更別說那丫頭還通調香,懂古籍!這也就罷了,你說那丫頭今年也不過十三,這名聲憑什麼傳的那麼遠,傳到西遼去,傳的那西遼太子都慕名求娶?哀家怎麼不信那丫頭厲害到這般地步呢!她一個小小的大臣之女,縱使品貌出衆些又能如何?惹得西遼太子千里迢迢跑來求娶,皇帝不覺得奇怪嗎!”

“母后的意思是說……棠兒被人調包了?”祁敬之一怔。

“不然還能作何解釋呢?哀家當初也想過這個可能,可是那丫頭進退得宜,聰慧機敏,又從不曾害我皇家,哀家想着若是這個丫頭比原先的棠兒做得好,那哀家忍了也罷,可沒想到,這丫頭竟是存着這樣的心思……皇帝,如今這臉皮已經撕開,你可萬不能再心軟了,馬上下旨,召長平王夫婦回京!”太后言及此處,一雙眼盯緊了祁敬之。

祁敬之一聲苦笑:“母后,您是不是忘了?當初九歌出京的時候,說是要找他那雲遊天下的師父去救治棠兒,如今誰知他們走到何處去了?朕就是擬好了這聖旨,又該去找誰宣旨?難道叫上一羣太監拿着聖旨,天南海北地碰運氣?”

“什麼?這……竟叫他們給逃了!”太后臉色一僵,繼而又是一沉,“如此說來,那長平王府亦不是局外之人了?不然何以護着那丫頭從京裡脫身!”

祁敬之一愣,繼而皺眉:“母后,九歌帶着棠兒離去,其實是怕……”

“不必說了,皇帝,你馬上下旨,不管用什麼藉口,都必須立刻把敏之帶回來,如今敏之因着那丫頭跟皇帝生隙,這時候若是讓他知道了身世,誰知他會做出些什麼來!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萬一這小子衝冠一怒爲紅顏,南燕江山又當如何?皇帝……”

“母后!”眼瞧着太后越說越激動,祁敬之不得已出言打斷:“母后還請三思!設若真如母后所言,棠兒是西遼派來的細作,那敏之又豈會對她真心相待?既然如此,母后所言衝冠一怒爲紅顏豈不是不成立了?敏之縱使知道了身世又能如何?他身份本是尷尬,西遼如今立有太子,老皇帝又行將就木,他若是這時候回了西遼,那不更是找死?母后切莫忘了,敏之的身世尷尬,他母妃的身份更是尷尬!”

太后猛地一怔,繼而倒是平靜了些:“倒也是,敏之這小子若是此時回去,那西遼皇太子焉能容得下他?西遼老皇帝向來是個腦子糊塗拎不清的,若是見了敏之,還不知鬧出些什麼來……咦,如此說來……”

祁敬之接過話頭兒:“正是如此了,若是敏之真回了西遼,到時候西遼內政必將大亂,於咱們南燕反而是百利無害,若母后真是爲南燕着想,反倒該盼着敏之回去纔是?”

“倒也是……可、可萬一西遼那邊容下了敏之又當如何?”太后思忖片刻,倒是猶豫起來。

“母后又差了,兒臣坐上這皇位不過十年,敏之便已然不能與兒臣相抗,遇了事也只能避禍遠走,那西遼皇太子自出生之日起便立了太子,到如今也有小二十年,況且西遼老皇帝只那一個獨子,定然是愛如珍寶,敏之不過是那老皇帝一個外孫,身上又雜着南燕的血脈,老皇帝就是想要立敏之爲帝,大臣們恐怕還要掂量掂量,旁的不說,放着一個現成的太子爺不要,倒讓這半路出家的掌了大權?只要那西遼太子不是個太糊塗的,敏之都討不了好去。”

“依皇帝所言,倒是哀家杞人憂天了?”太后怫然皺眉。

“杞人憂天談不上,母后只是太顧忌宜妃罷了,宜妃已經故去多年,敏之但凡有她半分手段,也不到今日的境地,如今成了這樣,敏之竟是兩頭不討好,在南燕被咱們顧忌,去了西遼又是送死,以敏之的性子,縱使知道了真相,怕也不會如何吧?況且這麼多年下來,咱們對敏之如何他心裡也該有數纔是,母后真的覺得,敏之會舍南燕而奔西遼?”祁敬之嘆道。

