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治亂

顧同和樓念慈的感情,好似水到渠成,儘管沒有坎坷起伏,可是卻也是平平淡淡的一路發展過來了,能有這樣的一個結果,於二人而言,都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但是所有事情,並不都是這樣的順利,執政整個朝廷之後,顧同遭遇到的困難,其實更多。

江淮戰場,混戰依舊,僕散揆靠着手下的三十幾萬軍隊,活生生的將陳平、符虎、賀鬍子還有鄧友龍、畢再遇的兵馬拖着進入到了一個泥潭之中,要不是紅襖軍改編過來的十萬軍隊及時的撲入到戰場中,只怕是僕散揆帶着精兵已經突圍而出了。

山東戰場,儘管紅襖軍餘部和山東京東經略使郭倪指揮宋軍雙雙作戰,可是金將術虎高琪卻憑藉着城池節節防禦,愣是將十幾萬軍隊,擋在了濟南城以南。

江西地震、雷州遭遇寒潮`````一件件民生大事,更是將他拉入到了無盡的奏摺公文處理之中。

要不是陳季常、張復亨、張嘉貞、路伯達、胥鼎、葉適幾人及時趕了過來,只怕他一個人早就被這些國家大事拖垮了。

樓念慈將顧同的辛苦看在眼中,心中更是疼惜,但國之重事,她一介女流,自是不好參與,只好盡心盡力的在生活上照顧顧同,讓他吃好喝好,慢不要真的累垮了身體。

元月十五才過了,顧同就將幾個心腹聚集到了丞相府中,一同商議幾件軍國大事。

年前的時候,陳季常上任樞密院樞密使、張復亨、張嘉貞也都成了參知政事,後者更是擔任了戶部尚書,路伯達一躍成了轉運司轉運使,相當於國家財相,胥鼎年紀輕輕,但是經歷非凡,也當了一個臨安知府,投靠的最晚的葉適,官拜吏部尚書,掌管天下百官,總而言之,此時坐在丞相府中的幾人,是顧同的心腹,也是此時帝國的決策層。

樓念慈帶着幾個侍女,爲衆人添了茶水之後,就退了下去,節堂之內,顧同開了個腔,議會就開始了。

陳季常代表軍方,將江淮、山東以及攻打金中都的三處戰事一一講了一下,然後就說道:“戰事從去年冬天,一直持續到今年開春,兵力、糧草,都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尤其是糧草問題,更爲嚴重。”

顧同和衆人聽完後,紛紛眉頭一擰,目前的攤子是有一些困難,可是和這三場戰爭相比的話,其餘的問題,都是不怎麼重要的,只要北伐勝利,那麼國家就可以聚精會神的全力進行建設,反之,輸了戰爭,只怕是好不容易鎮壓下去的江南世族又會反撲。

“俊逸(張嘉貞字),朝廷的儲糧還有多少?”軍糧的問題,必須解決,不得已之下,顧同只能將目光投向朝廷的儲備糧上。

張嘉貞雖然擔任戶部尚書不久,可是在金國的時候,他就任過戶部尚書,是以衙門中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經掌握,此刻聽到顧同發問,他如數家珍的上報道:“臨安倉、建康倉、揚州倉、益州倉各有儲備糧一百九十萬石,如果全部拿出來的話,應該足以支持北伐結束。”

見到顧同要動用儲備糧,路伯達連忙說道:“主公不可。四大糧倉,乃是朝廷在各州縣收取的糧賦,用以賑災和平仰市場糧價用的,貿然動用,只怕會引起市場恐慌,如果糧價萬一爲此上漲,只怕是國家不穩啊!”

