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轉進

bookmark

1262年,6月14日,小暑第2日,徐州。

“韃子瘋了,快,開炮,開炮!”

徐州城南,一眼望不到邊的人羣正在瘋狂地向城牆涌過去。這些人大都衣衫襤褸,面有菜色,顯然不是什麼正規軍,而是蒙軍從周邊拉來的民兵。

蒙軍對徐州的攻城已經持續了一個月整,除了一開始幾天攻勢比較猛烈,其餘時候攻擊並不怎麼頻繁。蒙軍大部分功夫都用在了到周圍收集炮灰上,隔三岔五才驅趕民兵攻城一次。而今天不知道出了什麼情況,攻勢格外猛烈,蒙軍似乎把家底都用上了,無邊無際的民兵朝城牆攻了過來,讓城牆上的宋軍分外緊張。

不過,就如同之前的進攻一樣,雖然來勢洶洶,但當到了城牆前方的時候……

“轟轟轟……轟轟!”

一連串的火炮在城牆上打響,這次它們發射的不是穿透力強而殺傷力弱的實心彈,而是由大量小石子和鐵屑組成的鐵砂彈!這種宋軍自主研發的霰彈,雖然比不上東海軍由鉛彈組成的真正霰彈,但是對付下面這些不穿盔甲的烏合之衆是完全足夠了。被這些細碎物體打中的話可以說必死無疑,即使當場不死,之後也會因爲外邪入體而死。

這一個月來,由於東海海軍的掩護,徐州城與外界的水路聯繫並未斷絕,甚至還有餘力運來新的火炮——在戰爭需求的刺激下,揚州方面的鑄炮技術快速進步,最新的平虜將軍炮有了一次明顯的升級,在保持一千斤重量的前提下,口徑從兩寸增加到了兩寸五分,也就是77mm,比獅吼炮還大了一些。這倒不是他們特意要壓東海軍一頭,而是爲了兩軍的彈藥通用性——揚州那邊鑄造水平不錯,但是沒有鏜孔技術,內徑公差太大,必須做大一點才能順暢使用獅吼炮的彈藥。

由於在火炮威力上已經沒有代差,只剩下了製造技術的優勢,所以東海商社也沒必要再對宋軍藏着掖着了,開始向他們出售一些早期製造的獅吼炮,其中有相當大的份額就運到了戰事緊急的徐州這邊。當然,這筆交易的代價也不小。前陣子朝廷撥下了一批銅錠分給前線各軍拿去鑄炮,李庭芝給了東海軍三萬五千斤,才換來二十門鐵鑄的獅吼炮。事後居然雙方都覺得不虧……

在數量充足的火炮護衛下,徐州城雖然遭到了數萬大軍的進攻,但還是有驚無險地守了下來。

其實宋軍還挺擅長這個的,他們雖然得到火炮也沒多久,但是之前在常年的被動挨打中總結出了豐富的用器械守城的經驗。北宋時成書的《武經總要》中就詳細記述了用“炮”(投石機)攻城和守城的技術關鍵,細節甚至精確到了砲石飛過來的時候該怎麼躲、該用什麼樣的武器還擊等等,現在換成了火炮,雖然並不完全一樣,但總是能觸類旁通的。

邊居誼親自操作着一門從東海軍進口過來的舊獅吼炮,向城下傾瀉着鐵砂彈。

這種炮比他們自鑄的炮要輕便得多,設計也更合理些,不過實際上並不怎麼受宋軍炮手歡迎。因爲他們的操作還是常常出錯,裝填過多火藥導致炸膛的事故時有發生,獅吼炮雖然承受火藥的極限比平虜將軍多些,但它是鐵炮,炸膛前沒有預兆,說炸就炸了,而揚州鑄的銅炮炸膛前會先變形,讓炮手有充分的反應時間……這個理由也是沒誰了。

總之,獅吼炮只有訓練有素的炮組才能使用,也只有他們才能發揮出這種先進火炮的真正威力。

在更瘋狂的霰彈打擊之下,陷入瘋狂狀態的民兵們很快被打醒了過來,黑潮在城前百步的位置戛然而止,人羣哭爹喊娘向後奔逃回去。

“媽呀……逃啊!”“老天爺,救命啊!”

