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年輕了,不年輕了,都23了,很快就到而立之年了,你應該考慮一下個人生活的問題了。我聽說,你四爺爺家的外孫女一直在你的公司裡工作,叫什麼來着?對了,明珏是吧?你們倆這不是挺近的嗎?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想要和爺爺說的?”
老爺子笑眯眯的看着周方遠。
周方遠卻是無奈的捂着額頭,他真是……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自己今年才23啊,還是虛歲,怎麼着,就又要考慮婚配的問題了?
這都什麼年代了,現如今,三十歲結婚的人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自己今年纔多大啊,結婚……真的是太遙遠的詞彙了。
但是可能在老年人的心中,早點結婚纔是正確的選擇吧。
其實衆所周知的,古代人的結婚是比較早的。《禮記》一書提出古代婚假年齡男爲20歲、女爲15歲。但古代包含的朝代衆多,每個階段稍有不同。唐代規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則是“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嫁娶”;晉朝時期司馬炎詔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即是說,女子到17歲不嫁者,地方政府會找剩男進行婚配。
古代女子結婚年齡早,大都在15-17歲左右嫁人,根據朝代不同而變化。唐太宗時期女性婚假年齡爲15歲,漢代則在13-16歲之間,而在南北朝時期平均出嫁爲13歲,其中陳宣帝的柳皇后,11歲就出嫁。
之所以古代人早結婚原因,大概有幾個原因吧。
首先肯定是爲了生育兒女,古代醫療條件差,並且疾病傳播快,所以新生兒的成活率不高。這就使得國家的人口預備少,勞動力和軍隊能力就會削弱。冷兵器時代人數能決定很多東西,尤其是戰爭的時候。所以爲了保證人口數量,尤其是新生兒數量,當時的國家和政府,嗯,或者說朝廷,當然是希望老百姓能早生多生的。而老百姓呢,則是受到社會習俗影響,加上現實勞動力的重要性,主觀的,就願意多生孩子,更加願意早點生孩子,畢竟以古代的醫學技術來說,對於現代人所謂的“高齡產婦”,放到古代,那基本上都快無法想象了。
然後就是古代人壽命短,古代人生活環境相比現在惡劣,並且醫療條件跟不上,一場瘟疫就能奪走無數人的生命,這就造成總體的人羣壽命短。這種情況連皇室都是一樣的,更別提平民。所以因爲種種原因,古代人呢,結婚往往都比較早。更早的結婚,更早的生育,在身體還能生育的時間裡,儘可能的多生孩子,這是古代人的訴求。
但是現代人他不同了啊。
首先現代國家,現代政府,本身對結婚年齡,就有法律上的規定。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六條規定,國內公民結婚男不得早於二十二週歲,女不得早於二十週歲。當然了,在周方遠所熟知的未來裡,已經有人大代表在兩會上提出改爲“男不得早於二十週歲,女不得早於十八週歲”。這與我國人口總量增長的勢頭大幅減弱,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明顯減少,老齡化程度加深,羣衆生育意願發生重大轉變有關。
可能有人會好奇,爲什麼人的生育觀念會有變化?爲什麼國家會在政策上做出調整?
很簡單,因爲國家的而發展階段不同啊。
在建國初期的時候,華夏大地纔剛剛從幾百年的屈辱史裡走出來,人口損失嚴重,國家百廢待興,加上當時美蘇對立,冷戰加劇,我們的國家站在蘇聯老大哥身邊,脣亡齒寒,自然需要迅速補充大量的人口,以應對各種各樣的危機。所以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生孩子,是最正確的事情,生的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得到國家和政府的表揚。但隨着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全球迅速進入了和平期。
這時候,國家就需要出面限制一下生孩子的速度了。原因很簡單,養不起!
最初那是沒辦法,人口不夠,一場大戰下來年輕人死光了,國家怎麼辦?雖然還面臨很多難題,但當時是屬於必須要生,不得不生的情況。現在呢,則是必須要有所控制,因爲國家已經初步穩定,短期內也不會再面臨大戰,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已經立刻從戰爭,轉移到了經濟和民生之上。一個家庭多生一個孩子,全國就能多幾百上千萬的嬰兒,等這一批人長大了,繼續結婚生子,到時候人口數量增長絕對是恐怖的爆炸式的,考慮到這一點,國家當然是必須要限制人口了。
否則假想中的敵人或許還沒出手,大吃貨帝國自己就先把自己給吃垮了。
當然了,人口多的好處也是巨大的,首先是體量大,勞動力足夠多,當西方國家因爲步入發達期,人工價格開始瘋漲的時候,國內的人工費用便宜得簡直像是不要錢一樣。有了如此龐大的勞動羣體,國家才能迅速發展。事實上直到如今,互聯網爲何發展如此之快,手機產業爲何一發不可收拾,國家的正題經濟實力爲何迅速攀升?說到底,還是人口紅利帶來的優勢。如果沒有那龐大的人口,沒有這會兒身後的人口紅利,國家想要發展,那困難絕對要比現如今多得多得多。
當然了,法定結婚年齡不代表具體結婚時間,對於法定的結婚年齡不是必須結婚的年紀,也不是最近的婚姻時間,而是結婚最低的年齡。只有達到這個年紀結婚,民政局結婚登記處纔會給予登記,不然國家是不認可新婚夫婦的。對於結婚年齡的規定,是從人的身體發育、工作和學習等情況來定的。同時也是根據國家發展來定的,就好比說後來國家又開放二胎政策,爲什麼?還不是因爲當年那一波爆發的嬰兒潮,如今開始進入老年期了?
