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土地與人

1259年,5月19日,中央市,五角堡。

“呃……”張正義有些啞口無言,“好吧。不過爲什麼是一頃一百畝?每戶分一頃的話,現在的土地夠用嗎?”

張國慶答道:“一百畝地,正好是現在平均耕地面積的四倍,方便分成四圃輪作,一圃種冬小麥,一圃種粟、高粱或大豆等夏季作物,一圃種蔬果棉麻之類的經濟作物,一圃種牧草休耕。至於夠不夠嘛……”他看向了陳潛。

陳潛嘆了口氣,說道:“很充裕。現在膠州的人口還沒後世一個區多,樂觀估計有四十萬,悲觀估計三十萬,按五戶一口計,也就是六到八萬戶。而膠萊谷地這一片到處都是平原,潛在的耕地有十五萬頃以上,就算是戶均兩頃都夠了。更別說,這幾萬戶裡還有不少是城市居民不需要土地,剩下的大部分村民知道我們東海商社的名頭還沒幾個月,根本不在我們掌握之下,就算想給他們分地也沒辦法。所以說問題的難點就在這裡了,我們空地很多,但如何在現有的土地關係的基礎上,把耕地有效地分配出去?”

“嘖嘖,”張正義臉上帶着壞笑,把手中的文件放了下去,“要不是之前聽明白了,要是單聽你這一句,還以爲真的終於到了搞土改的時候了呢。不過這麼一說,我倒是樂觀了,這《田頃法》確實好,但咱也沒必要追求一步到位。正過來說,基層掌控力的缺失阻礙了田頃法的實施,但反過來說,田頃法也是有助於加強我們對基層的掌控啊!”

張國慶會心一笑,陳潛嘴一張,隨即明白了過來:“哦,你的意思是,原先一戶不知在哪個村子的鄉民,受到宗族關係和不知道哪裡的蠹吏控制,交五石稅我們只能收到兩石。但現在,我們用一頃低稅土地把他引誘過來,登記授田,然後這戶村民就成了我們完全掌控的村民了?”

張國慶一拍手:“就是這麼個道理!怎麼樣,首席,你看我這計劃,可以提交大會了吧?”

張正義拿了一支鉛筆,又拿了一張白紙,一邊寫一邊說道:“是個好法案,但是實施方法要細化一下。總不能一開始就全面鋪開吧,你有什麼方案沒?”

張國慶說道:“當然不能急,一步步來吧。首先,我們有一些退伍士兵和不願意做工的勞工,可以作爲獎勵,先找幾片荒地,給他們分上一頃地,讓他們做第一批農場主……”

陳潛這時候產生了疑問:“等等!有一百畝地可拿,誰還會老實做工,這麼一來,豈不是要把我們的勞工都抽空了?!”

張正義擡頭看了看張國慶,後者低頭算了一會兒,然後說道:“不會的……一百畝看着嚇人,不過荒地本來也不值錢。其中能有效種植的最多也就一半,這其中至少要種上二十五畝糧食,以應付夏秋兩稅和自家的口糧,剩下的七十五畝閒地,他們肯定種不過來,但多少會有些產出,假設他們利用得不錯,一戶五口人一年也就三四十貫的收益罷了。而勞工在我們這裡,吃飯不用錢,孩子可以免費讀書,一年下來兩口子怎麼也賺出三四十貫工資了。再考慮到農業生產會受天時旱澇和市場波動影響,而在商社有着穩定收入還有上升渠道,城市生活也更方便熱鬧些,所以怎麼看都是當工人更划算。更別說,這一頃荒地也不是上手就能種的,還是要開荒的。”

張正義也同意這一點,又補充道:“當然,肯定也有些人寧願去種田的,這些人要麼是不適應快節奏的工業化生活,要麼是種田高手,能在一頃地中種出比工資更多的產出,把他們放出去,對我們也未必是件壞事。”

前景似乎很美好的樣子,陳潛想了想,說道:“好吧,不過我還是認爲應當採取適當的管控措施,以免勞工迅速流失。要麼乾脆把它定成一種獎勵,必須達到足夠的貢獻才能拿到。”

張國慶點頭道:“嗯,對,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包括確權年限,還有稅收等等,都是可調節的。我先繼續。這些退伍士兵和勞工轉職成的農場主,人數太少,離我們想達到的農業全面改革的目標還差得遠。不過他們更容易接受我們教導的先進農業技術,能夠對本地居民形成示範效應。之後我們就可以在小範圍內進行試點,挑幾個人少地多的村子,與村民進行協調,形成戶均一頃的小型農場。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趁機登記村民的詳細信息,把他們納入我們的治理體系中。”

“嘿嘿。”張正義忍不住笑了出來。

陳潛皺着眉頭說道:“你們這是太低估一頃田的吸引力了吧,而且還是一頃只需要繳五石稅的一頃田。這個試點方案是建立在‘沒人願意領田’的基礎上的,但就我看,這個法案一公佈出去,願意參與的人肯定絡繹不絕,到時候的麻煩是如何及時地分配,而不是如何找人來領田。我看,應該加上限制條件,比如‘家裡有人在商社做工或者參軍’,纔有資格領田。”

聽了這話,張正義第一反應就是表示同意:“有道理,那不如必須派一個壯丁給我們當上兩年義務兵才能得一頃田,嗯,正好安全部整天吵着擴軍,就這麼給他們擴軍吧!”