他們敢衝到這裡,無非是因爲後面有蒙軍屠刀的威脅,但現在前面有了更恐怖的東西,於是恐懼的方向只能掉個頭了。

人潮漸漸退去,後面的蒙軍督戰隊也阻攔不住,恐慌的民衆衝破一切阻攔,慌不擇路地向四周的沼澤大山中奔逃而去。

邊居誼終於鬆了一口氣,然後鄭重地掏出千里鏡,看向城西蒙軍大營的方向,發現他們並沒有發動第二次進攻的意思,反倒是在收拾東西往後走了。

“已經撤了?這是臨死反撲?看來高兄說的果然沒錯,北邊有變啊!”

……

“嘖,一羣廢物。”

城西臥牛山上,西路蒙軍的主帥按脫大王看到滿山遍野的民兵奔逃回來,雖然早就知道會是這麼個結果,還是忍不住出聲痛斥。

前日入夜前,他接到濟南過來的金牌急遞,是史天澤和合必赤兩名大員聯合下的調令,讓他結束對徐州的攻擊,轉而北上取道東平,匯合嚴忠範及濟南派來的一部兵力,向東收復泰安州。

按脫這個月來攻徐州一直不順,最開始拔除城外據點的時候倒還算順利,但是開始強攻徐州城的時候,牆上的火炮就教他做人了。於是沒辦法,他只能派人去強徵民兵回來,用他們做炮灰消耗城上的火力,看能不能找到什麼破綻。但最後也沒有取得什麼效果,還嚴重受困於糧草補給,留在徐州顯得相當尷尬。

濟南來的這紙調令,實際上是給了他一個臺階下。

但他仍然不太甘心,在昨日暗中準備撤離的同時,也命人把剩下的全部民兵都集中了起來,在今日來了一次破釜沉舟(破的都是別人家的鍋和船)式的總攻擊。不過不出預料的,仍然沒有什麼效果。

“烏合之衆再多也沒什麼作用,”他身邊的郭侃看着遠方的徐州城,做出了總結,“能對付火炮的,就只有更大的火炮!”

聽了這話,附近的其他蒙軍將領也心有慼慼和有餘悸地點了點頭。

按脫用力地空揮了一下手中的馬鞭,然後用它指着徐州城的方向說道:“火炮會有的!當我們也有了火炮的時候,別說這破徐州城,就是整個南朝,都將跪在我們的炮火和馬蹄之下!”

衆人不管心裡想的是什麼,這時候都不約而同地點頭稱是起來。

按脫止住了他們,說道:“廢話就不用說了,現在有那些一錢漢在後面拖住他們,正好也省了我們殿後的功夫,現在開始撤軍吧。這裡到東平得有四百里吧,還有的走呢!”

說完,他又意味深長地看了看角落裡的嚴忠嗣,說道:“嚴萬戶,你是地主,這一路上,還要靠你多帶路啊!”

嚴忠嗣是嚴忠濟之弟、嚴忠範之兄,任東平路管軍萬戶。實際上,本來嚴忠濟入京,接替東平總管之職的應該是他,可是他之前帶兵北上隨忽必烈討伐阿里不哥,事後也駐守在北地,就錯過了嚴忠濟入京的機會,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四弟嚴忠範拿去了這個位子。之前按脫南下的時候,就直接把他帶了過來,到現在他都兩年沒回過東平老家了。

嚴忠嗣不知在想些什麼,只是一抱拳,說道:“自當盡力!”

