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羣在地表之下悄然活躍,整個星系看似寧靜的外表之下,暗流涌動。
星系之中的小型天體中,在米拉看不見的地方,蟲羣在肆意生長。
藉助於米拉機械艦隊的力量,從死中求活,將蟲族的種子散佈到整個星系之中,此時此刻,在薩斯的主導之下,時隔十年之久,蟲羣再一次在星系的邊緣展開了活動。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它們不是爲了盲目地發動決戰,以如今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此,那與找死無異。
它們,是有目的的。
當然,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蟲羣不會造成什麼大的動靜,一切都是以隱蔽自身爲先。
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展開,再一次從微末開始,一點點走向強大。
…………………………
星系邊緣,一塊直徑約一百六十公里的不規則小行星內部,一個小小的蟲族基地正在這裡建立。
這塊小行星中,含有豐富的各類礦產元素,金、鉑、鐵、鎳等常規資源,一些聚變燃料也可以在它內部的空腔之中找到,這讓它能夠爲蟲羣的發展提供絕大部分所需。
當然,它只是一顆小行星而已,無法讓這裡的蟲族獲得多麼龐大的資源,擴張到多麼誇張的數量,但是在這片星系邊荒中,像這樣的小行星有多少個呢?
超過六十萬顆!
其中直徑超過一百公里的,大約就有十四萬顆!
如果將視野拉到恆星系黃道面的兩邊並無限擴展,就會發現在這六十萬顆隱藏在黑暗中的小行星中,有蟲族活動身影的,就超過了三十餘萬個!
剩下的不是被米拉重點布控,就是沒有利用價值。
自從在十年之間佈下種子起,它們一直不曾顯山露水,任由機械艦隊在這其中來回穿梭,直到戰後的第一個蟲族基地在星系內部的行星地下建立,才終於宣告黎明到來!
四個月後,一支小小的蟲族艦隊在小行星間完成了集結,併成功搗毀了一處米拉駐紮在這裡的小型基地。
這只是一個開始,但也就相當於向米拉宣告了蟲羣的歸來!
一時間,整個星系之中原本趨於平靜的機械艦羣,再一次開始了頻繁出擊。
然而就在兩天之後,更多的蟲族艦隊向駐紮在小行星帶中的艦羣發動了突襲,數十個小型機械基地變成了蟲羣發展的養料。
這一次,蟲族換了指揮官,也沒有什麼固定的基地需要守護,它們以小股陣型分散出擊,有所斬獲便立即撤退。
坐鎮三號行星的米拉根本來不及對這些星系邊緣地帶的機械基地發出實時命令,沒有足夠駐軍的基地,盡皆被蟲羣掀翻,一時間在星系邊緣,呈現出一副即將再一次失去控制的景象。
肆虐的蟲羣在戰鬥中成長壯大,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以戰養戰。那些戰爭殘骸,甚至是之前由於戰爭而遺留的太空垃圾,都能夠被吞噬者所利用,變成一個又一個蟲族戰艦,加入到戰鬥序列之中!
米拉嘗試指揮艦隊主力去與蟲羣展開戰鬥,但是這一次不同以往,蟲羣沒有固定基地駐守,經常是打完之後一番掠奪,而後立即離開,將自身隱藏在宇宙深空之中。
這種神出鬼沒的游擊戰打法,再加上米拉自身指揮的侷限性,它沒有辦法限制住蟲羣的活動,幾次大規模的剿滅行動,收穫都極其有限。
蟲族根本沒有匯聚在一起與機械艦隊決戰的跡象,即使是因爲戰鬥的需要短暫地聚在一起,也會在不久之後分開。
這讓米拉很難捕捉到它們的行蹤,尤其是在距離非常遙遠,信息傳遞速度相當緩慢的當下。
當然,之所以會在一時之間展現出這樣的景象,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米拉的艦隊太過分散了,因此而給了蟲羣各個擊破的機會,隨着它們漸漸開始集結,以及星系內部的機械艦隊的陸續抵達,蟲族不再會有這樣的機會,更大的可能是回到之前戰後剿滅之時的那種狀態,被以絕對的數量優勢一點點擠壓生存空間,最終不得不殊死一搏發動決戰。
然而這一次,掌握主動權的可不再是米拉了!
