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真相只有一個

可以調兵的人多了,京城裡自然顯得比較亂。但是,也正因爲京城裡零零散散的軍隊多了,李淵纔沒敢輕舉妄動。因爲經過皇宮那場血戰,以及後來跟張亮所部之間的火併,李淵手下的那些家奴和亡命同樣傷亡慘重,現在能夠派上用場的已經不足三千人。否則,李淵也不可能只派百十人就送李世民前來內閣。而李世民一時焦急,卻忘記了自己也擁有調兵千人的權力,才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因爲李淵兵力捉襟見肘,纔不敢在城裡大肆佔領各個衙門和重要路口,才使得城裡的秩序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隨着城外的大軍進城平叛,京城的局勢更加穩定了。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不能繼續在這裡呆下去了,只得揮了揮手,道:“既然你們要走,那就把李某也擡出去吧!”

那名校尉卻拱手道:“大人,我等若是再不回軍營,只怕要受軍規處置,實在幫不了大人。大人若是想出去,可以請左衛的兄弟幫忙。”

大漢軍隊已經廢除了過去的府兵制,但是還保留着左右二衛,作爲駐守京郊的常備力量。聽這名校尉話裡的意思,顯然是左衛的軍隊進了城,說不定已經控制了內閣。要知道,大漢軍隊軍紀不明,要麼不動,一旦行動起來,都會十分迅速。

李世民不禁頹然地躺倒在軟架上,他們父子精心策劃的這場從堡壘內部發起的政變註定將以失敗而告終。至此,李世民也終於明白,不擁有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什麼樣的謀劃都只會淪爲一場笑談。其實,這個道理劉子秋早就懂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嘛。

只用了一個時辰不到,京城的秩序就全部歸於正常。李世民因爲曾經出現在叛亂現場,被採取了監視居住和]的強制措施。在他沒有能夠自證清白之前,是不允許離開居所的。當然,整個李府也因爲出現大量可疑人物,而成爲重點控制區域。對於這一點,李家人也無話可說,因爲根據城門口的登記,張亮的那些私兵以及許多來路不明的亡命之徒都是從李元吉負責把守的南門進來的,很容易讓人懷疑李家和這些人之間是不是存在着某種聯繫。當然,大漢是個講證據的國度,在李世民堅稱自己趕往皇宮是爲了救援,而又沒有其他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給李家定罪的,只能將他們暫時列爲懷疑對象,這些都是劉子秋當初就確定下來的制度。

同樣是因爲劉子秋確定的制度,當劉子秋不在京城的時候,會由劉思根代行他的職權,當劉思根也不在京城的時候,則由第二順序繼承人劉思雲代行皇帝職權,以此類推。而同時,劉子秋又根據子女們的愛好而給他們安排了不同的職業,一些年紀稍長些的子女就像劉思雲一樣,早就秘密離開了皇宮,根本不可能被人一網打盡。因爲繼承人的順序早就規定好了,一旦京城發生變故,自然會有人站出來。至於皇帝璽印,卻不知何故會突然掉落在劉思雲所在的軍營,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隔了一日,洛陽城外忽然又出現了一支軍隊。有眼尖的人會發現,這支軍隊的統帥竟然是在那天從皇宮失蹤的貴妃花雲,也就是二皇子劉思雲的母親。大漢軍隊的前身有兩支,一支是劉子秋統帥的西海軍,另一支就是花雲統帥的長山軍。可以在制度之外隨意調動大軍的只有兩個人,一個就是劉子秋,而另一個就是貴妃花雲。沒有人知道花雲那天是如何離開皇宮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花雲率大軍而來,顯然是爲了平叛。而作爲那天叛亂事件的親歷者,花雲的歸來也就意味着真相大白。

就在這個消息傳出沒有多久,李淵在家中自縊而亡。當大隊士兵包圍李府之後,李建成、李元吉尚待負隅頑抗,奈何大勢已去,只能束手就擒。而李世民因爲傷了一條腿,根本連反抗的餘力都沒有。

京城洛陽又重新恢復平靜,劉思雲接替哥哥的位置開始坐鎮皇宮。應內閣的請求,兩級代表大會召開了臨時會議,罷免了李世民的首相之職,其職位由長孫無忌接替。但長孫無忌堅辭不受,最終改由杜如晦擔任內閣首相。兩級代表大會又補選謝志文進入內閣,擔任大學士一職。因爲還沒有得到劉子秋的確切消息,而李世民又曾經擔任過首相,影響頗深,關於他的審判還需要等到劉子秋回來。

就在皇宮發生叛亂的那天夜裡,遠在數千裡之外的高秀兒在睡夢中忽然感到陣陣心悸,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叫。

劉子秋被她的叫聲驚醒,不由關切地問道:“秀兒,怎麼了?”

