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春水微皺(一)

“那皇額娘,師傅們教導兒子,治國之要,禮仁爲上,不可擅動刀兵,皇額娘又說以愛民爲要,那是否就不再用軍隊了?”同治皇帝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這又是偏頗了,”慈禧太后搖搖頭,拉着皇帝上了自己的金鳳大轎,對着皇帝循循善誘,聖駕啓程,一路車馬轔轔,慈禧太后對着挨着自己坐的同治皇帝說道,安德海奉上了茶和糕點,“皇帝,要知道一句話,‘流血是爲了防止更多的流血發生,’若無將士浴血奮戰,皇帝那能安坐養心殿,爲民愛民自然是需要的,可也不可一味仁慈過了度,當年若是洋人攻入京師,這天下怎麼可能還如此安定,若非南邊將士用命,洪逆也早就席捲天下了,慈悲者,需學佛陀,皇帝。”

“皇額娘請明示,”同治皇帝對着慈禧的說話很是感興趣,完全不同弘德殿的師傅們的說教,皇太后總是寓教於樂,饒有趣味,別開生面,“怎麼學佛陀。”

“佛陀者,並不是一味地慈眉善目,普度衆生的,有慈悲觀音大士,也有護教法王,降妖伏魔,若是一味仁慈,那就是偏頗了,關於軍備,自然就要搞,且不說別的,想當年你皇阿瑪在時,”慈禧太后喟嘆,遞給了同治皇帝一塊豌豆黃,“因是武備頹廢,洪逆興起,八旗綠營並無一戰之力,可遙想當年聖祖皇帝,平三藩,收臺灣,平準格爾,開創赫赫康乾盛世,這除了聖祖皇帝天資卓絕之外,和當年八旗勁旅堪有一戰之力有很大的關係,用一句俗語就是,腰間有槍,說話響亮。”同治皇帝笑出了聲,“浩罕爲何退界百餘里?不過是你七叔帶浩罕國時節去了健銳營大營,見了中*威;蘇祿暹羅爲何不朝?因爲在洋人眼裡,咱們的軍威不堪一提,在他們眼中,中國能打贏永通橋之戰,不過是靠着運氣,實力不堪一提,故中國藩屬淪陷夷人之手,中國亦是無能爲力,”同治皇帝憤怒地漲紅了臉,“更有香港澳門,還在葡萄牙,英國人手中,俄羅斯在北邊虎視眈眈,對着東北龍興之地垂涎無比,如此看來,若不練就強軍,如何得了!”

“皇額娘說的極是,兒子知道了,”同治皇帝一挑眉毛,這時候年紀真是最好勇鬥狠的時候兒,“洋人無禮,侵佔中國,兒子一定快快長大,幫着皇額娘打洋人!”

“這樣就對了,”慈禧太后慈愛地摟住同治皇帝,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裡雙眼放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這洋人是要打的,可是之前咱們要學越王勾踐,知道不?”

“皇額娘說的可是臥薪嚐膽?”

“正是,洋人勢大,軍乃國之凶事,無必要,自然無需多用,若不到最好的時候,就不能用兵對洋人,未曾練就強軍,再三挑釁洋人,反而失了自己的銳氣,民心之事,雖然虛無縹緲,可比多少銀子金貴多了,這也是爲什麼皇額娘要建這個忠烈祠的原因,皇帝,忘記歷史就是意味着背叛,無數人的鮮血才讓外敵不入侵,叛亂不蔓延,如今恰好是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等過了十年,那時候練成新軍,國內安定,到時候,就讓皇帝你去御駕親征,出一出宣宗皇帝和你皇阿瑪的惡氣,如何?”

“真的?”同治皇帝興奮地跳了起來,在轎子裡打轉,還連連拍手,眼中閃爍着動人心魄的光芒,“皇額娘你說的可是真的?不騙人?”

“當然算數,騙人是小狗,”慈禧太后這時候心情極好,也開了一句玩笑,安德海在邊上捂嘴偷笑,“到時候御駕親征,洋人袖手跪拜天朝皇帝,所到之處,所向披靡,這樣威風,皇帝覺得怎麼樣?”

同治皇帝連連點頭,“這真真是極好的!”

“不過之前你可是要練好身子,你皇阿瑪身子就是太弱,才三十多,就離咱們母子倆走了,”慈禧太后微微有些傷感,“所以皇帝你一定練好身子,等你大了些,”慈禧太后在皇帝耳邊說了一句悄悄話,“去哪裡讓你打熬身子去!”

