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的條件挺苛刻的,但是在中國都公開‘支持’巴哈杜爾之後,還敢摻和進來,事實上英國人能夠有這種反應已經很不錯了。
因爲目前對於英國來說,一個虛弱但是統一的邁索爾才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從中賺取足夠的利益,因爲陳漢是不允許邁索爾毀滅的,基於這個大前提,一個虛弱的邁索爾是最符合他們的在印度的利益的。
這也是英國人願意支持古爾扎裡和辛格的最重要原因。英國人插手邁索爾的這場戰爭,並已經提議向若是的古爾扎裡和辛格提供必要的經濟以及軍械援助。
可他們又不可能真的去挑戰中國的威嚴。
東印度公司很清楚英國人在本土大陸上遭遇的麻煩,本土已經無力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印度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只能潛伏,避開中國人的鋒芒,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既有利益。
但一味的躲避可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傳統,在‘躲避’中保持着小強度的反擊,時刻提醒着中國人,大不列顛王國的利益必須得到保障。這纔是倫敦想要的。
除了這個原因外,和巴哈杜爾的個人因素也有很大關係。身爲鐵普蘇丹的繼任者,巴哈杜爾在邁索爾王國內部卻沒有太大的威望,在英國人眼中這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但卻是保持邁索爾、保證印度中南部局勢穩定的唯一人選。
海德爾·阿里汗的手腕就不需要多說了,英國人對印度中南部的戰略計劃因他而遭遇到了徹底失敗;鐵普蘇丹更是有邁索爾之虎的稱號,也就是巴哈杜爾了,表現的不像將軍更像是國王一些。
不管是英國還是中國都對巴哈杜爾有着相當的好感。
英國人願意看到邁索爾王國境內地方勢力崛起的跡象,但也不願意看到第二個鐵普蘇丹的出現,不願意看到巴哈杜爾倒臺。
所以在英國人同辛格等聯繫的時候,他們也在跟巴哈杜爾聯繫。
中國人以飛快的速度跟巴哈杜爾簽署了軍購協議,在英國人眼中這簡直就是中國在紅果果的支持巴哈杜爾政權。
可以這麼說,到目前爲止,英國人對邁索爾王國之內戰雖然表面宣佈中立,兩頭下注,但是實際上已經偏向於辛格和古爾扎裡,不過中國卻是個例外!
如今的中國似乎早早的就下定決心支持巴哈杜爾了。
就算是再無知的人也知道中國是邁索爾王軍這些年裡的學習目標,邁索爾的‘現代化’很大程度都依賴於中國的支持,說是中國一手鑄就了眼下的邁索爾。
就連鐵普蘇丹之前推廣的稅制改革和警察系統,都有傳言說是中國留在塞林伽巴丹的人提出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也是邁索爾走到如今地步的功臣了,邁索爾的亂軍,鐵普蘇丹的遇刺,一切的起因都在稅制改革和警察系統啊。當然了,這個說法很多邁索爾人心裡是不能接受的。
在很多邁索爾人的‘眼中’,中國與之邁索爾,那就好比原時空歷史上清末民族的日本與之中國。
那就是邁索爾前進的方向,是邁索爾努力的標杆。
而事實上呢,此時的中國與原時空歷史上的日本還真的有不小的變化。
因爲中國的目的真心是讓邁索爾強大起來,鐵普蘇丹是陳鳴對英國人的一張王牌。
而原時空清末明初的日本,日本支持中國革命,可不是爲了中國的共和,而是想要把中國局勢搞亂,想要渾水摸魚的同時讓一箇中國就此四分五裂,一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的中國是沒有可能發展起來的,也是最符合日本利益的中國。
而原時空的歷史也已經證明,日本對孫大炮的支持可以說是它自日俄戰爭來的最英明之決定!
辛年後,中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數十年,這幾十年間別說是發展工業了,連清末時都不如。而日本人卻從中上下其手,獲得讓它整個國家都瘋狂的巨大利益。
而在如今的這種原因下,中國駐古裡的領事正式要求面見辛格。辛格內心裡的感覺是很不好的。
可是他沒有想到,那位領事見面的第一句話就說:“我國願意提供貸款和軍需給尊敬的殿下!”
……
今日中國與邁索爾的關係可跟原時空中日之間的關係大不一樣了。
原時空裡的近代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可以說是無比複雜,總體方向而言甚至都處於敵視狀態!可以說,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它就開始把中國當成了潛在的敵人!日本海軍最初的建軍目標更是鮮明無比的直指北洋水師,而甲午年間的一場戰爭,就是日本發奮努力幾十年的最好回報。
從此中國成爲了日本的‘奶媽’。不管是市場還是工業原料,日本從中國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渡過了早期那最危險的階段。
要是沒有中國這個無底洞一樣的局大市場支撐着日本那些劣質貨的銷售,日本的經濟憑什麼轉型?憑什麼發展的這麼快?
