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

望着崔忠獻調動精銳部隊,直直衝向中軍大陣,企圖救援已經陷入包圍之中的崔俊生、池允深等四路大軍,顧同心中不由就是一陣冷笑。棒子就是棒子,面對此番戰局,不思制敵取勝,只知見招拆招,處處受制於人,對於這樣的軍隊,顧同覺得自己實在是看的太起了。

“羅通,你說,朕如果放任大軍衝殺一回,能不能將崔忠獻、夾谷衡項上人頭取下呢?”顧同的語氣相當輕鬆,戰局如他所料,是以此時他已經開始思考究竟是等待援軍抵達之後在決戰還是現在就來一場對決。

羅通在腦海之中謀算了一下此時決戰和彼時援軍抵達之後決戰的得失,最後,羅通一邊笑着,一邊輕輕說道:“陛下,崔忠獻、夾谷衡已經是案板上的魚兒了,您又何須着急,且不如先滅一滅其威風,然後靜等鬍子的援軍,只要援軍一到,任是崔忠獻、夾谷衡有幾對翅膀,怕是也難以逃脫我軍的包圍啊!”

面對羅通委婉的勸諫,顧同只是笑了笑。羅通的心思,顧同自然明白,無非是擔心他這個做皇帝的生命安全。顧同甚至敢打賭,如果今時今日他不在大陣之中,那麼一向敢打敢拼的羅通,一定會發兵直接和高麗、女真聯軍對戰。

臣下的心思,作爲主上,焉能不考慮考慮,況且顧同也覺得羅通說得對,與其匆忙與敵決戰,倒不如精心凝神,等待援軍抵達。反正此時此刻,顧同是穩坐釣魚臺,糧餉不愁,援軍又即將抵達,反觀敵軍,十幾萬人的吃飯問題,恐怕就已經夠讓夾谷衡、崔忠獻二人傷破腦筋了吧。

“哼,就暫且饒爾等狗命,待我援軍到達,看爾等還如何逃脫。”心中一笑,顧同的目光又回到了激戰的戰場之中,只見此時,當高麗精銳大軍衝進元軍大陣的時候,化作巨鉗的左右兩翼大軍立時豎起盾牌,形成好幾道盾牆,將救援崔俊生四路大軍的高麗軍隊阻止在包圍圈之外,任是高麗軍隊怎樣衝擊,就是不能撼動盾陣一分。

崔忠獻看着自己的援兵竟然進入不了敵軍的中軍大陣,不僅沒有救出被包圍的四萬大軍,反而隱隱又被圍的跡象,看到這裡,崔忠祥當即不由失神的向身旁的夾谷衡請教道:“夾谷將軍,你乃顧同的老對手,觀其陣法,你可有破敵之良策否?”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崔忠獻只有收起之前的倨傲,俯首向夾谷衡請教破敵之策。

夾谷衡自然不會眼睜睜看着高麗數萬大軍就這樣被顧同包了餃子,儘管對於崔忠獻倨傲的態度夾谷衡有些生氣,可是本着聯軍、盟友的身份,本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原則,夾谷衡嘆了口氣之後,悠然說道:“晉康侯請看,眼下敵軍左右兩翼合圍,兩翼空虛,正是繞其兩側,直取敵軍後陣的大好時機,顧同此刻就在敵軍後陣,要是捉拿住他,此陣定然勝之。”

圍魏救趙的道理,經過夾谷衡這麼一說,崔忠獻就明白了。加上自己已經投入了六七萬將士在戰場之上,崔忠獻也不想繼續做冤大頭,於是就對夾谷衡說道:“既然如此,夾谷將軍出三萬兵馬,本侯出三萬兵馬,你走右側,我走左側,攻擊敵軍後陣,直取顧同狗命如何?”

對於崔忠獻的提議,夾谷衡心思一轉,就知道這是崔忠獻的私心使然。面對數萬高麗軍隊被包圍的情況之下,崔忠獻自然不會讓高麗軍隊繼續孤軍作戰,自然就會讓他這個盟友也一同出戰。不過夾谷衡也沒有責怪什麼,反正在他看來,高麗軍隊畢竟是援軍,這場戰事,也不能讓人家獨自來打,作爲東道主以及這場聯盟的發起者,出兵作戰,也是夾谷衡本人以及女真軍隊義不容辭的責任。