皇帝也竊笑起來,隨即又打蛇隨棍上,“兒子的功課重了些,每天連睡覺都不夠睡,皇額娘不如慈悲,免了兒子在弘德殿的功課吧。”

“不行,”慈禧太后板着臉,嚴肅地說道,同治皇帝連忙端坐低頭,“功課重要,雖然忙了些,不妨這樣,七日休息一日,功課卻是不能免的。”

皇帝得了便宜,連忙賣乖,“兒子就知道皇額娘是最疼兒子的。”(未完待續)

五十四、步步爲營(四)三十、同治立後(二)五十五、山西戰事(五)八、撤簾風波(五)慶祝書友青帝新婚快樂!五、美國軍火(上)十一、大國小國(六)三十五、硝煙再起(三)三、趁火打劫(七)四十、禍起蕭牆(二)十八、再破大營(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一)二十、欲加之罪(五)三、東北總督(六)十一、會議前夕(二)一、白馬過隙(一)八十七、越南新主(三)三十九、欲取姑予(四)三十三、天津條約(十二)二十八、環環相扣(一)三十五、議政輔政(二)四十二、同文館事(八)四十八、艱難唯死(四)三十一、意在沛公(二)九、訓政意向(二)給一羣書友!八、初會貞嬪(下)七十四、大捷大捷(二)四、閔妃來朝(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二)九十五、英國出手(二)十四、武昌大戰(一)八、三月十五(一)五十四、步步爲營(六)十四、林沖夜奔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八)十九、來而不往(三)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二十三、亂象四起(六)十五、五年瑣事(四)十五、左顧右盼(三)十七、昭陽節使(五)三、激揚文字(一)十八、五馬進京(一)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四十五、游擊戰法(三)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五、倡議垂簾(二)六、江淮戰事(三)三十一、意在沛公(五)二十五、連鎖反應(四)八、中樞之事(一)四十七、可與人言(三)十八、追封哀榮(一)二十、不請自來(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三十二、楊柳依依(上)十五、九龍治水(三)四十九、一進一退(四)十二、天京事變(三)二十五、萬國大會(三)八十六、尷尬之人(七)十六、協理六宮(五)四十一、立後封妃(三)八十一、千鈞一髮(二)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七)七、江東才俊(上)一、三月初三(二)九十四、戰爭延續(一)十七、非洲有土(一)三、梨花滿地(四)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八、初會貞嬪(下)五、白蓮教主(六)三十四、條例風波(一)三十五、硝煙再起(一)十一、離間之計(二)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三十五、一瀉千里(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一)三十一、橫的楞的(二)三十四、血濺漢城(二)十一、銓選部閣(一)一、金鼓畫角(三)十、萬壽節誕(完)二十一、慧眼識英(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下)七、含笑帷帳(四)三十一、磨刀霍霍(一)四十二、刀如霹靂(一)三十四、九流賓客(四)三十九、血染鳳闕(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一)六、江淮戰事(三)十五、倡議垂簾(四)三十七、通州和談(十)十九、有客來兮(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五、白蓮教主(二)二十、見風轉舵(二)十七、燈前笑語(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四)
五十四、步步爲營(四)三十、同治立後(二)五十五、山西戰事(五)八、撤簾風波(五)慶祝書友青帝新婚快樂!五、美國軍火(上)十一、大國小國(六)三十五、硝煙再起(三)三、趁火打劫(七)四十、禍起蕭牆(二)十八、再破大營(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一)二十、欲加之罪(五)三、東北總督(六)十一、會議前夕(二)一、白馬過隙(一)八十七、越南新主(三)三十九、欲取姑予(四)三十三、天津條約(十二)二十八、環環相扣(一)三十五、議政輔政(二)四十二、同文館事(八)四十八、艱難唯死(四)三十一、意在沛公(二)九、訓政意向(二)給一羣書友!八、初會貞嬪(下)七十四、大捷大捷(二)四、閔妃來朝(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二)九十五、英國出手(二)十四、武昌大戰(一)八、三月十五(一)五十四、步步爲營(六)十四、林沖夜奔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八)十九、來而不往(三)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二十三、亂象四起(六)十五、五年瑣事(四)十五、左顧右盼(三)十七、昭陽節使(五)三、激揚文字(一)十八、五馬進京(一)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四十五、游擊戰法(三)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五、倡議垂簾(二)六、江淮戰事(三)三十一、意在沛公(五)二十五、連鎖反應(四)八、中樞之事(一)四十七、可與人言(三)十八、追封哀榮(一)二十、不請自來(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三十二、楊柳依依(上)十五、九龍治水(三)四十九、一進一退(四)十二、天京事變(三)二十五、萬國大會(三)八十六、尷尬之人(七)十六、協理六宮(五)四十一、立後封妃(三)八十一、千鈞一髮(二)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七)七、江東才俊(上)一、三月初三(二)九十四、戰爭延續(一)十七、非洲有土(一)三、梨花滿地(四)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八、初會貞嬪(下)五、白蓮教主(六)三十四、條例風波(一)三十五、硝煙再起(一)十一、離間之計(二)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三十五、一瀉千里(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一)三十一、橫的楞的(二)三十四、血濺漢城(二)十一、銓選部閣(一)一、金鼓畫角(三)十、萬壽節誕(完)二十一、慧眼識英(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下)七、含笑帷帳(四)三十一、磨刀霍霍(一)四十二、刀如霹靂(一)三十四、九流賓客(四)三十九、血染鳳闕(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一)六、江淮戰事(三)十五、倡議垂簾(四)三十七、通州和談(十)十九、有客來兮(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五、白蓮教主(二)二十、見風轉舵(二)十七、燈前笑語(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