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虎嘯風生

很快,石苓人的話就被驗證了……我們又發現了一條體型小點的修蛇在樹洞裡面打盹,顯然大修蛇是多子多孫……不過我們決定幫它貫徹基本國策。

趁着石苓人以沒有子彈的槍站在修蛇的正前方吸引它的注意時,我提着刀悄悄從修蛇的背後繞了過去,腳步小心放輕,儘量不發出一點聲音暴露自己。慢慢的從背後越來越靠近修蛇的身旁,修蛇身上那錯落的網狀斑紋,我也看得愈發清楚。在樹縫隙透進來的陽光照射下,縱使這條修蛇的外表是多麼地兇猛,可修蛇的鱗片折現出七彩的光芒,我擡起頭,換隻不出汗的手拿刀,我甩了甩自己另一隻砍得發麻的手,眼光沉凝的直盯眼前的修蛇,再次向它衝了過去。

可惜此時的修蛇,已經驚覺,把整個身體都從樹洞裡拖了出來,盤在一起的修蛇身堆起來就和小山一樣高,最少這條修蛇的長度,都得有個十多米,我再次朝向修蛇大概七寸的位置進行攻擊,都說打蛇打七寸,這個說法,明顯對這條修蛇是行不通的。用力的砍刺,都還是沒有劃破這隻像是穿了鐵甲的修蛇身體,怎麼也劃不穿它的厚實鱗甲。倒是修蛇因爲我的干擾,不能專心吞噬,惱怒地回過頭,背對着石苓人,晃動身體,想要用它的尾巴把我給捲起來,我向後面趕緊一跳,才躲開了修蛇巨大尾巴的掃卷,我撞到了身後軟軟的東西,奇怪的別過頭一看,是虎青嵐摟着我搖晃終於站穩的身子,虎青嵐皺眉:“你已經證明了你自己,都受了傷,還敢活蹦亂跳?”

“啊!你沒有看到石苓人那傢伙,快要被那隻修蛇怪給吞了嗎?再不救,可就要真的送菜死了。”盯着前面修蛇巨大的眼睛,我看見石苓人重新揚起他那自信帶着憊懶氣的囂張笑容,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我滿眼冒着怒火地看着前面的修蛇,憤怒自己的武器攻擊沒有作用,要是有把槍該多好,把這修蛇直接爆頭,乾淨利落。“這憊懶的人有什麼好救的?”顯然除了我,其她人的觀感對虎青嵐來說,都是零,她從來不在乎這些人,是生還是死都無所謂。原來她也考慮過人的基本社交,會去幹些舉手之勞的事,做做樣子,幫點小忙。可是,從嶽振德那個爛人開始,石苓人覺得男人果然還是多變的,稍微沒有注意到,就會釀成大禍,這些沒有用還弱小的人,對於她和我,只會是負擔,而且人遠比那些超級變異的修蛇們,更有潛在的殺害破壞力。有的傷身,有的傷心。

她不想再看到我因此再受到什麼傷害,這女人不結婚也罷,讓男人們自生自滅好了!“好歹也是石苓人願意和我來這邊,幫我尋龍脈的啊。”我知道虎青嵐是糾結前面那報恩的事情,現在我知道她不是壞人,只是因爲被當做異類,不願意再相信或是幫助普通人,現在我大概也不是普通人了吧,可是一路走來,小默姐、於祖佳他們這些普通人,已經是非常夠意思的誠心在幫我,雖然不希望被當成異類,如果日後他們遇險,我怎麼可以眼睜睜看着她們被殺掉或是吃掉呢?

“不和你廢話,我要抓緊時間去砍它了。”一直還分着神注意修蛇的情況,我擡腿就想要繼續去和修蛇決鬥,“攻它的眼睛。”虎青嵐默默的開口,從嘴裡吐出一句話。也從腰帶上把自己的軍刀抽了出來,和我並肩向修蛇走去。顯然覺得既然我那麼念友情,就去幫忙吧,不能看着我被這條修蛇給傷到,至於嶽振德這些人的死活,虎青嵐抱着活就活死就死,不過誰要再敢打我的壞主意,這次一定讓他先死透……

“眼睛?哈,對啊”我心中仔細琢磨了一番,修蛇全身的鱗片堅硬如鐵,不過,它那雙突出的眼球,倒是一塊方便攻擊的部位,總不會它的眼睛,也用什麼保護起來了吧?我心中得意想道,嘿嘿,修蛇怪,你的死期也不遠了啊,衝着它偵察兵的身份,就非要把它給滅口了才行,不殺它就是被它殺,這就是叢林裡的生存法理!

腳用力向下一蹬,我躍上了修蛇頭後的後頸部位,雙手環抱住它的身體,手中原本拿着的刀,爲了方便,被我叼在了嘴上咬着把。修蛇察覺到有東西在它的身後,開始扭曲身體,想把尾巴捲起來襲擊。就在這時,一直站在它前面吸引它注意的石苓人,把刀迅速地拿起,但虎青嵐動作夠快,刀光猛的一下插進了修蛇的尾巴當中,把後者直直的釘在了地面上。啊……見到虎青嵐輕鬆地就用刀,把修蛇的尾巴給插通透,這讓我心情無比鬱悶不甘。我怎麼就連砍都砍不出一道劃痕呢?雖然已經知道虎青嵐和我們是不同的,但是心理上還是無法平衡吶。

趁修蛇受傷之際,我趕緊也騰出一隻手,把嘴裡的刀取下,伸手向前用力一捅,把刀橫插進了修蛇突出的眼球中,生怕修蛇還會繼續反彈,我拿着刀繼續向修蛇的眼睛裡捅進去,手上濺滿了蛇眼中噴出來的液體。這些還不夠,我伸進蛇眼中的手臂,開始上下左右攪捅,使修蛇的頭部傷害能更大一些。修蛇在我們的雙重夾擊之下,痛苦的終於把嘴張了開來,一直含在它嘴裡的毒液,順利地被吐了出來。也幸好石苓人在亂動,纔沒讓修蛇順利的吐中。不過,修蛇給劃傷的身體,鮮血直流,虎青嵐倒回到地面上,滿頭的粘液,加上一身的血跡,實在是狼狽不堪。

在修蛇死不瞑目的身體旁邊擦刀,虎青嵐突然說道:“小男人走遠點,我們女孩子說點悄悄話。”顯然是同時對石苓人說,我愕然間,石苓人自覺的走開了,虎青嵐又繼續嘆了一口氣,笑道:“算他聰明,小姑娘,你自立自強是好事,可是此行多艱難險阻,還需學點護身之技!”

看着我一臉懵懂神情,虎青嵐乾笑一聲:“大概是因爲剛見過祖先神,不自禁地就用上了祖先神說話時的語氣,說話文縐縐的,帶着古風。想笑就笑吧!”

我忍着笑說,依言照辦。只不過……“前輩,還請說普通話好嗎?”一個爆慄打在了我的頭上,一陣劇痛傳來。

我唉唉呼痛,說罷,還是好奇心起,不知道到底虎青嵐珍而重之的要跟我說什麼……難道她也看上石苓人了?不可以!

