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

燕北要將朝廷一馬,這個所謂的朝廷是包括李傕郭汜等涼州諸侯與朝廷文武百官及皇帝在內的整個長安www..lā

長安的亂象,他比韓馥清楚的多,早在去年初秋焦觸在派人送典韋家眷時便另附書信對他說明長安的情況。只是那個時候人吃人的情況還不多,而燕北正處於心神有所懈怠,也沒向其他的方向去思慮這件事。

但到現在,局面就有所不同了,朝廷求糧在燕北看來是個機會,一個把朝廷東遷至洛陽的機會。貿然提議遷都鄴城是不可能的事,別說長安百官未必看得上燕北這個北方諸侯頭子,就是李傕等人也不會放手。遷都鄴城,和把皇帝拱手相讓給燕北有什麼區別?

但遷都洛陽不同,洛陽原先就是國都,朝廷百官不會有太大反對;洛陽仍處關中,只要李傕想,即便遷都回洛,他們也仍舊能夠把持朝廷。即便失去一部分影響力是必然,但對比餓死的情況,總要好上太多。

而這對燕北同樣有龐大的好處,儘管看不見摸不着。

如果說都城仍在長安,三年五載燕北全收幽冀並青四州,依靠兵威逼迫朝廷就範,遷都鄴城的把握是兩成;那麼若都城在洛陽,遷都至鄴,他便能有最少七成把握!

洛陽是什麼鬼樣子,再沒有人比燕北還清楚,那裡短時間內根本沒有一絲一毫自給自足的可能。兩關之內沒有農田、沒有百姓,荒草遍地只有一座被燒得到處焦炭的洛陽城。

把那裡當作都城,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在燕某看來,遷都洛陽對我等好處有三!”

前將軍府大堂,一干幕僚齊聚議事,諸人對燕北遷都洛陽的建議多有不解,邊見燕北起身離席踱步,對衆人說道:“其一,洛陽缺糧,而比鄰司隸的各州牧守誰能拿出糧草來供給朝廷?荊州劉景升算一個,但自魯陽入洛多爲山道,路途難行不利運輸,有心無力;豫州與兗州,多半屬曹孟德,但其正與呂布交戰,呂布不敗,則孟德無力援朝廷糧草,呂布落敗,今年兗州也是荒年,缺少糧草,更別說陶恭祖死前上表劉玄德爲豫州牧,可他人還在徐州被推舉爲州牧;幷州更不必說,能供給朝廷糧草的,只有燕某!”

把握住洛陽的糧食,攥緊了朝廷的肚子,不就是做了刀俎……李傕不聽話,斷糧!朝廷不聽話,斷糧!皇帝不聽話?斷糧!

“其二,遷都洛陽利於兵力影響,李稚然能駐兵國都,燕某更能駐軍國都,楊將軍,左賢王。”燕北轉頭望向座下留於鄴城過年的楊奉與劉豹,開口問道:“你二人可願爲燕某駐軍洛陽,鎮守國都護衛皇帝?”

只要河東兵駐軍王屋山,渡過孟津直抵洛陽不過三日路程,何況有河東郡在手,截兵弘農,封鎖函谷、渾二關不過旦夕之間,頃刻便能把李傕郭汜圍死在洛陽城。

楊奉還在愣,歸附燕氏不過數月,所看到的一切都令他耳目一新……他沒看到燕北在兵勢上有多強大,甚至當下燕氏在魏郡駐軍不過五千有餘,如果他想只需傳書一封便可調來兩萬兵馬圍住鄴城。

但他不敢,因爲從其他地方,他知曉燕氏有多強大。東面將袁氏從渤海郡驅向青州;遼東水師渡海奪東萊、北海;樂浪還傳來捷報,助東夷三韓七十二國擊潰海外倭國。這般緊張的局勢,坐鎮鄴城的燕仲卿還能騰出手來經太行徑向幷州派遣萬軍度遼部?

冀州數十萬饑民在燕北眼中似乎根本不是問題,硬壓着水四成路耗向冀州輸送百萬石糧草,供給兵馬之餘還能救濟冀州百姓,幽州究竟安定到什麼程度?

緊跟着一封書信便要在幽州募兵再組六個四千營,摻雜高句麗武士、烏桓突騎、遼東健郎、鮮卑武士、黑山軍衆的各式精銳。

還沒來得及震驚於旁大手筆,便又看見來往輸送糧草的走軻運向黃河對岸的呂布軍手中,支援其對抗曹操。這幾乎顛覆了潘安一隅於河東郡的楊奉所有的認知。

很久以前,討董之時他便覺得燕北是雄主,但對於雄武到什麼程度,他沒想過。但現在他心裡有了大概的認識,如果這樣的人都不能做北方之主,只怕天下就沒有誰有這樣的資格了。

所以現在燕北說出他要讓朝廷遷都洛陽,再供給五十萬石糧草,還想要自己的白波軍駐紮國都的事,這位白波軍領一點兒都不覺得驚訝,當即用肘部輕磕愣的劉豹,搓着手點頭應下,笑道:“君侯放心,凡君侯差遣,楊某必然從命!”

楊奉的回答讓燕北非常滿意,故而帶着幾分讚揚點頭,隨後對衆人道:“至於第三,便是我等也有能夠向朝廷施加影響的機會。楊將軍,我聽說你和屯兵上黨郡的河內太守張楊有舊,不如代燕某去勸勸他,若他願歸附燕某,燕某便表他爲上黨太守,你覺得如何?”

“將軍的意思,是要取河內郡?”楊奉覺得沒有這個必要,韓馥在河內東部屯着一萬兵馬防備張楊,爲了不與冀州作戰,張楊都自己跑到上黨去了,哪兒還用問他。楊奉斟酌着問道:“若他不願,將軍欲如何?”

“他不願意?”燕北就覺得十分驚訝了,給他做上黨太守,又有自己兵勢保護,他有什麼可不願意的,何況……願不願意都已經被燕氏包圍,他憑什麼不願意?不過燕北覺得楊奉和張楊多少是朋友,也沒把話說死,擺手笑道:“到底是河內太守,要屯兵借道總是要過問之後纔好,他要是實在不願意燕某也沒別的辦法。”

燕北沒有與楊奉再說許多,只是揮手對幕僚郭昕隨意地說道:“回頭你自己寫個表文,表河內太守,派人傳送長安。再去庫府自己做個印信,走馬上任吧。”

燕北根本沒有等朝廷應允的意思,左右現在求着他的朝廷是一定會答應的。就算不答應,又能如何?

被邴原稱作遼東學子中文武雙全的郭昕愣住,問道:“主公,表誰爲河內太守?走馬上任?”

“表你自己啊,還能有誰?”燕北被屬下幕僚的遲鈍逗笑,隨後對章碾道:“讓你那一營兵不用操練了,跟着郭太守一同去河內,有城池不歸附的,就讓魏郡那一萬駐軍從攻,打到他們歸附。”

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
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