第八十七章 沐家家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姑嫂深宮密話第三章 回到十二歲第十四章 做官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桐雨山莊第一百八十二章 兩封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鳳家旁支第五十八章 尋根究底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婚第五十九章 事態升級第二百五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我何干第四十八章 回府第十四章 做官的原因第六十一章 取字風波第二十章 威遠侯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旭的出路第三十九章 宴上獻藝第一百零八章 蕭嬪有問題第二百五十八章 縱火第五十二章 羣舞競豔第二百五十五章 逆天改命第七十二章 進宮升官發財第五章 下馬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姨娘的報復第十四章 做官的原因第三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百四十六章 換子案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九章 逛年市第二百五十九章 多方暗算第二百五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進一步推理第二百五十八章 縱火第二十四章 又起爭端第五十三章 傾城一舞第二百一十五章 凌波仙子第四十六章 化險爲夷第九十三章 看誰狠得過誰第一百八十章 提親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審蕭嬪第五十七章 故人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遇西遼衆女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姨娘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五章 寄意於物第九章 收攏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咋不上天呢第十二章 嫡庶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寄意於物第二十四章 又起爭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廬山真面目第八十八章 別弄死了第五十七章 故人來第五十章 女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看誰爲尊第二百六十六章 母子離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東越第五十一章 舞衣風波第五十六章 璋樓失火第三十章 提出條件第二百二十五章 糾結的沐韓兩家第六十二章 怒斥葉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六十一章 紙鶴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秋腳踹京兆尹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長公主三試棠花第二百六十六章 母子離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認錯人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姽嫿貴妃第二百七十章 南攻玉現身第一百八十三章 香料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再次出現第十章 刁奴歸心第一百零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都來惦記一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梅花三弄第二百一十九章 深藏不露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歸何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長公主三試棠花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甘心的兩隻籠雞第一百零二章 沐太后指點羣芳第二十四章 又起爭端第二百六十章 新仇舊怨第二百零一章 父女合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鳳家旁支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訓顧國舅第七章 滿院刁奴第二百零二章 又有人要她的命第五十五章 連奪一等第九章 收攏人心第七十九章 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宜年的任務第一百零四章 淑良公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勸說葉沐氏第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一百二十九章 廣順侯府的宴會第三十六章 四人的身份
第八十七章 沐家家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姑嫂深宮密話第三章 回到十二歲第十四章 做官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桐雨山莊第一百八十二章 兩封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鳳家旁支第五十八章 尋根究底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婚第五十九章 事態升級第二百五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我何干第四十八章 回府第十四章 做官的原因第六十一章 取字風波第二十章 威遠侯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旭的出路第三十九章 宴上獻藝第一百零八章 蕭嬪有問題第二百五十八章 縱火第五十二章 羣舞競豔第二百五十五章 逆天改命第七十二章 進宮升官發財第五章 下馬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姨娘的報復第十四章 做官的原因第三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百四十六章 換子案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九章 逛年市第二百五十九章 多方暗算第二百五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進一步推理第二百五十八章 縱火第二十四章 又起爭端第五十三章 傾城一舞第二百一十五章 凌波仙子第四十六章 化險爲夷第九十三章 看誰狠得過誰第一百八十章 提親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審蕭嬪第五十七章 故人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遇西遼衆女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姨娘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五章 寄意於物第九章 收攏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咋不上天呢第十二章 嫡庶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寄意於物第二十四章 又起爭端第一百二十二章 廬山真面目第八十八章 別弄死了第五十七章 故人來第五十章 女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看誰爲尊第二百六十六章 母子離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東越第五十一章 舞衣風波第五十六章 璋樓失火第三十章 提出條件第二百二十五章 糾結的沐韓兩家第六十二章 怒斥葉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六十一章 紙鶴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秋腳踹京兆尹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長公主三試棠花第二百六十六章 母子離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認錯人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姽嫿貴妃第二百七十章 南攻玉現身第一百八十三章 香料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再次出現第十章 刁奴歸心第一百零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都來惦記一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梅花三弄第二百一十九章 深藏不露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歸何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長公主三試棠花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甘心的兩隻籠雞第一百零二章 沐太后指點羣芳第二十四章 又起爭端第二百六十章 新仇舊怨第二百零一章 父女合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鳳家旁支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訓顧國舅第七章 滿院刁奴第二百零二章 又有人要她的命第五十五章 連奪一等第九章 收攏人心第七十九章 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宜年的任務第一百零四章 淑良公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勸說葉沐氏第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一百二十九章 廣順侯府的宴會第三十六章 四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