在星系邊緣打游擊,只不過是薩斯的策略而已,真正在這裡活躍的蟲羣雖然不在少數,但是它們只是誘餌而已,是隨時都可以被犧牲的對象!
薩斯真正的目的顯而易見——調虎離山!
爲了應對星系邊緣愈演愈烈的蟲族攻擊,僅憑那裡駐紮的艦隊是沒有辦法清剿蟲羣的,面對死灰復燃的蟲族,不動用駐紮在星系內部各個大型天體周圍的艦隊,完全不可能威脅到四處遊擊的蟲羣!
因此,在這裡四面開花瘋狂擴張的蟲族艦隊,雖然聲勢浩大,卻也只是佯攻而已,真正作爲反擊主力的蟲羣,正潛伏在各個星球的地下極深處悄然增長,靜待天時。
隨着時間流逝,出現在星系外圍的機械艦隊越來越多,而薩斯仍舊不滿足。
雖說如今蟲族的勢力已經在星球內部悄然擴張,但是爲了避免引起較大的變故,這種擴張行動進行地非常緩慢,因此並沒有直接與對方主力對壘的能力。
所以薩斯的目的,是將更多的機械艦隊引入星系外圍,最好能夠將米拉自己也吸引過去,那無疑是再好不過了。
這就對在小行星帶中輾轉騰挪的蟲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爲隨着對方投入到這裡的戰力增多,優勢兵力之下,蟲族的生存空間在一點點被壓縮。
它們漸漸不再有機會去對小規模機械艦隊發動突襲,因爲這些戰艦已經在迅速完成集結,漸漸開始展開大規模集體行動,如果蟲羣貿然出擊,很容易就會遭到圍剿。
目前蟲羣在這裡,既不想大規模集結和對方展開會戰,也不能一味逃竄,前者極大概率會讓薩斯的計劃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而後者則無法吸引到更多的敵人前來。
米拉不是什麼程序驅動的傻瓜,它是會思考的,即便是演戲,是佯攻,薩斯也要小心翼翼,否則都有可能會被它所識破!
因此,如何在保留蟲羣戰力的前提下,將對方的機械主力吸引出來,是薩斯這項計劃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基於近乎於最底層的指令要求,在一定條件之下,米拉是絕對無法做到對蟲族的存在視而不見的,與一般的生命完全不同,在這樣的指令要求下,它連在戰爭中主動“摸魚”都無法做到,必然會是全力以赴!
而當初的智能生命“天啓”,留給米拉的是什麼呢?除了一部分生命的特徵之外,就只有寫進底層且無法抹去的,對於智慧生命的“仇恨”!
米拉的行爲也因此而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與生物智慧文明交戰之時,它必然會將徹底消滅對方,提上最高優先級!
除非邏輯判定對方擁有碾壓性的科技優勢,戰勝對方的可能性爲零,否則它都不可能撤退。
有關於這點,薩斯在之前的交戰中已經有所猜測,雖然不知具體細節,但是根據米拉所帶領的機械艦羣在開戰以來的表現,以及它的存在形式,基本也能猜出個大概來。
因此,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還要落到這一點上。
蟲羣在薩斯的指揮下,陸續放棄了對機械艦隊主力的騷擾,想要讓星系內部數量恐怖的機械艦羣來到這裡剿滅蟲羣,冒着被全殲的風險給對方撓癢癢是行不通的。
薩斯需要做的,是讓米拉切身感受到,這裡的局勢已經不可控制,一旦繼續放任蟲羣發展,會有大麻煩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達成薩斯的目標。
因此它決定,集結蟲羣,搞出一點大動靜來!
而這個目標,則迅速被選定爲當初蟲族和機械戰士之間展開了激烈爭奪的六號行星!
