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英國出手(二)

“我們認爲中法兩國之間需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這樣才能夠好好的談談,接下去如何把和平帶回到東亞這片土地上來。”韋德悲天憫人,只是在英國股章京看來,臉上的悲憫之色未免太虛僞了,真想直接就拿着咖啡就撒他一臉。

但是這是外交場合,不能如此,章京深吸了一口氣,“我記得貴國對於中法之間的爭端一直是表示中立的,這一點,貴國的外交大臣在隨着愛德華親王訪華的時候早已就承諾過,愛德華親王也對此表示同意,不會再越南的我們和法國的任何事務上進行任何偏向性的交涉,之前貴國對於越南合法政府的一個確認,這已經讓我們無法接受了,現在貴國的意思很明白,雖然外面說着是不偏不倚的中立,但現在在我們馬上在越南就要取得全面的勝利,馬上就可以攻下南圻,或者甚至說馬上可以攻破越南的時候貴國出來說需要我們停火,”章京堅定的搖了搖頭,“這不是中立的做法,這是完全偏向了法蘭西。”

“我必須要提醒大使先生一點,我們和大英帝國的友誼由來已久,和貴國的關係,也不比法國和貴國之間的關係差,之前的越南國王的問題,我們和貴國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不如以前友好的,這件事情貴國是這樣的堅持立場,這對於中英關係是一件十分嚴重的損傷。”

韋德點點頭接話說道,“兩國的關係不會因爲這一件小事情而發生波動,兩國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越來越好的,偶爾的小問題,不足爲懼,我們對於之前越南的事務,就是貴章京大人所講的,有關於越南的主權問題,我們予以確認。”

“大使您的意思是?”章京微微一滯,問道。

“就是我們放棄了之前的意見,同意貴國提出的人選,這位人選是非常合適作爲越南的統治者的。”韋德有些無奈的說道,他沒有覺得自己的反覆無常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承認了法國人扶植的傀儡政權,認爲順化城的阮朝纔是越南的統治者,而現在轉身一變,承認了中國人建立的這個黎朝的世子作爲越南的國王,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搞外交的,就是要這樣臉皮厚而且就是要反覆無常,但是他無奈的一點就是,這樣實際上已經等同於承認了中國人對於越南的主權。“我可以馬上宣佈這一件事情,而且我可以去探望一下這位新國王的母親。”

所以章京聽到了這個好消息,原本緊繃的身體,頓時稍微放鬆了下來,英國在國際社會上的態度,和意見,經常可以決定歐洲某一個小國的王位繼承,至於印度那些土邦的王公自然就不用多說了,經常是總督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土邦的走向,所以之前總理衙門纔會對於英國人提出的承認越南順化政權,並且承認法越合併的有效性,這個是很大的外交損害,特別是不僅英國如此,德國也被拉上了這次糾紛之中,無形的壓力,就是遠在南邊的慈禧太后也感受到了,所幸肅順及時出手,從犄角旮旯裡面找出來了一個不知道被多少人忘記的黎朝後裔,不僅是堂堂正正的在法理上反擊了法國人,更是直截了當的在越南方面對於阮朝的反覆無常的舉動有些暈頭轉向的時候,用了最粗暴而且是最有效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武力肌肉之外,更是表明,既然阮朝扶不上臺面,那麼就再換一個,所以無論是英國方面如何拒絕並且不承認黎朝,但他心裡很清楚,這就是強國對於小國的嘴臉,世界上任何強國都是一樣的,包括英國,做的事兒,比這個惡毒一百倍的比比皆是。既然英國支持了那麼就這點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貴國希望我們停火?但是在北圻的戰爭已經結束,大量的法軍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的俘虜,順化城也已經攻下,可以這麼說,法國人在越南成建制的軍隊已經沒有了,現在停火沒有任何意義。”

“有意義,”韋德搖搖頭說道,“法國人願意把第一次順化條約之後佔領的越南所有領土都退讓出來,章京大人,您知道這裡面的意義是什麼吧?”

英國股章京點點頭,“南圻,西貢總督府。”

“沒錯,法國是不可能接受在越南的全部失敗的,南圻,他們已經經營了差不多快一百年,實際上的統治權,我們大地英帝國還是希望貴國可以尊重一下的,當然,我們承認越南的主權在於中國,”韋德重申了這一點,“但是我認爲,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法蘭西作爲一個歐洲區域性的強國,他的國家尊嚴還是需要維護住的,如果貴國的軍隊在西貢長驅直入,把法國所有的據點全部連根拔起,那麼必然會引起無法收拾的糾紛。”

“什麼糾紛?是貴國親自出面對付中國嗎?”英國股章京追問道。

這個問題太尖銳了,韋德不準備回答這個問題,他直接回答了另外的事情,“要知道法國的國家實力還是很強的,我並不是說什麼藐視貴國的意思,但是一定程度上,貴國的確是抓住了貴國在遠東的主場優勢,但是法國如果覺得過於被冒犯了,顏面無存,舉全國之力來進行繼續擴大戰爭,這是一個很難預見的將來,所以我認爲,貴國可以遵循一句老話,見好就收。”

韋德起身不再多宣講什麼,他把自己的意思傳達到位就可以了,他對英國股章京說告辭,章京把他送出了總理衙門的大門,看着韋德上了馬車,這才把之前愉悅的臉色放下了僞裝,他對着邊上的官員嚴肅的說道,“馬上稟告慶貝勒!”