虎青嵐也不做作,乾脆利落的在林中空地耍了一套怪異拳法,看着那套平平無奇的怪異拳法,我心中不禁有些懵懂,虎青嵐微微一笑。

“想和我一樣強,面對怪物不至於無能爲力嗎?這便跟我學虎煞龍拳吧。”

“這是什麼?”我不禁一愣,看着這套古怪拳術,心下不由的有些詫異,虎青嵐似乎知道我會有如此問,便放慢速度,以一種玄奧的步法行走,配合玄奧步法的則是高難度的肢體動作,演示了一番之後,看着我,我則看的有些呆滯,玄奧步法和那些高難度動作,真的是古神文明怪了。玄奧步法根本不知其軌跡,虎青嵐一步踏出,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配合步法的肢體動作,更是詭異莫名,讓人摸不着頭腦。

“跟着我來做。”虎青嵐似乎知道我的想法,臉上露出和顏悅色。我聞言,也站了起來,擺出了相同的姿勢。和虎青嵐行雲流水的動作不同,我每做出一下都要忍受劇烈的痛苦,左腳提起,右腳以腳尖向外飄出,同時身體重心向後,手臂則要向隨着重心向前擺動,不過雖然疼痛,我卻堅持了下來,不一會,我已然將這套所謂虎煞龍拳學成了。不過,難道學了拳術就打得過蛇了?修蛇可不懂這些套路。

虎青嵐繼續說道“這可不是那些只會打打殺殺的武夫的套路,罷了,前事就不再多言,之前白虎神臨去,把一些東西留在了我意識中,反正你也算是半個白虎傳人,我將要傳你的虎煞龍拳是無上開啓人體秘藏……特別是以生物能強化人體的手段。虎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萬獸之王,據說祇要虎嘯一聲則萬獸臣伏。猛虎穿林而過時,則風雲變,山嶽震動。當自我意識中的虎形修持到極至,就能自我領悟其中的精髓,虎煞即是其中的最精華部分,再結合皇龍望氣術,更是如虎添翼……”

說罷,以我們二人爲中心,一股強絕無匹的猛虎氣息釋放而出,萬道煞氣如同看不見的威壓,激射向四面八方,被這氣息所覆蓋之處,噗噗之聲不絕於耳,伴隨着噗噗之聲,不斷有血花飛濺,成片成片的蟲蟻逃命一般的嚮往跑去。半響之後,再無一絲動靜,整個森林寂靜無聲。對着驚呆的我。虎青嵐眼中露出滿意神色,湊到我耳邊,輕聲說起了虎煞龍拳的要旨玄意。

白虎出行似閃電,屬天干庚辛,在身爲腎,兩儀也,屬右命門;在五行屬金,情也,有白虎肺金之氣。形之於性體,筋絡舒暢,丹田炁足,靈炁貫頂,丹道謂之曰云朝頂。形之於拳法,骨堅如金石,動如閃電,縮身而起,長身而落,有挾人之技,穿針之妙,點穴之精,返身旋轉之靈通,行如流水,無堅不入,無物不摧,故曰屬金力者是也。其拳順,則肺金之氣和暢,而無咳喘之疾;其拳謬,則肺努而體弱,弱則生病。學者,尤宜加意焉,步徑斜曲,兩步一組。法曰:白虎之精五行肺金,丹田火發靈炁通神,行於拳法閃電穿針,四體和暢剛柔齊伸。

將兩儀之勢,步法右足不動,左足向左斜進步成斜丁勢,兩股曲弓,左足尖挺勁蹬力,膝蓋上提,右足全蹬力,膝蓋下跪勁,兩膝裡相合,小腹放在大腿根上,手法兩手同足進時,向裡合勁,合至手心朝上,從心口上起,往前託勁伸出,兩肱抱撐,似直非直,似弓非弓,右手在左手腕下、肘前,相離三四寸,目視左手中指梢。鼻與手對,手與足順,兩肩鬆開,兩胯根塌勁,是肩與胯合;兩肘微垂勁,兩膝合勁,是肘與膝合;兩足蹬勁,兩手五指伸勁,是手與足合,此謂秦王掃六合之外三合也。

要而言之,是肩催肘、肘催手、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上下合而爲一。此身法,不可前栽後仰,左斜右歪,正是斜,斜是正;陰爲陽,陽則陰,陰陽相合,內外如一,謂之六和也。白虎屬於天干庚辛,天干爲十天。天干既是計數單位,又是生命過程,以十天來說明生命的輪迴。庚辛是第七天和第八天,已臨近尾聲,有肅殺之意。以果子比喻,庚是果實飽滿到極限,梗子斷裂,果子落地,爲初殺。果子還生機勃勃,但生命線已斷,自此走向敗落。辛表示果子破裂,或自行腐爛或鳥獸咬破或用刀切開,破體而亡,爲絕殺!

總而言之,六合是內外,陰陽相合,陰陽相合,則兩儀分象,三才而生之法門也。取之拳意,謂金手,金手剛猛,力能攻堅擊銳,故各法象,皆依此開始而化身也。法曰:三才三身非無因,分明配合天地人,三元靈根能妙用,全體法象億化身。法曰:左足斜出,右足斜橫;兩股形曲,兩足力蹬;手心朝上,前伸順胸;兩肱抱撐,目視手中;肩鬆胯墜,頭要上頂;五指各分,陰陽化生;兩儀分象,化身,意也無窮;三元靈根,久煉堅凝。

左足不動,右足向前進步,足腕挺勁;右手心朝上,亦同時順左手腕外,向前稍擰伸勁直出;左手掌同時順右肱向裡合勁,至手心朝下,往回極力拉勁,至右肘下緊靠停住;兩肱抱撐,屈伸,兩肩鬆開,兩股彎曲,頭項、身挺、胯墜,仍如前勢,目視右手中指。法曰:左足不動,右足前進;左手回拉,右手前奮;前手取鼻,後手肘近;手足與鼻,列成直陣;頭頂足蹬,肩窩吐勁;兩肱抱撐,丹田氣沉。

左足不動,右足向右方斜進步;右手心仍朝上,臂肱挺勁,同足進時,用橫力向右直出;左手不動原勢,與右手同時向右橫力;肩鬆、胯墜、氣沉、腿曲,身子半陰半陽,目視右手中指。法曰:左足莫動,右足右進;兩手原勢,橫力挺勁;目力貫指,丹田氣沉;肩鬆胯墜,腰似車輪;挺勁貫頂,身有平準。

右足不動,左足向前進步;左手同足進時,順右肱外擰至手心朝上,極力伸出,至極度爲止;右手亦同時向裡合勁,至手心朝下,順左肱向回拉勁,至左肘前緊靠,停住;兩肱、兩股、胯、腰、膝之勁力,仍同前勢,目視左手中指。再向前練,左右二勢化身,手足身法步,均同,數勿拘。法曰:右足不進,左足前行;左手前伸,順肱,右肱也出擰;右手合扣,回拉護胸;目意貫指,精炁貫頂。

回身則左足在前,右轉身,右足在前,左轉身,右轉回身法先將左足尖向回扣步,與右足尖相對成八字勢;左手同足扣時,向右肩,平合勁;右足隨進仍順,右手同時順左肱肘外擰勁前伸,至極度止,高與肩平;左手隨向裡合勁,手心向下順右肱往回拉勁,至右肘下停住,緊靠,目視右手中指。再進步化身,法均同,收勢原地休息。法曰:左足回扣,順勢轉身;左手右合,右手前伸;右手進前,手足對準,鼻子也;目視手掌,聽息下沉;再向前演,手足莫紊;左右回身,依此法箴。

我聽了以後不禁眼中一亮,雖然言辭古拙,但只是略一動念理解,那股玄奧意念立時便顯化開來,變成一篇篇的經文圖譜,我凝神聽着,美眸越睜越大,異彩連連,只覺得虎青嵐的話就像一道光芒一般射入腦海,一下將點燃了我的思維之火。

我研讀了幾句之後,發現正是自家方纔冥神苦記的‘虎煞龍拳’招式。原來磁場能量還能這麼用,真是巧奪天工,妙至毫巔,近乎合道了。那些適才還需要自己冥神苦記的動作,如今卻被虎青嵐生生的刻印到了自己腦海之中,歷歷在目,入木三分。宛如教科書等自己研讀背誦了千百遍的經典一樣,爛熟於心,倒背如流。忍不住讚歎:“白虎神名不經傳,居然這麼會教學生,果然高分低能對古神也是適用啊!”

“好了,不是我法不傳六耳,這門虎煞龍拳的入門條件便是要有着白虎血脈,你也算過關。”怪不得要教我,原來符合練習條件。

“你剛好符合這個條件,也算是你我有緣,不過這門虎煞龍拳,講究的是悟性,如果悟性足夠,一個晚上便可以學會,如果悟性不足的話,便是十年百年,也不能學成。而且,更重要的是,我這虎煞龍拳是祖先神所授,不需要組織許可。”我聞言一驚,難道這虎青嵐所屬的組織是和古神有關係?