那裡的三顆巖質天然衛星,在十年前就已經被蟲羣的各種破壞型開發搞得一團糟,米拉佔領這裡之後,已經沒有了太多可直接利用或者簡單加工就能使用的資源,因此對它而言也便沒有了太高的價值。
如今在整個星系之中,所有的大質量天體上幾乎都有着米拉的駐軍,但是由於這個原因,六號行星的防衛力量是最弱的。
因爲它幾乎不能憑藉星球產出來擴大艦隊規模,所有的兵力來源幾乎都是從其它基地調遣!
曾經,蟲羣和米拉麾下數量龐大的機械戰士在這裡展開過激烈地爭奪,不知有多少蟲子死於其上,也不知有多少精煉原料,在這裡變成了一堆堆破銅爛鐵。
但是現在,這裡對於米拉已經基本失去了價值,之所以駐軍,也是防止當年走投無路的蟲族再次佔據這裡而已。
十年過去了,蟲族微型單位隨着機械艦羣的活動,早已再一次在這片被遺棄的行星系統中紮下根來。
它們與米拉的機械造物不同,在吞噬者出現以後。蟲族不需要考慮資源“有用”還是“沒用”的問題,只要能夠吞噬,這個特殊的蟲種自然會辨別出有用和無用來。
相比起米拉的工業機牀而言,吞噬者顯然在處理廢料這方面要強得多。
因此,對於米拉而言價值低劣的六號行星系統,對於蟲族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
那可是三顆平均質量在0.04奧瑞左右的巖質星球啊!如果能夠肆無忌憚地在這裡發展,蟲羣能夠再次湊出一支足以和機械艦羣正面交鋒的艦隊來!
所以,薩斯將自己的目標定在了這裡。
只要奪得這個行星系統的控制權,並且再次展開大規模繁殖,米拉一定會意識到蟲族的威脅,星系之中機械艦隊的主力,便會順理成章地向這裡進發,試圖再一次消滅蟲羣!
到那時,便是全面反攻的時候!
…………………………
環繞整個小行星帶,在這個半徑上百億公里的環形區域,即便米拉的機械艦隊數量再龐大,也不可能在完成集結的前提下,還能保持對這裡的嚴密監控。
蟲羣在初期的分散騷擾之後,悄然開始了大規模集結。
藉助於小行星帶中的資源以及前期的資源掠奪,薩斯再一次湊出了一支數量在二十萬左右的蟲族主力艦隊,而這個時間,只用了不到四個月而已。
之所以如此迅速,與蟲羣之前在小行星帶中的分散佈置是分不開的,事實上,這個數字也基本就是如今蟲族佔據的天體所能支撐得起的極限了。
HC-006星系邊緣的小行星帶,已經前前後後經歷了數次大戰,十年之前蟲羣就曾大量消耗這裡的資源湊出過一支龐大的艦隊來和米拉的機械艦羣爭鋒。
誠然,如果敲骨吸髓徹底利用的話,這個數字還能再擴大一些,但是薩斯還需要保持一定數量的蟲族單位,來維持蟲羣在小行星帶中的存在感,不讓對方輕易察覺到蟲羣的意圖。
因此,這的確已經是薩斯目前所能派出的最大數量了。
因爲距離小行星帶最近的緣故,之前探查蟲羣動向之時它們也是第一批出動的隊伍,六號行星如今正是最空虛之時,此時此刻,蟲羣集結大隊,開始向那裡挺進。
爲了不讓自己的意圖表現得那麼明顯,薩斯仍舊留下了相當一部分蟲族單位,保持着之前的頻率向深入小行星帶中的機械艦隊進行騷擾,同時,向六號行星進發的蟲族艦隊,也在有意隱匿自身行蹤。
米拉在星系內部的佈防很嚴謹,一般來說機械基地都是依託於大中型天體而存在,補給方便,且足夠靈活。
除此之外,以這些基地爲中心,在未知的黑暗深空之中,還不知道藏着多少屬於機械文明的探測衛星,在監控着星系之中的一舉一動。
在之前蟲羣展開對小行星帶中的機械艦隊基地的清繳之時,這些米拉的“耳目”也被蟲族擊毀和回收了不少,蟲族的探測者也在星系空間中和它們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時至今日也仍然沒有停下來。
這些缺乏移動能力的小型衛星,對於蟲族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但是作爲情報來源卻是完全足夠了。
想要在這樣嚴密的防控中完全隱匿自身的行蹤,那是不可能的,這也不是薩斯的追求。它只希望蟲族能夠在最開始加速的一段時間裡,不要被對方發現意圖,僅此而已。
如果這一點可以達成,那麼即便對方反應再如何迅速,從其它地方調遣艦隊也來不及了!
