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

當日,王興的欽差儀仗抵達濟南府,欽差行轅設在大明湖畔的“竹石園”。

這個“竹石園”是濟南府開明紳士夏興平所有,此園位於大明湖南岸,園內有竹有石有水,環境幽雅。且夏興平酷愛字畫,亭廊楹柱多有文人題詞題字。

錢士完揣摸着王興是文人心性,必定喜歡居於此處,於是便暫借了來,臨時充當欽差行轅。

果然,王興進園後大喜過望,對錢士完的細心安排連連道謝不已。

……

第二天,一條條賑饑條令從巡撫衙門發出,山東賑饑行動開始了。

王興是賑饑欽差,但他只擔負監察之責,具體事務,還是巡撫衙門及三司的官員來做。

所以,王興身邊只留了洪林、潘九、黃浩還有蔣華一個小旗的錦衣衛,其他人全部撒了出去。王興給他們的命令是暗中查訪,重點查訪有無官吏剋扣賑米,有無官商勾結謀取暴利,反正就是監督官員的所作所爲,像有無商販囤積居奇之類的事,自有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藩司出面,用不着他操心,如果他連這些都做了,就有越權之嫌。

……

濟南府是山東最大的府,轄有德州、濱州、泰安州、武定州等四州二十九個縣,全省共有八十九個縣,它的轄區就接近了三分之一。

轄區大,人口多,饑民也就多。自春天以來,濟南府治所所在地歷城縣就不斷有饑民涌入,全省九十餘萬饑民,光濟南府就有二萬多人,大街小巷,到處都能見到衣衫襤褸、滿臉菜色的饑民。

“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今生附廓;三生作惡,附廓省城;惡貫滿盈,附廓京城。”

這句話其實是說附廓官員爲官不易。試想一下就能理解了,哪個當官的不想擁有自己說了算的權力?天高皇帝遠,自己一言九鼎,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施政,即使有點小問題,要捅到上邊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尤其在通訊不發達的當代。

如果附廓府城、省城、京城,跟上司的衙門同處一地,屁大的事領導都能很快知曉,甚至還會干預,自己的權力大大縮水不說,行事還必須小心翼翼,就跟受氣的小媳婦一樣。

這樣的角色很不好扮。

清正廉明,一身正氣,萬事按法令辦,誰來都不好使,我就按我的意思辦,我這個蛋根本就沒有縫,蒼蠅還能叮上?對不起,用不了多久,你就得挪地方了,領導的意志你不照顧,沒人願意用這樣的下屬的。

牆頭草,隨風倒,這個領導說讓我圓,那我就圓,那個領導說讓我團,那我就再團,誰也不得罪,這總該行了吧?那也對不起,看似你誰也沒得罪,其實你誰也沒爲住,一旦有需要背鍋的事情,恭喜你,你就是最佳人選了。

所以說附廓官員最難當,怎麼做都不行,除非你有刀切豆腐四面光的大才,讓所有人都說你好,還都挑不出毛病來——這樣做的話難度太高,恐怕這就不是人能幹得了的事。

由此可見,歷城縣不但附廓府城,還附廓省城,其爲官之難可想而知。

可歷城縣知縣於良臣卻在此任上已經三年了,能幹這麼長時間的附廓知縣,可見水平不一般。

……

王興把和錢士完議定的賑饑條陳寫成摺子,派錦衣衛送回京城,暗訪的人也都派下去了,想了想閒着也是閒着,就叫上李忠,想去看看濟南城裡賑饑的情況。

因在吳橋發生過遇刺事件,李忠對這次出行非常小心。兩人喬裝改扮,王興扮作書生,李忠自己則扮成管家,洪林、潘九扮作長隨在明,黃浩和十幾名錦衣衛散佈各處在暗,李忠覺得這樣安排應該問題不大了,就和王興、洪林、潘九一行四人,溜溜達達往千佛山腳下走去。

“李公公,咱可說好了,你可要少說話,否則,你那公鴨嗓子一出口,人家就知道你是個老公了。”王興邊走邊對李忠說道。

“王大人,咱家自是省得。除非不得已,咱家就當是啞子了。”李忠笑着回道。

王興說完話,猛然想起後世,“老公”一詞都是用來稱呼自己丈夫的,想來是與“老婆”一詞相對應的。不過,後來有一個專家考證說,“老公”其實不是丈夫的稱呼,其實就是太監。

但太監爲什麼叫“老公”呢?

“李公公,咱閒着也是無事,我問你一個問題,就當閒聊,你不許惱啊。”王興嘴角牽起,笑着對李忠說道。

“王大人,你問就行,聊天嘛,咱家怎能就惱呢?”李忠回道。

“我一直奇怪,爲什麼人們稱你們太監爲公公呢?有什麼來歷嗎?”王興問道。

“王大人,你這可是揭人傷疤,不大厚道了啊。”李忠一聽王興的問題,果然有些尷尬。

“看看,看看,我有言在先嘛,不許惱。再說,我就不明白了,有什麼不能說的嗎?要是真傷自尊,不說也罷。”

“也倒沒有什麼不能說的。我們這些人,本就殘缺不全,算不得正常人了,哪還有什麼自尊不自尊的?真正有自尊的人,誰會去當太監啊?”李忠有些傷感地說道。

“李公公,你知道我,我可沒有看不起你的意思啊。”王興連忙解釋了一句。

“那還用說?別人面上對我們恭恭敬敬,其實內心是瞧不起我們的,就像那個老王八曹楷。而大人是真拿我們太監當人看的,咱倆接觸這麼長時間,這一點我還是有感觸的。”李忠真誠地說道,這會兒,他也不“咱家”“咱家”的裝模作樣了。

確實,王興自打穿越以來,無論是對王安、李恩、崔文升、趙進朝這些大太監,還是對李進忠、王承恩、王體乾、李忠這樣的小太監,從來沒有因爲人家有殘疾而從心裡瞧不起,哪一個太監沒有一段辛酸史?如果不是爲生活所迫,哪一個太監是心甘情願割斷子孫根的?生活都不易,沒必要你就天生比人家高貴。

王興自問,要讓他揮刀斬斷子孫根——儘管那是個惹禍的根苗,他是死都不肯的。

“既然這樣,你就說說?”……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二章 進京(二)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標(七)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八十九章 善解人意還是善解人衣?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六十章 帝黨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道上(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六章 說親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五十七章 頭痛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九十七章 真假親兵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六十九章 發昏不當死,萬事須自強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六十章 帝黨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四十九章 報紙問世(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談判(一)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一百二十六章 攜子認親多尷尬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二章 進京(二)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標(七)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八十九章 善解人意還是善解人衣?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六十章 帝黨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道上(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六章 說親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五十七章 頭痛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九十七章 真假親兵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六十九章 發昏不當死,萬事須自強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六十章 帝黨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四十九章 報紙問世(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談判(一)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一百二十六章 攜子認親多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