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李常問制

姓李的壯漢眼睛一閃。他當然看得出來面前的三位都是練家子;最前面這位雖然看起來是個富家公子,武藝也可能差一點,定然也是練家子。

他十分謹慎地問道:“這位公子有什麼話和小人說?”

突然插話的人自然是允熥了。他剛纔聽他們二人聊天,本來不怎麼在意,即使聽到他們誇讚現在的警察比以前的衙役強得多也沒什麼反應,但聽到了他最後說的幾句話就警覺起來,過來問話。

允熥說道:“不知道這位壯士姓名?”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說自己的真實姓名:“在下李志良,在城外的龍灣渡擺渡爲生,還有幾個在岸上的店鋪。”

‘聽這口氣,看他的樣子,不像是一般苦逼的苦力,是有幾艘船的人吧,在京城不顯,在地方就是一介土豪。’允熥想着。

允熥開口道:“在下孫林,京城世襲指揮使,現在在應天府爲判官的一人就是在下的親戚,所以在下對李壯士最後說的話很感興趣,能多聊幾句麼?”

就在這時出去買斗笠蓑衣的人回來了,允熥對那人使了個眼色讓他先上去,自己一屁股坐到了李志良的身邊。

李志良看他這架勢,明白自己不多說幾句是不成了,問道:“大人想問哪件事?”

“就是你剛纔說的那個……”允熥問了起來。

允熥一連問了幾個問題,得到解答後拿出紙筆記下了要點。他忽然對李志良這個人有些興趣,問道:“不知李壯士除了擺渡,岸上的買賣都是什麼?”

李志良自然不願意和根本不認識的人說這麼多,但他不知怎的,就是覺得面前這個人的問題不能拒絕,斟酌着說道:“有一家專門給遠途的人賣乾糧的,一家賣船具的,一家賣釣具的。”

“賣乾糧?”允熥又問道。

“嗯。”李志良說道。

允熥還要再問,忽然身旁的侍衛輕輕在他耳邊說道:“公子,樓上有熟人下來。”

允熥忙側頭看了一眼,就見到自己的表兄常繼宗站在樓梯口,十分驚訝的看着他。

允熥也一閃而過驚訝之色,但馬上就緩過神來,先對李志良說道:“在下沒什麼要和壯士問的了,多謝壯士如實相告。”還給他扔下了幾張一貫的寶鈔。李志良本想推讓幾句,但見‘孫公子’已經站起來不再搭理他了,想了一下還是把錢收了起來。

允熥又對常繼宗說道:“表兄,你怎麼在這裡?”

常繼宗此時也已經恢復過來,笑道:“今日是我二弟的長子滿月,特意請了一天假回家爲二弟的長子過滿月。不想中午吃過了飯下午回營裡時就遇到了大雨。”

“哦。”允熥回想起來,常森的長子繼姚上個月確實有兒子出生了,當時他和熙瑤還各自給了常家賞賜。

“表哥過來坐一會兒。”允熥道。常繼宗不敢不聽他的話,帶着自己的親兵走了過來。

李志良好生奇怪:這個人和先前問話的‘孫公子’是表兄弟,他們穿的衣服料子差不多家境也應該差不多,怎麼感覺這個當表哥的很怕表弟?

允熥卻不在意他在想什麼,待常繼宗坐下後說道:“怎麼今日還回軍營?家裡住一晚上明早再回去也是一樣的。”

“我當年沒見過我爺爺,但聽父親說,當年爺爺在時即使先帝已經開國了,但每日仍住在軍中,即使小姑出生也只是回府半天就又回軍營。我以爺爺爲目標,雖然自知才能比不上爺爺,也要學習爺爺的風格。”常繼宗說道。

“你要想像姥爺一樣牛逼,當然要打仗才行,戰爭才能鍛煉出真實的水準。”允熥說道。常繼宗諾諾稱是。

允熥又上下打量了常繼宗一遍。之前平定路謝之亂時常繼宗當然也上了戰場,但是他一直在允熥所在的中軍中,只在濟南周圍撈到了仗打。他當時只是一個千戶,雖然被允熥臨時加了遊擊將軍,但帶領的軍隊也不多,擔任前鋒的主將也不敢讓他戰死一直護着他,所以也能沒打什麼仗。

不過在他有限的作戰中還是顯露了一定的指揮才能,允熥對他還算是看好。

‘等有仗打了,派他去當前鋒的副將吧。’允熥想着。

稍後允熥又和他說了幾句話,雖然看着雨勢仍舊不小,但也不願意在這裡繼續等着了,穿上蓑衣斗笠返回宮裡。

允熥這樣返回宮裡當然不會直接去處理政事的殿閣,而是來到了乾清宮自己的寢殿,吩咐王喜道:“趕快燒水,朕要洗澡。”

“陛下,水已經燒好了,陛下若是想洗澡,馬上就可以洗。”王喜道。他早在剛剛下雨就讓小宦官燒水,等着允熥回來洗澡。

“並且奴才已經囑咐了皇城內小宦官也燒好了水,若是跟着陛下出去的侍衛想洗澡,也馬上可以洗。”王喜又道。

允熥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吩咐道:“現在就預備起來,朕馬上要洗澡。”

洗過了澡,又讓十分擅長按摩的宮女按摩了一遍,允熥舒舒服服的躺在牀上,雖然沒有睏意,但懶懶的不想動。

可王喜看着允熥,欲言又止。他的表情被允熥看到,允熥笑道:“有什麼事?”