高秀兒忽然抱緊劉子秋,小聲說道:“夫君,妾身總擔心根兒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劉子秋安慰道:“放心吧,根兒不會有事的。”

其實,劉子秋自己心裡也有些不安。他這次之所以離開京城,就是感覺到隱隱中有一股勢力不太安份。雖然這股勢力並不強大,鎮壓起來也不十分麻煩,但他還是希望這股勢力自己跳出來,從而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地採取措施。但是,只要他還呆地京城裡,以他多年征戰所樹立起來的威名,沒有人敢起來造反。所以他才離開京城,也是爲了給對方一個“表現的機會”。當然,他離開京城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檢驗一下自己建立起來的制度,當自己不在的時候,能否行之有效。

儘管他百般安慰,高秀兒這一夜還是難以入眠,悄聲說道:“夫君,咱們還是早日返回京城吧。”

劉子秋幫作鎮靜,笑道:“怎麼的,也得等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吧。”

高秀兒卻又擔心起來:“夫君,你處置了拓跋元居,千玉會不會傷心?”

劉子秋想了想,說道:“這樣吧,再給拓跋元居最後一次機會,讓他自己坦白。只要他肯道出真相,我就赦免他的死罪。如果他仍然執迷不悟,那就不能怪我無情了。想必千玉也能理解我的做法,不能讓老王爺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天一早,劉子秋便派人把拓跋元居召到了驛館。雖然拓跋部得到朝廷的恩准,可以遷居威定城中,但整個威定城實際上還在大漢軍隊的嚴格控制之下。此時,有西海郡守韓暢的親筆書信,拓跋元居不敢不來。

劉子秋倒也沒有和他客套,直接說道:“元居,朕打算明日替老王爺發喪,你實話告訴朕,老王爺究竟是怎麼死的?”

拓跋元居目光閃爍,輕聲道:“回陛下,父王他……”

劉子秋擺了擺手,沉聲道:“元居,你不要急着回答朕。朕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要對朕實話實說,若是膽敢欺瞞於朕,休怪朕不念舊情!”

拓跋元居臉上神色變幻,腦海浮現出歷歷往事。當年在西海,劉子秋不過是軍中一名小卒,卻以一己之力挽大廈於將傾,連敗吐谷渾和大隋的幾路叛軍,直至登上巔峰。党項拓跋部也因爲最終選擇了站在劉子秋這一邊,而得以坐實了党項王的位置。可以說,如果沒有劉子秋,也就沒有党項拓跋部的發展壯大。然而現在,他居然和李世民相勾結,想要謀害劉子秋,真是被豬油蒙了心。他很清楚,拓跋木彌就是吃了那個道人所獻的仙丹而喪命的,而那個道人顯然是李世民派來的。否則,李世民又怎麼可能對事情的經過知道得這麼詳細。如果是那樣,李世民就是他的殺父仇人。他放着殺父之仇不報,卻和仇人勾結,想要謀害自己的親妹夫,簡直是十惡不赦。

想到這裡,拓跋元居額頭上冷汗淋漓,終於“撲通”一聲跪倒,連連叩首道:“陛下明察,父王他絕對不是微臣害死的!”

劉子秋點了點頭,道:“元居,你也知道老王爺是被人害死的?那麼你告訴朕,究竟是何人害死了老王爺?”

拓跋千玉也焦急起來,狠狠地跺了跺腳,嬌喝道:“哥哥,你快說呀!”

拓跋元居咬牙切齒地說出三個字:“李世民!”

拓跋千玉卻失聲道:“李世民遠在洛陽,如何害得了父王!”

高秀兒想到自己半夜的心悸,更加擔心起來。

劉子秋卻面無表情,冷冷地說道:“元居,李世民是當朝首相,如果沒有證據,污衊大臣,該當何罪,你可清楚?”

拓跋元居慌忙說道:“陛下,臣有證據,臣有證據。父王是吃了一個遊方道人所獻仙丹而亡,這件事就算在我們拓跋部也是極少人才知道的秘密,但是,遠在京城的李世民卻一清二楚。如果他不是主謀,又怎麼可能得知這件事?”

