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殷鑑不遠(三)

皇太后溫言寬慰了太醫們,那一廂的皇后卻是忍不住了,整個人軟軟的倒下來,鳴翠連忙扶住,“娘娘,娘娘!”於是亂成了一團,“快扶進去,”慈安太后連忙說道,宮女和嬪妃們把皇后伏了進去,就安置在偏殿,太醫準備診脈,卻被悠悠醒來的皇后攔住了,“皇額娘,”皇后含淚看着慈禧太后,“這可怎麼辦?”

“沒事的,”慈禧太后之前又驚又怕,現在稍微鎮定了一些,見到皇后如此,心裡也十分難受,讓太醫退下,上前握住了皇后的手,“你放心,只是出喜,沒什麼大礙。”滿殿的嬪妃都在,慈禧太后轉過頭,“皇帝的身子都是你們照顧着的,如今出了這樣的大亂,免不了是你們的責任!”

五個嬪妃連忙跪下請罪,“不要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了,暫且記下,且看皇帝的身體,今日起,嬪妃們輪流伺疾,只記住一點,不要胡纏着皇帝,”太后聲音發冷,“讓聖體乏累,明白嗎?”

“是。”

皇后到底是還沒經歷過大風浪的,只是坐在炕上默默垂淚不已,慈安太后臉色也是慘白,定定神,上前說道,“痘母元君宮裡頭是有的,我去寶華宮上香。”

這也是盡人事的一種方式,慈禧太后點點頭,“你去吧,若是要出宮料理,自己拿着牌子出去就是,皇后,你先定定神,”慈禧太后對着皇后說道,“六宮的事務還要你來處置,不要亂了神。”

皇后點點頭,站了起來,還是有些搖搖擺擺,鳴翠連忙扶住。“兒臣知道了。”

一羣女人出了養心殿,殿外內奏事處的人拿了摺子過來,太后本意讓皇帝罷了看摺子。只是一時間還覺得不需如此大動干戈,無言退下。準備走回壽康宮。

雲貴妃和麗貴妃跟在慈禧的後頭,麗貴妃見到皇太后的腳步越來越慢,走路越來越歪,知道不好,連忙上前扶住,雲貴妃一看太后的臉色,“啊喲”叫了出來,“太后您這是怎麼了?趕緊叫太醫!”

“不。不用,不用叫。”慈禧太后哆嗦着嘴,臉上慘白一片,她只覺得眼前發黑,“只是心裡怕的很,沒別的事兒。”

雲貴妃有些不解,就算是天花也不用懼怕成如此,畢竟皇帝的身子一向康健,“娘娘,皇上吉人天相。定然是無事的,太醫們也這樣說的。請娘娘放寬心。”

“我放心不下,”慈禧太后搖搖頭。“你們不知道,”不知道歷史上的同治皇帝也是得了天花,也是得了天花纔去世的!

“您放心,娘娘,”麗貴妃扶住太后,溫言說道,“我們幾個老婆子,會時常看着皇上的。”

“對,一定要看住皇帝!”慈禧太后連連說道。用力的抓住了麗貴妃的手腕,“皇帝一定會好起來的。”

同治皇帝倒是頗爲輕鬆。知道是出痘了,心裡就沒有了忐忑。見到後頭亂哄哄的,太監來報,說是皇后娘娘暈倒了,於是他就連忙又叫人去探望皇后,小李回來稟告,“主子娘娘只是有些頭暈,喝了點參茶,眼下沒事了。”

“那叫她好生歇息,這幾日就不用來朕這裡了。”同治皇帝聽到皇后沒事,這才放下了心,今日還是慧妃伺候,慧妃拿着一碗藥湯進來,對着皇帝強笑道:“萬歲爺,今日的藥得了。”

皇帝點點頭,喝了藥,又嚷着身上癢得很,慧妃解下了皇帝的小衣,滿背都已經發滿了密密麻麻的紫色紅色疹子,觸目驚心,慧妃咬着牙這纔沒叫出來,對着皇帝笑道,“萬歲爺說癢,可這些痘子是不能抓的,臣妾用鵝毛扇給皇上輕輕的拂一拂,如何?”

