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除賊(七)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正所謂,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可惜的是,面對強勢的晉軍,賣國求榮、投靠女真,自立蜀王之位的吳曦身邊,卻沒有願意爲他‘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的真正勇士。

大散關陷落,吳現被俘,祿禧戰死,李好義、李好古諸將反水投靠晉王顧同,晉軍兵臨漢中,圍困城池,一連串的消息,對於吳曦來說,好比一個連着一個的驚天噩耗一樣,堵在他的心中,讓他悶悶不堪,難以喘過一口氣來。

“王爺,晉王兵馬已經來到城下,將城池四方再次包圍,觀其人數,大約有三萬多人,到底是突襲出城,還是守城退敵,還請王爺示下!”從成都領軍火速趕回到漢中的吳軍左右軍統制褚青,小心翼翼的走進吳曦的宮殿之中,冒着萬分危險,還是將請示的話問了出來。

褚青擡頭看了眼吳曦,見其眼神之中,滿是木然,心中不由得一嘆,可是褚青心知,此時此刻,就算是想要出城投降也沒有機會了,從晉軍迅速攻下大散關,星夜派軍圍困漢中城這些跡象來看,晉王顧同明顯是想要吳曦的命!

褚青擔心吳曦慌亂之中,又做出什麼昏聵的決定,是以再次出聲說道:“王爺,事到如今,唯有抵抗到底,晉王連番出手,其志已明,無非是要踩着我們的身體南下奪取巴蜀,而我們又恰當的成爲了他出兵的機會和由頭,此人心思非同一般,故而萬萬不可對他心存僥倖,王爺,我軍退守在漢中城內的還有六萬多兵馬,加上城池之固,糧草之多,大可以固守一段時間,及至雪降,晉軍必然不攻自退,到那時,我軍危機自可解除,只是,只是王爺,您要振作啊!”

王位之上,吳曦靜靜的聆聽着褚青的話,心中微微有些感動,在這個時候,人心浮動,沒有想到,卻也還有這般忠直的臣子,始終爲他着相,吳曦心中一暖,面色也漸漸緩和,思考了一會兒之後,他擡頭看向褚青,說道:“褚將軍,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不愧是孤的愛將,你說的對,事到如今,就算我想要舉城投降,顧同也不會放過我,韓侂冑、大宋皇帝更是不會給我活路,既然已經沒有了退路,大不了就此拼上一把,誰生誰死,就在戰場上做個決斷吧!”

吳曦到底不是普通人,當初他有膽量敢揹着大宋朝廷投向女真人,棄置祖宗先人的美名於不顧,就可見他也是一個梟雄式的人物。雖然晉軍的連番打擊讓他心中不斷的增堵,不過當堵心到了一個層次的時候,卻自然而然的轉化成了他的動力。大抵梟雄,都有一些非同常人的承受力,尤其是在生死之間的時候,承受力更是驚人。

見到吳曦終於定下心思要抵抗到底,褚青心中一喜,連忙繼續向吳曦建議道:“值此之際,城中人心惶惶,爲了防止軍隊叛亂,末將建議,應當將城中守軍兵將打亂,重新佈置防區,另外,可提高將士們的薪俸````”怕吳曦戀財不捨,褚青又解釋道:“只要保住漢中城不失,只要擊退晉軍兵馬,依靠着天府之國的巴蜀之地,王爺您還擔心沒有錢花嗎?”

被褚青說到心思,吳曦臉上有些羞赧,不過也只是一瞬間,臉紅過後,吳曦裝作很是坦然的大手一揮,就同意了褚青的幾項建議,同時任命褚青作爲三軍統制使,負責漢中城防禦以及擊退晉軍的戰鬥。

加官進爵,可是褚青難以欣喜,處在他這個位置,自然明白晉軍的戰鬥力遠勝吳軍之上,且晉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漲,吳軍接連受挫,士氣低落,且被圍城,心思惶惶,褚青感覺到,必須儘快打一場勝仗,來挽救將士們的信心。

但是振作士氣,談何容易,看了看吳曦,褚青明知爲難卻還是提議道:“王爺,我軍士氣低落,末將生怕出現李好義之徒,雖然已經將軍隊編制重新編整,但是也不能確保萬一,末將建議,王爺最好上城頭看一看,或者是出城和顧同辯一辯,打幾句嘴仗,如此,想必定然可以提升我軍士氣!”