但隨後,他好像想到了什麼,搖頭道:“等等,不太對……如果田頃法鋪開得太慢,那麼一頃田的價值就會拔得太高,這些先發的田主可就未必會老老實實把田分成四塊輪作,說不定會分別租出去。這樣一來,生產力沒有提升,我們還少收了稅,可就和我們當初頒佈這個法案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嚯,還有,長遠來看,隨着人口增長,父傳子子傳孫,一頃農場會逐漸碎片化,以後該怎麼辦呢?”

張國慶看了看他,把《田頃法》翻到最後一頁,指着上面的某一條說:“說得好。這就涉及到田頃法的另一個核心:禁止析產。”

張正義朝上面瞅了一眼:“禁止析產?”

“對。禁止析產,也就是說,頃即是耕地產權的最小單位,不管是繼承、出售、出租還是贈與,都必須將整頃田一起轉移,不得分拆。如果想傳給子女,只能傳給一人,不得每人一塊;如果想出售或出租,也只能整體進行,不得拆成幾塊,分別賣或租給其他人。”

“這是爲了保證農業生產率?”

張國慶肯定地說道:“對的,一頃田拆成四塊,分別由四戶耕種,不光我們收的稅少了,社會總效益也下降了。看上去糧食總產量多了,但是每人的產出則少了。原先一戶除去自我消耗,能向外供應十石以上的糧食和相當數量的農副產品。換成四戶耕種,則只能提供糧食,農副產品沒有了,而且因爲沒有輪作制度,糧食產量實際上是會低一些的。如果在此基礎上再次析產,那麼每戶不但難以向外提供糧食,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會降低。這就是內卷化,也是晚清中國農民陷入赤貧的主要原因。”

農業生產率是所有產業的根基,只有農業生產率高了,才能解放出足夠的人口參與工商業,同時相對富裕的農民才能提供一個有效的內需市場。但是,在化肥出現前,想提升農業生產率基本只有擴大人均耕地面積一條路,而這條路對大多數文明來說都是死路。

傳統的農業社會,人口的增多,不但不會帶來總體實力的增強,反而會吸乾社會的活力。

有人常說漢唐時期,人口不多,國力卻很強。但實際上,正是由於人口不多,國力才能強。唐朝一個府兵可得一百畝田,不但能生產足夠的糧食,還能有肉吃,自然身強體壯,還有足夠的空閒操練武藝,戰鬥力當然要比後來飯都吃不飽的軍戶強多了。到了唐中後期,授田被大量佔用,府兵制崩潰,朝廷的戰鬥力自然也一落千丈,才導致了安史之亂、藩鎮四起。

歷史上,只有幸運的歐洲人發現了新大陸,獲取了用不盡的耕地,能夠把它作爲泄壓閥容納過剩的人口,從而走上了工商農業相互促進的正向循環。

諷刺的是,元滅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土地歷史的再演。人口一兩千萬的元朝滅掉了六千萬的宋朝(估計值),看上去是以小吞大,但正是由於北方人少地多,才使得元朝和漢侯們能夠用好幾頃地去養一個兵,得到了一大批精銳兵員和充足的糧草儲備,整體實力壓倒了內耗嚴重的南宋。而現在,也正是由於蒙古人帶來的大劫難,使得北方人口銳減,耕地大面積拋荒,才讓新來的東海人有了農業改革的餘地。

(注:元初有兩次相對靠譜的人口統計。一是1273年滅宋前夕,北方人口196萬2795戶,以一戶五口估計,約一千萬人。二是1291年滅宋後全面統計,南北共5984萬8964人,還有一些額外的遊食者、僧尼等,總額過六千萬。考慮到統計必然有遺漏,真實數字應該會高一些,尤其是北方有大量人口被軍閥和貴族控制不入統計。後世一般估計南宋有六到八千萬人,北方接近兩千萬。

又注:史料記載,蒙元給軍戶分配耕地的標準是“正軍五頃,餘丁二頃”“給貧乏漢軍地,及五丁者一頃,四丁者二頃,三丁者三頃”“諸站戶限田四頃免稅”等等。)

張正義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你的想法很好,但這畢竟違反了田主的意願,你怎麼確保執行呢?我們能有足夠的執行力去監督嗎?”

陳潛也插嘴道:“據我所知,類似的法律在以前也不是沒有。實際上,類似的思想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中國和歐洲的貴族,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嫡長子繼承製,這不就是同樣的想法嗎?唐宋也有類似的禁止析產的法律的,但最後還是流爲形式了,我們真能執行得下去?”