劉子秋搖了搖頭,說道:“也許是那位遊方道人在其他地方犯了事,供出了謀害老王爺的經過,恰巧爲李世民所知,也不無可能,凡事要講證據。”

高秀兒卻忍不住說道:“既然李世民知道這件事,卻爲何不報於皇上,其心可誅!”

劉子秋呵呵笑道:“真相只有一個,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第6章 繫鈴人第47章 立字爲據第33章 受傷的總是女人第20章 皇后定評第40章 舉賢不避親第26章 黃雀在後第58章 割稻子第15章 失敗第74章 內憂第53章 排名第6章 讀書人第33章 意外的考生第67章 賜我一死第17章 小公主第64章 樊梨花第67章 冤家易解第70章 渡河第46章 取名第47章 短暫的和平第32章 死生之地第35章 軍師第32章 人選第73章 截斷退路第16章 分工不同第64章 樊梨花第27章 第一勁敵第30章 精銳盡出第56章 詔書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39章 操練第27章 最好的草場第43章 結親第65章 用不着你管第26章 黃雀在後第27章 打聽點東西第67章 遣漢使第55章 下藥第45章 西海刀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1章 分而治之第30章 精銳盡出第20章 閒言碎語第42章 密信第63章 營地之爭第4章 風雲突變第29章 紆尊降貴第54章 洞房花燭夜第2章 對箭第46章 通融通融第9章 江南富第25章 盡言其詳第53章 敵襲第31章 騎虎難下第58章 自由之身第109章 拓跋騎兵第4章 契約第2章 對箭第61章 業餘工作第110章 滿腹疑問第29章 寶座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16章 分工不同第36章 當衆賄賂第52章 栽贓老神棍第30章 精銳盡出第49章 北方來客第26章 絕境第31章 騎虎難下第60章 補補身子第47章 逃脫樊籠第49章 北方來客第118章 最難回答的問題第5章 丹陽攻城戰第121章 不好了第68章 吃醋第34章 贈銀第7章 課題第104章 藥性第33章 受傷的總是女人第18章 天下人的天下第96章 兩隻皮球第28章 千年靈芝第22章 主動出擊第33章 西海族第1章 會他一會第80章 觀燈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21章 求情第87章 爲時尚早第7章 課題第17章 守護神第74章 圖謀天下第7章 更大的麻煩第30章 精銳盡出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4章 混戰第62章 忍辱負重第1章 醜媳婦第23章 落荒而逃
第6章 繫鈴人第47章 立字爲據第33章 受傷的總是女人第20章 皇后定評第40章 舉賢不避親第26章 黃雀在後第58章 割稻子第15章 失敗第74章 內憂第53章 排名第6章 讀書人第33章 意外的考生第67章 賜我一死第17章 小公主第64章 樊梨花第67章 冤家易解第70章 渡河第46章 取名第47章 短暫的和平第32章 死生之地第35章 軍師第32章 人選第73章 截斷退路第16章 分工不同第64章 樊梨花第27章 第一勁敵第30章 精銳盡出第56章 詔書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39章 操練第27章 最好的草場第43章 結親第65章 用不着你管第26章 黃雀在後第27章 打聽點東西第67章 遣漢使第55章 下藥第45章 西海刀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1章 分而治之第30章 精銳盡出第20章 閒言碎語第42章 密信第63章 營地之爭第4章 風雲突變第29章 紆尊降貴第54章 洞房花燭夜第2章 對箭第46章 通融通融第9章 江南富第25章 盡言其詳第53章 敵襲第31章 騎虎難下第58章 自由之身第109章 拓跋騎兵第4章 契約第2章 對箭第61章 業餘工作第110章 滿腹疑問第29章 寶座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16章 分工不同第36章 當衆賄賂第52章 栽贓老神棍第30章 精銳盡出第49章 北方來客第26章 絕境第31章 騎虎難下第60章 補補身子第47章 逃脫樊籠第49章 北方來客第118章 最難回答的問題第5章 丹陽攻城戰第121章 不好了第68章 吃醋第34章 贈銀第7章 課題第104章 藥性第33章 受傷的總是女人第18章 天下人的天下第96章 兩隻皮球第28章 千年靈芝第22章 主動出擊第33章 西海族第1章 會他一會第80章 觀燈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21章 求情第87章 爲時尚早第7章 課題第17章 守護神第74章 圖謀天下第7章 更大的麻煩第30章 精銳盡出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4章 混戰第62章 忍辱負重第1章 醜媳婦第23章 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