“陛下,是去了扶桑的永安郡王殿下給陛下寫了信過來。奴才也不敢拆,不知是什麼事情。”王喜道。

“他給我寫信?不是奏摺?”允熥驚訝的問了一句,隨後伸出手說道:“拿給我看。”王喜馬上將這封信遞給允熥。

允熥拆開來看了一會兒,失笑道:“原來是這個問題。”朱孟烷在信中所說的,就是爲何扶桑人對於家族不像大明這樣看中的緣故。

對於允熥來說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扶桑自古以來雖然算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員,但它的社會形態一向和華夏差別很大,反而和歐洲很類似。

扶桑和歐洲一樣,維持着封建體制,地方上的封建領主都是世襲,雖然扶桑的幕府權力比中世紀的歐洲國君要大,在幕府興盛時可以使用各種方式廢掉大名,任命自己信任的人擔任,但也無法違背傳統,廢藩置縣。

既然如此,扶桑和歐洲一樣,社會階層缺乏流動,處於同一社會階層的人互相之間基本上都有親戚關係,形不成華夏式的家族體制,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爲單位組織社會活動,所以對於同一個姓氏的‘家族中人’都不怎麼在乎,只在乎家人(歐洲更是以個人爲單位)。華夏其實也有類似的時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王室子弟過幾代就和一般的貴族沒有區別了。

至於爲什麼形不成家族體制,這是和封建制度緊密聯繫的。華夏的官僚體制下,各地的官僚與百姓沒有實質性聯繫,因爲皇權不下縣最基層的政權就是縣,一個縣好幾萬個人,死幾個人也不會影響到縣令的收入或者上級的評定,所以他不會在意。這也意味着縣令不會去特意救助幾個百姓。

但普通百姓日常會出現一些臨時的困難,比如當家的忽然生病了,需要外界的幫助。既然不能指望縣令,他們只能從其他地方獲得幫助,華夏的家族體制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它一開始其實是百姓互助體制,是華夏的百姓在經過上千年的自然選擇後選擇出的最合適的互助體制。

而歐洲與扶桑和華夏不同,它們一直是封建體制,最基層的封建領主——騎士或武士,可能手底下只有幾十戶百姓作爲收入來源,哪怕是一戶百姓出了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他們只能履行封建領主的義務幫助臨時出現問題的居民渡過難關,以使民戶能以後繼續爲他們提供收入。這樣百姓就不需要另外尋找互助體制,依附在領主身邊就行了,雖然領主平日裡對他們的壓榨比知縣要嚴苛的多。

同理作用於貴族階層,既然每個貴族都有更上一級的領主,他們完全可以從上級領主或者同屬於一個領主的同級領主那裡得到幫助,也不需要形成家族。

但是將這個道理怎麼和朱孟烷講明白讓允熥十分頭大。要想明白這些需要對扶桑和華夏曆史都有很深的研究才行,並且需要學會‘唯物主義歷史觀’,而不是華夏傳統的帝王將相歷史觀,要從社會變遷的角度分析問題。

經過思考的允熥決定寫一本介紹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書,他要從這個時代的人聞所未聞的角度分析一下秦國完蛋的原因,和漢初從劉邦到劉徹實行各種政策緣故。當然,這仍然是一本宗室內部參考讀物,不允許其它人看到。

想到這裡的允熥也不躺着了,從牀上一躍而起,讓黃路研磨,自己拿出筆來開始寫‘內參’。

一口氣寫了上千個字的允熥寫的手都酸了,使勁甩了甩手,心裡暗道:‘這毛筆太不好用了,改天讓工匠做一隻鉛筆或者鵝毛筆出來。’

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378章 禮物第1469章 攤牌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答覆本章說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53章 慶功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429章 甄選舍人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7章 重陽節——提議軍校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1012章 母女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840章 升龍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1510章 審問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249章 烏龍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576章 封賞第1714章 王妃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691章 猜到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686章 總督府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251章 讀書第394章 燕軍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1151章 會見前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45章 武德衛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6章 婚禮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143章 戰——安全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651章 岷州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260章 鍊鐵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377章 妹第1212章 在人市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
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378章 禮物第1469章 攤牌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答覆本章說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67章 濟州島養馬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53章 慶功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429章 甄選舍人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7章 重陽節——提議軍校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1012章 母女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840章 升龍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1510章 審問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249章 烏龍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576章 封賞第1714章 王妃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691章 猜到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第1686章 總督府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251章 讀書第394章 燕軍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1151章 會見前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45章 武德衛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6章 婚禮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143章 戰——安全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651章 岷州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321章 內宮貪腐案(五)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260章 鍊鐵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377章 妹第1212章 在人市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