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旗倒了,有人去扶

晉陽的局勢動盪,呂布自然是迫切希望解決這匈奴的事情的。況且徐晃還有徐榮的消息,也沒有傳來。呂布更是有些擔憂,這種時候,只要這兩人中有一任敗了,那麼晉陽將會是讓強敵臨城!那時候動盪的晉陽會出現什麼事情,誰也無法預料到。

“若要分兵,必先擇帥!”

呂布掃視了一眼衆人,心中有了計較,“張遼!”

“在!”

張遼站了出來。

“宋憲侯成嚴樑!”

“諾!”

三將也是應道。

呂布下達了軍令,“此次分兵,我以張遼爲主將,你們三人爲副將!統率一萬軍,將這五原朔方給平定下來!”

說完,呂布又是看向張遼,“文遠,我再予你兩千騎!”

“諾!”

張遼領命。

呂布這才點點頭,“餘者,便隨我一同征伐雲中!諸位還有什麼疑問?”

衆人皆是沒有了疑問。

諸將退下,嚴樑也是感激的看了呂布一眼!他知道呂布讓他去征伐五原朔方,也是爲了讓他能夠有復仇的機會!沒有想到他九原嚴家的血海深仇,這麼快便能報了。

當然,以嚴樑的資歷,呂布自然也不可能成爲主將。只是在數戰中,嚴樑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尤其是與成廉魏越一起徵平定時,更是斬將潰敵,讓呂布對於嚴樑也是高看了幾分。

軍令下達之後,漢軍自然也是分兵而進。

呂布給了張遼一萬軍,兩千騎!更是在美稷留下了成廉五千人鎮守。如此一來,呂布可用之兵,也只有一萬多人馬。但呂布並不會覺得這一萬多人馬少了。況且在雲中,還有張楊的數萬兵馬,平定這突利還有爾燭兩人足矣。

在呂布進軍的雲中同時,定襄的張楊也是進軍雲中了。在郭嘉的輔助下,張楊也是從武成進軍,旬日間,便是破桐過,至箕陵,大軍勢不可擋。在其大軍抵制箕陵時,也是得到了呂布大軍的消息,張楊便是在這箕陵屯紮起來。

雲中郡本是秦朝所置,漢代秦後,也是一直未曾變過。後漢書中有記載,雲中郡有城十一,戶五千三百五十一,口二萬六千四百三十。更是有云中箕陵咸陽沙陵沙南等縣邑。當然,這咸陽自然不是那個大秦的國都咸陽了。在雲中郡的咸陽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縣邑。而這箕陵也是如此,不過由於箕陵在沙陵之南,算得上是沙陵的一個門戶。如今張楊軍屯沙陵,也是給沙陵的左日逐王爾燭帶來一個極大的威脅。

在沙陵的爾燭如今可以說前有虎後有狼。漢軍在前,而退後更是有云中的右日逐王突利。夾在兩者之間,爾燭可謂是進退兩難,如須禰臨死前所說的那般,兩者之間,他除非選擇投靠一個,否則的話,遲早都會被吞滅。

只是,爾燭卻是對雙方使者,皆是禮待!卻是有一些坐地起價之意。爾燭也明白,如今他在沙陵,在雙方之間!雙方都會對他極力拉攏,這樣一來,他完全可以待價而沽。只要誰給他的利益更多一點兒,他就會選擇投靠哪一方。

箕陵城牆。

郭嘉迎着風,踩着那一道道臺階,登上了這城牆上。立於城牆頭,那春風拂過,給人一種舒服的溫暖感覺。望着那風輕雲淡的天空,郭嘉眉頭卻是皺了起來,伸出手來,感受那風的吹動,閉起了雙眼。

郭韜不知何時,也是登上了這城牆,看見郭嘉這模樣,笑言,“怎麼?這數日大軍勝了,軍師卻依舊是愁眉苦臉?”

讓郭韜的聲音給驚動了,郭嘉轉頭,見是郭韜前來,那年輕的面孔上,多了一絲笑容:“郭府君何時也有閒心來這城牆吹吹風啊?”

“呵呵。”

郭韜笑而不答。

每到一地,郭韜都會在城池上察看一番,這幾乎是每位將領所必須做到的。不管有沒有敵人在前,保持應有的警惕都是必須的。站立於城垛上,郭韜的手放在了這由夯土所製造而成的城垛,微微搖頭,“從定襄至雲中,我軍也是攻陷了十餘座城,軍師有何看法?”