倒不是路伯達小心謹慎,只是從韓侂冑被刺,到顧同上臺,臨安政局變化多端,市場上的糧價,一直都在處於一個上漲的態勢之中,加上北伐之戰,沒有個盡頭,糧商們早就開始謀劃着上漲糧價了,這個時候,動用儲備糧的話,只怕是黑了心的糧商,會趁勢哄擡糧價、擾亂市場的。

經路伯達這麼一提醒,顧同的大腦也清晰了一些,想了一想,他權衡道:“臨安、揚州兩處,暫且不動,且先從益州、建康各調取五十萬臺糧食,走長江水路,支援江淮、山東戰場,北邊的話,還是從山西調取糧食吧。”

衆人一想,似乎目前也只能這樣做了,江南看似底子好,可是利益牽扯衆多,這個關鍵當口,倒還不如山西可以支援出來的糧食多呢。

不過顧同並不打算就這麼一直處於被動,幾處戰事,到底還要進行多久,他也摸不準,是以糧食的問題,還得提前多做準備。

“仲顯(路伯達字),朝廷府庫之中,有多少錢財?”顧同出聲問道。

心中裝着一本賬的路伯達應答道:“回稟主公,府庫之中,有黃金三十萬兩,白銀一百二十萬兩,錢四千五百萬貫,拋去用以支援江西、雷州賑災的銀錢的話,還可以餘錢三千五百萬貫,如果在拋去幾十萬將士的俸銀的話,所剩也是不多。”

沒有想到財政也靠不住了,一想到沒錢、沒糧,顧同內心也有些緊張了。

葉適看着陷入困境中的顧同,本想說可以找江南世族借取錢糧,可是又一想,這邊纔將江南世族打壓了一番,要是還像以前那樣借錢糧的話,恐怕那些富家大戶也不會往出借。

陷入困境的不只是顧同一人,張復亨、張嘉貞、陳季常等人,也都是內心滿滿的憂慮,他們都是北人,現在憑藉着武力奪取了政權,可是江南世族並沒有徹底的服氣,眼下的這個困難,要是度不過去的話,只怕是還要被人家攻訐打擊。是以錢糧問題,也是一場戰爭,不見硝煙,可是關乎之大,比之北伐之戰,亦不遜色。

“主公,朝廷府庫中的錢財動不了,我看倒不如將史彌遠、錢象祖等人的家產拋出來售賣,這些人當權之時,魚肉百姓,現在要是將他們的家財繼續留着,只怕也不能給百姓們滿意,我看`````”坐在最下首的胥鼎,忽地想到史彌遠等人被斬以後,他們名下的家財,還未進行處理,這個時候要是用一用,恐怕也能解一解燃眉之急。

胥鼎的話,讓顧同眼前一亮,想了想,他就直接說道:“史彌遠等人,罪大惡極,其家眷,我本着仁慈,只做流放雲南處理,其家產,如果就這麼空着,委實浪費,這樣吧,就由戶部、臨安府、轉運司合計一下,把他們名下的店鋪、府宅、古玩等東西,變現現銀也好,換取糧食也罷,總之,將其所得,悉數充作軍需。其名下的田產,交由戶部另作登記,可仿效關中之例,開闢屯田,但凡有阻撓者,直接問斬!”

“諾!”

張嘉貞、胥鼎、路伯達三人轟然領命。

將最急迫的幾件事情處理完,顧同送走其餘人,又將陳季常和張復亨單獨留下,進行更深一層次的交流探討。

“本以爲執了政,大小事情,會順利一些,可到現在,才發現困難遠比想象的還要多,你二人也都說說,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把目前的亂局理順!”顧同喝了口茶水,有些疲憊的說道。

陳季常和張復亨,這些時日以來,其實也都在不斷的思考治理國家的策略以及切入點,儘管想得不是很全面,但都還是有一些想法的。

張復亨率先說道:“治政之要,在乎吏治,帝國百官紛雜,積弊甚多,如果不能快刀斬亂麻,將中央到地方上的官治徹底理順,只怕是後面會越治越亂。”

張復亨說罷,陳季常接着說道:“吏治之外,就是南北之爭,主公麾下,盡多是北地文武,長此以往,江南世族,勢必會對朝廷怨隙不斷,防微杜漸,臣覺得還是應當適當地增加南方出身的大臣的比例,以顯主公坐擁四海之心,使江南世族,心服口服,徹底歸心!”

顧同讚許的看了兩人一眼,不管是張復亨主張的‘吏治’一說還是陳季常提出來的‘南北平衡’之策,都是以全局的目光看待問題的,這一點上,就足以讓他很高興。

按捺下喜悅,顧同點頭道:“你二人說的都對,也都是重中之重,這樣吧,下來之後,你二人和葉適葉大人商議商議,拿出來一個政改的章程出來,地方上,可仿效雲南行省,中央機構,儘可能的精簡,總之,一定要革除掉趙宋的舊局,將河山換一副顏色!”