於是皇帝躺了下來,慧妃給皇帝用鵝毛扇扇了扇,皇帝才昏昏沉沉睡了一會,陳勝文躡手躡腳的進來,皇帝卻又驚醒了,問陳勝文:“什麼事兒?”

“叫起的時候到了……”

“叫五叔六叔七叔進來,朕把事兒交代一下,接下去這幾日朕就要輕鬆一會兒了。”

“今日就不叫起了,叫他們自己個把之前的事兒處置好了,別的事兒上摺子吧。”同治皇帝又閉上了眼,面容十分憔悴,原本容長臉頰都凹了進去,他想了想,又覺得不對,又叫太監去追回陳勝文,“今日已經晚了,明日再傳王叔們吧。”

“嗻。”

三王未到,宮門已將下鑰,皇帝忽又覺得不必如此張惶,而且入暮召見親王,亦與體制不合,所以臨時又傳旨,毋庸召見。但消息已經傳了出去,惇王與醇王,還有近支親貴,軍機大臣,不約而同地集中在恭王府,想探問個究竟。

要問究竟,只有找李德立,而他已奉懿旨在宮內待命,根本無法找他去細問經過,因此話便扯得遠了,都說皇帝的體質不算健碩,得要格外當心。獨有惇王心直口快,一下子揭破了深埋各人心底的隱憂。

“我可真忍不住要說了,”他先這樣表白一句,“順治爺當年就是在這上頭出的大事。”

真所謂“語驚四座”,一句話說得大家似乎都打了個寒噤,面面相覷,都看到別人變了臉色,卻不知道自己也是如此。

“那裡就談得這個了!五哥你也不說些好聽的,”恭王強笑道,打破了難堪的沉寂,“照脈案上看,雖說‘證屬重險’,到底已經在發出來了,只要好好將養,必然是無事的。”

惇親王也覺得自己失言,於是低頭喝茶不再言語,醇郡王對着恭親王說道,“六哥,您是咱們的主心骨,皇上已經讓咱們明日進去,我說句不尊敬皇上的話,您這幾日就別奏事了,什麼大事兒都往小裡頭說,萬事都等着皇上身子大好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再和皇帝頂針,若是一不小心再弄出昔日讓大家都下不來臺的事兒,影響國事甚壞,皇帝的龍體大怒,也是無助健康的,恭親王隱隱有些不悅,難不成自己是這樣不識大體的人嗎?只是他知道自己這個七弟素來都是如此,也不好發作,只能是點點頭。(未完待續。)