吳曦對此建議,不置可否,不過想到出城還是有那麼危險的,他還是在第一時間否決了後面的提議,只答應登上城牆,巡視巡視,一來檢查將士們的防務工作,另外,也藉此機會勉勵勉勵三軍將士。

乘熱打鐵,褚青當即邀請吳曦登城視察,以免夜長夢多,後面吳曦又變卦。

吳曦無奈,只好順從褚青建議,並帶上叔父吳柄、弟弟吳晫,屬官姚淮源、李珪、郭仲、米修之、郭澄等人,一同登臨城牆,視察軍隊。

吳曦現身城頭,一一慰藉手下將士,並當衆宣佈將提高士卒待遇,一時之間,吳軍人心大振,士氣瞬間暴漲,視察到最後,吳曦不禁大笑連連,對於據守城池,擊退晉軍更加的充滿了信心。

巡視結束,吳曦心中的火熱難以消退,打了雞血一樣激動的他,突然又想起褚青之前的提議,覺得出城會一會顧同也不是什麼壞事情,於是當即點齊三千兵馬,由褚青、王喜、郭榮等一干心腹大將親自護衛,出北城,揚起大旗,遣使晉軍大營,提出欲與晉王顧同一會。

顧同本在帳中安排攻城事宜,突然收到吳曦的邀請,心中也不禁一疑,不清楚都被己方大軍圍困城池了,吳曦這廝還提出會面,是又要鬧什麼妖蛾子!

隨軍出征的張復亨,摸了把鬍子,等着吳曦的使者緩緩退去之後,不由一笑道:“吳曦這廝,大概是想要藉着與主公會面的機會,提一提其麾下將士的戰氣,不得不說,此人還是有一些魄力的,不過可惜,他卻遇見了主公您了!”張復亨一邊說,一邊搖頭,看其樣子,倒還真的是在爲吳曦心痛呢。

張復亨的模樣,讓聚集在顧同軍帳之中的一干將領紛紛大笑,尤其是賀鬍子,更是咧着一口大白牙笑道:“既然這位蜀王有意,咱們也不能冷卻了人家的心思,主公,請允許我代您出營,和吳曦對罵幾句,哈哈,保準他今夜回去,後悔的難以睡覺。”

已經在大散關大呈口舌之利的賀鬍子,似是對於這種事情樂此不疲,故而聞聽吳曦心思,立即請命出營。

顧同笑了笑,指着賀鬍子笑罵了幾句,又說道:“吳曦好歹也是一方諸侯,禮不可廢,雖說他是叛逆,不過既然人家指名點性的要和我見個面,說幾句話,本王總不能不去吧?至於罵陣一類的事情,雖然本王不擅長,可是想必吳曦也不怎麼精通,況且又有賀鬍子這廝在,難道我還怕他不成?”

說完,顧同就起身更換戎裝,帶着陳平、蕭成、哲別、賀鬍子四將以及兩千兵馬,就直直出營,會見吳曦。

漢中城外,吳曦頂着秋寒,耐心等待着,當看到晉軍大營營轅中開,顧字旗迎風飄揚,招展而來的時候,心思立刻一提。等晉軍行至近前,在放眼望去,只見其中一人,被將士護擁,身騎白馬,金盔銀甲,腰懸寶刀,英氣逼人,不是晉王顧同,卻又是何人?

看着英姿逼人的顧同,吳曦不免自覺形穢,腦海之中,沒來由的就對顧同的憎恨,多添加了幾分,並且,這次的恨意,很直接,理由更是相當充分,丫的,居然比老子還帥氣。

顧同不知吳曦心中所想,當吳曦看着他的時候,他也在打量着吳曦,不過左右觀看,卻也覺得此人稀鬆平常,只是臉色陰鳩,看到後來,索性也沒了興趣,心中更是坐實了,吳曦之所以能夠做出叛蜀歸金這樣的大事,一來,是依仗着吳家三代人在巴蜀的經營和威望,二來,則是緣於趙宋皇室日漸衰微,對戰女真連戰連敗的情況下,對於地方上的節制和管控,早已經沒有了當年趙匡胤建國時候的力度了。不過這也正常,但凡王朝末期,中央對於地上的控制力勢必下降,唐帝國末年的紛亂景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對視了一會兒之後,想來吳曦也是受不了顧同比他帥的事實,然後就撥馬向前走了幾步,揚起馬鞭,指着顧同叫罵道:“呔,顧同小兒,孤與你向來無所犯,你爲何興兵攻我城池,殺我將士,俘虜我兄長,孤勸你識相一點,儘快退兵,放了我兄長吳現,不然,孤麾下的十萬大軍,可不是那麼好惹的!”爲了給自己增添一些氣勢,吳曦臉不變,心不跳的就將自己麾下的人馬增加了三四萬。

