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立法論政(1)

龐統被李晟派往荊州了,隨之而來的是孔明要往益州而來消息。李晟的這一道命令,可謂是讓益州的那些降官們原本安下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在解決了官職的問題之後,誰都曉得接下來要確定的便是國法家規之類的制度問題。究竟是保留劉璋時代的舊法呢?還是確定一套新法?這新法究竟是寬,還是鬆。這其中的區別無疑會影響到衆人的利益。

因此,早在李晟入主成都還沒分派官職的時候便有許多人找上龐統,向他詢問這有關的種種問題,向他打探這法規的寬嚴度。那時候,龐統也不知道李晟所想之度究竟在哪裡,他只是憑着自己的感覺來說,言語將隱隱透露出來的那種嚮往着寬鬆的說法,卻是讓衆人着實的鬆了一口氣。

他們都認爲李晟的法規肯定是由龐統來負責擬定,既然龐統都向往寬鬆了,那麼這法規就算再嚴也嚴不到哪裡去。他們由此而放下心來。

但,情況似乎在一瞬間就有了變化。龐統被李晟派往荊州以替換諸葛亮。這一道命令無疑是說明了李晟打算用諸葛亮來制定法規。這諸葛亮是什麼人呢?他的個性如何?他對法度的看法怎樣?李晟主公突然把龐統,調走是不是知道了我們找龐統軍師詢問法度的消息?是不是主公並不贊成寬法呢?一連串的問號掛在衆人的心間,讓他們忐忑不安起來。

請主公迅速擬訂益州的國法忐忑不安的感覺總是讓人覺得難受,於是有幾個大膽的官員便直接求見李晟,向他提出了這個意見。

這個嘛李晟猶疑了一下,卻是重重搖了搖頭:對於這事情我不太熟悉。所以一時間也拿不出什麼章程來,你們還想像按照益州原來的法律來辦吧。至於新法,我準備等孔明過來之後再擬訂。反正這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再等等吧

等這國之大事怎麼能等呢?他們依舊不肯放鬆。

正是因爲是大事,所以纔要慎重啊。李晟最後一錘定音下來:事情就這樣吧!你們好生回去,按照現有的規章來辦,等到新的法規有一個基本草稿了,我自會讓你們大家一起參與進來討論的。

是,主公衆人將李晟如此固執,知道自己最終無法說服李晟,便也只好認命的散去了。當然他們並沒有稍停下來,在企盼孔明不是一個嚴厲的人的心情之下,他們開始拜訪李晟軍的那些個大將,向他們垂詢瞭解有關孔明的種種信息,以求能讓自己在以後同孔明的交往中能做到所謂的知己知彼。這雖然不是戰場,但這是官場,其中的勾心鬥角似乎比戰場來得更激烈一些。

對於他們這些人的種種舉動,不但有進一步發展了白衣將情況向李晟彙報,更有李晟手下的將軍們向李晟抱怨。對於這些大將們來說,這些人不斷的就一個問題去詢問他們,平凡的向他們拜訪求見,也實在夠令人心煩的了。

既然這樣,你們就先克服一下,住到城外的軍營裡去吧。等孔明來了就好辦多了。李晟並不打算制止那些益州官員的行爲,只是稍稍的撫慰自己手下的那些大將一番,讓他們暫時遠離這是非之地。

雖然李晟對那些官員說是一切都要等諸葛亮到來以後再說,但在實際上在這個孔明還沒到來的當口,李晟對於法律規章的制定工作便已經開始擬定了。

他召集了法正、黃權、劉巴等益州之中富有能力的正直官員,讓他們以現有的法律進行參考,着手製定新的法律。當然,李晟是知道這新法的制定是沒有那麼快的事情,因此他們現在所做的不過是瞭解舊法,發現舊法的問題罷了。真正新法的起草,李晟還是打算等諸葛亮來了以後再說。

時間便在衆人的企盼下一點一點過去。一個月後,隨着一支插着白色旗幟的船隊逆江而來,衆人等候已久的孔明終於帶着荊州的一班大臣,護着李晟的另外兩名妻子來到了成都。

李晟自是大喜,在大肆操辦了一通接風宴會之後,卻是二話不說的將孔明、馬良、蒯越、蒯良、崔浩等荊州來得重臣們請到州牧府後的一個重兵把守的小院落裡,讓他們與正在舊法的法正、黃權、劉巴等人見了面,隨之把自己寫得那一份條例給拿了出來,交給他們觀看。