虎青嵐嘆了一口氣:“我也不瞞你,我們這個十二生肖,源於上古十二地支,也是十二月令!”我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爲"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古人將一天分爲十二個時辰,以地支命名,每個時辰約合現在的兩個小時。子時相當於現在深夜的二十三點到凌晨一點,人們常說的子夜就是指的這個時段。而午時則是在中午的十一時到十三時。後來西洋的計時方法隨着鐘錶傳入中國,因爲一天二十四個時辰比十二個時辰要小,所以被稱呼爲小時。古籍《爾雅·釋天》中載,“歲月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爲月。意爲“一年中以子、醜、寅、卯等作爲月數的記號”。

這十二個地支按順序,每一個都包含着事物在各個月份裡的發展變化過程。只因爲,天干地支的創立,正處於古代中國進入農耕社會之時,各個地支那個文字的含義,被誤認爲指農作物的發展過程。“子”指上一年的農曆十一月,是“孽”義,表示萬物含育了種子的意思,同時也爲下一個生長年的進一步“孽生”作好了準備。譬如指人時,是說先由父母相處日久而生情,由情入愛,由愛而孽生後代即這個人兒自己。如今啃老族所在多有,作父母或祖父母人們常說過,“這個‘孽障’啊,是前世欠下的債,甩都甩不掉”。《紅樓夢》第三回中,賈寶玉見到“神仙也似的”林妹妹沒有“玉”,自己一個“濁物”竟然有玉,氣得要摔“胎裡帶來的”玉,此時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珍寶!”

“醜”是上一年的十二月,醜是“紐”字的一部分,暗喻“紐”義,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也是把收穫物捆紮好,“冬藏”起來。在人則是譬如指,這個“孽債”是有一個臍帶紐連結着前後兩代人。“寅”是當年的一月,寅是“演”字的一部分,有演的含義,指萬物生了出來,開始了生長的意思,即將“演”出它們一生的悲喜劇。在人則是譬如指誕生了延是誕字的一部分,延與演同音開始他或她的人生歷程,或喜或悲的人生戲劇都得“演”下去。寅字的古讀音與人字相同,我國的“創世神話”歌裡,開頭說,“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歌詞的意思是說,“盤古開闢天地的時候,是先分出太極的兩儀和四象,然後子時開天,丑時闢地,到了寅時,女媧就把人造出來了,後來還要躲避和驅除毒蛇猛獸之類,人類這才得以立足於世”。在“盤古開天歌”裡,所唱的,“子天醜地寅人出”,那意思是,子時開天,丑時闢地,到了寅的這個時候,有了天和地,人這才由女媧娘娘造了出來。

“卯”是二月,此字象形是打開的兩扇門,當初“造字”的本義是“開着的門”。古代小說中官家衙役“按時上班”叫做“點卯應卯”,意思就是卯的這個時分,官家大人對衙役們點名之後,即開門辦公。後來不知何時,卯字的“開門”意思漸漸被廢棄不用。另處,從卯的字形又可以看出,極似一顆種子萌發出土,字形象兩片“子葉”的形狀。同時,卯還有同音字“茂”的含義,指萬物生了出來,向着茂盛方向發展的意思。在人則是譬如指誕生之初,就象種子發芽不久,是個胖頭胖腦的幼兒樣子。“辰”是三月,是“震”的通假字,指萬物震動着生長的意思。婦人有“喜”叫做“妊娠”,說是有胎兒在娘肚裡一邊“動”一邊生長的意思。辰字在這裡不指“胎動”,而是說人的生長不會是一條直線,是呈曲線狀的“震動”着長。

“巳”是四月,巳字的本義是胎兒成形。古籍《淮南子·天文》中說,巳則生已定也。意思是“巳就是生成的樣子基本定形了”。這個本義再引申爲“形似”。另外,此字與已字近似,故有“已”的字義,指萬物“已經”長成植株的全部形態。在人則是長大成人。

“午”就是五月,午字原義是“御馬索”。甲骨文的午字是象形,那一撇是馬的頭,那十字直立的馬身,上面的一橫是“索”。這根索拉正了,可以駕御這馬立得筆直,引義爲“正中”。午又與“仵”字通義,仵有違背即是轉向的意思,所謂的“中午”,就是太陽位於天上正中的意思,再過去一點,就是偏西,從走向正中,轉而走向偏西。在這時是指萬物長到了極盛之時,是陽極交陰的時候。例如,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這個“端”字就是指陽走到它的“頂端”,即將“陽極而陰”了。在人則是譬如指“人到中年”,到了極壯開始轉向老而未老之時。“未”就是六月,未與“味”字通假。《說文解字》中說:“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也”。意思是,“未字即是有味道,就是六月時青果子的滋味呀。在五行中,樹木長老了是‘未’的象形,木字上面多了一橫,就象是重枝繁葉的樣子”。在這裡是指萬物枝葉繁密,青果將熟而未熟,開始有了一定的“滋味”,部分可以採摘了。而在此之前,雖有了果實的形態,但遠未成熟沒有一點兒味道。在人則是經過長時間成長,知識較過去多了豐富了,有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未是成績最多的時候。

“申”就是七月,是同音的“伸”義。《解文說字》中說:“申,束身也”。意思是申字即是約束身體。這是申字的本義,引而爲“伸”義,即“伸展開了的身體”。這裡是指萬物的身體生成了其完完全全的意思。在人則是這個人的身體已經最後長完全,不再長了。“酉”是八月,酉本義是“酒”。這是象形字,金文的字形,酉字象個酒罈。“酉”又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酉”部的字多與酒,或者因發酵而製成的食物有關,所以酉的本義就是酒。《解文說字》中說:“酉,酒也。八月黍成,可爲釀酒”。其意思是,“酉就是酒的意思。八月裡黃小米熟了,可以用來釀酒”。該書還有按語說:“酉即酒字,象釀器形,中有實”。其意思是,“酉就是酒字,是個象形字,象是一個釀酒的罈子,酉字是裡面的那一橫,是指壇中有糧食”。酉字在這裡是指,萬物在八月裡,終於成熟飽滿,可以用來釀酒的意思。還有,在《白虎通義·五行》中說,“酉者,老也”。意思是說,酉字是老了成熟了。在人則是表示這時候,這個人成熟了,也可以說是“老成”了。

“戌”就是九月,在這裡變義爲“滅”義,變的理由是,在滅的繁體寫作“滅”,字裡的水和火不相容,去了一水一火的部分,就成了“戌”字。指萬物凋謝失滅,然後歸於原來的土地。在人則是經過前一字的酉字,就過了老的時候,應該失滅了,說白了就是“該死”了。“亥”就是十月,亥字加了木旁就是“核”,在這裡轉義爲“核”,指萬物失滅之後,會留下了種子核的意思。在人則是雖然死了,可還留下了後代,所以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對留下自己的“種核”問題十分地看重。如果從農學家角度,天干地支共二十二個,當兩兩配對之後,參照上面所說的含義,結合陰陽五行,可以對那一年或月或日或時,能有個大致的瞭解。如今年是丙戌,丙屬火,爲陽火;戌屬土,爲陽土,此二字就是“紅紅火火的同時,又將回歸於土”。

但虎青嵐告訴我十二地支的原本含義。世間流傳的這些僅是讓大家明白,古人創立這些“甲乙”和“子醜”等等,並不完全是“事涉屬於”的,而是有一定的實物含義。而且,有了這些含義說明,也會有利於大家的記憶和運用。當然,這些含義帶有很大的隱喻因素。不過,要求仰人鼻息的古人象後世人那樣的“口無遮攔”,顯然是過高了。就好比是,要求三歲孩童象成年人那樣理智,能做到麼?而十二生肖的真實歷史,來自於古神的神話。譬如“辰”是“震”,更是“龍”,那是一個我們現代人魂牽夢繞的字眼。古神的時代,龍族的故事很長,長到幾乎要貫穿整個古神文明的脈絡,不但世人自己也無法說個清楚。甚至最初的古龍源頭,卻連古神也無法個明白。無論是《山海經》還是《神異經》,其實都在向世人傳達一個信息:在那些古老的年代裡,早早誕生的生肖獸,就同時具備越多的後世普通動物的特異質,呈獻出了一種“始祖融合,後代散宗”的發展特點。如果從圖騰研究來說,世人可以認爲是遠古部落聯盟的圖騰融合的結合,可在神話的世界裡,虎青嵐告訴我另一種全新的解釋。

幾乎在古神從天外而來的第一時間,最古老的龍神——燭龍出現了,他在《山海經》中是個特殊的存在,根據描寫幾乎擁有毀天滅地的創世神力量,而且似乎常年處於沉睡狀態。名字中有個龍字,但形體、屬性和後世神話的龍卻不同。後世的龍,論及力量屬性,一般有兩種。四象中的青龍份屬東方,理論上應該屬木。但東方又因爲東海,加上龍王控海的說法,龍族理應具備水的力量。可是燭龍明顯不是如此,從名字來看,燭應該屬於火,《文選.燭賦》中的“六龍銜燭於北極”也說明燭龍確實擁有燭這種法器。而從《山海經》中的恐怖描述和《楚辭.大招》中的“魂乎無北,北有寒山,逴龍,赤色只,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測只。天白皓皓,寒凝凝只。魂乎無往,盈北極只”一段來看,燭龍更具備控制冷熱、氣候、晝夜更的能力。如來說來,燭龍的力量似乎是一一對應:冷與熱、冰與火、寒與暑、晝與夜……好像是,熵!