十個朝鮮也沒有一箇中國對日本的‘幫助’大。
而爲了讓中國變成最符合日本利益的狀態,支持孫大炮就成爲了日本的一個國策。或許日本也沒想到孫大炮會在十年的努力之後,在中國真正的掀起了一場埋葬清王朝的大革命。或許他們最初的本意不過是爲了給中國製造麻煩,拖絆着中國的後腿而已。
可現在的邁索爾王國和中國不會是這樣的關係。
中國現在就像英國培養歐陸上的老二一樣,讓邁索爾王國一點點變強。而不是一味的把邁索爾當成一頭現金奶牛,中國對邁索爾是真正的幫助,而不是一味的壓榨。那不管是最初的普魯士,還是後來的德意志,跟英國人之間都有過一段如漆似膠的甜蜜生涯不是?
邁索爾跟中國之間也有過一段蜜月,雖然中國的主動後退讓這段蜜月期宣告結束,可這並不意味着邁索爾人都痛恨中國了。
而在很多邁索爾人的心中,包括在辛格的心中,中國人支持的都是根正苗紅的巴哈杜爾。當初鐵普海邊遇刺,消息傳到塞林伽巴丹,巴哈杜爾是趕忙帶人去海邊,而那時候的塞林伽巴丹,整個都城就一片暴風雨來臨前的寂靜。巴哈杜爾人不再塞林伽巴丹,但卻能最終壓的辛格和古爾扎裡‘逃之夭夭’,靠的就是中國人。
那些當初留在邁索爾的中國人,全部支持巴哈杜爾。也正是如此,塞林伽巴丹纔沒有變色,巴哈杜爾纔沒有丟掉自己最大的根據地。
可是現在中國人卻告訴辛格,他們要對辛格貸款和交易軍火。辛格第一感覺覺得自己的耳朵進水了。
古裡的陳漢領事姓黃,黃領事看着辛格一副見鬼的模樣,問道:“殿下,誰跟你說的我大漢就支持巴哈杜爾殿下了?這變故才發生了幾天時間?南京的回覆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有?”
現在陳漢在邁索爾的人手那就是一個一盤散沙,公使還沒有復位,不管是塞林伽巴丹還是古裡,那都是領事,六品官銜,誰也不比誰大。
自然也就各有各的傾向了。
以眼前的黃領事來說,他有一百個自信相信,帝國是不會願意看到巴哈杜爾橫掃辛格、古爾扎裡如席捲的。所以,適當的給辛格一些幫助,增強辛格的信心,增強辛格的實力是很有必要的。
黃領事走了之後,辛格依舊有好一陣沒緩過神來。
梵天大神在上,辛格在接到黃領事前來拜訪的第一瞬間,腦子裡想起的全是:這一定是給哈巴杜爾當說客來的。哪裡想到人家是送銀子送槍炮過來的?
雖然辛格付出了古裡海關的控制權,還付出了當地的鹽政。
——印度的製鹽業很古老,但邁索爾王國不輸於盛產海鹽的地區,後者主要在印度西北的古吉拉特地區,這一塊地區現在控制在馬拉塔人的手中。
所以說,這兩項稅制還是相當的有價值的。當然,陳漢要想保證辛格簽署的協約有效,他們就也必須保證辛格的勢力存在。
之前辛格覺得黃領事是在來給巴哈杜爾當說客的,這並不是他膽小。
在巴哈杜爾已經同中國簽署了軍購協議之後,武器上的劣勢讓辛格政權顯得岌岌可危。或許辛格和古爾扎裡可以搶先動手,一西南一東南,兩面向塞林伽巴丹發起攻勢。在中國的軍火運送到巴哈杜爾手中之前,先砍掉巴哈杜爾的腦袋。
但這種可能性真的太小太小了。
然而辛格沒有想到,黃領事竟然是站到自己這一邊的。這驚喜來的太突然,也大了。
“我與塞林伽巴丹的張領事雖然是一國的,但是殿下您與巴哈杜爾殿下不也是一國的嗎?”
黃領事的潛臺詞就是:誰說的一國的人立場就要一致了?
這真的是辛格這幾天來聽到的最讓他高興的一句話。
甭管中國是準備插手邁索爾內政,還是打算把自己當成他們在邁索爾,在印度的代理人。反正辛格是從了。不從中國,現在他就是前途無亮;從了中國他纔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這些事兒都是陳鳴接到邁索爾的變故之前就已經發生的事情。但黃領事對時局判斷的很對。
陳鳴確實不願意看到巴哈杜爾毫無困難的橫掃辛格和古爾扎裡,他覺得維持個‘三國演義’更符合陳漢在印度的利益。
鐵普的死雖然讓邁索爾這張王牌蛻變成了一個老k,在遏制英國人的作用上大大減小了,但這也更方便中國重返邁索爾,和更深層次的影響邁索爾王國了不是?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未嘗不是中國擴大自己在印利益的一個好機會。
另外他還可以藉此從英國和馬拉塔人手裡謀取得一點好處。
因爲陳鳴無比堅信,英國人和海德拉巴也肯定不願意看到一個穩定、統一併且不斷變強的邁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