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爲什麼選擇寫藏南

我,爲什麼選擇寫藏南?

因爲,我不想忘記那一段歷史!

因爲,那是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藏南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山南地區、林芝地區,包括了西藏自治區的錯那、隆子、墨脫、察隅四縣的大部分及郎縣、米林兩縣少許國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固有的主權領土。中印邊界東段印度以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佔領區。

中國和印度兩個古老的國家,雖擁有2000公里邊境線,但兩國一直未正式劃界,只有一條"傳統習慣線":沿着喜馬拉雅山南麓,鄰接印度阿薩姆平原。這條傳統習慣線向北到喜馬拉雅山脊,是歷來屬於西藏地方管轄的門隅、珞瑜、察隅三個地區。

中印關於"阿魯納恰爾邦"(藏南地區)的爭議始於1914年。在當年的中英藏西姆拉會議上,英國特使麥克馬洪將中國領土達旺等地區劃歸英屬印度領土,但因中方代表沒有簽字,因而條約無效。目前中國仍然堅持中印傳統邊界線。

總面積將近9萬平方公里的"阿魯納恰爾邦"(藏南地區),人口將近100萬。他們中的所有原住民的語言,都屬於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支。由於第六世喇嘛倉央嘉措出生在此地區的中心城市達旺,因此,藏傳佛教在這裡非常盛行。如今,雖然因印度人的移民,這裡信仰佛教的門巴人比例大爲減少,但當地仍有相當比例的佛教信徒。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領土。

藏南地區爭議領土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爲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佈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阿魯納恰爾邦"不僅設有地方議會、警察、法庭等機構,還開設了近百所中小學校,教育內容也以印度傳統教育爲主。此外,印度還藉助"旅遊業"爲侵佔我藏南地區打"國際廣告"。

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速勝,收復包括達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鎮在內的藏南大部分區域,進逼至傳統習慣線附近。後出於多種原因,中國軍隊又主動後撤至麥克馬洪線以內。1964年,印軍重新佔領該地區,重新在"麥線"附近與中國軍隊形成對峙。

1972年,印度將該"東北邊境特區"改爲"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1987年2月,印度宣稱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多次嚴正聲明,不承認非法的"麥線"和"阿邦",並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線設點的軍事人員。

1986年12月,印度兩院通過議案,要在印度非法佔領中國的領土上成立阿魯納恰爾邦,在第二年的2月正式成立了該邦,並且派軍隊不斷越過實際控制線。雙方進行了小規模的戰爭。直到7年後,就保持邊界和平,雙方第一次簽署了文件。

1996中印雙方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

2003年,中印兩國開始建立特別代表會談機制,確立瞭解決邊界問題的三步走戰略:先確立解決邊界問題的指導原則,再確立落實指導原則的框架協定,最後在地面上劃界立樁。

2005年,雙方達成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按照雙方2003年三步走的原則,中印邊界問題現在到了最後在地面劃界立樁的時候。

這一片被中國收復後又放棄的土地,比西藏任何地方都更加富饒,那裡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屬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翠竹甚至菠蘿香蕉,自然景觀奇異。這片土地,是西藏人民歷代居住的地方,是西藏氣候最好、物產最豐富的一片寶地,難道,這片領土卻就這樣被隨隨便便地失去了嗎?

以上的,都是歷史的見證,我無權改寫歷史,也改寫不了。

我只希望,中印之間不要再發生戰爭,更期盼兩國能夠友好相處,並能夠和平解決領土爭端。但是,這樣的期盼恐怕由不得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

在國家領土主權上,絕對沒有商量的餘地,一切的來犯之徒,皆我之敵!

小說是虛構的,但歷史,卻是真的!

《藏南極地》完稿之後,得到了很多讀者書迷的熱愛。所以,萌發了把《最後的秘境》創作成系列小說的念頭,把秘境探險做爲主題,圍繞着探險路上的風光、歷史、情感、人性以及愛國情懷鋪展開來,讓讀者朋友們在飽覽風光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人性的光輝以及生存的意義,更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愛國情懷。

wωω¤тtkan¤c o

寫給讀者的話:

探險精神,是人類瞭解大自然的偉大探索,是人類本質力量在對自然超越的具體表現,古往今來,正是那些敢於突破侷限、勇闖未知世界的探險家們,推動了人與自然世界的關係,讓人類從幾百萬年的發展中,逐漸佔據了主動,所以,探險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探險中可以鍛鍊個人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認知能力,可以收穫自豪感,因爲,探險中的很多東西都有可能是沒有見過的、或是精彩紛呈的,在險要的環境與條件中,要找到探險中所需要的答案與感覺,這種過程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而又望其項背的,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讓自己充分地去體會這種自豪感的來臨。

