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正五品的營指揮

方浩計算了一下,新增十萬畝地,在種植優質品種的情況下,在這草原開墾出來的土地下,可以收穫大概兩千多萬斤的糧食,能夠供應差不多三萬人的口糧。

接下來可以一直幹到明年三四月,就算中間還會掉出一部分人力做別的事情,也應該可以開墾出十幾萬畝土地,供應明年遷移過來的邊民也差不多。

心裡有了底,點頭說道:“乾得很不錯。”

又問那個士兵:“現在還搞訓練嗎?”

“隔一天訓練一次,輪流着訓練。”那個士兵說道。

“我們現在有多少預備士兵了?”方浩又問道。

預備士兵是很重要的力量,過了適應期之後,訓練的強度跟正式士兵也一樣,只不過一個能夠拿到糧餉,一個拿不到而已。

說到這個問題,那個士兵有一些忿忿不平,道:“這兩批送過來的邊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很多老弱病殘,挑不出多少適合當士兵的人來。兩萬邊民裡面,能夠拉出來練一練的也就四五千人,其餘的不是年紀大了,就是身體太差了,還有一些是女人。”

以前方浩這邊需要的邊民是從邊關直接挑選的青壯年,基本上所有的都可以作爲預備士兵。

後面分批次遷移過來的兩萬人都是朝廷從內地遷移過來的,人口素質肯定差了很多。

特別是,負責這件事情的戶部尚書還是敵對陣營的人,更不會給他遷移多少優質人口過來。

“有四五千也就不錯了,”方浩道,“接下來遷移過來的人口素質應該要好一些,拉出幾萬士兵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一次的人口遷移,皇帝都已經表了態,非常的重視這次事情,想來戶部尚書應該也不敢搞什麼鬼,會遷移一批年輕一些的人口過來。

他跟着這個士兵騎着馬在開墾出來的土地邊上巡視。

那是一片很長的地方,一邊在低窪的地方開挖溝渠,一邊就在溝渠兩旁開墾農田,已經開挖出了二十多裡。

源頭在龍城東方的小湖泊,盡頭已經快要接近當初方浩選定的第二座城池的地址了。

在他選擇建築第二座城池的地方,已經駐紮了一個指揮的士兵,由營指揮李子揚帶頭,另外還有兩三千邊民,正在這邊平整土地,燒製窖磚,爲第二座城池的建築做準備。

方浩巡視過來的時候,李子揚正帶着一隊人在削平一處高地,將泥土運填到低窪之處。

他自己作爲營指揮,也親自上陣推着獨輪車運土。

見到方浩過來,又驚又喜,連忙過去見禮。

方浩見他一身泥土的樣子,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道:“你監督着他們做就可以了,作爲一個將軍,你不需要親自來做。”

“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嘛。”李子揚笑道,“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幹着活一樣的可以監督他們。”

他是農村人,當年在老家的時候因爲乾旱時爭水,和人打架,將人打傷了,結果就判了一個流五千裡的罪,成爲了這邊的邊民。

他是第一批被方浩選爲預備士兵的,當時對方浩作出的承諾,並不是多相信,不過等到他成爲正式士兵之後,就成了方浩的忠心屬從,對他極爲的感激。

因爲他終於不是有罪之身了。

也正是懷着感激之情,他在後面的表現都非常的賣力,因此被方浩看中,在方浩升爲衛將之後,超過那些老兵,一舉被提升爲營指揮。

不但不是罪人,還成爲了一個有品階的武將,說光宗耀祖也不爲過。

成爲指揮之後,他也更加的賣力,不管是訓練士兵,還是帶兵打仗,都非常的驍勇。

對自己手下的士兵經常講述方浩的好處,在他的嘴裡,沒有方浩,就沒有這些人的未來。

是方浩提出預備士兵的制度,就在邊民裡面徵兵,這纔給了他們洗去罪名獲得新生的機會。

在他的薰陶之下,他這個營的士兵都是方浩的死忠屬從,着實給方浩帶來了不少的系統積分。

在謀奪馬場之戰與圍城之戰裡,他的那一支軍隊表現最爲驍勇,也使得他獲取了很大的戰功,在朝廷論功行賞的時候,積功而至正五品的遊騎將軍。

一個營指揮,本來只應該是正九品的武將,有些時候從九品也可以出任這個職位。

可是他這個營指揮卻因爲軍功到達了正五品的地步,品階高出實務太多。

這樣的品階,做一個衛將也綽綽有餘。

衛將一般也就是正六品。

當然,朝廷給他封賞這麼高的品階,一方面是因爲他確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爲先鋒衛很快就要提升爲軍鎮,給他們留下了提升爲衛將的空間。

正五品的軍銜,雖然只是虛銜而不是實務,這也夠讓他衣錦還鄉,光宗耀祖。

沒有方浩,他又哪裡來的這一天?

