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

“這個加高一點,留出弩弦的位置,對,試射一下。”

伴隨着‘哚哚’地試射之音,襄平鐵鄔中一片忙碌。十幾個木匠、軍中弩手、校尉軍侯聚集在鐵鄔,穿着單衣捲起袖子操持着強弩。

如果說眼下什麼事情最爲緊急勝過一切的話,那便是改良、趕製軍械。

兵,短時間內燕北已經不能再招募了,除了操練之外,能夠最大提升軍士戰鬥力的就只有改良軍械、製作新的軍械這兩條路。

如今的遼東,在物產上可謂得天獨厚,儘管無論鋼錠、鐵錠還是製作弓臂的櫟木、造船的松木,應有盡有,只是出產的數量少了些,樹木的運輸難了點……不過這些難題都是可以克服的。

唯一不足,就是製作船櫓的杉木,遼東沒有。

杉木產自黃河以南,亦很名貴。若是派遣船隊採買不說一來一往太過耗時,就是巨木的價錢,眼下的他也付不起,只能用餘種遼東有的木料代替。

何況從遼東到江東,水寨的海員並沒有這種遙遠航行的經驗,風險太大了。

除了這唯一不足,遼東的一切對於水軍的發展都是極好的。參天的巨木應有盡有,如果不是遼東南的道路不通,短時間內燕北就能籌集到百艘鬥艦所需的材料。在中原看來造大船所需最艱難的材料便要屬作爲龍骨大梁的巨木,在燕北眼中卻僅僅視作尋常。

遼東南六七人合抱十丈以上高度的巨木不知曉有多少!

所以他們要造大船,只要有了大船,往來遼東南與沓氐的物資運輸便不再是什麼大問題,到時候整個遼東郡的物資對燕北來說纔是應有盡有。

完全控制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地,而這片領地又恰好物產無比豐富,是怎樣的福氣?那些在中原需要斥重金採買的材料,在這裡只需要用些廉價的人力運輸即可。

更別說這些人力都是效忠他的部下。

燕北很期待明年夏季飄揚着燕字旗號的鬥艦艨艟橫行海上之景象,不過在此之前,他更期待強弩的改良與武鋼弩車。

張氏父子的確是有本事的,因爲張工充足的造船經驗,改變原有船底分六艙的情況,而使用船底分九艙的技術,亦桐油灰粉密封,曬乾後保證船底密閉,亦能儲物。

而張舟就更了不得了,這小子因爲在官匠長大,又去做了十幾年私人匠奴,對木工、石工、船工都有很高的造詣。燕北對比旁人,他要更重視匠人,當即便給張工六百石的督船匠,又任命張舟爲鐵鄔的匠師,一人領兩份俸金……至少,他不能讓給他幹活的匠人冬月裡還穿着兩層短衣吧。

強弩的壓箭費不了多大勁,先漢時木工一律使用榫卯結構,一體造出,不過到了如今鋼鐵的產量大幅提高,有些時候也會使用鐵釘來加固木件。

對於他們改良試用的強弩,僅僅是以削出射臺的木片墊在弩臂上,中間用木片與鐵釘固定,進行試射。

效果拔羣!

隨着孫輕釦動扳機,弩矢精準地釘在三十步外的草垛上。

燕北鼓掌而笑,倒是太史慈與聞訊趕來的趙雲暗自皺眉,太史慈對孫輕問道:“孫縣令,你用的弩,是三石沒錯吧?”

孫輕不明所以,點頭道:“沒錯,三石弩……你這麼一說,好像弩的殺傷確實小了些。”

隨着太史慈這句疑惑,燕北端起另一張不經改良的三石弩上弦後對草垛射去,哚地一聲,短矢已穿透草垛,又再度射出二十餘步才停下。

弩的威力,增加壓片後小的可憐。

原本可射傷百步內的敵人,轉眼就只能殺傷五十步內了。

“這是爲什麼?”燕北這麼問着,有些煩躁,說道:“要不就只在重弩上改良,讓水卒皆用重弩?”

“不不不,將軍,這個壓片不能放在重弩上。”孫輕先前開弩,算是感同身受,聞言連忙說道:“屬下平日六石弩才用腳開,但加裝壓片後因爲擋住射臺,就算是三石弩也只能用腳才能張開。若換了六石重弩……怕是水卒都拉不開了。這兵在穿上浪濤翻涌,船身顛簸本就不宜腳開,這弩用作陸戰還好,若是水戰……卻是不行的。”

倒是趙雲靈機一動,問道:“是否爲木片太過厚重,阻住了箭矢,因而勁力變小……將軍不如請匠人打造薄鐵片,以鐵釘打在射臺上,形成弧度僅僅用最底端抵住弩弦與箭矢的尾端,再在最前只用一點接觸壓住弩矢中段試試?”