之前對於世界本源,我目睹了丹道濫觴對古神文明給出了一種逐步分解的認識法:無極,混沌生太極,生命源頭,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越分解,越樸實;越原始,越複雜。或許按照丹道的理論,燭龍的這種熱力學力量就是最原始的混沌力量的初步進化——陰陽之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伏羲、周文王、古神和人歷代衍化,奠定了八卦力量;而燭龍這種單純樸素,甚至剛剛脫離宇宙混沌的陰陽力量,應該是屬於更原始、更早期的力量。於是,綜合燭龍力量的樸素性、燭龍模因同時有創世滅世色彩。根據燭龍與後世一般龍族的明顯區別,燭龍大有可能是一種足以統治世界,卻滅亡了的強大種族的代表,因爲難以完全控制體內力量的燭龍,不得不陷入沉睡以適應消化力量,並定期醒來釋放力量,被古神的物種入侵而激活……或者正相反……而萌生。而後世龍族,應該是片面繼承並自主創新改變了燭龍一族的力量,比如應龍的龍身就帶有翅膀等類恐龍或西方龍的特點,特別是龍生九子、各個不同,後來出現了蛟龍、螭龍等等,就是龍族從古神文明進化演變的例證。

虎青嵐甚至懷疑一時,因爲燭龍爲代表的遠古龍蛇獸是原始的混沌與陰陽力量的具象化,所以最初的古神吃了大虧,在演化、戰鬥中汲取了對方優點,纔會具有一定的龍蛇形體特徵,或崇拜龍蛇獸神。這也正如虎青嵐在之前說的,混沌代表融合,古龍族就是最完美的陰陽融合。其它混沌力量較強的古神與兇獸,具備古龍特徵,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同時,虎青嵐猶猶豫豫的說,她懷疑燭龍模因是盤古神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加上燭龍與混沌力量的契合、龍圖騰在古神文明的地位,原則上安排燭龍來領了天地初生後的第一份功勳絕對不過分。因爲,燭龍比其它所謂盤古之類,更接近所謂的開天闢地之神,可以說,燭龍纔是最初的盤古之名。只是,從各種典籍來看,燭龍具有無與倫比的物理戰鬥力和神力,但不具備太高的靈智能力。想當初燭龍出世之後,翻滾的巨大龍軀,將潛藏在古地陸之下的混沌力量都帶了出來,經過復甦後,燭龍正式掌握了自己狂暴、原始的力量。對力量滿意的燭龍昂首向天,他已經感受到了帝俊的威脅。果然,很快帝俊降下四方日月星辰席捲混沌之力降臨了鐘山,那就是第一次天崩!已經在鐘山安家的燭龍,迎上了古神天庭第一代天帝和配偶,帝俊羲和,燭龍一日九變,終於鎮壓帝俊降下的天地大沖撞,推送星辰泛古陸於核心區域後來的大九州之外,避免了地球滅亡,但也導致泛古陸第一次板塊運動分離。而產生天地四極,而且前九次的力量釋放都是比較強大的力量,在釋放過程與古神力量結合,誕生了九種力量代表的古龍後裔——龍生九子,顯然古神和燭龍都從對方身上汲取了神力基因。

龍生九子的形態明顯和後世一般龍族不同。更像是古神,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纔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版本較多,說法不同。最後金口玉言爲出自明朝李東陽《懷麓堂集》的說法,排除了爭議較大的饕餮、貔貅等,而對其古龍族血統另行解釋。然而,龍生九子,卻非祖龍之正統,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的龍之九子,反應的都是原始的古神力量。它們分別是囚牛:龍生九子之首,能化人形,辨識五音,聲如洪鐘,擅嘶吼,喜作戰歌。睚眥:龍生九子之次,貌似豺狼,怒目血睛,嗜殺喜鬥,擁有着狂暴的速度與利爪。嘲風:龍生九子之三,樣子像狗,前臂發達而後肢短,好弄險,擅招沙塵天災以覓金。蒲牢:龍生九子之四,海龍而有殼,身帶蒼藍斑點,個頭小,喜好音律與鳴叫。狻猊:龍生九子之五,形狀像獅,又像麒麟,喜弄煙火,攀探古穴。霸下:龍生九子之六,似龜而有鋸齒,喜負重,好興風作浪。狴犴:龍生九子之七,又名憲章,樣子像虎,長有獠牙,有毒,好潛伏襲擊。負屓:龍生九子之八,靈智最高,文明漸興後沉迷書畫之中,不擅爭鬥。螭吻:龍生九子之九,又名鴟尾,形似巨魚,口闊噪粗,平生好吞,能噴浪降雨。這也使得龍九子的立場並不完全堅定,最終的結局也是各有不同——如霸下等,就頻繁出現在後世的炎黃系古神模因中,也有如老五一樣躋身丹道者。

精疲力盡的燭龍,牽引剩餘的力量孕育出自己的化身——鼓龍,來統領九龍子和殘存的古龍族。隨後陷入了沉睡,感悟天地與恢復力量。歷經天地大劫的古龍族十不存一,鼓龍將燭龍、鼓龍和九龍子列爲皇族,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以確保靖英在大戰後的天地獲取足夠的重金屬元素資源對抗古神。而燭龍與帝俊羲和的大戰,將天地中的混沌力量和結合之氣打散,構造新天地的基礎力量五行之氣……或者說來自於大氣層、原始海洋、泛古陸的化學元素,漸漸和混沌之氣……基本粒子交織,形成了與龍體類似的大地龍脈,貫穿古地陸,使得大陸分爲四大部洲,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瞻部洲和北俱蘆洲。中心爲四方龍脈交匯之地,形成中州,混沌之力匯聚五行精華在中州引起地勢突起。千奇百怪的古龍族在龍脈力量的影響下應運而生。甚至龍族之外的兇獸慢慢應混沌殘力而生,龍族得天獨厚,在日後也漸漸發展出靈智較高但相對溫和的親古神之龍族,尤其是隨着伏羲、女媧、軒轅、應龍等以龍爲載具。燭龍一脈最終衰落,走出了模因史的舞臺。生死輪迴中,地勢繼續變動,在中州四周形成了包圍其的巨大山脈,遍佈兇獸。這環繞中州的巨大山脈,即後世傳說中之大崑崙山。真正的鐘山,也被西王母一族監視中,甚至日後軒轅黃帝后人顓頊一族的輝煌也是從這裡開始。

