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

“官家可在裡面?”盧義小聲詢問乾清宮把門的小宦官。

“官家在裡面呢。”這小宦官說道:“早上下了朝,官家回來將幾封摺子批答完畢後,就回了後殿,將太子殿下、大殿下、三殿下與朝鮮世子都叫來一起說話。”

盧義點點頭,越過門檻向後殿走去。不一會兒走到後殿中允熥慣常與子侄後輩說話的屋前,整了整身上的衣服,輕輕推開門向裡走去。

“世叔,小侄以爲,郎君說的有理。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對百姓之刑律還是寬鬆些好。當初漢文(帝)言到:‘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肽,終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爲民父母之意哉?’由是廢除肉刑;小侄以爲當今之死罪即當初之肉刑,是以應當更寬鬆些。”他剛走進去,就聽一人說道。聽這稱呼,應當是朝鮮世子朱褆在說話。

“你們說的不錯,對百姓死罪應當寬鬆。那等過了年我就下旨,廢除腰斬之刑!”他又聽允熥說道。

“父親/世叔仁慈。”幾個人紛亂的說道。

“官家對犯罪之人如此仁慈,真是百姓之福。”盧義也湊趣說了一句。不過這話也並不完全是在拍馬屁。腰斬是一種很殘忍的刑罰,僅次於凌遲,比五馬分屍還殘忍。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不會馬上死去,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如果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活兩三個時辰不死,但同時痛感還能不斷的傳到大腦,真的是非常殘忍。歷史上方孝孺就是被腰斬而死。傳說他被腰斬後還手指沾血在地上連寫了十二個‘篡’字才死。盧義曾經看過對被處以腰斬之人行刑,當天晚上做了一宿的噩夢,對於廢除腰斬是雙手贊成的。

“盧義,朕不是叫你去協助王喜辦差,怎麼這時就回來了?”允熥問道。時近過年,宮裡的事情繁多,允熥將身邊有點兒管理才能的宦官都派出去辦差了,只留了幾個新進的小宦官。

“官家,王公公派奴婢去宮外押採買的東西入宮,奴婢押送入宮的路上遇到曹徵曹監副,恰好曹大人又要求見官家,奴婢就順便請官家定奪是否接見。”盧義說道。

“曹徵求見朕?”允熥有些不解:“今日已經是臘月二十二了,衙門已經封衙,不論是五城學堂還是格致監都已經關門了,他有什麼事情要求見朕?”

“莫非,曹徵有什麼新發現?”一想到這個,允熥忽然興奮起來。格致監自從建業五年設立,至今三年多,雖然也有了一些成果,發明了一些東西、改進了一些工具,但距離允熥想讓他發揮的作用還差得很遠——允熥是想建立一個皇家科學院,而不是培養一堆技工。現在終於要有成果了麼?

“盧義,你去宣曹徵前來乾清宮見朕。”他馬上吩咐道。雖然得知一種新發現早兩日晚兩日區別也不大,可他現在也沒什麼大事,就宣他覲見,問一問。

“是,官家。”盧義答應一聲,退下宣口諭去了。

“世叔,小侄也請回避。”朱褆馬上說道。

“你不必迴避。曹徵現下也不是朝廷重臣,與世叔說的你可以聽,不必迴避。”允熥說道。他完全不在意讓朝鮮人聽去曹徵的新發現。早期科學最大的實際意義恐怕就是航海了,對於更爲精確的在海上航行用處很大。可朝鮮商人每年去上海和長崎做生意就足夠了,能賺的十八個口袋都裝不滿,根本不用去更遠的地方;水師也只是在東海、永明海打轉,就算是聽去了曹徵的新發現也不會有興趣的。

朱褆又請求一遍,允熥仍然讓他留下,他也就不再請求,坐在小椅子上,一邊等着曹徵前來,一邊與文圻小聲說話。文圻的性子有些類似朱褆,都不太喜歡讀書,喜歡練武,湊到一起很有話聊。

不一會兒曹徵走進來,見到朱褆在側愣了一愣,隨後才行禮道:“臣格致監監副曹徵見過陛下,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大殿下、三殿……”

“免禮。”允熥都沒等他說完就匆忙說道,又賜他坐下。待他坐下後,馬上問道:“曹卿,你這次來面前朕,有何事?”