……

撤軍也是門學問,如何安排好撤離的先後順序,佈置墊後的兵力,在損失最小的情況下將大部分軍力帶走,最能體現一個將領的指揮水平——說實話,現在的東海軍的這種能力就很可疑,畢竟在戰役級別上還沒敗過。

而蒙軍對此就特別擅長。他們征戰數十年,雖然縱橫天下,失敗卻也不少。但是,他們每次失敗都損失不大,還常常能利用失敗打勝利者的追兵一個埋伏,轉敗爲勝,這就很了不起了。

這次從徐州的撤離,他們就很有條理,一部分馬軍先行探路,確定沒有抄後路的敵軍,然後輜重和砲軍開始撤離,緊接着是大部分步軍和一部分馬軍,只留少數步兵和馬軍墊後,再滾動前進直至全部撤離,很快就離開了徐州地界。整個過程秩序井然,可謂行雲流水,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

當然,撤得這麼順,也和宋軍根本就沒追過來有很大關係……

本次撤軍,是從徐州外的荒地轉移到東平這樣的熟地,補給距離逐漸減少,這對於行軍來說是很有利的,不過再怎麼說也是四五百里地,有的是他們走呢。

與此同時,在他們東邊不遠處,同樣有一大隊人馬踏上了北上的漫漫征途。

1262年,6月14日,邳州。

當前的邳州州治所在之地並非後世的邳州市區,而是在更南邊的泗水岸邊的下邳城,差不多位於後世邳州與睢寧的中點。

邳州是三水交匯之地,泗水從西而來,沂水從北而來,睢水從西南而來,匯合之後又浩浩蕩蕩向東南流去匯入淮河。下邳城正如同這片水系的十字路口一般,可謂四面通水,重要性可想而知,自古徐邳連稱,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今天,邳州西南的睢水河道上,突然出現了一支巨大的、一眼望不到邊的船隊,桅杆上的“宋”和“夏”字旗高高飄揚着,藉着南風進入了泗水乾流之中,緊接着又向北邊沂水方向開了進去。

沂水之中,一支由兩艘星火級和四艘閃光級組成的東海艦隊見到這支船隊,主動迎了上去。他們打過旗號互相查驗了一番之後,其中的小雪號向船隊中的旗艦——一艘有着四對水輪和高大船樓的大號車船——靠了過去。

車船上,夏貴的長子夏富已經站到了舷邊甲板上,看到小雪號上的符凱偉,主動打起了招呼:“哈,竟是符提督親自來迎,真是折煞小底了!”

符凱偉曾經帶隊去渦陽城下救過夏富一次,兩人又年紀相仿,很快就混熟了,開起玩笑來也是不顧忌。

符凱偉也笑着迴應道:“夏公子來的正好,我正煮了粥呢,來,來我船上多喝點,京東路的小米養人吶!”

與困於糧草的蒙軍不同,入夏之後,宋朝江淮一帶風調雨順,農田取得了豐收,倉儲充盈,給宋軍帶去了充足的底氣。

夏貴在穩固了宿州一帶的防禦之後,便摩拳擦掌想着大幹一番。由於有了三十年前端平入洛失敗所帶來的教訓,所以他並不打算繼續向千里赤地的河南方向發起進攻,而是試圖開闢一個第二戰場,給已經“陷入僵局”的南北戰事添一把火。

歷史上,夏貴也做過同樣的事。他的作戰思路非常大膽,派遣了一支部隊走海路繞山東半島北上,攻佔了利津,襲擾河北的滄州等地,還試圖殺入北清河,去濟南救援李璮。說起來,這思路倒是和現在的東海軍有些像,但是很可惜,彼時的那支遠征軍實力不足,在濱州被韓世安所敗,最後不得不撤回海州,只能坐視李璮滅亡了。

這個時空的情況就大不同了,東海軍已經完成了夏貴未曾做到的歷史任務,所以他也不需要再走海路行險長征,而是想着在陸路上趁機攫取戰果。當東海軍得知夏貴的意向之後,發覺這是個利用他的兵力緩解己方壓力的好機會,於是就讓商務部的王泊棠帶了禮物去遊說夏貴,讓他進入山東腹地,與東海軍協同作戰。