要發展,就不能安於現狀,要發展,就要探索未知,這是人類不斷前進的必要條件。對於人與自然的瞭解,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對於人類本質力量的解放,都需要這種探險的精神。

但探險不是送死,不單是要勇敢,更要有着超高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更需要一定的智力、體力和毅力,三者缺一不可,要考慮到探險途中所會遇到的一切突發事件。這些,都需要極佳的身體素質和毅力做支撐,還要有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

認清自己,探索自然,出發吧。

敬請期待:《最後的秘境二荒原魅影》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五、最後的征途創作心得六、地下的生命十三、懸浮之舟十二、百花谷二十四、血仍未變二、自信是什麼十七、生死飛瀑十、地獄入口九、獨闖龍潭二十一、死神之光十五、松鼠運五、最後的征途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九、獨闖龍潭二十二、柳暗花明十七、生死飛瀑七、難眠之夜二十六、回望人生八、餘震驚魂十八、穿越螞蟥區二十二、柳暗花明三、遺失的靈魂二十一、死神之光二十四、血仍未變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六、地下的生命十、地獄入口七、難眠之夜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十一、食人魚十四、深谷迷霧二十、荒野遺骸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十七、生死飛瀑二十二、柳暗花明創作心得六、地下的生命十七、生死飛瀑二十、荒野遺骸二十六、回望人生二十六、回望人生十三、懸浮之舟十、地獄入口二十二、柳暗花明二十六、回望人生十九、麥克馬洪線創作心得十一、食人魚二、自信是什麼二十四、血仍未變三、遺失的靈魂十五、松鼠運十九、麥克馬洪線十四、深谷迷霧九、獨闖龍潭三、遺失的靈魂二十、荒野遺骸八、餘震驚魂十九、麥克馬洪線五、最後的征途十四、深谷迷霧十七、生死飛瀑五、最後的征途十七、生死飛瀑二十四、血仍未變一、遇險瞬間二十一、死神之光二十六、回望人生八、餘震驚魂十四、深谷迷霧十五、松鼠運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三、遺失的靈魂六、地下的生命十二、百花谷十三、懸浮之舟十七、生死飛瀑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八、餘震驚魂十四、深谷迷霧八、餘震驚魂二十六、回望人生十、地獄入口三、遺失的靈魂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十七、生死飛瀑二十一、死神之光十一、食人魚二十二、柳暗花明二、自信是什麼一、遇險瞬間十四、深谷迷霧六、地下的生命十九、麥克馬洪線
五、最後的征途創作心得六、地下的生命十三、懸浮之舟十二、百花谷二十四、血仍未變二、自信是什麼十七、生死飛瀑十、地獄入口九、獨闖龍潭二十一、死神之光十五、松鼠運五、最後的征途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九、獨闖龍潭二十二、柳暗花明十七、生死飛瀑七、難眠之夜二十六、回望人生八、餘震驚魂十八、穿越螞蟥區二十二、柳暗花明三、遺失的靈魂二十一、死神之光二十四、血仍未變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六、地下的生命十、地獄入口七、難眠之夜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十一、食人魚十四、深谷迷霧二十、荒野遺骸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十七、生死飛瀑二十二、柳暗花明創作心得六、地下的生命十七、生死飛瀑二十、荒野遺骸二十六、回望人生二十六、回望人生十三、懸浮之舟十、地獄入口二十二、柳暗花明二十六、回望人生十九、麥克馬洪線創作心得十一、食人魚二、自信是什麼二十四、血仍未變三、遺失的靈魂十五、松鼠運十九、麥克馬洪線十四、深谷迷霧九、獨闖龍潭三、遺失的靈魂二十、荒野遺骸八、餘震驚魂十九、麥克馬洪線五、最後的征途十四、深谷迷霧十七、生死飛瀑五、最後的征途十七、生死飛瀑二十四、血仍未變一、遇險瞬間二十一、死神之光二十六、回望人生八、餘震驚魂十四、深谷迷霧十五、松鼠運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三、遺失的靈魂六、地下的生命十二、百花谷十三、懸浮之舟十七、生死飛瀑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八、餘震驚魂十四、深谷迷霧八、餘震驚魂二十六、回望人生十、地獄入口三、遺失的靈魂二十三、我們是中國人十七、生死飛瀑二十一、死神之光十一、食人魚二十二、柳暗花明二、自信是什麼一、遇險瞬間十四、深谷迷霧六、地下的生命十九、麥克馬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