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努力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們黨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重要貢獻。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最近十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不僅可行,而且卓有成效。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就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不斷完善分不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決定,由此也給如何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努力提高我們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我們首先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黨駕馭市場經濟的工作任務是什麼,也就是說必須明確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執政的條件下,黨領導經濟並非是要由黨直接去指揮經濟工作,處理經濟事務,而是要由黨集中各方面智慧,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特別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更要擺正黨的位置、確定黨的職責,努力統攬全局、協調各方,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具體地講,黨的任務和責任是要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探索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途徑和方式。我們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搞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如何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有一個長期探索和發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有許多複雜的關係需要正確處理,許多深層次的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解決。比如,如何擺脫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觀念束縛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如何正確處理堅持公有制爲主體,又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如何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財富總量的同時避免兩極分化,實現社會公正和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如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又有效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克服“市場失靈”帶來的負面效應;如何既維護中央統一領導又更好地發揮地方積極性;如何應對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遵循國際通行的經濟規則開展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又減少摩擦、不受制於人、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如何隨着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基礎的變化,使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作相應調整;如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等等。這些宏觀的理論、原則和方針性的問題,都是黨應該思考和努力的。
努力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特別要注意提高那些執政骨幹這方面的能力。黨委派去執政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是我們的執政骨幹,即進入國家政權系統的黨員幹部和黨組織,更要學會領導和管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領和方法。鄧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強調:“我們要學會用經濟方法管經濟。”要駕馭市場經濟,必須研究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加強商品和各類要素市場建設;必須根據市場提供的信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關係,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益與質量;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善於運用財政、稅收、利息等經濟手段調控經濟活動;必須在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履行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同時,還要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何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提高水平,學會運用世界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保護國家和企業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真正做到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把握主動權,對於我們派去執政的黨員幹部和黨組織,乃至全黨,都是一門全新的學問,都是要努力學習和不斷提高的大問題。
(二)努力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
社會主義民主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涵,也是發展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執政爲民的本質要求和根本途徑。無論從執政能力的本來意義上講,還是從其廣義上講,執政黨都有一個如何發展民主政治、提高依法治國能力的問題。就我們黨而言,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關係。這既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在政治體制改革中追求的基本目標。
努力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我們首先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其基本的立足點是爲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以便更好地爲人民服務。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加強而不是削弱黨在國家政權系統中的領導地位。這裡,既包括人大、政府中的黨組和黨員幹部要服從黨委的領導,而且要在人大、政府的活動中發揮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而要達到這個要求,就要研究黨如何領導政權這一重大問題。我們應該知道,中國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理國家。因此在領導政權的時候,一要主動、及時地瞭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二要按照法制程序適時提出立法建議,把人民的要求變爲國家法律,依法治國。與此同時,黨委要積極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和司法機關履行職能,通過這些機構中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委的重大決策。爲此,我們要進一步規範、完善黨政機構設置和黨委常委會的組成結構,適當擴大交叉任職,減少領導職數,切實解決分工重疊問題,撤併黨委和政府職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門
,提高工作效率,以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健全民主是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基本要求。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基本路線規定,要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三個定語,缺一不可。民主是這個三位一體的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民主又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基本條件。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羣衆創造的。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能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而且表現在政治上充分發揚人民民主,保證全體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利。因此,我們要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決策過程中,要採用專家論證、技術諮詢、決策評估等辦法,推行公示制度、聽證制度、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等,進一步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真正做到集中民智,充分協商和協調,使決策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我們更要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所做的決策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完善法制是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重要保證。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歷史的經驗和教訓表明,依法執政己經公認是現代國家政黨政治發展的一條普遍規律。共產黨執政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並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這是因爲,工人階級的政黨從革命、奪權到執政、建設,是一次重大的角色轉變。黨成爲公共權力的執掌者後,黨的活動要進入國家法制的軌道,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也要在法制的軌道上進行。如果黨的執政活動不受憲法和法律的制約,甚至採取大規模的政治運動和政治動員來貫徹政令措施,就會造成權力運行的無序和混亂。這樣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黨依法執政的根本要求是,把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變成國家意志,成爲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爲規範,從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與此同時,黨要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公正。在一定意義上說,黨的執政能力綜合地體現爲依法執政的能力。遵循這條規律,對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尤爲重要。
