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

王興率領大軍,出通州,經三河、寶坻、盧龍,往山海關進發。

薛林的後勤工作做得真是不錯,根據王興的指示,他帶着少量輜重隊先行,每隔三十里設一個休息點,燒水、做飯、搭涼棚,讓走累了的士兵能喝上一口熱水,吃上一口熱飯。

有了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士兵們一口氣走三十里路跟玩似的,一點不覺得累。喝口水,吃口飯,避過正午最熱的辰光,再行出發,仍是精神抖擻。

自出城後,王興除了有公文處理,基本不在車上,一直跟在隊伍裡步行。一開始,士兵們還對他深感敬畏,但時間一長,發現副帥不但不那麼叫人害怕,反而還會跟士兵開開玩笑,聊聊家常。久而久之,跟在他馬車後面的李開後的士兵都跟他熟悉了,也敢跟他說笑了。

王興的這一舉動,也感染了其他軍官,誰也不敢對士兵動轍打罵、喝叱,隊伍裡官兵的關係一下子拉近了不少,氣氛非常融洽。

最讓王興滿意的,是隊伍的紀律很嚴,一路之上,可以說是秋毫無犯。

所經之處的老百姓非常驚奇,路邊的莊稼、瓜果,長在樹上的栗子、梨,這些當兵的根本不動不搶,連看都不帶看一眼的,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喂,這是誰帶的兵?”

“聽說是遼東經略副使王興王大人帶的兵,這些兵可是護衛皇上的親衛啊。”

“怪不得呢,原來是狀元公帶的兵啊,真是仁者之師,這樣的兵老百姓能不歡迎?不行,我得摘些甜瓜給王大人嚐嚐去。”

“王大人,請嚐嚐我家的甜瓜吧!”

“狀元公,這是我家自己樹上結的板栗,您收下吧!”

……

王興聽到老百姓的呼喊,看到他們手裡提着的各種瓜果、特產,連忙從隊伍中走出來,來到百姓面前,李開後、黃浩也隨之跟了過來。

“鄉親們,我就是王興,謝謝大家的心意了,我們隊伍有紀律,不能拿老百姓的東西,所以,還請大家原諒。”

“狀元公,這是小人請您吃的,不犯紀律吧?”一個滿臉皺紋的老漢,手裡提了一籃子甜瓜,真切地說道。

“老人家,不能那樣說。您種瓜也不容易,我怎能隨便收你的瓜呢?”

“狀元公,您這話說的,小人就是下了點力氣,不值什麼的。再說,您帶兵去打韃子,是爲了咱老百姓,咱這籃子甜瓜就當表示一點心意吧。”老漢說道。

“是啊,狀元老爺,小人也是這個意思。”旁邊一箇中年漢子舉着一籃子板栗說道。

“耗子,拿銀子。”王興一看沒辦法,回身對黃浩說道。

黃浩聞言,從腰裡解下錢袋遞給王興。

王興也不數,把錢從袋子裡倒出來,分給老漢和中年漢子,說道:“東西我收下,可錢你們也得收下。”

那兩人搖手不要:“狀元老爺,您這是幹什麼?小人可不是爲了錢。”

“我知道,但我絕對不能白要你們的東西,生活都不容易。收下吧,請你們放心,這錢可是我自己的,絕對乾淨。”

“狀元老爺,我們不是那個意思,真的不能收啊。”那中年漢子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堅決不要。

“這樣吧,狀元公,我倆一人拿您一文錢,您也算交錢了,我們呢,也沾沾狀元公的福氣,這樣行吧?”那老漢見王興是真心要給錢,連忙說道。

“哈哈哈,要沾就多沾點,一文怎麼行?十文吧,別再說了,再說,我可不要了。”王興說完,每人給了十文錢,這才讓黃浩和李開後把甜瓜和板栗接過來。

“這話是怎麼說的?”老漢和中年漢子無奈只好接過錢,一臉的不好意思。

他們一籃子瓜果,頂到天賣到五文錢,可人家王興一下子給了十文,關心愛護百姓的心思展露無疑。

……

王興回到隊伍裡,士兵們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

“你們這些傢伙,是不是饞了?放心吧,等休息的時候,全給你們,我能吃多少?”王興笑道。

“哈哈哈……。”士兵們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王興帶的騰驤左衛的仁義之名,經老百姓的口口相傳,迅速傳揚出去,隊伍也很快就嚐到了受百姓愛戴的甜頭。……

沒出關時,大約一天走六十里,王興就讓隊伍靠近縣城紮營。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爲關內的縣城設置基本就是六十里路一個。還有士兵們剛上路,頂着高溫不能走太多,一天走六十里路很輕鬆,等出了關,人煙逐漸稀少,縣城與縣城之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大,到那時氣候涼爽了,再多走點路不遲。

這叫循序漸進。

話說這天隊伍到了盧龍城外紮營,除了官府、士紳照例要犒軍外,老百姓也都自發地前來,送雞蛋的、送乾飯的、送特產的,有的還幫着燒水、做飯,幹些雜活,真是一派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氣象。

目睹着這一幕,真切地感受着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擁戴,白玉卒對王興說道:“副帥,卑職和老高都是從宣府邊兵出來的,見過很多軍隊,但像咱這支軍隊如此受百姓愛戴的根本沒有,卑職佩服之至。”

李忠、洪承疇、白玉卒、高仲光團團圍坐在一張桌子旁,王興坐在正中位置,五個人剛吃完飯,正在喝茶聊天。

“白將軍,你能說說受百姓愛戴與不受百姓愛戴有什麼區別嗎?”王興問道。

“副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不是這個意思?”白玉卒答道。

“是這個理。爲政如此,爲軍如此,爲人亦是如此。具體到軍隊上來說,士兵兵源、情報蒐集、糧草籌集、傷員救治,都離不開百姓的鼎力支持。當然,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但人卻是最關鍵的因素。仁義之師官兵團結,氣勢高昂;暴虐之師,官兵關係絕不會融洽,士兵也絕不會有必死之戰心,所以,在相同戰力下,仁義之師與暴虐之師對戰,毫無疑問,前者必然會是得勝一方。”王興說道。

“副帥高見,卑職佩服。”白玉卒、高仲光說道。

求月票、推薦票。

第七十章 母老虎發威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十六章 告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三十三章 羨慕他有媳婦?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話(爲明亮照我心的打賞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五十九章 病入膏肓難施救第五十二章 麻煩(三)第九章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之人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賑饑平亂(五)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二章 進京(二)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標(七)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九十七章 真假親兵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九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
第七十章 母老虎發威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十六章 告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三十三章 羨慕他有媳婦?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話(爲明亮照我心的打賞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五十九章 病入膏肓難施救第五十二章 麻煩(三)第九章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之人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賑饑平亂(五)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二章 進京(二)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標(七)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九十四章 欣喜欲狂險忘形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九十七章 真假親兵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十八章 同年聚會(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九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