“誒,子龍說的沒準可以!”燕北聽着便笑,細細一想覺得確實可行,連忙對匠人們吆喝道:“快,讓匠人打出長五寸、寬一寸的鐵條,越薄越好,要可以用手掰彎的那種!”

燕北說罷,匠人們便提着鐵錘自鍛爐中夾出鐵錠截成小塊開始幹活。燕北的要求並不高,薄鐵片最爲容易不說,所消耗的鐵錠也僅僅只是一點,就算做上幾十個,都不抵一把環刀消耗的鐵錠。

不過片刻,燕北所需要的鐵質壓片便已做好,趙雲接過將之掰彎成需要的模樣,用鐵匠留下的釘孔釘在弩臂扳機後面,一寸寬的鐵片剛好壓在箭臺上,一點微小的弧度輕輕壓着弩矢,上弦搭箭一氣呵成,趙雲提着強弩左右翻轉抖動,只見弩矢穩穩當當地卡在弩臂之上,不動分毫。

“好!”燕北見之即爲喜悅,連忙催促趙雲道:“子龍快試射,看這般如何!”

“諾!”隨着趙雲應下一聲,便用極其標準的架弩動作朝着箭跺射去。哚地一聲,箭矢穿過箭跺底部,扎出一個窟窿後射在十幾步外,斜斜地扎進地下兩寸有餘。衆人大叫道:“好!”

能不好麼,從前的騎弩手使用手弩極不穩定,看如今改良後的弩臂,這種技藝若用在手弩上,任何一個遊騎都能使用一石手弩,上箭後便不必擔心穩定,可擊敵於數十步之外,就算步卒騰挪跳躍亦不足爲奇……弩手將會在除了上線速度之外的所有角度完全勝過弓手!

“將軍,箭矢更穩了!”趙雲對燕北點頭,沉聲毅然道:“不過,望山亦要更改。”

望山是弩臂上的瞄準器,先秦時沒有刻度,有漢以來望山則根據弩射出箭矢的彈道增加了刻度,更精準,卻也更制式。也就說,如果在射臺上增加這種壓片,影響了箭矢的射擊彈道,過去的望山便全部作廢了。

“這沒有關係,再試射三箭,如果沒有問題讓匠人制作百副壓片裝在強弩上,召集兩隊弩手試射,如果在殺傷與穩定上切實可行,我們就把望山全部改掉!”燕北抓着趙雲的胳膊用力握了握,帶着笑意重重點頭,指着弩臂上的壓片說道:“如果這個確實有效,它就是遼東弩除了望山、望山、牙、懸刀、鉤心、鍵、臂、弓、弦外的第九個材料,我看也不用起其他什麼名字了……就叫子龍!”

“等到將來天下安定,便將此物獻給朝廷,今後世世代代的人們用及弓弩,都將念着你的名字,單單此舉,可載入史記也!哈哈!”

燕北朗聲笑着,給予了趙雲一個進入史書的機會,隨後親自端着加裝子龍的弩射出一矢,明顯感覺到弩的勁力非但沒有減弱,反倒在一定距離內有更好的勁道。

從前過了八十步便極大機率會發生翻轉的三石強弩,如今能夠勁射百步而不翻箭,燕北不禁朗聲笑道:“可惜這東西不能假裝到六石強弩上……不過這也足夠了,作爲單人使用的弩,無論在水戰還是陸戰,甚至是在城池中施以陰殺,都是極好的兵器啊!”

就在匠人們開始製作子龍壓片,期以儘快製成百片完成燕北的要求時,一旁的匠師張舟拱手道:“將軍,此物雖不能加裝於六石強弩之上,卻能夠加裝在武鋼弩車中,必可使勁力遠勝從前!”

“哈哈,大善!”燕北放下奴籍,對張舟問道:“我且問你,若隨意讓你調撥鐵鄔人手,多長時間能爲燕某造出一架武鋼弩車?”

“與屬下十名鐵匠、十名木工,再有學徒三十,若所需物資皆能調撥。”張舟想着緩緩說道:“若單單做出一架讓將軍看看的弩車,料想,十五日足矣!不過……若是將軍想要能夠用於作戰的弩車,最少也需要半年,因爲弓臂需經過晾曬等工序,極爲耗時。”

“我便給你二旬,先做出一架讓我瞧瞧。”燕北自然知曉好的兵器無論弓弩也好,亦或長槊也罷,都是需要極長的製作時間保證柔韌,才能使其堅固耐用,也不着急,只是問道:“你都需要什麼東西,且與我說說,看看可有無法調撥的。”

“鐵石五十斤,各類木料四百斤,牛皮五張、獸筋兩丈,再有桐油等物,皆是鄔堡中尋常可見之物。”

燕北點頭,朗聲笑道:“這有何難,雷公,便將他所需要的東西都撥給他,讓他做出一架強弩車來看看!”。

a

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奪鹿侯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
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奪鹿侯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