燭龍的力量引來無數古神覬覦,與九天之上的古神天庭相對應,第一個地上神國就發源於大崑崙山,而第一個誕生於崑崙的原始混血種,名爲耀魄寶,虎青嵐的依據出自《帝王世紀》。約於公元前7200年,耀魄寶作爲從未知宇宙中來到古地球后的古神第一個由古地球完全孕育而來混血種生命,其獲得的力量,就是穩定、控制、牽引小行星帶的能力,使得小行星帶爲我所用。與先天衆星父神一起誕生的還有北斗女神——維斗,這段秘辛來自於《莊子.大宗師》,她嫁給耀魄寶爲妻。耀魄寶和維斗相互扶持,共同接引星辰力量在崑崙修持,謹慎地觀察着周星運轉,以星力繪製“萬神圖”星路,隻言片語流傳下來隱藏在歷代之天文志之中,如《漢書》《唐書》《宋書》等,亦即《封神演義》中列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星斗正神之封神榜之原型。星父與星母大致將地球的星空劃分爲了十二星域,確立了十二元辰作爲星辰運轉的界限,這就是十二地支的真面目。憑藉對星辰的感知,耀魄寶夫妻初步穩定了大崑崙山位於今陝西一帶的區域,使得狂暴的混沌力量消退,更多的原始混血種漸漸出現。這些原始混血種,就如同耀魄寶夫妻一樣,天生具備某些神通,往往是龍脈力量孕育而成因此和古龍族親善。耀魄寶稱“周御王”,維斗稱“紫光夫人”,廣傳星力修持之法,教化混血種。約公元前7170年,約行教化三十餘年,混血種感恩,推舉星父、星母爲天皇、天后,主宰混血種。史稱天皇成鳩氏。後世因爲他的神力性質,傳言成爲姓望,名獲,字子潤,號曰天靈,妻子是天后氏紫光夫人維斗。耀魄寶對應天皇星是羣星之首,丹道將星神稱之爲先天鬥父、周御之王。從日後古神文明早期混血種的記載來看,無論定元辰的耀魄寶、定五行的地皇、和日月混血種沾親帶故乃至親身成爲太陽神二代的泰皇,其神力都和天星緊密相關。這是因爲古神來自於天外,也和世界各地許多模因,將天神和羣星多有對應,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丹道經典中,維斗之名作爲最早的北斗星神之名,記載與《莊子.大宗師》。

我知道《帝王世紀》爲漢末晉初的皇甫謐著,是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蹟的一部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內容多采自經傳圖緯及諸子雜書,載錄了許多《史記》及兩《漢書》闕而不備的史事,分星野,考都邑,敘墾田,計戶口,“宣聖之成典,復內史之遺則,遠追繩契,附會恆滋,揆於載筆,足資多識”,清宋翔鳳《帝王世紀集校序》,認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由耀魄寶之名檢索,多見於天文志中,以《宋史.天文志》爲例,“天皇大帝一星,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羣靈,執萬神圖,大人之象也。”同時,根據中國田野派考古學家的研究,天皇地皇的信仰應該起源於距今約5250-4150年的良渚文化,其異軍突起,又莫名消失。從太湖流域起家的良渚文化集團使用的手段就是“胡蘿蔔加大棒”,即文武兩手。《鶡冠子》記載說“成鳩氏之國……兵強,世不可奪”,實際上就是說良渚文化集團的武力強大,天下無敵。瓶窯鎮發現的良渚古城,可以確定它就是天皇之都。天皇之都,根據中國古代天文學可以確定,在漢語中其名稱叫做天都。天皇之都也就是《鶡冠子》所謂的“成鳩氏之國”。也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三天子之都,爲前三皇中後期,三皇歸位後,羣體議政之所在。根據良渚文化的考古證明天皇氏文化重視天文,他們信奉天皇成鳩氏,推行蓋天論,其沙盤模型是蓋天宇宙模型,天皇代表蓋天宇宙模型中的天,其繼位者地皇代表蓋天宇宙模型中的地,其繼位者泰皇代表蓋天宇宙模型中的人,這樣,天、地、人齊備,標誌着天地開闢,人類出現,講究天人感應。而在《路史》及其註釋研究中,提及了天皇氏觀察天文,制訂了早期草創的十二元辰紀年法。至於鬥姆紫光夫人,依據丹道模因,是最早的紫薇星象學家,倒也能自圓其說。

虎青嵐繼續說,在天皇夫妻的治理與教化之下,古神和混血種不存在種族歧視,古神文明欣欣向榮,而大崑崙山區遍佈燭龍之精華,混血種降生也不拘格於天皇天后治下一隅。大約在公元前6900年左右,在大崑崙山之西南山區,也出現了原始混血種。西南混血種,因其別具一格的行事風格,和對自然草木超乎尋常的感知能力,獨成一派。約於公元前6750年,西南神民推舉盤瓠爲領袖,生活區域漸漸向北擴張,其蹤跡也漸漸被天皇政權所知曉。盤瓠作爲西南混血種首領,更爲精通萬物之靈,發明了巫、藥、蠱三術,被西南混血種尊稱爲“盤王”。此時,東海之外,三連體的聖樹,木族祖神建木,應當年被燭龍鎮壓的東鬥混沌之力誕生,主勃發,爲天下植物之根。建木又誕黃中李、人蔘果、萬壽藤等,其中黃中李又誕蟠桃樹,靈木遍佈東極。其中一株黃中李生成先天妖靈,名爲黃襪,這段秘辛來自於《路史》,她攜帶建木所生的第一顆黃中李靈根遷居西南,並將該黃中李祖根種植於大崑崙山中,大約在後世的秦嶺一帶。某日,黃襪入河沐浴,爲盤瓠見之出浴而心動,求爲夫妻。黃襪爲盤瓠深藏不露所打動,應允其婚,遂母儀西南。黃襪心思敏捷,代盤瓠治西南,稱黃神鉅靈氏。隨着黃襪的治理,西南混血種不斷髮展,讓致力於教化而無爲管理的天皇天后夫妻都大感興趣。漸漸的,耀魄寶夫妻派人與黃襪接觸,希望將原始混血種進行整合,把管理工作更多的交給了盤觚、黃襪夫妻。約於公元前6600年,隨着崑崙山區所蘊含燭龍精華的減弱,受結合之氣影響,自然降生的混血種越來越少,天賦神通越來越弱。漸漸地,完全不具備天賦神通,只能通過後天修持,才能達到混血種水平的生靈誕生,原始混血種將其稱之爲神民,對應後世女媧再造之巫族,也可稱之爲巫族或龍巫族。

但是,對於相對羸弱的巫族而言,直接接受天皇成鳩氏的教化不再合適,相反,盤瓠所創立、黃襪所傳播的巫、藥、蠱三術,更加適合巫族。巫族誕生後30年,大約於公元前6570年,天皇耀魄寶正式請盤瓠擔任地皇,黃襪爲地後,被深藏功與名的盤王推辭了,讓位嶽鏗爲地皇,然實際仍由盤王操盤具體執政,混血種政權稱地皇氏政權,故巫族仍將該時期稱之爲黃神鉅靈氏時期。由於紫光夫人主持教化、黃神鉅靈氏主持生息的混血種影響,再加上當時女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巫族形成與混血種之後發展脈絡截然不同的母系社會。此時,另一支脈正在埋下伏筆——隨着原始混血種與巫族的昌盛,在大崑崙山之外的生命甚至也進入了崑崙山區。大約在公元前6300年,來自西南方的混血種來到崑崙山區。她騎着一頭金豬,自稱誕生於黎明之初的太陽之光,故自名泰陽,出自《歷代神仙通鑑》。後世,不斷有人非議,認爲泰陽非古神族類,本有夷名,傳聞爲伐拉希,故而其子之位屢受攻擊,最終導致了其子叛變長老會,倒向帝俊。泰陽不通修持之法,只靠本能行事,後來與星父治下男神結合,獲取星力,由此仰慕星神修持之法。甚至嫉妒天后,渴望霸佔天皇,獲得最好的星力修持條件。因其野心與霸道的行事風格,與周圍混血種格格不入,遷居崑崙東山區隱居。不久應太一星,誕下一子,名爲泰壹,出自《路史》與《歷代神仙通鑑》。其後泰陽復貪慕力量,與不知名古神結合,再生八子,其中知名者,有第四子虹光河使.泰逢,出自《山海經》與《歷代神仙通鑑》和第九子黑馬山神泰騩,出自《路史》與《歷代神仙通鑑》。這就是日後的愷胡洮泰皇世系。