所以他對方浩極爲感恩。

方浩離開之前讓他負責這邊建城的準備工作,他就盡心盡力的做這件事情,甚至親自下場幹活。

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回報方浩對他的知遇之恩。

方浩對李子揚的態度非常的滿意,那些被他從邊民中挑選出來的將士,對他的忠心程度也遠比原來的那些老兵要高。

他使用了明眼辨忠奸這個技能,看到了李子揚頭頂上的狀態欄:

姓名:李子揚。

年齡:二十八歲。

職務:遊騎將軍,朔州軍狼牙鎮先鋒衛第六營指揮。

品階:正五品。

與宿主關係:從屬關係。

對宿主忠心程度:死忠。

看到這樣的狀態,他更加滿意,對李子揚說道:“也不多你一個人的力量,管理軍營本來就勞心勞力,就不要親自下地幹活,把自己弄得太累,以後你還有更重的擔子要擔任,可不要把自己的身體累壞了。”

“沒事,我現在身體好着呢。”李子揚笑道。

他是農民出身,雖然現在已經是正五品的將軍,可是升職的時間太短,本質上還是比較淳樸的。

說完這話後,想到方浩剛纔說了更重的擔子,突然間眼前一亮,問道:“將軍,是不是升格那事定了?”

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五一章 搬遷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三十二章 我也想當兵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三十章 懷疑第四十二章 拐人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七十八章 好東西要留下來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一章 邊關第一百章 巡查(四)第一三一章 新鮮的玩意第三十一章 恐懼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四十三章 省錢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四十五章 煽動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十五章 夜談(五)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二十九章 我的那隻大雕呢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六十三章 劉戈的夢想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一零六章 燕王萬歲第一三七章 南北大貫通第九十四章 未來的戰爭狀態第二十二章 將門子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萬勝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一二零章 大興土木第一二八章 難以選擇第一五四章第十六章 夜談(六)第四十九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的提拔第十四章 盛世第十章 感覺智商受到侮辱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九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間第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第七十六章 小屁孩不算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戰爭的態度第四章 吃空餉第五十三章 背後捅來的刀子第九十六章 戍邊第九十六章 朝廷來人第九十四章 未來的戰爭狀態第七十八章 好東西要留下來第一四一章 碾壓第三十五章 德萊賽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一四九章 王廷的財富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七十章 紡織業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九十章 提升品階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八十六章 回家過年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一百四十二章 擊殺主將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一五零章 善後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三十二章 生路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十八章 借種第一二六章 殖民第一四零章 試航成功第一六三章 未來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囂張的沙魯第八十三章 時間第二十九章 易容第七章 新一輪的任命第三十三章 少年英雄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二十四章 千里鏡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隊第一百六十九章 約定的信號第一零七章 攝政王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一五九章 電力應用第四十章 變故第十七章 詩人裘伯賢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礦
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五一章 搬遷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三十二章 我也想當兵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三十章 懷疑第四十二章 拐人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七十八章 好東西要留下來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一章 邊關第一百章 巡查(四)第一三一章 新鮮的玩意第三十一章 恐懼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四十三章 省錢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四十五章 煽動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十五章 夜談(五)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二十九章 我的那隻大雕呢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六十三章 劉戈的夢想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六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一零六章 燕王萬歲第一三七章 南北大貫通第九十四章 未來的戰爭狀態第二十二章 將門子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萬勝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一二零章 大興土木第一二八章 難以選擇第一五四章第十六章 夜談(六)第四十九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的提拔第十四章 盛世第十章 感覺智商受到侮辱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九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間第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第七十六章 小屁孩不算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戰爭的態度第四章 吃空餉第五十三章 背後捅來的刀子第九十六章 戍邊第九十六章 朝廷來人第九十四章 未來的戰爭狀態第七十八章 好東西要留下來第一四一章 碾壓第三十五章 德萊賽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一四九章 王廷的財富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七十章 紡織業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九十章 提升品階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八十六章 回家過年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一百四十二章 擊殺主將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一五零章 善後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三十二章 生路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十八章 借種第一二六章 殖民第一四零章 試航成功第一六三章 未來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囂張的沙魯第八十三章 時間第二十九章 易容第七章 新一輪的任命第三十三章 少年英雄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二十四章 千里鏡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隊第一百六十九章 約定的信號第一零七章 攝政王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一五九章 電力應用第四十章 變故第十七章 詩人裘伯賢第一四三章 特大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