這時他注意到曹徵雙眼都是黑眼圈,又忙說道:“愛卿,雖然朕十分盼望你能研究有所得,但也不能將自己累壞了。注意身體。”

“謝陛下。”他忙感謝道。

允熥又與他說了幾句話,再次問道:“曹卿,你有何事求見朕?”

出乎他預料,曹徵沒有馬上說自己的新發現,而是先說道:“陛下,此事臣來說十分不妥當,請陛下恕罪。”

“你要與朕說何事?”允熥奇怪起來。

“陛下,卡斯蒂利亞國使者吉哈諾請求陛下允許他使用大明的驛站,向西北傳遞消息。”

“傳遞什麼消息?”

“陛下,在吉哈諾返回其國內,對國內之人說了西域已是大明之土,大明也願意與諸國通商後,卡斯蒂利亞國與另外兩個極西之地國家的商人對於通過西域之商路十分感興趣,又讓吉哈諾前來大明朝貢的同時,派出水師前往他們那邊一個大海,這個大海有一條河流與秦藩西面的裡海連通,通過這條水道能從西域將貨物運送回這三國。”

“但這條水道十分狹窄,最窄之處只能通行一人寬的小船,所以這三國打算擴大河道,以便於通商。可吉哈諾來到大明,得知大明有有軌馬車,認爲有軌馬車雖然不如河流運送貨物方便,但開銷小得多,所以想馬上告知主持此事的那三國之人不要擴建擴大河道,而是先沿着河道修建軌道。”

“又因從京城去往裡海路途遙遠,讓他沿原路返回告知恐怕擴大河道之事已經開工,又知從京城至裡海傳遞消息最快的法子是大明之驛站,所以想請求陛下允許他使用驛站將這個消息傳遞到裡海。”曹徵說道。

‘黑海到裡海哪有河流相連?我記得頓河流入黑海,伏爾加河流入裡海,但這兩條河又不相連,事情一定是卡斯蒂利亞人要在這兩條河流中間修建一條運河,他聽錯了。’允熥想着。

但他隨即就反應過來:“曹徵,怎會是你來與朕說此事?”

“請陛下恕罪。”曹徵又說了一遍,這才說起事情的緣故。

……

……

原來昨日克拉維約拿到吉哈諾給他的錢後馬上出門去找陳繼。陳繼對於他這個時候來見自己很奇怪,但還是答應接見。

但他沒有同意給吉哈諾傳遞這個消息。在他看來,三個海外番國修建運河關大明屁事,大明的驛站豈能傳遞這樣的消息?當場拒絕,任憑吉哈諾怎麼說也不爲所動,聽他說了兩遍聽煩了,端起茶杯慢慢的抿了起來。

克拉維約見他擺出了端茶送客的姿勢,也不敢再糾纏,只能告退。

從陳繼府邸到番館的路上,他正想着是與吉哈諾實話實說退還錢財,還是謊稱陳繼已經答應傳話給明國皇帝昧下這二百金幣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叫他:“克先生。”

“曹大人。”克拉維約馬上行禮道。他所遇到這人就是格致監監副曹徵,因爲曹徵也曾去五城學堂上過課所以他們認識。

“克先生,您這是剛從陳司務長家中出來?真是勤勉,都快過年了,還在忙活學堂之事。”曹徵說道。因爲克拉維約的名字對於東方人來說太長了,所以大家就當他姓克,除了允熥之外的所有人都叫他克先生。

“是有件私事與陳司務長說。”克拉維約隨口應付一句,反問道:“曹大人這是去哪兒?”

“我去求見陛下,有差事要向陛下奏報。”曹徵說道。

聽到是求見陛下,又是奏報差事,克拉維約不敢再問,又隨意說笑兩句就打算繼續想這二百金幣怎麼處理;就在這時他忽然想到:‘既然曹徵是要求見陛下,何不求他講這件事轉告陛下?’想到這裡,他馬上將事情與曹徵說了說,請求他告訴允熥。

曹徵當然不願。第一,這樣的事情他認爲允熥肯定不會同意,自己白轉告;其二,自己也不是禮部或理番院的官員,轉告這樣的事情也不合規矩,就要推絕。

克拉維約正焦急的勸說,忽然聽從身旁傳來卡斯蒂利亞語:“克拉維約閣下,您在做什麼?”