電報瞬息就到了南邊,慈禧太后剛剛從鎮南關出發,半天的功夫,李蓮英就捧上了電報,慈禧太后看着電報,點點頭,顯然,她毫不奇怪爲什麼英國人會出手。“叫軍機和尚書們來議事吧。”(未完待續。)

二十一、翻雲覆雨(二)十五、大戰餘波(二)九十、閃電逞威(四)爲“老友”的打賞加更!二十、福禍相倚(四)二十八、日月分明(四)十九、來而不往(三)八、中樞之事(一)五十、得失之間(三)八十六、尷尬之人(四)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七)三十九、直抒胸臆(三)七十一、故弄玄虛(三)四十八、似曾相識(三)十六、香腮豔雪(四)三十六、北狩爭議(四)二十九、燦燦萱草(七)二十三、三家分晉(四)十七、燈前笑語(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八)十一、南海風雲(七)二十五、萬國大會(四)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二十六、一元復始(七)三十六、帝國榮耀(一)二十七、滿蒙八旗(七)十三、金明暗滅(一)一、三月初三(四)十四、偶現麟角(二)四十四、前度劉郎(三)九、驚雷清風(一)十、萬壽節誕(四)二十四、圓明三園(四)二十二、同治七年(二)十二、其中深意(四)二、宗親衆人(三)六、步步驚心二十七、滿蒙八旗(六)十五、新桃舊符(三)一、金鼓畫角(二)十四、功在詩先(三)十七、非洲有土(四)五、美國軍火(上)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九、情義大者(四)十三、初涉政務(一)四十三、檢閱三軍(三)二十、見風轉舵(三)五十一、南北水火(四)二、宗親衆人(三)四十七、可與人言(三)十、東南西北(二)三十一、意在沛公(六)十九、圖窮匕見(終)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八)二十三、舉國之力(四)十八、五馬進京(三)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二十九、飛騎報捷(完)二十五、一波又起(三)四十六、壯志凌雲(六)三十八、南軍勤王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二十五、夜帶金刀(一)四十五、游擊戰法(二)二十六、一元復始(九)四十三、冷月無聲(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六)四十七、可與人言(四)七十七、上海風潮(三)三十五、兒女心事(七)九十三、力壓法人(一)三十六、帝國榮耀(四)十六、兒女情長(一)七、出將入相(四)八十、日報三篇(二)九十四、戰爭延續(八)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七)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三十三、天津條約(一)三十四、青山隱隱(六)二十八、皆爲一事(三)六十五、即日宣戰(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一)二十一、何患無辭(一)二、明月孤雲(二)十四、營造法式(三)十六、爆竹聲中(四)十九、圖窮匕見(上)六、英國大使(二)七、出將入相(八)九十八、割地賠款(一)四十二、同文館事(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九)十、東南西北(二)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三)二十九、顧此失彼(四)
二十一、翻雲覆雨(二)十五、大戰餘波(二)九十、閃電逞威(四)爲“老友”的打賞加更!二十、福禍相倚(四)二十八、日月分明(四)十九、來而不往(三)八、中樞之事(一)五十、得失之間(三)八十六、尷尬之人(四)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七)三十九、直抒胸臆(三)七十一、故弄玄虛(三)四十八、似曾相識(三)十六、香腮豔雪(四)三十六、北狩爭議(四)二十九、燦燦萱草(七)二十三、三家分晉(四)十七、燈前笑語(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八)十一、南海風雲(七)二十五、萬國大會(四)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二十六、一元復始(七)三十六、帝國榮耀(一)二十七、滿蒙八旗(七)十三、金明暗滅(一)一、三月初三(四)十四、偶現麟角(二)四十四、前度劉郎(三)九、驚雷清風(一)十、萬壽節誕(四)二十四、圓明三園(四)二十二、同治七年(二)十二、其中深意(四)二、宗親衆人(三)六、步步驚心二十七、滿蒙八旗(六)十五、新桃舊符(三)一、金鼓畫角(二)十四、功在詩先(三)十七、非洲有土(四)五、美國軍火(上)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九、情義大者(四)十三、初涉政務(一)四十三、檢閱三軍(三)二十、見風轉舵(三)五十一、南北水火(四)二、宗親衆人(三)四十七、可與人言(三)十、東南西北(二)三十一、意在沛公(六)十九、圖窮匕見(終)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八)二十三、舉國之力(四)十八、五馬進京(三)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二十九、飛騎報捷(完)二十五、一波又起(三)四十六、壯志凌雲(六)三十八、南軍勤王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二十五、夜帶金刀(一)四十五、游擊戰法(二)二十六、一元復始(九)四十三、冷月無聲(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六)四十七、可與人言(四)七十七、上海風潮(三)三十五、兒女心事(七)九十三、力壓法人(一)三十六、帝國榮耀(四)十六、兒女情長(一)七、出將入相(四)八十、日報三篇(二)九十四、戰爭延續(八)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七)八十三、兩處齊發(十)三十三、天津條約(一)三十四、青山隱隱(六)二十八、皆爲一事(三)六十五、即日宣戰(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一)二十一、何患無辭(一)二、明月孤雲(二)十四、營造法式(三)十六、爆竹聲中(四)十九、圖窮匕見(上)六、英國大使(二)七、出將入相(八)九十八、割地賠款(一)四十二、同文館事(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九)十、東南西北(二)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三)二十九、顧此失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