張國慶吸了一口氣,道:“我知道這阻力很大,這事確實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封建政權這種法律流於形式,是因爲他們只會堵,不會疏,最後自然堵也堵不住了。在人多地少的前提下,禁止析產,說起來容易,但這之後,多餘的子女該幹什麼去呢?沒有外出就業的渠道,父母只好把家產分給他們一點,以免自己的孩子無事可做最後餓死。這樣一沒有動力,二違反人性,三政府又沒有執行力的政策,最後自然就執行不下去了。

而我們的情況則完全不一樣!首先,我們執行力強,好吧,也強不到哪去。但是,我們有足夠多的渠道疏散人口!第一,是橫向維度上的,我們的地夠多,正如剛纔陳哥所說,光膠州的土地就夠戶均二頃了,只要一頭禁止析產,另一頭及時提供足夠的土地,那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傻乎乎地犯禁的。更別說,未來還有更廣闊的膠西、華北、兩淮、遼東等地了,實在不行,還有臺灣、南洋,甚至,新大陸!”

張正義鼓掌道:“說的對啊!”

張國慶咳了一下,繼續道:“第二,是縱向維度上的,隨着工商業的發展和城市化的展開,將足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我們的各種工廠和機構,只怕你不來,不怕你沒活幹!現在全中國有多少人?六千萬?八千萬?還沒後世一個省人多,現在我們面臨的形勢完全不一樣,缺的是人口而不是資源。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可以保證田頃法的執行,甚至可以說,現在的一戶一頃都有些保守了,以後改成平方里、平方公里也未必不可能!”

剩下兩人忍不住給他鼓起掌來,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

張正義高興地道:“那這個方案確實很成熟了,你再整理一下,這個月就報到大會上去!嗯,大會未必會立刻批准,但爭取小規模試行應該是沒問題的,我看近期就可以實驗一下,先作爲獎勵發個幾百頃出去。”他把旁邊的中央市地圖拉了過來,指着上面道:“我看中央市附近就不錯,既能給這片荒地增加點人氣,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方便管理,要是有突發狀況,還能把他們當預備役徵召起來。紙上談兵沒用,幹起來才能發現問題,發現了問題才方便解決嘛,我們也還不至於連這幾百頃都管不住。”

陳潛聽了,有些遲疑,眼神朝地圖上飄着,道:“中央市附近?將來可是寸土寸金的啊,就這麼發出去?……”

張國慶有些想笑,張正義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道:“老陳啊,這片地這麼大,中央市往哪發展不行?再說了,沒點人作爲啓動,這地價怎麼漲啊?”

陳潛擺手道:“好好好,就中央市吧,也別太近了,放出去三,不,五公里吧。”

然後他又說道:“其實這也是個契機。以往我們商社管理人員,真的是當個公司來管的,但現在攤子大了,必須得向更正軌的方向進化了。之前的勞工和士兵是什麼定位,這些頃田戶是什麼定位,其餘城市和農村居民又是什麼定位?別的不說,勞工部不是想從外招徠移民嗎?但新移民不可能全部進商社、軍隊,也不可能一上來就分頃田,那在我們的舊體制里根本就沒有位子啊。所以,得建立起一套更廣泛的管理體制才行,就跟着田頃法一起搞起吧。”

說完,他朝張正義做了個眼色,略微一指自己帶來的文件。

張正義會意,對着張國慶說道:“國慶,這次你可是立大功了。行,就這樣吧,這幾天你把計劃再完善一下,等到了大會上,一定要鎮住他們!”

張國慶識趣地站了起來,告辭道:“好的,多謝首席,那這幾份文件,就放你這,你多看看,那我先去農場了!”

“好的,慢走!”張正義看着張國慶走出了帳篷,轉頭對陳潛問道:“陳潛,你對這田頃法怎麼看?”

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18章 秋季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623章 蒲甘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823章 止境海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46章 縱橫號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後9章 新南洋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792章 牆頭草第137章 遠程通信 下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517章 南望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512章 東海之子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488章 後方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320章 間章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544章 無線電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337章 暫歇第324章 漸熱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543章 深圳堡第120章 中場休息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183章 合夥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後20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上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393章 派系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357章 疑慮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21章 合謀第303章 遭遇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494章 義士們進入了山城國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一點感言第317章 圍城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664章 臨安事變 六 不要靠岸!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598章 訪問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656章 大變局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844章 安西省第652章 高達就是用來搶的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後11章 新年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252章 大巡禮 五 電學
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18章 秋季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623章 蒲甘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823章 止境海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46章 縱橫號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後9章 新南洋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792章 牆頭草第137章 遠程通信 下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517章 南望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512章 東海之子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488章 後方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320章 間章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544章 無線電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337章 暫歇第324章 漸熱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543章 深圳堡第120章 中場休息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183章 合夥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後20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上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393章 派系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357章 疑慮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21章 合謀第303章 遭遇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494章 義士們進入了山城國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一點感言第317章 圍城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664章 臨安事變 六 不要靠岸!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598章 訪問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656章 大變局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844章 安西省第652章 高達就是用來搶的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後11章 新年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252章 大巡禮 五 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