而此時盤王政權治下,隨着作爲草木先天妖靈的黃襪,其核力漸漸衰變枯竭,必須以休眠的方式返回黃中李本體。約在公元前6270年,盤瓠前往崑崙山皇人峰,會見了耀魄寶與維斗夫妻,三人共同在十二元辰的基礎上,劃分了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稱爲干支法。耀魄寶修訂了十二元辰之法則後,將監理十二元辰的法令交付給了盤王盤瓠,稱之爲十二月令。盤瓠選擇了60名部下古神,按照十二地支分爲十二部,結合天干編號。令60古神各自執政一年,觀其成效,稱爲一甲子。60年後,亥字部的最後一名古神融合歷年各神的經驗總結,集爲大成,才能卓越。盤瓠遂委派了該神前往治理蜀地古巫族,代執政。是爲大豬神·豨韋氏,這段秘辛來自於《莊子.大宗師》。豨韋氏本爲原始山獸之靈,博學多智,力大無窮,常馱着盤王于山中論道,對盤王三術頗有見解,三術即:巫術,即祭祀古神,溝通自然四大基本力之術;藥術,即採集草木磁場力量,滋補化疾;蠱術,即馴養蟲蛇,驅趕野獸……虎青嵐遺憾的是這部分記載不全。

但隨着時間推移,不斷有越來越多的混沌兇獸襲擊崑崙山區的巫族居住地,最初豨韋氏尚且可以憑藉自己的巨力驅趕,很快也難免顧此失彼。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豨韋氏和巫族奉獻給他的一名少女誕下一子,諧音取朱姓,名爲“朱朝”,朱朝一方面繼承了巫族的靈活和善於使用兵器,一方面又繼承了大豬神的蠻力,豨韋氏大喜,鼓勵巫族和歸附原始混血種通婚,從而繼承混沌,契合天地,培育高戰鬥力的後代來抵抗兇獸。通婚政策推行初期,以朱朝爲首領的混血兒確實取代了不菲的成績,豨韋氏也將治理權和亥令傳給了朱朝,自己返回盤王身邊。但很快的,因爲人體無法承受部分混血種血脈,新兒多有夭折,且部分混血兒抵抗不了血脈本能,難制兇性,化成兇獸。雖然朱朝認爲堅持通婚,隨着血脈的不斷融合可以適應,然而人類始終未能擺脫對古神的畏懼感,脆弱的巫族越發不滿,在一些有心人的煽動下,一大批青壯年發動了暴亂,要求朱朝下臺。朱朝認爲巫族辜負了他辛苦作戰的無私奉獻,欺騙了他的心血與情義,憤恨攜帶亥令迴歸了深邃幽遠的山谷中,此後,古巫族無主。大豬神·豨韋氏的姓名和主要事蹟考證來自於《莊子.大宗師》。畢竟春秋戰國時期,雖有孔子刪書而作春秋,但儒家尚未獨尊,諸子百家借古諷今,經典叢生,先秦諸子典籍,是尋訪模因蹤跡、追問先人思想的重要。丹道學說在後世結合方術,最終經由張道陵之手發展爲宗教,這和丹道學說創始之初,重哲學、求本源、多玄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南北朝丹道整理、再創造的模因體系,是我國現存模因體系的主體構成部分,故而丹道經典對世人再次整理模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莊周是丹道學派中最富浪漫主義情懷的哲人,喜歡運用模因故事的材料,進行寓言說理,通過典故的傳承來營造浪漫玄奧的氣氛,也表達自己無拘無束的思想。莊周後在被尊崇爲南華真人,《莊子》一書,成爲了古神秘密報告的重要素材。《莊子·大宗師》是其中最爲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大宗師”意指天道無爲便是最好的老師,契合天地的古神精神正是世人學習的楷模。全文可以分爲多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是之謂真人”,列舉文明時代中的聖賢“真人”以及羣星輝映下的衆神,指出其精神境界,可以看作是“道”的形象化。其中輯錄衆神的篇章如下:“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官;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原文中,共列舉了豨韋氏、伏羲氏、維斗、日、月、堪壞、馮夷、陸吾,肩吾、軒轅氏,黃帝、顓頊、禺強、西王母、彭祖十三位古神,和傅說一名作者認爲可以媲美羣星的凡人聖賢。大豬神·豨韋氏首當其衝,雖名列第一不一定代表最強,但被莊子認爲可以作爲契合天地的首選人物的大豬神,必定有其非凡之處。

“挈天地”一般被認爲有兩種解讀,一種是模因式的,即契合混沌之意;一種是歷史式的,即爲文明開荒之意。而在以苗族爲代表的南方古猿模因中,野豬神的崇拜,地位不亞於漢民族的軒轅。這名於肇始階段教化古巫族,爲文明開荒,並對混沌力量有所研究的遠古古神。導致豬圖騰崇拜流傳至今。而朱朝後於中州東南,創立混血國度“僬僥國”,國人矮壯善戰,慣用撞錘。帝俊末期應女媧氏之請出山,持亥令,位列十二生肖之亥豬位,常爲先登。於伐天之戰,爲赤飆怒自焚爆城之戰殞身。朱朝太子離去後,暴亂的青壯年們反而茫然失措,下一次的兇獸襲擊可能馬上就會到來;事發突然,混血種也不會馬上指派新的守護神,那麼,誰來領導巫族對抗兇手呢?此時,有人提議,尋求羽神的庇護。所謂羽神,來自於有巢氏族的出現。混沌兇獸乃是對崑崙山之外,由殘留的混沌力量結合天地四大基本力衍化而誕生的異種生命之通稱。某種意義上,原始混血種和古龍族也屬於混沌兇獸,故而混沌兇獸自然並不被古神和原始混血種排斥。其中的一部分,卵生、羽身、有翅、善飛,因其卵生的繁衍方式更接近具象化混沌純血的古龍族,而自認高於原始混血種一等;同時他們能夠以肉體力量翱翔於廣闊的大氣層,不需要像走獸一樣,和龍巫族搶奪大地上的資源與居住地,和古巫族並不具備太大的衝突與矛盾。他們,自稱有巢氏族。由此,許多的有巢氏族歸附了地皇朝,定居在崑崙山。不知何故,有巢氏族的血脈更加適合與古神、混血種結合,後代更容易存活與成長。漸漸地,一種神,二重混血的新種族誕生了,他們介乎於古神、混血種之間,是爲羽人。受邀暫時領導古巫族的,是來自黑水之地的羽人國度,天空城。而天空城的故事,要從遙遠的北海之極端說起。

我發現虎青嵐真的有講故事的天份,只見女傭兵繪聲繪色的說:昔年燭龍鎮四極,北斗星辰席捲混沌,隕落北海冰洋之底。與東極建木的勃發不同,北極之力主死寂,這股磅礴的力量在北冥海底吞吐凝聚,吸引共工一族放養的億萬水族洄游,水族埋骨於此,並留存胎卵,胚胎孕育出的新生,卻只能徘徊於黑暗,成爲了食屍之鬼,延續着腐朽的不死之血。這埋骨之地,如同一個巨大的迷宮,是天下水族的聖地,名之曰鯤,這段秘辛來自於《莊子·逍遙遊》,北極海底也並非只有鯤卵,更有一道天地大沖撞的傷口,流出幽藍色與淡黃色混合的血液,天下海水歸於此,又發源於此,這是海洋的眼與心,也是世界的盡頭與起點,名爲歸墟。在歸墟巨大潮汐力量的作用下,鯤卵中誕生了一個名叫江沽的混血種,這段秘辛來自於《黑暗傳》,原始混血種的神魂,渾渾噩噩,不知道如何控制鯤卵之體。

然而,在某一天,寂滅的平衡被另一個訪客打破了,江沽在朦朦朧朧中被來自歸墟深處的呼喚所吸引,神魂出卵飄向海眼,她經過一道幽藍之火與陰冥黃泉構建的通道,見到了聲音的主人——南溟鬼母·幽泉,這段秘辛來自於《黑暗傳》與《山海經》。幽泉乃是來自低維度的漸類,漸類乃是介乎生與死之間的形態,他們擁有的自己的世界空間,其歷史甚至可能比這個世界還有久遠。在這個世界誕生之後,漸界之主就命令幽泉,利用特殊技巧,將自身改造爲幽鬼的形態,通過駕馭低維度異常點,於北海和南海之間溝通出一條量子通道,試圖腐蝕這個世界。可惜燭龍察覺了漸界的存在,利用四鬥混沌,將具象化永生的南火之力鎮壓了南海,又通過龍脈力量將古龍族繁衍於北極。