很快,崔忠獻和夾谷衡就調兵完畢,不消多言,崔忠獻當即親自持刀上陣,從顧同大軍的左側直擊元軍後陣,而夾谷衡也一樣,他親自領兵,麾下僕散安貞、紇石烈忠、徒單德勝等大將緊緊跟隨,三萬女真大軍,從元軍右翼方向,衝殺向顧同所在的後陣。

看着潮水一樣向後陣涌來的高麗、女真兩路大軍,顧同面色如水,沒有絲毫的恐慌,好似磐石一樣,就矗立在那裡。羅通看了眼顧同,見到其沒有退避的意思,於是也就放棄了勸諫的念頭,羅通將心思一沉,然後揮動手中令旗,開始變幻陣型。

只見隨着羅通手中令旗的舞動,合圍到正中的元軍兩翼大軍,後陣變前陣,然後迅速散開,回到左右兩側。整個變換整形的過程之中,數萬將士步伐統一,沒有一絲兒的慌亂,這一幕,不說黃龍城下的高麗、女真聯軍,就是顧同、張復亨等人,也對羅通練兵的手段欽佩不已。

左右兩翼軍隊回防,意欲衝擊顧同大軍後陣的崔忠獻和夾谷衡當即就心頭一嘆,好好的一個戰機,就這樣逝去,不過不同於夾谷衡心頭的沮喪,崔忠獻卻只是稍微覺得遺憾,遺憾之餘,看着自己的軍隊有了可以突圍的機會之後,他當即直接改變初衷,將身後打算攻擊顧同後陣的兵馬方向一調,就往元軍中軍大陣衝去。崔忠獻此時此刻已經不想能夠擒獲顧同的事情了,現在,當下,他只想救出尚在激戰之中的崔俊生、池允深等四路大軍。

崔忠獻這邊擅自改變攻擊目標,只剩下夾谷衡一邊去攻打元軍後陣,夾谷衡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士兵去白白送死,無奈之下,夾谷衡只有望着敵軍大陣之中的顧同暗歎一聲,然後就命令大軍掠陣,爲高麗軍隊製造突圍的機會。

正在率領神武軍和崔俊生、池允深等四路大軍激戰正酣的哲別、李全,看到又有六萬敵軍向着自己這邊殺來,二人當即就命令神武軍將士悄悄放開包圍圈,讓崔忠祥將崔俊生等人救走,反正此戰之前,顧同給他們下達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打擊高麗軍隊的氣焰,對於戰爭能不能有更多的收穫,顧同只說了一句各憑天命。

哲別、李全不可能讓神武軍放開了殺,固然這樣可以讓高麗軍隊死傷更多,可是哲別二人也清楚,神武軍的身後,就是顧同,一旦顧同出了什麼差池,那麼就算是他今日將敵軍全部殺死,那也於事無補。

崔忠獻尚不知道是顧同在一定意義上救了他的四位愛將一命,眼看着敵軍的包圍圈‘破開’,崔忠獻也沒有多想,直接匯合滿身是血的崔俊生、池允深四人,然後直接向着黃龍府城退去。整個過程之中,崔忠獻也沒有和夾谷衡以及女真各軍言語一聲,是以,整個戰場之上,瞬時間就顯得混亂不已。

“陛下,您說,要不要讓將士們繼續衝殺一次。”羅通看着如此機會,也有些心癢癢了。

“不急,就讓他們全部退回到黃龍城去吧。”顧同陰陰一笑,然後說道:“此前高麗軍隊和女真軍隊一個在城外,一個在城內,互爲犄角,我軍難以全殲其命,不過眼下崔忠獻放棄城外營地,直接入城,與我軍而言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讓高麗、女真軍隊同居一城,你說,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天大的好機會嗎?”

“陛下是想用糧食拖垮高麗、女真聯軍。”接過顧同的話頭,張復亨爲羅通解釋道:“你看,此番至少有十四萬敵軍入城,而根據我們的探子反饋回來的情況來看,黃龍城中敵軍糧草只夠供這些人吃十天了,也就是說,十日之後,敵軍就會因爲糧草問題起內訌、不戰自退,魏國公,又何必着急如此一時呢?”

聽完張復亨的解釋,羅通現在才明白顧同和張復亨這些日子一直密謀着的破敵之計是什麼了,可是就在他以爲顧同是想用糧草問題使敵人退卻的時候,卻又聽到顧同幽幽說道:“朕的魏國公啊,你要學着從戰場之外去看問題,去通盤看問題,當你將眼光跳出戰場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這戰爭竟然也可以這樣來打,很多時候,勝利,不僅僅是在戰場上,也是在戰場之外,只有通盤取勝,纔是真正的勝利啊!”