加強監督是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必要環節。由於我國是一黨長期執政的國家,爲了保證民主和法制的健康運行,就要下大力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這是我們黨提高執政能力的一個要着力解決的難題。監督要多管齊下,包括黨內監督、行政監督、羣衆監督和輿論監督。黨要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機關、司法機關依法履行監督職能,支持和保證人民政協、民主黨派開展民主監督。我們要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加強黨內監督;要建立和完善巡視制度,加強和改進對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要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民主評議制度、談話誡勉制度和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依法實行質詢制、問責制、罷免制;等等。
(三)努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
無論是原來的“三位一體”,還是現在的“四位一體”,文化建設問題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內容之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發展先進文化這一重大問題納入了執政黨建設的範疇,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國家,是唯一有着五千年連續不斷的文化傳統的國家。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文化問題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黨只有努力提高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能力,才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在全社會形成激勵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我國的文化建設既有着五千年文明連續不斷所積澱的強大的文化張力和包容性這個優勢,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從當前情況看,我國的文化建設面臨着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過去我們講國家安全、軍事安全,後來又提出經濟安全問題。其實文化安全問題更值得我們關注:這是因爲,隨着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國外各種思想文化大量涌入,加上信息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接受思想文化信息範圍廣、速度快、內容雜,主流意識形態受到嚴峻挑戰;如果說這是外因的話,那麼,在內部,由於我們發生過“**”等失誤,人們的理想信念受到衝擊;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社會經濟結構、利益格局等方面的深刻變化,使滿足各個社會羣體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爲時代課題:特別是現有文化體制與羣衆的文化需要不相適應,文化產業落後,一些思想宣傳工作從內容到形式不能滿足羣衆的要求。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黨只有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推進理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努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形勢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羣衆的願望和利益所在。我們黨要長期執政,不斷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必須適應
我國經濟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的新情況,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放到重要位置。我們要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協調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穩定,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氛圍。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特別是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以公有制爲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形成,社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與此同時,出現了一批新的社會階層,他們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團結在一起,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講,由於不同利益羣衆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心理預期,亟須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在社會利益關係發生調整和變革的形勢下,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社會整合和構建和諧社會既是我們黨作爲執政黨所應該具備的共性職能,也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了的基本使命。執政黨要擔負起整合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的責任。一方面,黨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大局出發,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堅決破除束縛人們創造活力的體制和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還必須適應社會利益多樣化的新情況,正確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係,防止不同利益羣體之間的利益差異發展爲社會衝突。黨制定政策、開展工作,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當前,我們要對困難羣體給以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在土地承包、徵用土地、城市拆遷、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安置和保障農民工權益等工作中,努力維護羣衆的利益,堅決反對和糾正各種損害羣衆利益的行爲。要建立健全社會利益的溝通和協調機制,使羣衆的願望、意見和要求,能有暢通的渠道來表達,並進行正確引導。要在全社會形成珍惜安定團結局面的氛圍。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黨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必須要努力解決的問題,也是執政能力提高的內容所在。
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必須要把提高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定有序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解決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既要採用說服教育、協商、調解的方法,也要綜合運用法律、政策、行政手段。黨的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羣衆觀,努力掌握新形勢下羣衆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方法。要加強輿情工作,及時、充分地反映社情民意,爲合理有效地化解社會矛盾提供依據。要建立一套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正確應對風險和處置突發事件。採取正確的方法維護社會穩定,也是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五)努力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努力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既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對我們黨提出的現實要求,也是我們加快發展自己、把握用好機遇的必然要求。隨着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我國和世界的相互聯繫日益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制定政策、推進工作、處理問題,必須有世界眼光,正確認識和把握國際國內因素對我們事業發展可能產生的有利和不利的方面,統籌處理國際國內問題。正如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的:“要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趨勢,努力從國際國內形勢的相互聯繫中把握髮展機遇,從國際國內條件的相互轉化中用好發展機遇,從國際國內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發展條件,從國際國內因素的綜合作用中掌握髮展全局。”
我們要堅持用寬廣的眼光觀察世界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國際形勢的戰略思維能力。對國際形勢的變化,做到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未雨綢繆。既要看到當今時代特徵和國際總體環境有利於我國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又要看到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種複雜問題和不確定因素;既要看到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中影響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國際風雲變幻中,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們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我們在應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時,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以負責任的大國出現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上。由於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國內發展與國際環境的聯繫日益密切。在我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國際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將始終並存。我們要趨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積極化解不利因素,善於變挑戰爲機遇。2003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達8500多億美元,外貿依存度上升到61%,累計利用外資6800億美元。我國能源和原材料的對外依賴度急劇上升。過於依賴外國會出現很大的風險。我們一方面要進一步對外開放,另一方面要認識到作爲發展中的大國,擴大內需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我們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統攬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增強我國在對外開放中的競爭力。要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加快熟悉和善於運用國際規則和慣例,努力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同時要密切關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各種挑戰和風險,建立健全防範和應對機制,提高黨應對國際突發事件的能力。
【思考題】
1.如何正確理解執政能力是黨的各項建設的關鍵所在?
2.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