於是,漸類改變了行動方式,利用鯤卵的熱寂滅屬性與黃泉相通,開始另一套戰略……於是,鯤卵之靈江沽被黃泉感染,狂暴的鯤卵第一次孵化爲鯤母形態,興風作浪,北海的其它混沌生靈首當其衝,或被鯤卵吞噬作爲繼續孵化的營養,或被黃泉掠奪滋生陰靈。面對這種情況,北海混沌生靈中的王者,有巢氏族決定遷移。這段秘辛來自於《路史》,北方有巢氏族,也被稱爲天雞。他們體型巨大,通體都是如同黑玉一般的羽毛,紋路上隱隱流露出形汝“天道酬勤”的神文,他們的領袖是辰放氏,啓用凝聚陰陽之力的聖木與聖石,暫時性的阻斷了鯤母與鬼母的追擊,開啓了南遷之路。北方有巢氏族因久居北極,而與古龍族通婚,其後代具備了古龍族血脈。南遷過程中,又與混血種、古巫族結合,故而由此族發源的羽人,同時具備了古神、龍人、混血種、混沌兇獸四種血統,他們選取了血統最爲協調均和的後代作爲聖嬰養育,以聖木和聖石啓迪智慧。這段秘辛來自於《路史》與《歷代神仙通鑑》遷移完成後,龍鱗墨羽的聖嬰,離光氏,登基爲羽人之主,他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教民棲木而巢,以避禽獸之害,又刻木結繩以爲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攣領着兜冒以賁體,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瘞之,結好盤王巫族。加上辰放氏爲其輔佐護法,在崑崙西南的黑水之地建立了天空城。

古巫族邀請天空城之日。離光氏率領黑衣羽人軍團來到了古巫族的領土,禽王辰放氏手持聖木與聖石,宣佈雲浮國主將從蜀地選拔一位英才,賜下聖物,三族緊密團結,共同作戰。言罷,離光氏與辰放氏一起催動聖物,最終,聖石選擇了來自東方蒼土的羽人領袖,傳承有巢氏名號,聖木則選擇了崑崙山遷移而來的古神混血種燧人氏,天空城的治理團隊在領袖確立之後,立刻高效地運轉起來。首先,雲浮國主離光氏召集了精良的黑衣羽神衛隊,作爲部落的斥候,負責殲滅零散的兇獸,並預警獸潮。有巢氏發揮羽族的優勢,充當禽神與巫族的中介,模仿有巢氏族的巢穴,在西南地區的參天巨樹之間搭建石樓。他還通過水木之精驅動聖石,探測地下水資源,用巨大的麻繩吊上石樓,構建了堅固而舒適的堡壘。這樣,不能驅使混沌力量攻擊的小波兇獸,就無法影響古巫族的日常生活。

燧人氏精研神通,磨練出了一套感悟自然的古巫族強身之法,主要選取資質優秀的巫族成員,在盤王巫術與祭祀的基礎上,通過觀測天文氣象的運動,捕捉自然元素。燧人氏從天雷地火的爆法中感悟了火之法則,並通過聖木將之儲存,用來照明,以及驅趕逼近石樓要塞的兇獸。同時,燧人氏指導巫族,進行簡單的以物易物的交換,互相交流生活用品,取長補短,這種方式被稱爲“遂”。辰放氏將捕殺的野獸皮毛,和禽神脫離的羽翼融合起來,編制了抵禦自然氣候變化的羽衣,以及能夠和兇獸作戰的皮甲。她還開設了學堂,指導低等有巢氏族、羽巫族和古巫族學習生活技巧、瞭解自然。羽巫族和古巫族的聯合國度欣欣向榮,直到那個獸潮大爆發的年份來臨。而地皇朝進行了新一輪的會商,崑崙女主和東方之皇都臨時加入了長老會。會議經過討論,首先派遣巫常氏率領兩名弟子,前往北極的古龍族,尋求五龍的協助。巫常氏經過跋涉,抵達了北極天柱山,以天柱山麓爲中心,向東南方向分佈的蒼龍古國接待了巫常氏一行。蒼龍國主,雷明王親自接見了地皇朝的來客。蒼龍族,乃是燭龍的血統受到木屬性元氣的融合,所誕生的宗族,他們以木爲基礎,智慧在古龍族中最高,可以驅動風雲雷電之法術,族中子民以風、雷、云爲姓氏,云爲凡姓,雷爲貴姓,蒼龍王與其王子均從雷姓,另有風姓最貴,至今無人獲得。蒼龍王引薦巫常氏前往了鐘山,燭龍嫡子鼓龍,在此修建了鐘山鼓城,推行“暮鼓晨鐘”之教化,使古龍族及其裔民,知曉時辰變數。燭龍閉關前親賜九陰之燭,鎮壓時空法則於此,故而獸潮波動,不能影響古龍族領域。

巫常氏面見鼓龍,提請五行龍族前往協助地皇朝,並尊燭龍爲盤古龍君之位,其位尊在盤古神皇之上。鼓龍大喜,與地皇朝,一起加封五龍氏中資格最高的蒼龍·雷明王爲龍皇提挺氏,統率五行龍王,即白龍王、黑龍王、赤龍王,此三者低蒼龍王一輩與黃龍王,此子剛剛繼承王位,低蒼龍王兩輩。五龍族抵達崑崙後,白龍王首先取得庚金本靈,隨同耀魄寶、維斗與天墉城兵馬,前往獸王胚胎孕育的王座。耀魄寶親自掩護白龍王,深入天池之底的西脈核心,維斗則以星辰力量安撫王座之上的獸王胚胎。由於之前麒麟與鳳凰的胎靈之戰中,庚金本靈已經與獸王胚胎取得了呼應,西極地脈很快得到了安定。初生的獸王麒麟尊,被耀魄寶與維斗護持,帶回了皇人峰。庚金本靈,應金星降生,主遠古之司命星、杜厄星,乃元始本初之殺伐守護神。拜在崑崙門下,受紫光夫人維斗與西王母黛勝教導,賜名洞神君。泰壹又命從北斗、南鬥星力中修持司命星決的兩名義女,大司命·泰章與少司命·泰都,以及之前點化的雌雲之先天妖靈,雲中君·豐隆,拜洞神君爲師,學習金星所主的殺伐之道。其後,黛勝座下的雪女白招拒奉命駐守西極地脈,盤瓠與黛勝留守神庭,白龍族因功被封爲崑崙山金玉鑄造之族,取“崑崙金玉,唯吾獨尊”之意,封於崑山,號白龍昆吾氏就是日後的西王母。泰壹則率赤龍族向南,提挺氏率蒼龍族向東,又提請鼓龍率領黑龍族向北,耀魄寶率黃龍族前往中土和合五氣。三軍整裝待發,五龍紀元,即將開幕。

