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

燕北說出口的話並非是嚇唬種輯,他自己也想過,他要是在鄴都被刺殺,漢朝絕對就完了。他兒子還小、弟弟在軍中沒有威信,燕氏舊將互不服從,土崩瓦解只在朝夕之間。單單關中的白波黑山,自己死後誰都不會服從漢朝。更別說麴義高覽,看看董卓死後幾個月裡發生的事情就能知曉,他們就是自己的李傕郭汜。

可是沒人能再救漢朝了,河南諸侯打不過黃河,朝廷也禁不住再一次折騰。朝廷要是再亂了,太一神在世也續不上這條爛命。

其實有時候燕北挺羨慕張燕、楊奉那幾個歸附諸侯,就連呂布有時候也讓他挺羨慕。過去一個個平民黔首現在都成了朝中權貴,日子舒服地不得了。哪兒向他,天天累的像先前校場上拖着千斤重擔的驢子,一刻不敢停歇。閒來無事還要聽聽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公卿大臣對他詬病。

若是易地而處,若有哪個諸侯能像自己這樣對待歸附之人,他立馬把自己和朝廷百官打個包騎驢子送過去,舒舒服服過些太平日子。可他現在想歸附也沒人敢要啊!再說真讓他歸附,也不敢舍了兵權,不然轉臉就給人殺了。

也就是遇上個傻呂布,鑽套兒裡把兵馬和曹操拼光帶着部將跑來避難,做了他燕氏的千里馬骨才讓張燕等人有膽子來歸附。

過去還好些,現在有了朝廷,攤子鋪開並涼關中都有自己的人馬,手上能用的老人越來越少,新人卻又不敢大大方方地去用,生怕像董卓一樣背後被人捅一刀。信不過朝廷九卿,事事要親力親爲也就罷了,朝廷百官公卿這麼些拖油瓶,讓他連一場面南發難的戰爭都不敢打。

隨他平定幽冀的精兵強卒都像狼崽子一樣操練數年,他部下的戰將也都是勇猛精進之輩。

不是擔心打不過,而是肯定打不起。

冀州能供給的兵糧,也就夠屯兵所用,一旦渡過黃河,他們的糧草就得從幽州運過來。五成的路耗,和曹操袁紹打場仗一個月能燒掉五億大錢。

這還不算戰後軍卒撫卹花費,早年桓帝時段太尉滅西羌三年軍費五十四億不是開玩笑的。

付出這麼大,還至多能打下大河沿岸幾個郡,打下來也守不住,徒增士卒死傷,沒有絲毫意義。一旦到了青、兗腹地,若能就食於野還好,可二州錢糧都算不得富庶,糧草從幽州向南運過去便是七成路耗,只有傻子纔會開戰。

而究其根本,皇都北遷鄴城,是避免一場戰爭的真正原因。

不然每年多出二十萬石糧草與幾千萬錢,就夠燕北去向南打一場仗了。

雖然無力向南攻略,但向東北外擴,數年以來的悉心栽培,已經到了能夠結果的時候。燕氏在南方打不起大仗,但是在北方,數年經營幽州自西向東有最好的道路、最便捷的驛站、最多的駿馬和遼東樂浪這兩個作爲幽州糧倉的屯田大郡,可保萬無一失。

爲了這一戰,燕北準備很久,燕東、牽招、田豫都付出了許多心血,趙威孫現在還屯兵於東道城,而王義……王義等得更久。自燕北初佔遼東,王義便被派到高句麗接近世子,一晃已有八年。

人一生裡能有幾個八年?

王義整整八年都呆在異國他鄉,從一介商賈到世子佐人,再到如今執掌國政。

就在前些日子,高句麗遣使來朝進貢的隊列中,便有王義差人送與燕北的一封密信,密信裡他希望能在政變後留下拔奇的性命,讓他做個富家翁。

王義爲他的大業將八年丟在高句麗無怨無悔,還有什麼請求是他所不能應允的?

種輯從大司馬府走出當晚,立在空蕩的街市擡頭立了很久才離開。當天夜裡,越騎校尉部點齊三百七十二越騎,自太尉府領了大司馬要他們出兵的印信,一路面北去了。

得到消息的燕北星夜登北甕城,直到看着星星點點的火光消失在無盡的黑,他沒說話,火把映照下隱匿在光影中的側臉緩緩勾起嘴角。

光祿勳部下左右羽林,是他的人;執金吾部下四城緹騎,是他的人;現在北軍五校中被打殘的越騎校尉部,也離開鄴都了。

北軍五校的其餘四個校尉部,長水校尉過去的兵馬被李傕掠去,空懸;射聲校尉沮俊被李傕所殺,空懸;步兵校尉魏桀,與沮俊同死李傕之手;屯騎校尉則早在董卓之時便無人擔任,空懸。

朝中最後一支三百餘人的武裝力量,沒了。

“燕君,這些人還能回來麼?”田豐一手按長杖,一手扶女牆,看着遠方高舉火把的騎兵隊消失在茫茫夜幕下,轉頭望向燕北臉上還未收起的笑意,不動聲色地嘆了口氣。

“如果他回來,便已經也是燕氏部將了,回不來,那是他的命。”燕北的笑容斂去,轉頭看着田豐,“那些越騎,不論回不回來,都沒有越騎校尉部了……元皓啊,回去起草一份奏章,北軍五校空懸久已,朝廷儲備軍校不足,應裁撤,不復立五校八校。陳其利害的事情,你們會寫,燕某便不多贅述了。五個校尉,加在一起員額不過四千餘,已無法面對將來的戰事。”

五校自然指的是北軍五校,八校則是先帝在洛陽組建的軍隊,後來損耗在外戚與宦官的爭權奪利中,最終被董卓全部收攏。

軍隊,只能聽一個人的,否則左右牽制,則大爲不美。

雖然燕北說的輕鬆,可這樣驚世駭俗的話語在田豐耳中不亞於平地驚雷,道:“裁撤五校?那京師戍衛?”

京中的危險排除地差不多,燕北也不能一直被朝臣扯後腿。不過他不願像董卓那樣,又是進位相國又是劍履上殿的,徒好其表而無甚用處,他只注重實用,不喜面子。

聽着不好聽,看着不好看,可只要管用,於燕北而言便足夠了。

“京師有光祿勳和執金吾,表執金吾部下設四部前後左右四部校尉,於鄴城四門外設營,足矣守備京畿。”燕北說着,手便攀上精修的鬍鬚,鎖眉道:“過些時日,再上表大司馬部下增設四個將軍部,與高、麴合稱六將軍。”

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
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