顧同的話,直到夜晚大軍退卻回營的時候,還在羅通的心中盤旋着,羅通不停的思考顧同說的‘通盤取勝’是什麼意思,可是一時之間,卻又難以想到,無奈之下,羅通只好去找張復亨旁敲側擊顧同的心意,在被張復亨敲詐了一頓酒喝之後,羅通才算是明白了顧同的用意之深。

當然,比之羅通的好心情,退縮進黃龍府城的崔忠獻、夾谷衡卻心情敗壞,這不僅僅是因爲此戰大敗,最重要的是,在高麗、女真聯軍回城之後,顧同就讓將士將黃龍府城的四方城門堵住了,這也就是說,十幾萬聯軍,此刻只能蜷縮在黃龍府城想法設法的破陣,但是對於只剩下是十幾天口糧的黃龍城來說,能不能支持到兩軍破陣,還是一個問題呢。當然,隨着城池被圍,糧草告罄的情況,黃龍城中的聯軍將領之中,也開始有了一些別樣的心思出來了。

第82章 離情第145章 平叛(下)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396章 圍魏救趙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548章 出招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11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576章 誘敵出城(上)第91章 兵發桓州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578章 十面埋伏(上)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54章 再訪重陽宮第130章 逼迫第169章 開府七件事(下)第82章 離情第72章 練兵(五)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31章 變故總在意料外第173章 汪古部第425章 下套(中)第83章 別緒第89章 大人物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556章 河西戰報第627章 進逼(五)第617章 回京,山呼海拜第625章 進逼(三)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434章 議和(上)第560章 出征在即第456章 戰淮(五)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182章 在這裡建座城第162章 地多風流(下)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351章 鏖戰長安(三)第277章 聖旨第515章 一網打盡(六)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383章 柔情第468章 核心、圈子第510章 一網打盡(一)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280章 喜兒、鐵哥第603章 敲打,理順國事第468章 核心、圈子第317章 殲敵第1章 醉醒時分已千秋第40章 判官李泰第90章 難大同第67章 再會沈復第137章 世家瘋狂第141章 長安亂(四)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453章 戰淮(二)第282章 衛王第69章 練兵(二)第618章 設計,請君入甕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225章 盟約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472章 新政第218章 那一抹光亮第168章 開府七件事(上)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323章 兩封信第632章 肅清(下)第224章 咱們走着瞧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380章 新年第68章 練兵(一)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287章 封侯第222章 營救第455章 戰淮(四)第390章 艱險第32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上)第424章 下套(上)第504章 滅國(中)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76章 除賊(六)第287章 封侯第447章 行刑第380章 新年第377章 除賊(七)第351章 鏖戰長安(三)
第82章 離情第145章 平叛(下)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396章 圍魏救趙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548章 出招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11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576章 誘敵出城(上)第91章 兵發桓州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578章 十面埋伏(上)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54章 再訪重陽宮第130章 逼迫第169章 開府七件事(下)第82章 離情第72章 練兵(五)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31章 變故總在意料外第173章 汪古部第425章 下套(中)第83章 別緒第89章 大人物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556章 河西戰報第627章 進逼(五)第617章 回京,山呼海拜第625章 進逼(三)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434章 議和(上)第560章 出征在即第456章 戰淮(五)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182章 在這裡建座城第162章 地多風流(下)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351章 鏖戰長安(三)第277章 聖旨第515章 一網打盡(六)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383章 柔情第468章 核心、圈子第510章 一網打盡(一)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280章 喜兒、鐵哥第603章 敲打,理順國事第468章 核心、圈子第317章 殲敵第1章 醉醒時分已千秋第40章 判官李泰第90章 難大同第67章 再會沈復第137章 世家瘋狂第141章 長安亂(四)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453章 戰淮(二)第282章 衛王第69章 練兵(二)第618章 設計,請君入甕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225章 盟約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472章 新政第218章 那一抹光亮第168章 開府七件事(上)第188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中)第323章 兩封信第632章 肅清(下)第224章 咱們走着瞧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380章 新年第68章 練兵(一)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287章 封侯第222章 營救第455章 戰淮(四)第390章 艱險第32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上)第424章 下套(上)第504章 滅國(中)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76章 除賊(六)第287章 封侯第447章 行刑第380章 新年第377章 除賊(七)第351章 鏖戰長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