二十七、滿蒙八旗(一)十三、金明暗滅(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一)二十二、戮力同心(六)四十、夜雨萌芽(二)六、寒風瑟瑟(上)三十三、雷霆雨露(完)八十四、風雲再變(八)四十一、牡丹臺上(上)七十四、大捷大捷(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一)加更三十九、直抒胸臆(四)十一、南海風雲(五)三十六、當陽橋頭(一)二十二、金陵王氣(二)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四十四、臨危受命(續)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三十二、內外皆困(四)六十六、詔書下達(三)十八、五馬進京(七)三十四、血濺漢城(四)二十、見風轉舵(三)二十三、步步生蓮(八)九、阻礙重重(六)三十一、歲在龍蛇(一)二十四 五羊城中(二)九、驚雷清風(一)十一、大國小國(五)三十七、通州和談(四)七十三、鎮南關外(二)四十五、節節敗退(三)八、三月十五(二)七十一、擡棺出征(三)十二、小山重疊(一)三十、項莊舞劍(四)三十九、血染鳳闕(四)十二、巍巍宮闕(四)三、萬里風沙(四)五、美國軍火(上)三十七、天下無主(四)十六、其樂融融(一)九、驚雷清風(四)三十三、戰爭陰雲(四)二十四、圓明三園(六)七十、壯心不已(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三)七十二、攘外安內(二)三十六、北狩爭議(三)三十三、天津條約(七)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三十八、唯一死矣(一)十一、後宮之爭三十、同治立後(五)七十五、波譎雲詭(四)五、賦詩受封九十一、圍困法軍(三)給“舞鎖雲霄”的加更!四十六、不如意者(三)三十三、天津條約(六)二、俯仰之間(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二十、黃昏驚變(二)七十五、波譎雲詭(三)二十八、鏖戰江西(五)二十三、舉國之力(二)十九、不速之客(二)三十三、雷霆雨露(二)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五)十八、雷公電母(二)三、激揚文字(三)二十一、何患無辭(三)八十四、風雲再變(一)七、天津兵備(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三十、同治立後(五)八十四、風雲再變(四)三十二、楊柳依依(三)六十二、無妄之災(四)三十八、南軍勤王(四)二十、黃昏驚變(完)七十四、海上上海(四)十九、一馬當先(七)八十九、大幕拉開(一)二十一、翻雲覆雨(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五)十九、來而不往(三)六十八、他鄉故知(四)三十一、意在沛公(四)三十六、粉墨登場(四)三十三、戰爭陰雲(三)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二十六、同治元年(完)二十九、兵臨廬州(十)六十一、觥籌交錯(四)三十三、朝日鮮鮮(八)六、寒風瑟瑟(下)四、五千貂錦(二)八十、瞞天過海(四)五、白蓮教主(三)
二十七、滿蒙八旗(一)十三、金明暗滅(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一)二十二、戮力同心(六)四十、夜雨萌芽(二)六、寒風瑟瑟(上)三十三、雷霆雨露(完)八十四、風雲再變(八)四十一、牡丹臺上(上)七十四、大捷大捷(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一)加更三十九、直抒胸臆(四)十一、南海風雲(五)三十六、當陽橋頭(一)二十二、金陵王氣(二)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四十四、臨危受命(續)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三十二、內外皆困(四)六十六、詔書下達(三)十八、五馬進京(七)三十四、血濺漢城(四)二十、見風轉舵(三)二十三、步步生蓮(八)九、阻礙重重(六)三十一、歲在龍蛇(一)二十四 五羊城中(二)九、驚雷清風(一)十一、大國小國(五)三十七、通州和談(四)七十三、鎮南關外(二)四十五、節節敗退(三)八、三月十五(二)七十一、擡棺出征(三)十二、小山重疊(一)三十、項莊舞劍(四)三十九、血染鳳闕(四)十二、巍巍宮闕(四)三、萬里風沙(四)五、美國軍火(上)三十七、天下無主(四)十六、其樂融融(一)九、驚雷清風(四)三十三、戰爭陰雲(四)二十四、圓明三園(六)七十、壯心不已(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三)七十二、攘外安內(二)三十六、北狩爭議(三)三十三、天津條約(七)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三十八、唯一死矣(一)十一、後宮之爭三十、同治立後(五)七十五、波譎雲詭(四)五、賦詩受封九十一、圍困法軍(三)給“舞鎖雲霄”的加更!四十六、不如意者(三)三十三、天津條約(六)二、俯仰之間(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二十、黃昏驚變(二)七十五、波譎雲詭(三)二十八、鏖戰江西(五)二十三、舉國之力(二)十九、不速之客(二)三十三、雷霆雨露(二)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五)十八、雷公電母(二)三、激揚文字(三)二十一、何患無辭(三)八十四、風雲再變(一)七、天津兵備(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三十、同治立後(五)八十四、風雲再變(四)三十二、楊柳依依(三)六十二、無妄之災(四)三十八、南軍勤王(四)二十、黃昏驚變(完)七十四、海上上海(四)十九、一馬當先(七)八十九、大幕拉開(一)二十一、翻雲覆雨(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五)十九、來而不往(三)六十八、他鄉故知(四)三十一、意在沛公(四)三十六、粉墨登場(四)三十三、戰爭陰雲(三)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二十六、同治元年(完)二十九、兵臨廬州(十)六十一、觥籌交錯(四)三十三、朝日鮮鮮(八)六、寒風瑟瑟(下)四、五千貂錦(二)八十、瞞天過海(四)五、白蓮教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