先把那些個律令放在一邊吧。我想我們應該先確定一下我們今後的政府組織了。李晟微笑的說道:儘管這東西在這一兩個月內還沒法派上用場,但我想也快了。曹操很有可能會稱王哦!李晟微笑着說出了自己的判斷,他最後一句是大有深意。

曹操稱王,那麼與曹操作對的其他幾個勢力,諸如劉備、孫權還有自己也都有稱王的可能。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對王國之內的政治制度進行變革已經是完全可以的事情。甚至可以說這制度一旦確立下來,不但是王國會用到,就連以後稱帝也會用到。

大漢已經不行了,這一點誰都看得出來。一旦出現像曹操這樣的強勢者稱王的局面,那無論是誰都可以想象的出王而帝之局就在眼前。

對於這一點,已然被李晟把問題點破了的衆人是心知肚明,他也認爲眼下確實需要進一步的做綢繆未雨。畢竟如果現在不做準備的話,那到了真的稱王的那個時候,再進行準備已是困難了。

衆人都是聰明人,對李晟的野心和他眼下所能做到的地步多少也有些瞭解,他自然知道李晟眼下所拋出的這個東西究竟和不合適是否有那個份量:就領土的含金量而言,若曹操算是可以稱王的頭號人物的話,那自家主公無疑算是可以稱王的第二號人物。

在不知不覺間已然擁有了荊南、交州、益州三塊地盤的李晟,其領土面積和人口已經完全超越了孫權和劉備,僅在曹操之下。在擁有如此強悍實力的情況下,衆人雖然還覺得曹操有些龐大,卻也不會認爲他是完全不可以戰勝的。

到時候主公真能建制稱王甚至更進一步的話,那我們不是都成了開國功臣了嗎?這可是留名青史的好事情啦。應當要賣力纔是衆人都這樣想着,即使是黃權、劉巴、崔浩等對權利比較淡然的人對此也不禁眼睛一亮而興奮起來。他們都開始專心致志的看起李晟交給他們的東西,開始盤算着自己究竟能在其中擔當什麼職務來。

說實在的李晟所交給他們的紙上書寫的東西並不多,也就那麼短短的幾百字說明了各部分的名稱和職責罷了,但他們一邊看一邊想,這其中的時間卻是花了真正一個時辰。隨着看得最慢的孔明把手中的紙放下,這討論纔算是開始了。

李晟那凌厲的目光從衆人的臉上掃過,很是敏銳的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種種莫名複雜的表形,這其中,有欽佩、有敬服、有懷疑、也有迷茫。在場的衆人都是當了近十年官的老官員了,對於李晟所說的這些,他們都看得出來這是對本朝的三公九卿六曹制的一個發展,但

這制度會不會太繁雜了一點?尤其政事堂尚書省下設立的八部會不會太多了呢?首先提出疑問的不是孔明而是曾在劉表帳下爲臣多年,直到赤壁之後才被李晟要過來老臣蒯越。他的年紀明顯有些大了,雖然在李晟帳下也待了五年之久,但他的思維似乎還是舊世的那一套。

李晟之所以讓他也參與到這事情的討論中,所看重的也就是他的老老大臣雖然保守了一些,但他們較爲沉穩,富有經驗,在一些事情上是不容易出錯的。

當然,看重歸看重,李晟自己也是有決斷的,在某些他認爲不必聽所謂沉穩意見的時候,他也是會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八部太多?我還覺得太少了些?事實上尚書省門下,負責的都是具體的政務。眼下的八部不過是對某些還沒有發展起來的事業進行一個籠統的歸納罷了。當那些事情深入細緻花了,你們就會發現這所謂的八部管的事情還是太多了。