大量的蟲族探測者在之前就已經被灑出,它們負責保證讓蟲族現如今這唯一的主力艦隊躲開對方的搜查,爲了掩人耳目,除了指向六號行星的方向之外,在其它各個方向,薩斯都隨即釋放了數量基本一致的探測者。
這是一個精心籌劃了近十年的計劃,薩斯已然將諸多可能性都考慮在內。它相信,即便對方是以運算能力著稱的機械文明,在關鍵情報缺失加上自己有意在直接指向對方弱點的方向刻意針對下,也絕難以摸清己方的意圖!
而這,就是它的優勢了!
蟲羣在竭力掩飾自己的動向,但如此龐大的軍事行動,顯然不可能瞞住太久,哪怕背景是一整個恆星系這般廣闊的區域。
然而薩斯的計劃卻是成功的,直到蟲羣出發一個月後,米拉才終於接收到了來自探測衛星的彙報,意識到了蟲族的目標是防衛力量空虛的六號行星系統!
此時,距離那裡最近的機械艦羣在四號行星軌道,五號行星此時反而距離更遠一些。
十年而已,對於這些公轉軌道半徑動輒以數億公里爲單位的巨行星而言,也不過是一輪公轉中的一段而已,它們之間的距離關係相較之十年前並沒有巨大的變化。
如果從四號行星軌道派出艦隊支援,則勢必會落後於蟲族!那裡沒有米拉的親自坐鎮,即便在數量上和蟲羣相比不落下風,在薩斯明知那是來自於程序預設的指揮之後,真正戰鬥起來,也必然不會是蟲羣的對手!
因此,雖然還沒有真正展開交戰,這場薩斯精心準備的計劃,已經可以說是成功了!
明知來不及,米拉仍舊調遣了四號行星軌道上的大批艦羣前往支援,就算六號行星會落入蟲族手中,它也要用實力再次將之奪回!
同時,原本在其它行星軌道之上待命的艦羣也在迅速展開行動,向着星系邊緣移動。
米拉已經意識到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個奇怪到在某方面幾乎無法用希羅聯邦的科技儲備解釋的種族,近乎於是不滅的!
不管它願不願意承認,隨着蟲羣的再次出現,來自數據的推算和模型演變,最終都導向了一個事實,它是沒有能力將蟲族在整個星系之中滅絕的!
如果不盡快將對方這一輪的反擊勢頭撲滅,再一次讓對方像之前那樣在星系之中銷聲匿跡,受制於來自天啓的“遺願”和底層邏輯對於雙方科技水平的判定,它連離開都做不到!
而米拉的這一項行動,卻正好落入了薩斯的下懷!
儘管蟲羣尚且未到六號行星軌道,但是它的目的卻已經達成了一半!
道道流星劃過天際,在漆黑的宇宙深空中留下燦爛的痕跡。
數以十萬計的艦羣集體移動,從恆星開始向外,難以計數的機械造物在近乎於同一時間啓動加速,向着星系外圍仍舊在負隅頑抗的蟲羣以及力量迎接戰爭的六號行星而去,顯得恢宏而壯麗。
而在另一邊,蟲羣也不再掩飾,它們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六號行星挺進,所有擋在前方的機械造物都被摧毀,亦或者成爲了新生蟲族軀體的一部分!
在這一刻,蟲族跨越十年的反擊,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