名義上夏貴還是東海軍的上級,王泊棠也沒法強行給他下什麼調令,只能根據軍委會的計劃,向夏貴提了在三個方向出兵的建議,讓他自己斟酌。

這三個方向也就是南中北三路。一是南路,走徐州沿南清河北上,攻取濟州、東平等地;二是中路,經沂州過沂蒙山,與東海軍配合,在泰山之中攻城略地、抵禦蒙軍反擊;三是北路,北上淄州,接管本地防務,防止濟南方向的蒙軍向東方流竄。

這三個方向,不管他選哪一條,都能爲東海軍分擔不少軍事壓力。不過夏貴畢竟是經驗豐富的老狐狸,看出走南路要和按脫的大軍硬拼一場,走北路也要直面三十萬蒙軍的壓力,最終還是選了中路。

夏貴的方案是,先從沂州東海軍已經佔領的地盤進入羣山之中,然後與滕州那邊的李庭芝部配合,南北夾擊,取了兗州,把南清河以東的陸路通道徹底打通。如此他便可盤踞泰山之中,立於不敗之地,之後再見機行事,是向西取濟州、東平也好,還是向北救濟南也好,主動權都在他這裡。

由於東海軍已經在萊蕪一帶經營了幾個月,所以他對這條路線的可行性還是很有把握的,於是就讓長子夏富親自領兵出征,賺取這個唾手可得的軍功。

夏富當時在宿州駐守,由於有了之前在渦陽的慘痛經歷,所以他特別注重收集船隻,建成了一支強大的運輸船隊。得命之後,他很快準備好了一支多達萬人的大軍,號稱五萬,沿着睢水順流北上,很輕易地就調動到了邳州這裡。

符凱偉也提前得到了通知,帶人在此迎接他的到來。一見面,就商業互吹起來。

“符提督說笑了,”雖然只是隨便捧捧,但夏富還是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東海軍在北清河一戰,大破蒙韃水師,天下震動,小底可是實在敬佩得很。這一路北上,可還要請符兄多多照應啊!”

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後18章 搶冬第738章 最後的騎兵(加更)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893章 出臨安第263章 修車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299章 攻城(3/4)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781章 維新第390章 錢荒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486章 九州島第889章 洶涌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623章 蒲甘第168章 硫酸 下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792章 牆頭草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13章 改制會議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694章 一日城第498章 關原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506章 入境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238章 登陸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336章 奇貨第215章 鍛造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570章 火車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287章 賞賜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176章 東海法系(加更)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34章 整裝出發開地圖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697章 沿江擊節第753章 會盟 二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570章 火車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804章 哈密力第642章 割草後8章 戰場 二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214章 車間第711章 蘄州第908章   逃生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後7章 戰場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192章 尖刀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311章 前衛戰第246章 新財政 三第13章 改制會議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636章 南平府第225章 自由港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366章 入關第822章 村寨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488章 後方第507章 列車第339章 末路
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後18章 搶冬第738章 最後的騎兵(加更)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893章 出臨安第263章 修車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299章 攻城(3/4)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781章 維新第390章 錢荒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486章 九州島第889章 洶涌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623章 蒲甘第168章 硫酸 下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792章 牆頭草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13章 改制會議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694章 一日城第498章 關原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506章 入境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238章 登陸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336章 奇貨第215章 鍛造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570章 火車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287章 賞賜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176章 東海法系(加更)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34章 整裝出發開地圖第202章 海州灣海戰 下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697章 沿江擊節第753章 會盟 二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570章 火車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804章 哈密力第642章 割草後8章 戰場 二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214章 車間第711章 蘄州第908章   逃生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後7章 戰場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192章 尖刀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311章 前衛戰第246章 新財政 三第13章 改制會議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636章 南平府第225章 自由港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366章 入關第822章 村寨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488章 後方第507章 列車第339章 末路