可惜,擁有強大情報支撐的顧同,對於漢中城裡的情況,早已經是明白的再也不能清楚了,是以對於吳曦這番話,只是一笑。

顧同也打馬向前走了幾步,然後很平靜的看着吳曦,帶着幾分憐憫的語氣說道:“我今天之所以答應見你,是因爲吳階、吳璘兩位老將軍,吳曦,你不忠不義,賣國求榮,想當兒皇帝,這沒有什麼,可惜,你不該遇到我,更不該在北伐關鍵的時候,倒戈一擊,投靠女真人,今天,我顧同,就要替大宋萬民,替天下百姓,替吳玠吳麟兩位將軍,討伐你這個叛逆,不死不休,好了,面也見過了,你還有什麼說的沒,沒的話本王就回營部署攻城的事情了,三天後,我希望坐在你的蜀王宮殿之中見你,你可不要死在亂軍之中哦,哈哈!”

顧同放聲一笑,言語近似狂妄,可是面對吳曦,不僅是他本人,就是衆多晉軍將士,都有三天破城的信心和勇氣。

第134章 刑問第53章 錦衣衛第67章 再會沈復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255章 突襲第372章 除賊(二)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209章 另有行者第551章 兵行險招第320章 詔令第225章 盟約第442章 奪權(五)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43章 戰略制勝(中)第595章 善後(下)第541章 龍騰第507章 算計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396章 圍魏救趙第453章 戰淮(二)第63章 大婚(上)第251章 攻城(下)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598章 西遼王朝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462章 甕中捉鱉(上)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528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149章 麻煩來了第506章 臣服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431章 刺韓(三)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205章 朝堂、升官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276章 比拼(下)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484章 示弱第251章 攻城(下)第55章 無間道第265章 變故第561章 離愁別緒第123章 大戰闊亦田(二)第431章 刺韓(三)第594章 善後(上)第210章 鐵木真的憂慮第619章 入甕第321章 南下第250章 攻城(中)第489章 圍殺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9章 師師心思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238章 欲擒故縱第278章 赴京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445章 奪權(八)第323章 兩封信第59章 旖旎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49章 神武軍(下)第632章 肅清(下)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555章 掖庭賜宴第546章 對弈第181章 經濟滲透第456章 戰淮(五)第35章 御女心經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244章 轉機第481章 夏奸第262章 擇將第143章 入城第625章 進逼(三)第248章 子時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616章 宣政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330章 投靠第633章 開戰第390章 艱險第65章 大婚(下)第186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456章 戰淮(五)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393章 渡第372章 除賊(二)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151章 泄憤
第134章 刑問第53章 錦衣衛第67章 再會沈復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255章 突襲第372章 除賊(二)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209章 另有行者第551章 兵行險招第320章 詔令第225章 盟約第442章 奪權(五)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343章 戰略制勝(中)第595章 善後(下)第541章 龍騰第507章 算計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396章 圍魏救趙第453章 戰淮(二)第63章 大婚(上)第251章 攻城(下)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598章 西遼王朝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462章 甕中捉鱉(上)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528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149章 麻煩來了第506章 臣服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431章 刺韓(三)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205章 朝堂、升官第405章 安定大理(下)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276章 比拼(下)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484章 示弱第251章 攻城(下)第55章 無間道第265章 變故第561章 離愁別緒第123章 大戰闊亦田(二)第431章 刺韓(三)第594章 善後(上)第210章 鐵木真的憂慮第619章 入甕第321章 南下第250章 攻城(中)第489章 圍殺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39章 師師心思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238章 欲擒故縱第278章 赴京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172章 雪中情濃第16章 監軍大人的煩惱第445章 奪權(八)第323章 兩封信第59章 旖旎第498章 自取其辱第49章 神武軍(下)第632章 肅清(下)第349章 鏖戰長安(一)第555章 掖庭賜宴第546章 對弈第181章 經濟滲透第456章 戰淮(五)第35章 御女心經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244章 轉機第481章 夏奸第262章 擇將第143章 入城第625章 進逼(三)第248章 子時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616章 宣政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330章 投靠第633章 開戰第390章 艱險第65章 大婚(下)第186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456章 戰淮(五)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393章 渡第372章 除賊(二)第127章 大戰闊亦田(六)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151章 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