第84章夜之暗襲(1)第753章試探(3)第578章圍城打援(2)第304章破敵(2)第844章碧海之上(1)第80章地獄之前(3)第30章夏丘的夜(3)第660章曹操的視線(3)第307章伏兵?疑兵!(2)第660章曹操的視線(3)第565章入蜀(1)第595章涪水之邊(1)第133章波紋(2)第396章長阪雄風(3)第843章海上大戰(6)第17章客人(2)第574章李晟的威逼(1)第137章敵我應對(3)第37章再遇(1)第838章海上大戰(1)第22章兗州曹操(1)第760章圍追(4)第237章結局(2)第620章追擊與伏擊(2)第830章應對(2)第420章形勢(1)第186章特種兵(2)第96章逝者如斯(1)第869章姜維之降(2)第432章瑜亮(6)第874章通向長安之路(1)第362章橫江鐵索(3)第719章開戰(3)第205章連擊(3)第583章圍城打援(7)第546章張鬆來訪(3)第784章峰迴路轉(1)第255章陰謀(3)第868章姜維之降(1)第277章民變?(1)第222章初步拉攏(2)第569章奇襲陽平關(2)第414章魯肅登場(3)第53章義父(2)第551章獻圖(2)第741章兩難(3)第269章風雲(2)第151章間的結果(2)第693章陰謀進行時(3)第483章荊南整軍(3)第244章說服趙雲(1)第391章當陽夜(1)第177章東風吹(2)第726章反應第221章初步拉攏(1)第832章連環再現(1)第413章魯肅登場(2)第671章之後(2)第464章餘波(2)第370章許昌風起(1)第859章北伐(4)第834章連環再現(3)第261章奔襲(3)第434章風雨(2)第244章說服趙雲(1)第169章月下甘寧(2)第766章戰之終結(1)第175章戰後(3)第172章最後的餘波(2)第569章奇襲陽平關(2)第859章北伐(4)第183章北上,北上……(2)第6章初識(2)第1章被選擇的……(1)第326章臣服(3)第406章當陽橋頭(1)第596章涪水之邊(2)第287章戰略設想(2)第860章北伐(5)第211章英雄劉備(3)第315章火怒(1)第255章陰謀(3)第363章洞庭水戰(1)第746章曹仁的行動(2)第271章破局(1)第396章長阪雄風(3)第493章伏擊(1)第176章東風吹(1)第647章錦馬超(2)第322章內反(2)第319章戰敗(2)第467章未盡的烽火(2)第183章北上,北上……(2)第371章許昌風起(2)第506章三擊(5)第30章夏丘的夜(3)第551章獻圖(2)第477章論(3)第848章雁門(2)
第84章夜之暗襲(1)第753章試探(3)第578章圍城打援(2)第304章破敵(2)第844章碧海之上(1)第80章地獄之前(3)第30章夏丘的夜(3)第660章曹操的視線(3)第307章伏兵?疑兵!(2)第660章曹操的視線(3)第565章入蜀(1)第595章涪水之邊(1)第133章波紋(2)第396章長阪雄風(3)第843章海上大戰(6)第17章客人(2)第574章李晟的威逼(1)第137章敵我應對(3)第37章再遇(1)第838章海上大戰(1)第22章兗州曹操(1)第760章圍追(4)第237章結局(2)第620章追擊與伏擊(2)第830章應對(2)第420章形勢(1)第186章特種兵(2)第96章逝者如斯(1)第869章姜維之降(2)第432章瑜亮(6)第874章通向長安之路(1)第362章橫江鐵索(3)第719章開戰(3)第205章連擊(3)第583章圍城打援(7)第546章張鬆來訪(3)第784章峰迴路轉(1)第255章陰謀(3)第868章姜維之降(1)第277章民變?(1)第222章初步拉攏(2)第569章奇襲陽平關(2)第414章魯肅登場(3)第53章義父(2)第551章獻圖(2)第741章兩難(3)第269章風雲(2)第151章間的結果(2)第693章陰謀進行時(3)第483章荊南整軍(3)第244章說服趙雲(1)第391章當陽夜(1)第177章東風吹(2)第726章反應第221章初步拉攏(1)第832章連環再現(1)第413章魯肅登場(2)第671章之後(2)第464章餘波(2)第370章許昌風起(1)第859章北伐(4)第834章連環再現(3)第261章奔襲(3)第434章風雨(2)第244章說服趙雲(1)第169章月下甘寧(2)第766章戰之終結(1)第175章戰後(3)第172章最後的餘波(2)第569章奇襲陽平關(2)第859章北伐(4)第183章北上,北上……(2)第6章初識(2)第1章被選擇的……(1)第326章臣服(3)第406章當陽橋頭(1)第596章涪水之邊(2)第287章戰略設想(2)第860章北伐(5)第211章英雄劉備(3)第315章火怒(1)第255章陰謀(3)第363章洞庭水戰(1)第746章曹仁的行動(2)第271章破局(1)第396章長阪雄風(3)第493章伏擊(1)第176章東風吹(1)第647章錦馬超(2)第322章內反(2)第319章戰敗(2)第467章未盡的烽火(2)第183章北上,北上……(2)第371章許昌風起(2)第506章三擊(5)第30章夏丘的夜(3)第551章獻圖(2)第477章論(3)第848章雁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