“城牆不堅,輕易可破。”

郭嘉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郭韜轉頭看了郭嘉一眼,忽然長嘆,“軍師之言不錯。這城牆,毫不堅固。這些匈奴人,也不會固守在城池之內。這些由夯土所造的城牆,在真正的攻堅利器面前,彈指可破。以這些城牆的堅固,不要說與晉陽這些地方相比了,就是我雁門諸郡縣,都是好上不少……”

郭韜的話,令郭嘉收回了那還在感受着風的流向的手,將目光放在了郭韜身上。在這一刻,他彷彿看到了郭韜的身軀挺直了,“這些城池,在這些匈奴人的眼中,毫無作用……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失去了馬,他們就不是胡人了……定襄雲中諸地,在匈奴人的馬蹄的踐踏下已久,城池有這般模樣,實屬正常……我所見到的雁門城牆,不也是與我數年之前見到的,大相徑庭麼?”

郭韜的語氣中,帶着一絲傷感。

這個雁門太守,郭嘉可是有幾分瞭解的。太原郭家的掌權者,郭韜可絲毫不容小覷。如今與郭韜共事,郭嘉也是對於這個郭韜越發忌憚起來。對於呂布,大膽的任用郭韜爲雁門太守一事,也是有些擔憂起來。當然,這些擔憂,郭嘉也只是深藏在心中,表面依舊是淡淡的一笑,“對於那些匈奴人而言,城池絲毫不重要。可是對於我們來說,城池,纔是最後的保障……只要城池在,百姓就在……我相信在不久之後,這些城池,將會極其堅固,再也不是那些匈奴的騎兵,想踐踏,就能夠踐踏的了……”

“但願如此!”

郭韜目眺遠方,似乎在沉思着什麼。

而郭嘉則是看向了那隨風而動的旗子,在風的吹動下,這旗子似乎要倒了下去。郭嘉連忙上前將其扶正,叮囑了一下那旁邊的守卒,“斷不可讓這漢旗倒下!”

“諾。”

守卒慌忙應道。

卻不料郭韜也是走了過來,掃了一眼郭嘉,似乎在回答着郭嘉的話,“這旗倒了,還有人去扶。可高樓塌了,還有誰去頂呢?”

第336章 改進鐵犁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116章 龍舌弓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166章 他們不給,我們便搶過來第306章 亂第101章 商市第356章 大丈夫立世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26章 陽曲故人,可否一見?第129章 漢人,如此無禮!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66章 破陣樂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219章 何人還能一決雌雄?第四百八十一章 戲忠病危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356章 大丈夫立世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1章 溫縣世家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403章 歲舉第355章 暴風驟雨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224章 流民的解決方法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288章 沮授之計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115章 漢人,永不爲奴!第265章 井徑失,暗司現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孝難兩全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297章 鞠義第四百五十六章 刺殺第471章 正名第93章 抄家致富第139章 郭嘉與徐庶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372章 屯田制第420章 將軍的資格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438章 暫罷刀兵第195章 孫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271章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第320章 火海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197章 何缺一人?第260章 得意的於扶羅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333章 扶犁親耕第211章 狼嚎第181章 共約白頭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士許汜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413章 破陣第471章 正名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15章 出師告捷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68章 才女傾心!第191章 君侯神射第121章 休走!第421章 誰能逆勢而爲?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98章 兵敗如山倒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326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乎!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294章 大戟士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383章 何人不懼刀兵?第121章 休走!第245章 漢旗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11章 溫侯,君子之風?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381章 偏向虎山行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304章 傷亡
第336章 改進鐵犁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116章 龍舌弓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166章 他們不給,我們便搶過來第306章 亂第101章 商市第356章 大丈夫立世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26章 陽曲故人,可否一見?第129章 漢人,如此無禮!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66章 破陣樂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219章 何人還能一決雌雄?第四百八十一章 戲忠病危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356章 大丈夫立世有所爲,有所不爲第41章 溫縣世家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403章 歲舉第355章 暴風驟雨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224章 流民的解決方法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288章 沮授之計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115章 漢人,永不爲奴!第265章 井徑失,暗司現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孝難兩全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297章 鞠義第四百五十六章 刺殺第471章 正名第93章 抄家致富第139章 郭嘉與徐庶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372章 屯田制第420章 將軍的資格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438章 暫罷刀兵第195章 孫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271章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第320章 火海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197章 何缺一人?第260章 得意的於扶羅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333章 扶犁親耕第211章 狼嚎第181章 共約白頭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士許汜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413章 破陣第471章 正名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15章 出師告捷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68章 才女傾心!第191章 君侯神射第121章 休走!第421章 誰能逆勢而爲?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98章 兵敗如山倒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326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乎!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294章 大戟士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383章 何人不懼刀兵?第121章 休走!第245章 漢旗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11章 溫侯,君子之風?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381章 偏向虎山行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304章 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