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國旗國徽

又過了兩日七月十四日,這一日以中軍都督府斷事官的身份管理整個五軍都督府刑獄、軍醫和文宣司的陳性善偷偷在上朝時打着哈欠。

他現在身上的差事太多了,即使兵部那邊的差事都交給了另外一個兵部侍郎打理,他在五軍都督府的差事也夠忙了,尤其是允熥最近對軍隊有這麼多的幺蛾子,他每日都要忙到深夜。

這樣他自然睡眠不足,每天早上都昏昏沉沉的。

‘要不向陛下求個恩典,從此之後不必上朝?’陳性善在心中想着。

還沒等他想出結果,就聽到皇帝的侍從大聲說道:“退朝!”

頓時屋內的百官做鳥獸散,三三兩兩的向殿外走去。陳性善當然不可能繼續在這杵着,也跟着大部隊向外走。

‘還是向陛下請求不必上朝,要不然我該撐不住了。正好現在在宮裡,這就去乾清宮和陛下說。’他經過思考後最終這樣決定。

陳性善於是轉過頭,脫離大部隊向乾清門走去。

可他還沒有幾步就有小宦官攔住他說道:“陳大人,陛下叫你過去呢。”

‘陛下叫我?’陳性善想着:‘又有什麼事情吩咐麼?’

‘很可能,陛下最近一直在出幺蛾子,肯定又是有關於軍隊的。看來工作又要增加了。’

他懷着沉痛的心情向乾清宮走去。雖然陳性善忠於允熥,但不代表他願意讓現在已經非常繁重的工作更加繁重。

陳性善來到乾清宮,不出所料的見到了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和他們打了聲招呼,又和四輔官打了招呼。

他剛和解縉打完招呼,正想和他說幾句話,忽然聽有人對他說道:“復初兄,怎麼不和我打招呼?”

陳性善忙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就見到了一個他認爲現在不會出現在這裡的人。

‘鄭沂?他可是禮部尚書,今日怎麼會在這裡?難道陛下要調整他的位置?’陳性善滿心都是不解,但笑着和他說道:“臨源兄,不好意思,剛纔沒看到你。”

二人寒暄幾句,陳性善問道:“臨源兄,你可知道陛下今日叫咱們過來有何事?”

“我也不知。今年自從年初後陛下還沒單獨召見過我,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何事。”鄭沂說道。

“那陛下呢?怎麼沒見到陛下?”陳性善又問道。

“陛下換衣服去了。現在天這麼熱厚重的朝服穿一會兒都身上冒汗,陛下也不例外。”

“陛下還說了,要是有人覺得熱,可以去洗洗手和臉,並且脫掉帽子。你看李堅他們不都脫掉了帽子了。”鄭沂道。

“我就不必了,這屋裡有冰塊挺涼快的,過一會兒汗就下去了。”陳性善說道。

話雖如此說,帽子戴在腦袋上確實又熱又不怎麼舒服,他也摘下了帽子。

又過了一會兒,比鄭沂猜想的還過分、換了一身衣服還洗了個澡的允熥神清氣爽地從寢殿走了過來。陳性善等人慌忙帶上帽子對他行禮。

“諸位愛卿,這又不是正式場合,何必如此。行過了禮都把帽子再摘下來吧,不必戴着。朕不就把帽子摘了下來?”允熥一邊還禮一邊說道。

這都是老慣例了,允熥一向不讓他們行禮,但誰也不敢不行禮。

不過戴着帽子確實很熱,大家紛紛又把帽子摘了下來。

待大家都坐下後,允熥開始進入今天的正題。

“諸位愛卿,朕今日將你們叫過來,是有事情吩咐。”

“其一,朕欲設立大明的國旗,作爲大明的標誌。”

允熥一邊說着,一邊拿出了自己設計的一份國旗遞給他們看。

華夏自古沒有類似於國旗的旗幟,國與國之間打仗都是懸掛一面繡着國號的大旗就差不多了,此外就是繡着將軍名號的各色旗幟。現代的國旗是歐洲那邊最早出現的。

允熥很不習慣一個國家竟然沒有自己的旗幟,所以決定設立國旗。

允熥設立的國旗樣式很簡單。既然國號爲明,那麼當然是日月旗,允熥將歷史上明代後期的旗幟稍微修改以後就作爲了國旗。

在場的官員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陳性善問道:“陛下,到底什麼是國旗?”

允熥毫不意外地解釋道:“國旗就是代表一個國家的標誌,是國家的象徵,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國家特色和歷史文化。”他給出了標準的答案。

“可是國旗有什麼用?”陳性善又問道。

“區分大明和外國。凡是大明的軍隊、外出的船隊、出使外國的使臣都必須打着大明日月旗,以一目瞭然的表示和其它番國的區別。”

“同時國旗還將代表大明的國土。凡是屬於大明土地,不論是設置了州府縣還是以衛所管之,都必須樹立國旗。並且永遠不允許國旗在他升起的地方落下!”

允熥很有激情地說道。他要讓大明的日月旗達到前世歷史上星條旗的威力,只要豎起旗幟就沒有任何人敢做什麼。

可這幫封建官僚仍然不能理解國旗有什麼用處。在他們看來一面繡着“明”字的大旗和這起到的作用應該差不多,沒必要單獨設立這麼一個國旗。

不過既然陛下喜歡,他們也不會爲了‘無關緊要’的事情和皇帝頂着幹。

允熥恨鐵不成鋼的看了幾眼這幫沒把這當回事的官員,最後只能收回目光進行下一項事情。

“第二件事,是朕設計了國徽。”允熥同樣拿出自己設計好的國徽給他們看。

國徽和國旗一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並且在日常中國徽比國旗還要常用,身份證和護照上都有國徽。

允熥設計國旗和國徽並不是吃飽了撐的。國旗和國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百姓認同這個國家。要不然後世西域的畏兀兒官員爲啥將天安門國徽換成新月國徽?說明它還是有用。

允熥設計國徽花了很長時間,反覆思考各種設計思路,最後決定設計成五條纏繞在一起的龍,一個龍頭居中,另外四個龍頭分別看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樣子。

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歐洲國家的雙頭鷹標誌,同時看顧東西兩個方向的領土。允熥比較有追求,覺得光看顧東西兩個方向太小氣了,要四面八方都看顧纔對,所以最後決定了這樣的設計。

允熥自己當然無法將五條龍的位置設計好,讓宮廷畫師反覆實驗,最後設計出了美觀的‘五龍’國徽。

可朝臣也理解不了國徽有什麼用,這次由李堅出聲問道:“陛下,既然有了國旗,爲何還要設計國徽?”

“等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允熥說道。

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561章 鬆綁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32章 寶鈔戰爭——戶部準備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977章 兩地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364章 逃亡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492章 閱卷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499章 兵藩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208章 用方第17章 重陽節——提議軍校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264章 驚險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81章 下基層下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366章 岱璇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19章 趕路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1266章 想法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37章 戰——初戰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499章 兵藩第199章 四輔官第282章 年前第947章 買首飾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947章 買首飾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685章 對蒙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365章 對陣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77章 兩個相關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564章 吳王府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
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561章 鬆綁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32章 寶鈔戰爭——戶部準備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977章 兩地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第364章 逃亡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492章 閱卷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499章 兵藩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208章 用方第17章 重陽節——提議軍校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264章 驚險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81章 下基層下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366章 岱璇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19章 趕路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1266章 想法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684章 會有多少人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37章 戰——初戰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499章 兵藩第199章 四輔官第282章 年前第947章 買首飾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947章 買首飾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685章 對蒙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365章 對陣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77章 兩個相關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564章 吳王府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