曾經讓國家財政都艱難承擔的龐大人口,如今讓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人口紅利,再過不久,就會再一次成爲新的負擔,就是超大規模的人口老齡化。
再加上如今的年輕人,丁克族的數量開始越來越大。
繼續搞計劃生育,再過二三十年,到時候人口是少了,但國家鋪開這麼大的攤子,方方面面還是需要人的啊,所以政策不斷變化,也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的,可不是領導們隨便拍拍腦門子就能決定的,這可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重要決定。
但是!
這和周方遠沒什麼關係吧。
他又不是丁克族。
所謂丁克,指的是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人羣。
曾經數千年來,“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傳統觀念在國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所以正常情況下,丁克族和“丁克家庭”很難成爲全社會的生活潮流,但在夫妻文化程度都比較高的家庭裡,這一觀念卻大有市場。證據之一是,從90年代初到90代末,在我國的各大城市裡,“丁克家庭”的數量正穩步上升,其成爲某個特定階層的婚姻時尚,也就在所難免。
90年代中期一份對“丁克家庭”的調查問卷顯示,選擇不生育這一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中佔第一位的是對我國人口問題的憂慮;第二位是爲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輕鬆;第三位是爲了自我實現。
第二位原因是爲了生活得更輕鬆些,這個其實是很主要的。
因爲不少人認爲周圍的人和父輩生活得太累了,雖然有人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的選擇是享樂主義的,但許多人將追求享樂同追求輕鬆作了區分。一位被調查者說,追求享樂是追求刺激,追求瞬間的快感,但追求輕鬆卻是逃避罪惡,追求一種適意、淡泊、優雅的生活,二者是有區別的。儘管有這些差異,自願不育者給人總的印象是摒棄了傳統國人的忍辱負重、無條件地爲後代犧牲的生活模式,更看重自身的快樂,不願以犧牲個人的幸福、快樂和輕鬆爲代價去換取被他們稱爲“身外之物”的傳宗接代。
至於說第三個原因自我實現,這一目標與尋求輕鬆的生活相比,倒是有了更多的積極意味。有些調查對象提到生孩子會毀了自己的事業和成功的機會,尤其是一些中年夫婦,他們痛惜在當年某些時間段裡,自己被白白耗去的青春,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不願意爲生養後代浪費自己的寶貴精力與年華。
好吧,這種事情,說白了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不過現實社會裡,倒是有一些因素,是丁克族以及丁克家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首先,就是孤立感。人們時常在社交圈子中敏銳地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不是爲人父母的。這確實讓人感到孤獨,尤其是到了假日,人們紛紛談論成年的子女回家探望令他們有多麼的開心,或者如何準備子女的婚事,又或者女兒媳婦懷孕了,孫子孫女準備出生……丁克族永遠也體驗不到這些人倫體驗,會感到自己是一個另類。
其次,這一類人呢,總體而言需要更多社會支持。曾經有一個丁克男稱,有一年他跌傷了背,康復期間沒有人照顧,只好讓自己秘書上門來伺候。丁克族非常個人主義,也非常獨立,這在大部分時間都是行得通的,但也很有必要和別人建立緊密的聯繫以備不時之需。有孩子的人很自然地建立好這種聯繫,因爲他們在生活中需要別人幫忙照看孩子,以及與孩子有關的事情。而且,別人也很願意給帶孩子的父母伸出援手。
而且旁人的幫助什麼的其實重要也不重要,說到底,孩子本身,就是父母最大的幫手。“養兒防老”的思想可能在某些人看來實在是太老土了,但你必須承認它是有道理的,存在也是有理由的。就算是大家一般講的,所謂的“家庭關係比較淡薄”的西方人,實際上也是經常會去看看父母或者看看孩子的,尤其是人老了以後,最是需要幫助的時候,丁克族們在這個時候,纔會遇到真正的困難。
然後第三點,財產可以留給誰?
當然你可以拿去做公益,也可以攢下錢來,等老了給自己找一個不錯的養老院,可終究,這都不是主流人羣的選擇,所以所謂丁克吧,終究也只能是小衆的選擇,大衆還是會選擇正常的結婚生子的路線。
好吧,閒話扯遠了。
周方遠不是丁克族,他自己肯定,他是想要孩子的,也是願意結婚的。
至於說實現自我,其實他已經做到了,遠方集團就是他一手打造的,而且還會繼續變得更加強大和龐大,他的自我價值已經實現了。他重生一世,一直以來最大的心願就是賺錢,賺多多多多的錢,賺花不完的錢,現在已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了,所以他也不存在有了孩子會影響事業的擔心。
說白了,他就是覺得自己還年輕,纔剛剛過了法定的結婚年齡,自己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繼續這樣的生活,完全沒有必要早早的結婚生子,把自己綁在婚姻和家庭之上。但同樣很顯然的,家長們,是不這麼考慮的。說他們老思想也好,古板也罷,反正現在上至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下至自己的父母姑姑叔叔們,都希望自己能成家。或許他們是有其他的考量?就好像古代的帝王,子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他現在掌握遠方集團這麼一個龐然大物,裡面卻偏偏沒有多少自己的家人,如果有朝一日……假如啊,周方遠真的出了意外,這一大攤子事業怎麼辦?沒有一個繼承人,難道到時候便宜外人嗎?雖說以現代企業的模式和結構,鳩佔鵲巢的情況不是很容易出現,但難保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吧?而且爺爺奶奶他們,也確實是希望能儘快看到第四代,尤其是在最老一代的祖奶奶剛剛去世沒多久的時候,老人家心裡對家庭的重視,讓他們迫不及待想要繼續壯大家族。
別說第四代了,如果有生之年能看到第五代,做到真正的五世同堂,那就更加美好了。老人有這個期許,所以就難免有些着急,結果,就是讓周方遠亞歷山大,面對爺爺的目光,他一時半刻,居然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