聽着這番意氣奮發的話語,張復亨和陳季常二人,也都是滿心的亢奮,作爲能夠參與並且繪製帝國新局面的決策人員,他們,爲此感到驕傲。

後續的事情,大概有了一個規劃出來,顧同心中覺得輕鬆的同時,又對陳季常和張復亨說道:“還有一事,我覺得也不容緩。”

“主公所說何事?”陳季常二人問道。

顧同答道:“臨安一隅,終非帝王之都,且自紹興南渡以來,盡多瓜葛,既然要政改,那麼帝都也要北遷,汴京荒廢,不適宜作爲皇都,我看,不如恭請聖上,先行遷都長安,等到天下穩定,在來議定何處可爲京師,你二人覺得如何?”

遷都?

聽完顧同的話,張復亨、陳季常先是一驚,然後又欣喜的說道:“遷都長安,利大於弊,當行之!”

第371章 除賊(一)第264章 去留第519章 民心第557章 聲西擊東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596章 一切,從猴子開始第6章 一文錢第112章 李嵬兒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509章 動作不斷第622章 部署第24章 資本第291章 加官第312章 反間第501章 兵不血刃(下)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69章 練兵(二)第247章 算計第482章 離間(上)第314章 嫁禍第389章 出征第588章 血債血償第262章 擇將第385章 財富(上)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482章 離間(上)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112章 李嵬兒第55章 無間道第30章 頭狼法則第162章 地多風流(下)第143章 入城第483章 離間(下)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32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上)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212章 蒙古來使第168章 開府七件事(上)第113章 衆汗之汗(上)第537章 敕封重陽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475章 威嚇第110章 真相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25章 大雪、災禍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92章 佈局(上)第324章 定心第147章 紅燭舞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516章 收網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377章 除賊(七)第15章 籤軍第633章 開戰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74章 大比武(下)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343章 戰略制勝(中)第496章 兵臨城下(六)第609章 小鎮,刺客突現第290章 危害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122章 大戰闊亦田(一)第392章 囊船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61章 悅兒第293章 憤怒第312章 反間第419章 攻心計第460章 四姑娘第80章 橫刀第189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下)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12章 送你一份大禮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333章 重逢第381章 夜話第397章 蒼山連營第73章 大比武(上)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313章 陷阱第331章 欺君第264章 去留第415章 戰事起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9章 大人物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326章 三(中)第383章 柔情第471章 大朝會
第371章 除賊(一)第264章 去留第519章 民心第557章 聲西擊東第554章 恩科狀元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596章 一切,從猴子開始第6章 一文錢第112章 李嵬兒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509章 動作不斷第622章 部署第24章 資本第291章 加官第312章 反間第501章 兵不血刃(下)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69章 練兵(二)第247章 算計第482章 離間(上)第314章 嫁禍第389章 出征第588章 血債血償第262章 擇將第385章 財富(上)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482章 離間(上)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112章 李嵬兒第55章 無間道第30章 頭狼法則第162章 地多風流(下)第143章 入城第483章 離間(下)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32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上)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212章 蒙古來使第168章 開府七件事(上)第113章 衆汗之汗(上)第537章 敕封重陽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475章 威嚇第110章 真相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25章 大雪、災禍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92章 佈局(上)第324章 定心第147章 紅燭舞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516章 收網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377章 除賊(七)第15章 籤軍第633章 開戰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74章 大比武(下)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343章 戰略制勝(中)第496章 兵臨城下(六)第609章 小鎮,刺客突現第290章 危害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122章 大戰闊亦田(一)第392章 囊船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339章 有我的歷史不一樣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61章 悅兒第293章 憤怒第312章 反間第419章 攻心計第460章 四姑娘第80章 橫刀第189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下)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12章 送你一份大禮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333章 重逢第381章 夜話第397章 蒼山連營第73章 大比武(上)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313章 陷阱第331章 欺君第264章 去留第415章 戰事起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9章 大人物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326章 三(中)第383章 柔情第471章 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