泰壹大軍的行程最快,在抵達南極地脈不死火山之前,他們首先遭遇了,因火山能量而產生的混沌兇族——厭火族的抵抗。厭火君主名爲赤飈怒,又號大赤國氏,爲南方之雄,勇猛好鬥,座下有黑白雙雄,乃是生存於火山地帶的厭火族猿猴獸,黑者名爲梟陽,力大無窮,精通搏殺之術,拳拳能起火風;白者名爲朱厭,身法靈動,且能以高溫煉就金石之物,用於投擲之器。只可惜,強悍如斯的厭火氏族欲不敵泰壹神力,泰壹親自出戰,以太一星命,強行提取天地蘊含的陰陽二氣,一招之內,擊退黑白雙雄。兵臨厭火王城,厭火王持長刀戰泰壹於城下,黑白雙雄左右圍攻,雙方相持不下,泰壹之弟泰逢施陣困城,遊走說降赤飈怒罷兵,在恩威並施之下,赤飈怒對泰皇兄弟心服口服,與泰逢結義爲兄弟,歸順地皇朝。降服厭火族後,第二梯隊的洞神君,率領白虎族援兵與泰章、泰都、豐隆等前來,泰壹當即分兵,佔據廣大的南方土地,大肆封賞戰功之臣。封豐隆爲雲陽氏、泰都爲南鬥君、泰章爲北斗君,又封赤龍族長公主爲洞庭君,少公主爲錢塘君。赤龍王大喜,爲爭功勳,攜長女洞庭君與離火本靈,請白虎族爲掩護,孤軍深入,突破不死火山,直入南極火焰地脈。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白虎族援兵之首,名爲強良,遭遇了有巢氏族的阻攔。與原始混血種皇族的麒麟族對應,而狙擊強良的,正是誕生於南極地脈,被鳳族馴服的朱雀王·陵光,以及掠空者·九鳳。朱雀王攔下了白虎族的兵勇,強良則與九鳳屢次大戰,戰敗不分,二人暗自佩服,惺惺相惜。兩軍由此陷入焦灼。另一方面,強行進入不死火山的赤龍王並不知道,鳳族阻止原始混血種的軍隊,並非不願意穩定南極地脈,而是鳳凰經歷了之前與麒麟王的胚靈之戰,進入了不穩定的涅盤階段,不死火山處於爆發期。而不知道的赤龍王父女,在火山深處之時,恰巧遭遇鳳凰的最終涅盤,赤龍王知道無法解脫,將最後的一絲執着——保護女兒的決心與求生的怨念,帶着強大的火焰混亂力量,灌注於離火本靈。依靠極快的身法,突入火山核心,控制了離火之旗,定住了南極地脈。隨後,精疲力盡的離火人形無暇顧及鳳凰,帶着洞庭君逃離不死火山。性格魯莽的赤龍族勇士錢塘君,聽聞消息後十分震怒,率部前來與離光人形、洞庭君會和,決定發起龍鳳之戰,興兵滅亡有巢氏族,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第三十八章龍龍龍(3)第二百二十章夢想照進現實第三十七-三十八章關鍵人物·非你勿擾第一百七十九章上清宮第一百三十五章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第一百六十五章手撕鬼子第一百一十章奪寶奇緣•珠聯璧合第一百九十四章逆世界第八十七-八十八章視頻迷城·二道販子第一百七十章畫中人第一百九十一章地下長廊第四十二章囚徒困境第一百八十二章六十甲子第十九章龍虎金丹第一百六十二章神秘國度第二百零七章金口玉言第二百八十章戰玄武第二十章龍珠歸來(下3)第三十章龍珠歸來(下13)第二百零五章一生何求第一百零五章落跑吧,愛情恐怖分子第六十八章 鬥魚第十四章龍珠歸來(中1)第一百五十五章碧血書香夢(中3)第二百零二章長安亂第一百七十二章楊枝甘露法第二十六章我是臥底第十二章埋骨之地第二百八十二章破界時代第三十一章龍珠歸來(下14)第二百八十二章破界時代第三十五章兇靈再現第一百零五章人間有愛第八十八章恐怖遊輪第一百七十八章侏羅紀公園二第一百二十九章血戰到底第二百一十九章簡單易懂的現代魔法第四十章龍龍龍(5)第八十八章恐怖遊輪第一百八十七章阿凡達第一百八十七章阿凡達第五十九章屠魔戰士(提醒回家的一章,睡前還有一章)第二百一十三章屍鬼皇族第六十六-六十七章從天兒降·永恆之門第三十六章夜半鬼敲門第二百八十五章桃華月憚第一百八十七章奶酪陷阱第八十一章真相大白第一百八十一章柳靈郎第一百四十五章多重空間第一百零三章大道天行第二百零三章我叫劉病己第一百六十八章電梯驚魂第一百三十七章對就是那樣第三十九章真心話大冒險第一百一十七章我的少女時代第一百零二章潛行者第九十八章另一種歷史2第九十七章電鋸驚魂第一百五十二章甘石星經第一百三十一章火燒赤壁第三十三章龍珠歸來(下16)第一百九十二章高品格單戀第一百一十章奪寶奇緣•珠聯璧合第一百七十三章天地劫第二十三章蛇蠍美人第三十七-三十八章關鍵人物·非你勿擾第三十三章屍體會發火第二十三章龍珠歸來(下6)第三十章村莊的秘密第七十一章梔子花開(晚上還有一章第一百七十三章午夜兇靈第五-六章龍王娶親·恐怖人柱第一百八十九章牛頭人第一百二十三章心香女人第六十九章不可思異(颱風大碼字寒大章求暖or投票也行第一百三十五章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第十六-二十章女畫家最後的下落第一百七十九章邪惡之城第一百一十八章七個小矮人第一百三十一章火燒赤壁第五十五章花千骨第八十一章暗戀桃花源第七章那山那人那狗第四十八章真相大白?(今天的第三章)第一百二十五章三打龍骨精(中)第四章龍潭怪潭第一百七十四章心理崩塌第九十一章佛本是道第十二章龍珠歸來(上)第三十三章六人行第一章第五個鬼故事第二百七十九章末日壇城第四十一章龍龍龍(6)第八十六章死亡飛車第二十八章活埋第一百二十九章血戰到底第四十七章見證奇蹟第一百八十章美夢成真第二百二十四章萬物非主
第三十八章龍龍龍(3)第二百二十章夢想照進現實第三十七-三十八章關鍵人物·非你勿擾第一百七十九章上清宮第一百三十五章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第一百六十五章手撕鬼子第一百一十章奪寶奇緣•珠聯璧合第一百九十四章逆世界第八十七-八十八章視頻迷城·二道販子第一百七十章畫中人第一百九十一章地下長廊第四十二章囚徒困境第一百八十二章六十甲子第十九章龍虎金丹第一百六十二章神秘國度第二百零七章金口玉言第二百八十章戰玄武第二十章龍珠歸來(下3)第三十章龍珠歸來(下13)第二百零五章一生何求第一百零五章落跑吧,愛情恐怖分子第六十八章 鬥魚第十四章龍珠歸來(中1)第一百五十五章碧血書香夢(中3)第二百零二章長安亂第一百七十二章楊枝甘露法第二十六章我是臥底第十二章埋骨之地第二百八十二章破界時代第三十一章龍珠歸來(下14)第二百八十二章破界時代第三十五章兇靈再現第一百零五章人間有愛第八十八章恐怖遊輪第一百七十八章侏羅紀公園二第一百二十九章血戰到底第二百一十九章簡單易懂的現代魔法第四十章龍龍龍(5)第八十八章恐怖遊輪第一百八十七章阿凡達第一百八十七章阿凡達第五十九章屠魔戰士(提醒回家的一章,睡前還有一章)第二百一十三章屍鬼皇族第六十六-六十七章從天兒降·永恆之門第三十六章夜半鬼敲門第二百八十五章桃華月憚第一百八十七章奶酪陷阱第八十一章真相大白第一百八十一章柳靈郎第一百四十五章多重空間第一百零三章大道天行第二百零三章我叫劉病己第一百六十八章電梯驚魂第一百三十七章對就是那樣第三十九章真心話大冒險第一百一十七章我的少女時代第一百零二章潛行者第九十八章另一種歷史2第九十七章電鋸驚魂第一百五十二章甘石星經第一百三十一章火燒赤壁第三十三章龍珠歸來(下16)第一百九十二章高品格單戀第一百一十章奪寶奇緣•珠聯璧合第一百七十三章天地劫第二十三章蛇蠍美人第三十七-三十八章關鍵人物·非你勿擾第三十三章屍體會發火第二十三章龍珠歸來(下6)第三十章村莊的秘密第七十一章梔子花開(晚上還有一章第一百七十三章午夜兇靈第五-六章龍王娶親·恐怖人柱第一百八十九章牛頭人第一百二十三章心香女人第六十九章不可思異(颱風大碼字寒大章求暖or投票也行第一百三十五章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第十六-二十章女畫家最後的下落第一百七十九章邪惡之城第一百一十八章七個小矮人第一百三十一章火燒赤壁第五十五章花千骨第八十一章暗戀桃花源第七章那山那人那狗第四十八章真相大白?(今天的第三章)第一百二十五章三打龍骨精(中)第四章龍潭怪潭第一百七十四章心理崩塌第九十一章佛本是道第十二章龍珠歸來(上)第三十三章六人行第一章第五個鬼故事第二百七十九章末日壇城第四十一章龍龍龍(6)第八十六章死亡飛車第二十八章活埋第一百二十九章血戰到底第四十七章見證奇蹟第一百八十章美夢成真第二百二十四章萬物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