“是伯魯涅列斯基大師。”克拉維約與他說了一句,就要轉過頭繼續勸說曹徵。可他又想到:‘一直聽說曹徵與其它的明國貴族都不一樣,喜歡研究科學;伯魯涅列斯基雖然以建築著稱,但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物理學家、數學家,或許與曹徵脾氣相合,能勸說動他。”

……

……

“……之後克先生就介紹這個叫做伯魯的西方數學家給我。恰好我會說蒙古語,他也會說,我們就用蒙語交談。沒料想到這位叫做伯魯的人十分博學,喜歡研究的東西與臣多有重合,臣就與他一見如故,回家後又聊了一夜。因他請求臣向陛下稟報此事,臣冒昧向陛下請求此事。”

“臣有罪,請陛下責罰。”曹徵跪下說道。

他一開始與允熥說的時候沒想太多,此時事情說完了,越來越害怕,馬上跪下請罪。

“罷了,念你是初犯,朕就免了你這次的過錯。但定要記住,不相干的差事不要接。若有下次,朕一定重重處罰。”允熥說道。曹徵是他手上不可多得的人才,處置政事、帶兵打仗厲害的人都不算少,但喜好鑽研科學又很有天分的目前只有這一個拿得出手,他當然要寬容些。好在此時屋內除了他們君臣只有三個兒子與朱褆,不擔心走漏消息。

“朕還有些好奇,這個叫做,伯魯的人到底是研究什麼的,讓你與他一見如故?朕記得你不是很喜歡鑽研數學。而且他的全名叫什麼?”他又好奇的問道。曹徵剛纔說‘伯魯’是數學家,可曹徵自己不太喜歡數學,不應該會因爲數學一見如故。

“陛下,此人姓氏的全稱是伯魯涅列斯基。陛下,臣確實不喜歡數學,但此人與臣說了一種與大明數學完全不同的數學。大明的數學都是研究加減乘除,如何計算;可伯魯告訴臣的數學是研究測量土地、物品的大小、長寬高等的學問,臣十分喜歡。”

“而且臣聽他介紹了一番西洋數學後,感覺臣研究的天文學需要許多西洋數學知識,就向他請教,說了一夜。”曹徵說道。

“怪不得你雙眼都是黑眼圈,原來一夜沒睡與西方來的學者說起了學問。”允熥笑道。他聽到這話,徹底釋懷了。對於瘋狂研究學問的人來說,什麼事情也沒有自己的學問重要,忽然聽到新的學問,高興之下答應伯魯涅列斯基的請求可以理解。

“陛下,臣凌晨與他談論的到最後的時候,伯魯說西方也有大明研究的這種數學,可雖然這兩種都是數學,卻截然不同。西方將研究加減乘除如何計算的數學稱爲algebra,將研究測量土地、物品的大小、長寬高等的數學稱爲geometría。”曹徵又道。

“原來這個時候,歐洲已經將代數與幾何區分開來了。”允熥喃喃的說了一句。

“陛下,恕臣罪過,沒有聽清您的話。”曹徵以爲允熥是對他吩咐什麼,忙說道。

“algebra這個詞,以後就翻譯爲代數,geometría這個詞,以後就翻譯爲幾何。大明不僅要有代數學問,也要有幾何學問。曹徵,你在格致監中找幾人學習幾何。”

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575章 回 道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273章 正名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400章 齊王女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81章 下基層下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481章 改任第1195章 何爲人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67章 國力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256章 多疑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937章 其它第486章 惦記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625章 體育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73章 張彥方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68章 四名太監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353章 徐南青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812章 四王第186章 故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645章 鐵紀鐵第1010章 焦急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249章 烏龍第269章 驚動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
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575章 回 道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273章 正名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400章 齊王女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81章 下基層下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481章 改任第1195章 何爲人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67章 國力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256章 多疑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937章 其它第486章 惦記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625章 體育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73章 張彥方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296章 羣臣宴解縉招嫉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68章 四名太監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353章 徐南青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812章 四王第186章 故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645章 鐵紀鐵第1010章 焦急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249章 烏龍第269章 驚動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